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门春信 第六十二章 远水救不了近火
张窈早上给曲清如请安时,曲清如便看出她脸色不大对劲。
关切了几句后,张窈张嘴闭嘴不离陆祈年,曲清如便明白了她的心思。
“我此前与你说的,都是心里话。我原本不需要跟你说这些,只因你是我点了头进来的,我总觉得对你该多照拂一二。”
曲清如记得,张窈听了这番话是无动于衷的。
她看得出,张窈是不大信的。
在权势面前,这世道本就没有公道可言。
张窈确实可怜,只因为被一个衙内看上便多了这许多无妄之灾。但张窈的可怜不是她造成的,她只是提前让张窈入了侯府,张家因此少了几个月的焦虑,张窈也少了几个月的担惊受怕。
曲清如从没想过让张窈感恩,相互利用罢了,不必用仁义道德来粉饰。
看到她掩不住的酸意,曲清如便故意分了一碗燕窝羹给她,还问她好不好吃。
委实奏了效。
当天晚上,曲清如睡得无比香甜,瑶光阁里也风情无限。
翌日,松鹤堂一大早便送了一碗避子汤到瑶光阁。
陆祈年还未起身,张窈愁苦地看着汤药不动弹。
“请姨娘尽快喝了吧,凉了会更苦涩的。”丫鬟忍不住催道。
张窈咳了几声,点了点头。
一碗汤药,她咳一会儿喝两口,喝了好许久才全部喝完:“总麻烦你送这补药过来,辛苦了。梨儿。”
她朝梨儿使了个眼色,后者塞了一粒碎银子过去。那丫鬟笑眯眯接了,连声道谢。
梨儿笑着将人送出去后,回来问道:“姨娘适才咳嗽,脏了袖口,还是进去更个衣吧?”
张窈点头。
主仆二人走到围屏后,梨儿才变了脸色,她颤着手从张窈袖口里掏出一块又一块湿帕子,上面吐满了灰褐色的药汤。
她胆颤心惊道:“姨娘!”
“我昨晚探过口风,陆郎说了,侯府嫡出庶出向来是一起教养的,夫人心慈,从不阻止姨娘们照看自己的孩子。如今府里两个庶妹,打小就从宫里请了教养默默教导规矩,女子八雅也是请的好师傅教导。这等高门大户,不会苛待庶出。”
梨儿吓得直冒冷汗:“姨娘糊涂!避子汤可是夫人叫人送过来的,不是大奶奶!可见夫人是希望先有嫡出再有庶出……”
“焉知不是大奶奶背后怂恿?兴许是她惯会做好人,哄着夫人出面做坏的那一个呢?”
梨儿半张着嘴,不知怎么反驳。
她只是个丫鬟,她猜不透里面的弯弯绕绕。
但她知道自家姑娘的猜疑,也是有可能的。
“可……可姨娘还是不该自作主张,若是当真比大奶奶先怀上孩子……”梨儿吓白了脸,不敢深想。
张窈透过围屏,看向远处还在熟睡的陆祈年:“陆郎会护着我和孩子的,毕竟是他的亲骨肉,他不是个心狠手辣之人。夫人和大奶奶若是阻挠,我还可以向老夫人求助,我一定会保护好我的孩子。”
梨儿看清楚她眼底的执拗后,惊得打了个寒颤。
她好想写信告诉老爷,请老爷帮忙拿主意啊,可她不会写字呀,泠州离京城又隔着十万八千里,远水救不了近火。
她无助地想哭……
陆祈年起身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去霜华院看曲清如,一口都没尝张窈为他准备的早膳。
张窈自然也没心思吃。
她盯着陆祈年匆匆离去的背影,心一横,便追了上去:“陆郎等等我,我正好要去给大奶奶请安。”
陆祈年顿了顿,犹豫道:“你晚点再去吧,我有话要单独跟她商议。”
他昨晚原本没想留宿瑶光阁,刚和发妻圆房,他这段时日都只想跟发妻温存。
张窈跟他一起过去,倒显得他在挑衅,在朝三暮四。
她若生气怎么办?
她可不像唐沐瑶或张窈那般好哄,他觉得她是不同的。
陆祈年看张窈笑得比哭还难看,刮刮她的鼻头,温柔哄道:“乖,你便是不去请安也没事,我跟她说一声便是。”
张窈明白,这压根不是宠爱,他只是想和大奶奶独处。
心里像是被戳了几针,细细密密地痛起来。
不过她还是懂事地点点头:“陆郎待我真好,不过我还是晚点再去向大奶奶请安吧,陆郎千万不要为了我和大奶奶闹不好看。”
陆祈年忍不住多看她两眼:“窈娘真懂事。”
看吧,她们确实好哄。
张窈含情脉脉地目送他离开,嘴角的笑容在彻底看不到他身影时,倏尔消失。
那厢,陆祈年三步并两步地赶到霜华院时,曲清如已经用完了早膳。
陆祈年小心翼翼观察她的脸色:“我昨晚原本是想来你这里的,半道上碰到窈娘,黑灯瞎火的,她和丫鬟走散了,吓得杵在那里哭,好不可怜……”
曲清如点头:“这是应该的,内宅和谐,陆郎方能安心读书。”
“你不生气?”
曲清如口是心非道:“以前会气,如今学会不气了。”她只气他总是觊觎自己,害得她不能全心全意地赚钱。
陆祈年心里很不是滋味。
他一醒就赶过来解释,她倒好,完全不放在心上,真是没心没肺。
她心里到底有没有他?
前天晚上的销魂,她难道不怀念吗?
“大奶奶!高总管递话进来,说是有要紧事急着禀报。”
曲清如懒得再和陆祈年虚与委蛇,借机遁了,留下他一个人坐在那里怅然若失。
曲清如主仆来到前院时,高总管已经恭候多时。见过礼后,他便禀道:“大奶奶的豆花铺子出事了。”
铺子开张至今一直没出问题,今儿一早却有人从馄饨里吃出了耗子尾巴,从豆花里吃出几只苍蝇等,事情闹得大,衙门已经差人过去调查,暂且封了铺子。
“不可能,我再三叮嘱做吃食不许昧良心,怎么可能有耗子尾巴?”
高总管点头:“那条街上的其他豆花铺子、馄饨铺子,如今生意都不好,唯独大奶奶那家铺子人来人往。只怕是动了他们的利益,有人眼红了。”
但这都是揣测,并没有证据。
关切了几句后,张窈张嘴闭嘴不离陆祈年,曲清如便明白了她的心思。
“我此前与你说的,都是心里话。我原本不需要跟你说这些,只因你是我点了头进来的,我总觉得对你该多照拂一二。”
曲清如记得,张窈听了这番话是无动于衷的。
她看得出,张窈是不大信的。
在权势面前,这世道本就没有公道可言。
张窈确实可怜,只因为被一个衙内看上便多了这许多无妄之灾。但张窈的可怜不是她造成的,她只是提前让张窈入了侯府,张家因此少了几个月的焦虑,张窈也少了几个月的担惊受怕。
曲清如从没想过让张窈感恩,相互利用罢了,不必用仁义道德来粉饰。
看到她掩不住的酸意,曲清如便故意分了一碗燕窝羹给她,还问她好不好吃。
委实奏了效。
当天晚上,曲清如睡得无比香甜,瑶光阁里也风情无限。
翌日,松鹤堂一大早便送了一碗避子汤到瑶光阁。
陆祈年还未起身,张窈愁苦地看着汤药不动弹。
“请姨娘尽快喝了吧,凉了会更苦涩的。”丫鬟忍不住催道。
张窈咳了几声,点了点头。
一碗汤药,她咳一会儿喝两口,喝了好许久才全部喝完:“总麻烦你送这补药过来,辛苦了。梨儿。”
她朝梨儿使了个眼色,后者塞了一粒碎银子过去。那丫鬟笑眯眯接了,连声道谢。
梨儿笑着将人送出去后,回来问道:“姨娘适才咳嗽,脏了袖口,还是进去更个衣吧?”
张窈点头。
主仆二人走到围屏后,梨儿才变了脸色,她颤着手从张窈袖口里掏出一块又一块湿帕子,上面吐满了灰褐色的药汤。
她胆颤心惊道:“姨娘!”
“我昨晚探过口风,陆郎说了,侯府嫡出庶出向来是一起教养的,夫人心慈,从不阻止姨娘们照看自己的孩子。如今府里两个庶妹,打小就从宫里请了教养默默教导规矩,女子八雅也是请的好师傅教导。这等高门大户,不会苛待庶出。”
梨儿吓得直冒冷汗:“姨娘糊涂!避子汤可是夫人叫人送过来的,不是大奶奶!可见夫人是希望先有嫡出再有庶出……”
“焉知不是大奶奶背后怂恿?兴许是她惯会做好人,哄着夫人出面做坏的那一个呢?”
梨儿半张着嘴,不知怎么反驳。
她只是个丫鬟,她猜不透里面的弯弯绕绕。
但她知道自家姑娘的猜疑,也是有可能的。
“可……可姨娘还是不该自作主张,若是当真比大奶奶先怀上孩子……”梨儿吓白了脸,不敢深想。
张窈透过围屏,看向远处还在熟睡的陆祈年:“陆郎会护着我和孩子的,毕竟是他的亲骨肉,他不是个心狠手辣之人。夫人和大奶奶若是阻挠,我还可以向老夫人求助,我一定会保护好我的孩子。”
梨儿看清楚她眼底的执拗后,惊得打了个寒颤。
她好想写信告诉老爷,请老爷帮忙拿主意啊,可她不会写字呀,泠州离京城又隔着十万八千里,远水救不了近火。
她无助地想哭……
陆祈年起身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去霜华院看曲清如,一口都没尝张窈为他准备的早膳。
张窈自然也没心思吃。
她盯着陆祈年匆匆离去的背影,心一横,便追了上去:“陆郎等等我,我正好要去给大奶奶请安。”
陆祈年顿了顿,犹豫道:“你晚点再去吧,我有话要单独跟她商议。”
他昨晚原本没想留宿瑶光阁,刚和发妻圆房,他这段时日都只想跟发妻温存。
张窈跟他一起过去,倒显得他在挑衅,在朝三暮四。
她若生气怎么办?
她可不像唐沐瑶或张窈那般好哄,他觉得她是不同的。
陆祈年看张窈笑得比哭还难看,刮刮她的鼻头,温柔哄道:“乖,你便是不去请安也没事,我跟她说一声便是。”
张窈明白,这压根不是宠爱,他只是想和大奶奶独处。
心里像是被戳了几针,细细密密地痛起来。
不过她还是懂事地点点头:“陆郎待我真好,不过我还是晚点再去向大奶奶请安吧,陆郎千万不要为了我和大奶奶闹不好看。”
陆祈年忍不住多看她两眼:“窈娘真懂事。”
看吧,她们确实好哄。
张窈含情脉脉地目送他离开,嘴角的笑容在彻底看不到他身影时,倏尔消失。
那厢,陆祈年三步并两步地赶到霜华院时,曲清如已经用完了早膳。
陆祈年小心翼翼观察她的脸色:“我昨晚原本是想来你这里的,半道上碰到窈娘,黑灯瞎火的,她和丫鬟走散了,吓得杵在那里哭,好不可怜……”
曲清如点头:“这是应该的,内宅和谐,陆郎方能安心读书。”
“你不生气?”
曲清如口是心非道:“以前会气,如今学会不气了。”她只气他总是觊觎自己,害得她不能全心全意地赚钱。
陆祈年心里很不是滋味。
他一醒就赶过来解释,她倒好,完全不放在心上,真是没心没肺。
她心里到底有没有他?
前天晚上的销魂,她难道不怀念吗?
“大奶奶!高总管递话进来,说是有要紧事急着禀报。”
曲清如懒得再和陆祈年虚与委蛇,借机遁了,留下他一个人坐在那里怅然若失。
曲清如主仆来到前院时,高总管已经恭候多时。见过礼后,他便禀道:“大奶奶的豆花铺子出事了。”
铺子开张至今一直没出问题,今儿一早却有人从馄饨里吃出了耗子尾巴,从豆花里吃出几只苍蝇等,事情闹得大,衙门已经差人过去调查,暂且封了铺子。
“不可能,我再三叮嘱做吃食不许昧良心,怎么可能有耗子尾巴?”
高总管点头:“那条街上的其他豆花铺子、馄饨铺子,如今生意都不好,唯独大奶奶那家铺子人来人往。只怕是动了他们的利益,有人眼红了。”
但这都是揣测,并没有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