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知秋的读书笔记 第180章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
热门推荐:
网王:头顶达摩克利斯走进立海大
在蜡笔小新的平凡生活
骑砍战团:卡拉迪亚战纪
破茧成蝶一一重生的旅程
开局孤城,我机械师,战场死神
他们负责美她负责挡刀
寺卿,你的挚爱被皇帝抢走了
阳间被喷,阴间粉丝帮我找场子
海贼:我成名于洛克斯时代!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
从上个月28号到今天12号,我花了16天,看完这本书667页的文学大纲,就如后续所讲,它只是提供一个基本事实与发展线索,为以后来研究者提供研究的资料,其实今天看了百面,有时看一两页,或者二三十页会累了,倦了,抽象的理论知识让人攀登一个高山又一个高山,却是坐飞机观察,一定看不见全部美景,不能从不同角度慢慢观察。
从作者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的巨肩上观看历史风云,不知下个端点在那,一个高峰,一个有深度的思想,有广度的画面,有神秘性吸引着有好奇心的人们,追逐着一个又一个字眼,厚厚一本书,如果没有留下什么,那么看了没看又有什么区别,也许看完以后,也不会发现自己收获什么,显示文字转化成一种隐性思想,影响一个灵魂,纯洁的灵魂就一点又一点的被身边一切影响着,谁也不能完全确定方向,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是必须的,我们可以作的只是适度的调整。
这本书以十年为一节,介绍每个时代文学的变更和特色,从文学格式,作者风格,作品代表流派进行介绍中国的一个高峰,又一个高峰,最初我看完外国的文学史,而一个不了解祖国的文学谈何评论外国文学,假如被反问,作为一个中国人,连自己的文学流派都不了解,谈何评价别人,中国文艺博大精深,不比外国差,认为,距离产生美,不了外国国度,好奇,向往,憧憬,但是自己祖国的文化对于一个中国人,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可以,两个不同方向都要了解,读完这本书,也明白一点,为什么中国会这么多俄国作品,当时文学在中国扩散,打开国门,那个时代什么文学在中国可以发展为什么?
这本书,是大二好奇买的,打三折,在我看之前有一个同学可以已看了十遍,书旧,笔记让我觉得只有女生可以如此,但我也不能根据字行清秀而确定,但70-80%是女生,目标笔记,更是复杂,许多笔记,看的我傻眼,问题频繁我不知所措,难道是我能力不够,看这么多问题,让我苦思不解,让我做梦都会梦见这些问题,的确,没有别人讲解,只是感兴趣,凭借自己的感觉来理解,当然专业不能保证,但是本人还是肯定感觉是一个人对文字的理解,还有个人的深度,广度的认识,看一本书,对于一个人的表现形式,学到东西,是看书的本质,把学到的与现实结合是一个人价值的体现,也是生存的本身。
我说过要了解中国文人与文学,说实话,只是为中国近代文学的了解,但古文不是一个能学好的,我古文不好,虽然初高中学到一些皮毛,一个学期把文学时代隔开,确定的说是本人从没有把他们连接起来,可能我开窍比较晚,智力问题,别人初中就会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高中毕业的自己还不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也够茫然,无知可笑的人,就是自己傻瓜,加笨蛋,要让无知的自己变得有点简单,了解吧,名人是男还是女,是中国,还是外国,加强学习。
其实,鲁迅,郭沫若,茅盾,老舍,巴金,沈从文,曹禺…作为风格学派介绍,加上作品解说,评价,果然,名不虚传,飞呀,飞呀,飞到太空,滑到水边,沉到水底,却空空荡荡,因为思绪已经随着文字飞奔那个文学时代,这个时代,(1917-1949)只是文学一角,并且都是粗枝大叶,要细到每一片叶子,那还有花更多的时间与精力,不得不承认,学有所成的勤勉付出,施行的同时也不能确定那近在天边远似海的景象。
书中许多汉字不认识,很多专业的文学用语不理解,要好好努力,并且,小说,散文,戏剧,新诗,最后还讲台湾文学,让人对这些历史变更下文学有点迷糊不分,只知道皮毛,了解不够准确,某一流派,作者,作品,观点,是不是学无所成,精细不分,学无所学,虽然觉得看了总比不看好,但是,如果,不能有一些思考,为什么?只是单纯记录,那还是没有任何意义,当然要适当修改,毕竟有些东西不是一遍可以读透,两三遍,还是学有所成。
并且还有长远计划,短计划,最主要还是有兴趣,偶尔发现并不是学不好英语,而是自己真的发自内心的不愿意学,但是现在学英语心态平静了不少,还听听新闻,偶尔想听英文歌,英文电影培养自己兴趣。
其实看到茅盾散文,乡土小说,问题小说,比较新奇,又比较熟悉,他们受外国文学影响,我们受他们影响,还要明白到底被谁影响,不要希里糊肚,不知所云,还有无名,前锋,通俗小说家,让我一丝愉悦,必定自己的欣赏水平,不是太低,同样也要向上学习,不同社区,不同文人,不同风格,也有不同的人生,丁玲的作品人生,有点荒颓,讽刺的效果,还是注释,附录,本章年表,对于写论文是有很大帮助,对于作品的出版年代,研究的论文题目,时间,作者,也方便后人研究,是一本不错参考书。
生活还是一直过下去,找点新的东西来思考,一成不变的强,来充实,一本书的结束,就是一本书的开始,结束后有收获才是更棒的,如薄云一样漂在天空,舒服。
2009.8.12星期三
补充
其实作品简介与作品本身,给读者的影响与感觉收获不同,读作品,看评价才是常规,本人看评价,才决定看作品,可以用云里雾里来形容,反其道而行,不懂书中分析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有点小可笑,但是进步前行,要鼓舞下自己,必定谁都是从不懂到懂。
2009.8.12星期三
作家有一些带有乡土,在进城后,无法接受都市的黑暗与现实的残酷,处于忧愁,投门无路的苦闷状态,回顾乡村的宁静,朴素,眷恋那残而不全的乡间回忆,改为颓废感受主义者。
永远记住,你永远成不了谁,能做的只是自己,而别人的美德,是要永远传承,就可以做最好的自己。
2009.8.13星期四
艺术参透生活,艺术在国家引导下发展,扩大政治影响,政治会依靠艺术,艺术会有政治支持。
2009.8.20星期四
从上个月28号到今天12号,我花了16天,看完这本书667页的文学大纲,就如后续所讲,它只是提供一个基本事实与发展线索,为以后来研究者提供研究的资料,其实今天看了百面,有时看一两页,或者二三十页会累了,倦了,抽象的理论知识让人攀登一个高山又一个高山,却是坐飞机观察,一定看不见全部美景,不能从不同角度慢慢观察。
从作者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的巨肩上观看历史风云,不知下个端点在那,一个高峰,一个有深度的思想,有广度的画面,有神秘性吸引着有好奇心的人们,追逐着一个又一个字眼,厚厚一本书,如果没有留下什么,那么看了没看又有什么区别,也许看完以后,也不会发现自己收获什么,显示文字转化成一种隐性思想,影响一个灵魂,纯洁的灵魂就一点又一点的被身边一切影响着,谁也不能完全确定方向,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是必须的,我们可以作的只是适度的调整。
这本书以十年为一节,介绍每个时代文学的变更和特色,从文学格式,作者风格,作品代表流派进行介绍中国的一个高峰,又一个高峰,最初我看完外国的文学史,而一个不了解祖国的文学谈何评论外国文学,假如被反问,作为一个中国人,连自己的文学流派都不了解,谈何评价别人,中国文艺博大精深,不比外国差,认为,距离产生美,不了外国国度,好奇,向往,憧憬,但是自己祖国的文化对于一个中国人,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可以,两个不同方向都要了解,读完这本书,也明白一点,为什么中国会这么多俄国作品,当时文学在中国扩散,打开国门,那个时代什么文学在中国可以发展为什么?
这本书,是大二好奇买的,打三折,在我看之前有一个同学可以已看了十遍,书旧,笔记让我觉得只有女生可以如此,但我也不能根据字行清秀而确定,但70-80%是女生,目标笔记,更是复杂,许多笔记,看的我傻眼,问题频繁我不知所措,难道是我能力不够,看这么多问题,让我苦思不解,让我做梦都会梦见这些问题,的确,没有别人讲解,只是感兴趣,凭借自己的感觉来理解,当然专业不能保证,但是本人还是肯定感觉是一个人对文字的理解,还有个人的深度,广度的认识,看一本书,对于一个人的表现形式,学到东西,是看书的本质,把学到的与现实结合是一个人价值的体现,也是生存的本身。
我说过要了解中国文人与文学,说实话,只是为中国近代文学的了解,但古文不是一个能学好的,我古文不好,虽然初高中学到一些皮毛,一个学期把文学时代隔开,确定的说是本人从没有把他们连接起来,可能我开窍比较晚,智力问题,别人初中就会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高中毕业的自己还不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也够茫然,无知可笑的人,就是自己傻瓜,加笨蛋,要让无知的自己变得有点简单,了解吧,名人是男还是女,是中国,还是外国,加强学习。
其实,鲁迅,郭沫若,茅盾,老舍,巴金,沈从文,曹禺…作为风格学派介绍,加上作品解说,评价,果然,名不虚传,飞呀,飞呀,飞到太空,滑到水边,沉到水底,却空空荡荡,因为思绪已经随着文字飞奔那个文学时代,这个时代,(1917-1949)只是文学一角,并且都是粗枝大叶,要细到每一片叶子,那还有花更多的时间与精力,不得不承认,学有所成的勤勉付出,施行的同时也不能确定那近在天边远似海的景象。
书中许多汉字不认识,很多专业的文学用语不理解,要好好努力,并且,小说,散文,戏剧,新诗,最后还讲台湾文学,让人对这些历史变更下文学有点迷糊不分,只知道皮毛,了解不够准确,某一流派,作者,作品,观点,是不是学无所成,精细不分,学无所学,虽然觉得看了总比不看好,但是,如果,不能有一些思考,为什么?只是单纯记录,那还是没有任何意义,当然要适当修改,毕竟有些东西不是一遍可以读透,两三遍,还是学有所成。
并且还有长远计划,短计划,最主要还是有兴趣,偶尔发现并不是学不好英语,而是自己真的发自内心的不愿意学,但是现在学英语心态平静了不少,还听听新闻,偶尔想听英文歌,英文电影培养自己兴趣。
其实看到茅盾散文,乡土小说,问题小说,比较新奇,又比较熟悉,他们受外国文学影响,我们受他们影响,还要明白到底被谁影响,不要希里糊肚,不知所云,还有无名,前锋,通俗小说家,让我一丝愉悦,必定自己的欣赏水平,不是太低,同样也要向上学习,不同社区,不同文人,不同风格,也有不同的人生,丁玲的作品人生,有点荒颓,讽刺的效果,还是注释,附录,本章年表,对于写论文是有很大帮助,对于作品的出版年代,研究的论文题目,时间,作者,也方便后人研究,是一本不错参考书。
生活还是一直过下去,找点新的东西来思考,一成不变的强,来充实,一本书的结束,就是一本书的开始,结束后有收获才是更棒的,如薄云一样漂在天空,舒服。
2009.8.12星期三
补充
其实作品简介与作品本身,给读者的影响与感觉收获不同,读作品,看评价才是常规,本人看评价,才决定看作品,可以用云里雾里来形容,反其道而行,不懂书中分析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有点小可笑,但是进步前行,要鼓舞下自己,必定谁都是从不懂到懂。
2009.8.12星期三
作家有一些带有乡土,在进城后,无法接受都市的黑暗与现实的残酷,处于忧愁,投门无路的苦闷状态,回顾乡村的宁静,朴素,眷恋那残而不全的乡间回忆,改为颓废感受主义者。
永远记住,你永远成不了谁,能做的只是自己,而别人的美德,是要永远传承,就可以做最好的自己。
2009.8.13星期四
艺术参透生活,艺术在国家引导下发展,扩大政治影响,政治会依靠艺术,艺术会有政治支持。
2009.8.20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