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无双:纨绔败家子 第97章 学府终赢荣耀归
热门推荐:
第一万朵玫瑰
白天冷冰冰的议长,晚上诱哄疯批
作精女配,男主怎么还不和我分手
穿越海贼王之我获得梦梦果实
超时空:我这是超市不是托儿所啊
本色
逃荒路上,捡个流放糙汉种田吃肉
大小姐的影后姐姐真香
鸢影潇潇之我的贴身侍卫
学府终赢荣耀归
晨曦透过窗棂,洒在新学府的院落里,却驱不散弥漫在空气中的紧张气氛。昨日卫渊的精彩讲学,本应是新学府扬眉吐气的好时机,然而孔夫子与刘祭酒的密谋,像一块巨石压在众人心头。
孟才女眉头紧锁,来回踱步。卫渊的从容淡定仿佛给了她莫大的信心,但孔夫子在学术界的地位根深蒂固,他的反击绝非儿戏。“公子,孔夫子联合旧学府一众上书皇帝,请求取缔新学府,如今朝中不少官员也附和他们,我们该如何是好?”
卫渊正在摆弄着一些奇形怪状的玻璃器皿,这是他准备用来讲解光学原理的教具。听到孟才女的话,他停下了手中的动作,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微笑:“不必惊慌,一切都在预料之中。”他深知,变革必然会触动旧有势力的利益,引发反弹,这不过是黎明前的黑暗罢了。
这时,柳书生匆匆忙忙地跑了进来,神色慌张:“不好了!孔夫子他们递交的奏折,已经被皇帝看到了!听说皇上震怒,要治新学府一个蛊惑人心,败坏学风的罪名!”
孟才女脸色骤变,身子微微颤抖:“这…这该如何是好?”她虽有才情,但在权势面前,依旧显得弱小无助。
卫渊放下手中的玻璃器皿,走到孟才女身旁,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安慰道:“莫怕,有我在。”他的眼神坚定而深邃,仿佛蕴藏着无尽的力量。他明白,这场斗争已经不仅仅关乎新学府的存亡,更关乎他未来大计的成败。
与此同时,皇宫内,皇帝正襟危坐,手中拿着孔夫子等人联名上书的奏折,脸色阴沉得可怕。“岂有此理!这新学府,竟敢如此大胆,公然挑战我大梁的礼法纲常!”
白侍郎躬身站在一旁,小心翼翼地观察着皇帝的脸色,不敢言语。他深知皇帝的脾气,此时若是贸然开口,恐怕会引火烧身。
“白侍郎,你是主管教育的官员,这新学府的事情,你怎么看?”皇帝将奏折重重地摔在桌子上,怒气冲冲地问道。
白侍郎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斟酌着说道:“回禀陛下,这新学府虽然教授一些…一些与传统不同的学问,但也吸引了不少学子,微臣觉得,此事还需仔细斟酌,不可妄下定论。”
皇帝冷哼一声:“仔细斟酌?朕看他们就是妖言惑众!卫渊那个纨绔子弟,能懂什么治国之道,教育之理?”
就在这时,一个内侍匆匆走进来,跪地禀报道:“启禀陛下,卫国公世子求见。”
皇帝微微一愣,随即说道:“宣他进来。”他倒要看看,这个卫渊,究竟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卫渊迈着沉稳的步伐,走进了金碧辉煌的宫殿,面对龙椅上的皇帝,他神色自若,不卑不亢地行礼:“臣卫渊,参见陛下。”
皇帝居高临下,眼神锐利地打量着卫渊,沉声道:“卫世子,你可知朕为何召你前来?”
卫渊直起身,朗声道:“臣略知一二,想来是为新学府之事。”
“哼!你那新学府,所授之学,荒诞不经,蛊惑人心,你可知罪?”皇帝语气严厉。
卫渊不慌不忙,从容答道:“陛下,臣创办新学府,并非为了蛊惑人心,而是为了大梁的未来。如今南北对峙,我大梁想要一统天下,必须要有变革,要有创新,而教育,正是变革的基石。”
皇帝眉头一皱:“变革?创新?你所谓的变革,就是教那些学子一些奇技淫巧吗?”
卫渊微微一笑:“陛下,臣所教授的,并非奇技淫巧,而是格物致知之学。例如,臣在新学府教授算学,可以使我大梁的工匠更精准地建造城池、制造武器;臣教授地理,可以使我大梁的将士更清晰地了解地形,运筹帷幄;臣教授物理,可以使我大梁的工匠制造出更强大的武器……”
卫渊侃侃而谈,将现代科学的理念与大梁的国情结合起来,阐述了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并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解释了科学知识的实用价值。他甚至当场演示了几个简单的物理实验,例如用凸透镜聚焦阳光点燃木屑,让皇帝亲眼见证了科学的神奇。
皇帝原本坚定的信念开始动摇,他从未想过,这些看似无用的学问,竟然能有如此大的作用。
这时,卫渊又提议道:“陛下,臣的新学府学子们,都有一些研究成果,不如让他们展示一番,也好让陛下亲眼看看,新学府并非徒有虚名。”
皇帝略一沉吟,便点头应允。
于是,新学府的学子们鱼贯而入,他们有的展示自己制作的精巧机械,有的讲解自己对古代典籍的新解读,有的演示自己发现的新的科学现象……
一个学子展示了他改良的织布机,可以大大提高织布效率;另一个学子则讲解了他对《孙子兵法》的新解读,提出了新的战术思想;还有一个学子展示了他发现的新的植物品种,可以用来制作更高效的药物……
皇帝看得眼花缭乱,他从未见过如此多的奇思妙想,也从未意识到,这些年轻的学子们,竟然拥有如此巨大的潜力。他开始重新审视新学府,也开始重新思考教育的意义。
看着皇帝脸上渐渐浮现出的赞赏之色,卫渊知道,他的计划成功了。
而一旁的白侍郎,看着眼前这一幕,心中思绪万千……他缓缓地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向卫渊,似乎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
卫渊带来的新学府学子演示完毕,殿内一片寂静,唯有袅袅香烟盘旋而上,空气中弥漫着令人窒息的紧张气氛。皇帝的目光从一个个新奇的器物,新颖的理论上扫过,最终落在了卫渊身上,良久,才缓缓开口:“卫世子,你这些学子,确实有些本事。”
一直沉默不语的白侍郎突然站了出来,朝皇帝拱手道:“陛下,臣以为,卫世子创办新学府,实乃利国利民之举。这些新学问,虽与我大梁传统有所不同,却并非奇技淫巧,而是真真切切能够强国富民之术。臣恳请陛下,给予新学府正式的认可,让这些新学问能够更好地为我大梁服务。”
白侍郎的表态,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巨石,激起千层浪。朝堂之上,众人议论纷纷,原本支持旧学府的官员们,也开始犹豫起来。
皇帝沉吟片刻,目光扫过众人,最终点了点头:“准奏!新学府正式纳入国子监,与旧学府共同为我大梁培养人才。”
圣旨一下,新学府的地位彻底稳固。消息传出,举国哗然。
为了彻底击碎旧学府最后的抵抗,卫渊提议举行一场公开的学术辩论。消息一出,立刻引来了无数人的关注。
辩论场上,人山人海。孔夫子、刘祭酒、司马公子等人,皆是旧学府的代表人物,他们一个个面色凝重,如临大敌。
卫渊站在台上,面对着黑压压的人群,神色自若。他首先抛出了一个问题:“诸位,可知为何我大梁的农耕产量一直无法提升?”
孔夫子站了出来,摇头晃脑地说道:“农耕之事,乃天命所定,人力岂能改变?”
卫渊微微一笑:“孔夫子此言差矣。农耕产量低,并非天命所定,而是因为我们缺乏科学的种植方法。例如,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土壤,选择不同的作物;应该根据不同的季节,选择不同的肥料;应该根据不同的气候,选择不同的灌溉方式……”
卫渊从土壤改良、肥料配比、灌溉技术等方面,详细讲解了如何提高农耕产量,并引用了大量的实验数据作为佐证。他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听得如痴如醉。
司马公子不服气地站了出来,反驳道:“你所说的这些,不过是纸上谈兵,根本无法在实际中应用。”
卫渊冷笑一声:“司马公子此言差矣。我新学府的学子们,已经在京郊的农田里进行了实际操作,结果证明,这些方法确实可以有效地提高农耕产量。”
卫渊拿出了一份详细的实验报告,上面记录了新学府学子们在京郊农田里进行的实验数据,以及取得的成果。这些数据,无可辩驳地证明了卫渊的理论是正确的。
旧学府众人哑口无言,他们的最后一点辩驳,也被卫渊彻底粉碎。
辩论结束后,卫渊走下台,孟才女迎了上来,眼中满是崇拜和爱意……“卫郎……”
“卫郎,”孟才女的声音轻柔如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你今日真是…令人刮目相看。”她明眸闪烁,其中倒映着卫渊的身影,仿佛他是她世界里唯一的焦点。卫渊转头,对上她那双满含钦佩和柔情的眼眸,嘴角不由勾起一抹浅笑:“不过是些雕虫小技,让孟姑娘见笑了。”他说着,语气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自信。
孟才女轻轻摇头,脸颊泛起一抹红晕:“卫郎过谦了,你这哪里是雕虫小技,分明是经世之才!今日之后,这天下怕是无人不知卫世子之名了。”她顿了顿,又似不经意地问道,“卫郎,你…接下来有何打算?”
卫渊望着远处欢呼的人群,眼中闪过一丝深邃:“新学府初立,根基尚浅,还有许多事情要做。这仅仅是个开始。”他伸出手,轻轻拂去孟才女肩上落下的桃花瓣,语气温柔却坚定,“新学问的传播,任重而道远。”
孟才女心头一颤,卫渊的手指无意间触碰到她的肌肤,一股暖流瞬间传遍全身。她低垂着头,不敢直视卫渊的目光,只觉得心跳如鼓。
新学府获得了官方认可,声名鹊起,前来求学的学子络绎不绝。卫渊趁热打铁,开始扩建学府,增设学科,并广招贤才。他将从现代带来的知识,结合这个时代的实际情况,逐步推行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从基础数学、物理、化学到农业技术、医学知识,新学府的课程设置包罗万象,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前来求学。
然而,新学府的崛起,也触动了旧学府的利益。孔夫子、刘祭酒等人,虽然在公开辩论中败下阵来,但他们并不甘心就此认输。暗地里,他们开始散布谣言,诋毁新学府,甚至密谋着更加阴险的计划。
一日,柳书生匆匆来到新学府,神色慌张地找到卫渊:“卫世子,不好了!我…我听到一个消息,旧学府…他们…他们在……”他气喘吁吁,话语断断续续。
卫渊眉头一皱,预感到了事情的严重性:“柳先生,慢慢说,发生了何事?”
柳书生深吸一口气,压低声音说道:“我听说,旧学府的人…他们在联络一些官员,准备…准备上书弹劾你,说你…说你蛊惑人心,图谋不轨……”
卫渊眼中闪过一丝寒芒,他知道,一场新的风暴即将到来。他拍了拍柳书生的肩膀,语气平静却带着一丝冷意:“我知道了,多谢柳先生告知。此事…我自有安排。”
夜幕降临,新学府的灯火依旧通明。卫渊站在窗前,望着远处闪烁的灯火,陷入了沉思。他知道,新学府的道路,注定不会一帆风顺,前方的挑战,将会更加严峻。
突然,门外传来一阵敲门声。“世子,林姑娘求见。”
卫渊微微一愣,林婉?她这个时候来做什么?“让她进来。”
林婉身穿夜行衣,悄无声息地出现在卫渊面前,神情凝重:“卫渊,我收到消息……”
晨曦透过窗棂,洒在新学府的院落里,却驱不散弥漫在空气中的紧张气氛。昨日卫渊的精彩讲学,本应是新学府扬眉吐气的好时机,然而孔夫子与刘祭酒的密谋,像一块巨石压在众人心头。
孟才女眉头紧锁,来回踱步。卫渊的从容淡定仿佛给了她莫大的信心,但孔夫子在学术界的地位根深蒂固,他的反击绝非儿戏。“公子,孔夫子联合旧学府一众上书皇帝,请求取缔新学府,如今朝中不少官员也附和他们,我们该如何是好?”
卫渊正在摆弄着一些奇形怪状的玻璃器皿,这是他准备用来讲解光学原理的教具。听到孟才女的话,他停下了手中的动作,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微笑:“不必惊慌,一切都在预料之中。”他深知,变革必然会触动旧有势力的利益,引发反弹,这不过是黎明前的黑暗罢了。
这时,柳书生匆匆忙忙地跑了进来,神色慌张:“不好了!孔夫子他们递交的奏折,已经被皇帝看到了!听说皇上震怒,要治新学府一个蛊惑人心,败坏学风的罪名!”
孟才女脸色骤变,身子微微颤抖:“这…这该如何是好?”她虽有才情,但在权势面前,依旧显得弱小无助。
卫渊放下手中的玻璃器皿,走到孟才女身旁,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安慰道:“莫怕,有我在。”他的眼神坚定而深邃,仿佛蕴藏着无尽的力量。他明白,这场斗争已经不仅仅关乎新学府的存亡,更关乎他未来大计的成败。
与此同时,皇宫内,皇帝正襟危坐,手中拿着孔夫子等人联名上书的奏折,脸色阴沉得可怕。“岂有此理!这新学府,竟敢如此大胆,公然挑战我大梁的礼法纲常!”
白侍郎躬身站在一旁,小心翼翼地观察着皇帝的脸色,不敢言语。他深知皇帝的脾气,此时若是贸然开口,恐怕会引火烧身。
“白侍郎,你是主管教育的官员,这新学府的事情,你怎么看?”皇帝将奏折重重地摔在桌子上,怒气冲冲地问道。
白侍郎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斟酌着说道:“回禀陛下,这新学府虽然教授一些…一些与传统不同的学问,但也吸引了不少学子,微臣觉得,此事还需仔细斟酌,不可妄下定论。”
皇帝冷哼一声:“仔细斟酌?朕看他们就是妖言惑众!卫渊那个纨绔子弟,能懂什么治国之道,教育之理?”
就在这时,一个内侍匆匆走进来,跪地禀报道:“启禀陛下,卫国公世子求见。”
皇帝微微一愣,随即说道:“宣他进来。”他倒要看看,这个卫渊,究竟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卫渊迈着沉稳的步伐,走进了金碧辉煌的宫殿,面对龙椅上的皇帝,他神色自若,不卑不亢地行礼:“臣卫渊,参见陛下。”
皇帝居高临下,眼神锐利地打量着卫渊,沉声道:“卫世子,你可知朕为何召你前来?”
卫渊直起身,朗声道:“臣略知一二,想来是为新学府之事。”
“哼!你那新学府,所授之学,荒诞不经,蛊惑人心,你可知罪?”皇帝语气严厉。
卫渊不慌不忙,从容答道:“陛下,臣创办新学府,并非为了蛊惑人心,而是为了大梁的未来。如今南北对峙,我大梁想要一统天下,必须要有变革,要有创新,而教育,正是变革的基石。”
皇帝眉头一皱:“变革?创新?你所谓的变革,就是教那些学子一些奇技淫巧吗?”
卫渊微微一笑:“陛下,臣所教授的,并非奇技淫巧,而是格物致知之学。例如,臣在新学府教授算学,可以使我大梁的工匠更精准地建造城池、制造武器;臣教授地理,可以使我大梁的将士更清晰地了解地形,运筹帷幄;臣教授物理,可以使我大梁的工匠制造出更强大的武器……”
卫渊侃侃而谈,将现代科学的理念与大梁的国情结合起来,阐述了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并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解释了科学知识的实用价值。他甚至当场演示了几个简单的物理实验,例如用凸透镜聚焦阳光点燃木屑,让皇帝亲眼见证了科学的神奇。
皇帝原本坚定的信念开始动摇,他从未想过,这些看似无用的学问,竟然能有如此大的作用。
这时,卫渊又提议道:“陛下,臣的新学府学子们,都有一些研究成果,不如让他们展示一番,也好让陛下亲眼看看,新学府并非徒有虚名。”
皇帝略一沉吟,便点头应允。
于是,新学府的学子们鱼贯而入,他们有的展示自己制作的精巧机械,有的讲解自己对古代典籍的新解读,有的演示自己发现的新的科学现象……
一个学子展示了他改良的织布机,可以大大提高织布效率;另一个学子则讲解了他对《孙子兵法》的新解读,提出了新的战术思想;还有一个学子展示了他发现的新的植物品种,可以用来制作更高效的药物……
皇帝看得眼花缭乱,他从未见过如此多的奇思妙想,也从未意识到,这些年轻的学子们,竟然拥有如此巨大的潜力。他开始重新审视新学府,也开始重新思考教育的意义。
看着皇帝脸上渐渐浮现出的赞赏之色,卫渊知道,他的计划成功了。
而一旁的白侍郎,看着眼前这一幕,心中思绪万千……他缓缓地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向卫渊,似乎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
卫渊带来的新学府学子演示完毕,殿内一片寂静,唯有袅袅香烟盘旋而上,空气中弥漫着令人窒息的紧张气氛。皇帝的目光从一个个新奇的器物,新颖的理论上扫过,最终落在了卫渊身上,良久,才缓缓开口:“卫世子,你这些学子,确实有些本事。”
一直沉默不语的白侍郎突然站了出来,朝皇帝拱手道:“陛下,臣以为,卫世子创办新学府,实乃利国利民之举。这些新学问,虽与我大梁传统有所不同,却并非奇技淫巧,而是真真切切能够强国富民之术。臣恳请陛下,给予新学府正式的认可,让这些新学问能够更好地为我大梁服务。”
白侍郎的表态,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巨石,激起千层浪。朝堂之上,众人议论纷纷,原本支持旧学府的官员们,也开始犹豫起来。
皇帝沉吟片刻,目光扫过众人,最终点了点头:“准奏!新学府正式纳入国子监,与旧学府共同为我大梁培养人才。”
圣旨一下,新学府的地位彻底稳固。消息传出,举国哗然。
为了彻底击碎旧学府最后的抵抗,卫渊提议举行一场公开的学术辩论。消息一出,立刻引来了无数人的关注。
辩论场上,人山人海。孔夫子、刘祭酒、司马公子等人,皆是旧学府的代表人物,他们一个个面色凝重,如临大敌。
卫渊站在台上,面对着黑压压的人群,神色自若。他首先抛出了一个问题:“诸位,可知为何我大梁的农耕产量一直无法提升?”
孔夫子站了出来,摇头晃脑地说道:“农耕之事,乃天命所定,人力岂能改变?”
卫渊微微一笑:“孔夫子此言差矣。农耕产量低,并非天命所定,而是因为我们缺乏科学的种植方法。例如,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土壤,选择不同的作物;应该根据不同的季节,选择不同的肥料;应该根据不同的气候,选择不同的灌溉方式……”
卫渊从土壤改良、肥料配比、灌溉技术等方面,详细讲解了如何提高农耕产量,并引用了大量的实验数据作为佐证。他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听得如痴如醉。
司马公子不服气地站了出来,反驳道:“你所说的这些,不过是纸上谈兵,根本无法在实际中应用。”
卫渊冷笑一声:“司马公子此言差矣。我新学府的学子们,已经在京郊的农田里进行了实际操作,结果证明,这些方法确实可以有效地提高农耕产量。”
卫渊拿出了一份详细的实验报告,上面记录了新学府学子们在京郊农田里进行的实验数据,以及取得的成果。这些数据,无可辩驳地证明了卫渊的理论是正确的。
旧学府众人哑口无言,他们的最后一点辩驳,也被卫渊彻底粉碎。
辩论结束后,卫渊走下台,孟才女迎了上来,眼中满是崇拜和爱意……“卫郎……”
“卫郎,”孟才女的声音轻柔如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你今日真是…令人刮目相看。”她明眸闪烁,其中倒映着卫渊的身影,仿佛他是她世界里唯一的焦点。卫渊转头,对上她那双满含钦佩和柔情的眼眸,嘴角不由勾起一抹浅笑:“不过是些雕虫小技,让孟姑娘见笑了。”他说着,语气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自信。
孟才女轻轻摇头,脸颊泛起一抹红晕:“卫郎过谦了,你这哪里是雕虫小技,分明是经世之才!今日之后,这天下怕是无人不知卫世子之名了。”她顿了顿,又似不经意地问道,“卫郎,你…接下来有何打算?”
卫渊望着远处欢呼的人群,眼中闪过一丝深邃:“新学府初立,根基尚浅,还有许多事情要做。这仅仅是个开始。”他伸出手,轻轻拂去孟才女肩上落下的桃花瓣,语气温柔却坚定,“新学问的传播,任重而道远。”
孟才女心头一颤,卫渊的手指无意间触碰到她的肌肤,一股暖流瞬间传遍全身。她低垂着头,不敢直视卫渊的目光,只觉得心跳如鼓。
新学府获得了官方认可,声名鹊起,前来求学的学子络绎不绝。卫渊趁热打铁,开始扩建学府,增设学科,并广招贤才。他将从现代带来的知识,结合这个时代的实际情况,逐步推行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从基础数学、物理、化学到农业技术、医学知识,新学府的课程设置包罗万象,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前来求学。
然而,新学府的崛起,也触动了旧学府的利益。孔夫子、刘祭酒等人,虽然在公开辩论中败下阵来,但他们并不甘心就此认输。暗地里,他们开始散布谣言,诋毁新学府,甚至密谋着更加阴险的计划。
一日,柳书生匆匆来到新学府,神色慌张地找到卫渊:“卫世子,不好了!我…我听到一个消息,旧学府…他们…他们在……”他气喘吁吁,话语断断续续。
卫渊眉头一皱,预感到了事情的严重性:“柳先生,慢慢说,发生了何事?”
柳书生深吸一口气,压低声音说道:“我听说,旧学府的人…他们在联络一些官员,准备…准备上书弹劾你,说你…说你蛊惑人心,图谋不轨……”
卫渊眼中闪过一丝寒芒,他知道,一场新的风暴即将到来。他拍了拍柳书生的肩膀,语气平静却带着一丝冷意:“我知道了,多谢柳先生告知。此事…我自有安排。”
夜幕降临,新学府的灯火依旧通明。卫渊站在窗前,望着远处闪烁的灯火,陷入了沉思。他知道,新学府的道路,注定不会一帆风顺,前方的挑战,将会更加严峻。
突然,门外传来一阵敲门声。“世子,林姑娘求见。”
卫渊微微一愣,林婉?她这个时候来做什么?“让她进来。”
林婉身穿夜行衣,悄无声息地出现在卫渊面前,神情凝重:“卫渊,我收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