何处觅芳亭 第271章 要说拿捏,这才叫拿捏呢
热门推荐:
倚天屠龙记后传之龙凤双诀
上司托梦赖上我
调查我孙连城,你侯亮平够格吗?
穿书女频:女主恨我,女二虐待我
0713:平行世界闪耀的你们
万朽之源
一夜暴富,你叫我别浪?
穿成京圈大小姐,豪横亿点怎么了
叶罗丽仙子穿越不同世界
这一日,贺芳亭在前院和农正司两名郎中说话。
董郎中原先是王府属官,笑道,“各地粮食都已栽种下去,王妃娘娘不必担忧!”
佟郎中原先是贺芳亭的外管事,名叫山蓝,因精明强干而被挑中,补充道,“雨水也合适,想必又是一个丰年。”
贺芳亭笑道,“如此便好。”
详细问了农具制作状况,打发他们下去。
中原来的能工巧匠们,可不是只在农忙时开工,一年四季都在忙,锄、耙、铲、锤、水车等等制了许多,却还是供不应求。
虽然忙碌,但工匠们并无怨言,还很高兴,因为除了每月工钱之外,贺芳亭还给他们按件发赏钱,做得越多,挣得越多。
再挣几年,就能置房屋买田产娶媳妇了,或者回家给儿子娶媳妇。
农正司制出来的农具并不售卖,说实话,买得起的也只有世族大户,可那些人家本来就有农具,并不需要从外购买,真正需要的小户农人买不起。
因而采用租赁的方式,等秋收之后,再用粮食抵租金。
租金也不高,完全负担得起,所以农人们争着抢着要农具。
只有农人自己才知道,农具有多重要。
实际上,朔北的土地并不差,甚至还很肥沃,收成不如江南,一是因为冬季太长,二是因为耕种技术的落后,以及农具的欠缺。
有些地方,甚至还在刀耕火种,烧片草地或林子,洒下粮种,然后基本就不管了,最多除一两遍草,到了秋天再来收粮。
这耕种方法,能丰收才怪。
也不是那些农人懒惰或愚蠢,而是祖祖辈辈都这么做,他们以为粮食就得这么种。
农正司建立之后,四处推广更精细、更高效的耕种技术,这些人才有所改变。
去年,贺芳亭和邵沉锋就开始鼓励开垦荒地,给予五年内税赋减免八成的措施,农人为之哗然,仅大半年时间,就多开垦出约一成的荒地,今秋能收不少粮食。
并且还在继续开垦着。
贺芳亭在农人们心中的地位,也是直线上升,甚至能超过邵沉锋。
于她而言,这算是个意外之喜。
因为她最初的目的并不是声望,是粮食。
偶尔有空去看新开垦出来的连片新地,贺芳亭由衷感谢唐朝那位杀神黄巢,如果不是他杀尽了门阀士族,砍断了土地兼并的根基,这些荒地肯定也在世族名下,由不得农人们自由开垦。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黄巢有功于后世,但这样的人物,存在于史书中就行,当世千万别出现。
公卿们扛不住,她可能也扛不住。
当世有她和邵沉锋就足够了。
反正都是造反,谁造不一样。
用完午饭,给小老虎喂了奶,贺芳亭又回前院书房,翻看军报。
姝儿在这场战中也表现优异,成功伏击曼名安部落,并斩杀其左贤王,威震大漠,将士们称她为永乐将军。
贺芳亭真为她感到骄傲,最爱看她的消息,甚至想为她写出小戏。
不得不说,有些事情是会上瘾的,自从去年创作的“袁山长赐字记”风靡天下,贺芳亭就感觉自己这方面天赋异禀,很想再写一出。
此战镇北王府若真能灭亡北蛮,犁庭扫穴,也得写出灭虏记,或者扬威记。
正琢磨着,忽有侍卫来报,督粮官邵钧明求见。
贺芳亭命请到外间花厅,自己也缓步而出。
朝廷发来的粮食,并不是一次够数,而是从各地陆续征调,发到五柳关,再由镇北王府派人去接。
这一批的督粮官邵钧明,算下来是邵沉锋的堂侄。
从五柳关往前线必须经过北安城,因此每一批督粮官都会来见她,以防她有什么指示或者信件。
指示她是没有,不敢乱指挥,信件倒是每次都有一大叠。
写给邵沉锋的最多,然后是邵静姝、兰策。
其他将领就免了,不熟。
等她到时,邵钧明已在厅中等候,门口站着名小将,恭敬地低着头,两边头巾落下,看不清其面容。
“拜见王妃!”
邵钧明躬身施礼。
贺芳亭笑道,“免礼平身!”
也不跟他绕弯子,直接问道,“数量可足?”
邵钧明拱手,“末将仔细核验过,足!”
贺芳亭:“可曾掺土石?”
她会这么问,是因为第二批发来的粮食里,被掺了石头沙砾。
但她也没生气,只是给皇帝写了封信说明此事,又说邵沉锋怒不可遏,怪她没用,她打算跑路。
皇帝迅速回信,让她稳住别跑,还说会查办相关官员,往多里补足粮食。
他也说到做到了。
贺芳亭准备过阵子编个理由,再要一批。
要说拿捏,这才叫拿捏呢。
邵钧明:“未曾。”
听说上回掺土石的官员,都被押回京城了,皇帝亲自问案,主犯秋后问斩,从犯发配儋州。
看到他们的遭遇,想来没有人敢再对朔北的粮食动手脚。
动了也不怕,王妃娘娘还能再要,要得更多。
最终心疼的是皇帝。
贺芳亭笑道,“这就好!”
董郎中原先是王府属官,笑道,“各地粮食都已栽种下去,王妃娘娘不必担忧!”
佟郎中原先是贺芳亭的外管事,名叫山蓝,因精明强干而被挑中,补充道,“雨水也合适,想必又是一个丰年。”
贺芳亭笑道,“如此便好。”
详细问了农具制作状况,打发他们下去。
中原来的能工巧匠们,可不是只在农忙时开工,一年四季都在忙,锄、耙、铲、锤、水车等等制了许多,却还是供不应求。
虽然忙碌,但工匠们并无怨言,还很高兴,因为除了每月工钱之外,贺芳亭还给他们按件发赏钱,做得越多,挣得越多。
再挣几年,就能置房屋买田产娶媳妇了,或者回家给儿子娶媳妇。
农正司制出来的农具并不售卖,说实话,买得起的也只有世族大户,可那些人家本来就有农具,并不需要从外购买,真正需要的小户农人买不起。
因而采用租赁的方式,等秋收之后,再用粮食抵租金。
租金也不高,完全负担得起,所以农人们争着抢着要农具。
只有农人自己才知道,农具有多重要。
实际上,朔北的土地并不差,甚至还很肥沃,收成不如江南,一是因为冬季太长,二是因为耕种技术的落后,以及农具的欠缺。
有些地方,甚至还在刀耕火种,烧片草地或林子,洒下粮种,然后基本就不管了,最多除一两遍草,到了秋天再来收粮。
这耕种方法,能丰收才怪。
也不是那些农人懒惰或愚蠢,而是祖祖辈辈都这么做,他们以为粮食就得这么种。
农正司建立之后,四处推广更精细、更高效的耕种技术,这些人才有所改变。
去年,贺芳亭和邵沉锋就开始鼓励开垦荒地,给予五年内税赋减免八成的措施,农人为之哗然,仅大半年时间,就多开垦出约一成的荒地,今秋能收不少粮食。
并且还在继续开垦着。
贺芳亭在农人们心中的地位,也是直线上升,甚至能超过邵沉锋。
于她而言,这算是个意外之喜。
因为她最初的目的并不是声望,是粮食。
偶尔有空去看新开垦出来的连片新地,贺芳亭由衷感谢唐朝那位杀神黄巢,如果不是他杀尽了门阀士族,砍断了土地兼并的根基,这些荒地肯定也在世族名下,由不得农人们自由开垦。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黄巢有功于后世,但这样的人物,存在于史书中就行,当世千万别出现。
公卿们扛不住,她可能也扛不住。
当世有她和邵沉锋就足够了。
反正都是造反,谁造不一样。
用完午饭,给小老虎喂了奶,贺芳亭又回前院书房,翻看军报。
姝儿在这场战中也表现优异,成功伏击曼名安部落,并斩杀其左贤王,威震大漠,将士们称她为永乐将军。
贺芳亭真为她感到骄傲,最爱看她的消息,甚至想为她写出小戏。
不得不说,有些事情是会上瘾的,自从去年创作的“袁山长赐字记”风靡天下,贺芳亭就感觉自己这方面天赋异禀,很想再写一出。
此战镇北王府若真能灭亡北蛮,犁庭扫穴,也得写出灭虏记,或者扬威记。
正琢磨着,忽有侍卫来报,督粮官邵钧明求见。
贺芳亭命请到外间花厅,自己也缓步而出。
朝廷发来的粮食,并不是一次够数,而是从各地陆续征调,发到五柳关,再由镇北王府派人去接。
这一批的督粮官邵钧明,算下来是邵沉锋的堂侄。
从五柳关往前线必须经过北安城,因此每一批督粮官都会来见她,以防她有什么指示或者信件。
指示她是没有,不敢乱指挥,信件倒是每次都有一大叠。
写给邵沉锋的最多,然后是邵静姝、兰策。
其他将领就免了,不熟。
等她到时,邵钧明已在厅中等候,门口站着名小将,恭敬地低着头,两边头巾落下,看不清其面容。
“拜见王妃!”
邵钧明躬身施礼。
贺芳亭笑道,“免礼平身!”
也不跟他绕弯子,直接问道,“数量可足?”
邵钧明拱手,“末将仔细核验过,足!”
贺芳亭:“可曾掺土石?”
她会这么问,是因为第二批发来的粮食里,被掺了石头沙砾。
但她也没生气,只是给皇帝写了封信说明此事,又说邵沉锋怒不可遏,怪她没用,她打算跑路。
皇帝迅速回信,让她稳住别跑,还说会查办相关官员,往多里补足粮食。
他也说到做到了。
贺芳亭准备过阵子编个理由,再要一批。
要说拿捏,这才叫拿捏呢。
邵钧明:“未曾。”
听说上回掺土石的官员,都被押回京城了,皇帝亲自问案,主犯秋后问斩,从犯发配儋州。
看到他们的遭遇,想来没有人敢再对朔北的粮食动手脚。
动了也不怕,王妃娘娘还能再要,要得更多。
最终心疼的是皇帝。
贺芳亭笑道,“这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