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十品大里正 > 第488章 分道

十品大里正 第488章 分道

    容棠兀自说着,“是不是我每次心情波动,你就能感知到不同?”

    “离的近的话,会的。”

    可惜容棠感知不到她。

    容棠不再继续这个话题,伤感,而且是毫无意义的伤感,对现实的他没有任何帮助。

    “你在太学院如何,还适应吗?”

    凤轻轻皱眉,这正是她悲伤的源头。

    “还好吧。”

    她身形跃起,翩然飞向黑暗之中,等她没了踪影,唐甜甜手持纱灯款步而来,“阿棠,你怎么还没睡?”

    “就吹吹风,你呢,白天很忙吗?”

    “还好,我和敏舒一起编新教材,敏舒说我写的太深奥,启蒙孩童看不懂。可我翻遍大越蒙书,没有数算启蒙。”

    容棠暂时忘却忧思,把注意力放在唐甜甜的事上,“甜甜,你是数算天才,好些思维不是一般人能理解的,太学院开数学科,也不一定能找到几个你这样的。一般人只要学会基础算学足够用了,就像你们去年教的几个,不是通过了考核,能独立应聘账房先生了吗?这就是开馆的意义,让普通孩子有一技之长,养家糊口。当然,能发现数算天才加以培养,也是好事。”

    “嗯,我明天再找一些书本古籍可一看,尽量编得通俗易懂一点。”

    说到书本,不得不提起崔敏舒和王芙的嫁妆,尤其是崔敏舒,她的嫁妆里面价值最大的并不是银钱田地铺子,而是一屋子的书。

    钱财都有尽时,唯知识流传百世,这也是四姓世家数百年不倒的根基所在,就连历朝皇族都比不上。

    把唐甜甜送回院子歇了,容棠又胡乱眯了半夜。

    头晌待在金羽卫署衙,亲眼看着温大夫医馆开业,有头一日看诊的人得了实惠,第二天又来,尽管没有免费活动,也愿意花钱看诊了。

    这是一个扭了腰的妇人,普通医婆技艺不行,男大夫不方便,受了多日苦楚。温大夫好歹同为女子,宽衣为她正骨,扎针疏通血脉,只一天就有了很好的效果,再来花银子诊治也心甘情愿。

    容棠坐镇半天,没见古家来人闹,索性下晌亲自带她去太学院报到。凌家姐妹按时上差,并着司马兄弟,十一十三,八人八匹马向城外奔驰。

    容棠原以为温大夫不会骑马,她也只是稍微适应了一会就熟练,想来年少时是学过的。

    马队经过原来的古家医馆,一个少女忽然拦在温大夫马前,差点踏上了她。

    “古妤,你干什么?不要命了?”

    温大夫喝了一声,这古妤正是她的女儿。

    古妤十分倔强,“娘你不要闹了,阿奶让你归家,你就回来吧。”

    温大夫正不知要怎么回她,容棠已经转回马来,示意十三解决。

    十三拉马回转,一个字不多废话,“金羽卫办差,闲人回避。”

    “啪”一声脆响,马鞭呼啸,古妤惊呼一声后退,鞭稍差一点抽到了她的脸。

    温大夫知道容大人脾气暴,不似小女儿扭捏,也没有耐心和无谓的人周旋。女儿和自己终究不是一条心,该切割的感情趁早切割才是正理。

    狠狠心,夹马前行,跟上了前面的队伍。

    有认识母女二人的窃窃私语,“那不是古家娘子吗?原来她也会骑马。”

    “你不知道,古娘子在做古娘子之前,是温老大夫独女,也是娇养过的,后来带着家业嫁给了古大夫,前几天不知怎么的,听说被休了,她也没犯七出啊?”

    “哎呦,这家业,不就是这个大医馆?如今是古家的了?”

    “那可不。女子被休,嫁妆是拿不回来的。这古家姑娘怎么回事,也不维护自家亲娘,她娘被休出去,她还能说什么好人家?”

    古妤脸一白,这才意识到,不是她娘需要他们古家,是整个古家都需要她娘,无论是家里的医馆,还是他们兄妹的婚事,阿奶用休书吓唬娘亲真是个昏招。

    一行到了太学院,没来过的几人都感叹于太学院的恢宏广阔。十一带温大夫去教学楼报到,凌家姐妹就在司马兄弟的带领下四下参观,容棠则是直入女校区。

    女校招生比男校那边慢得多,大抵人的固性思维还是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

    不过,容棠也有办法,光是他手下实际领导的村庄已经不下数十,一句话下去,村民乖乖把女儿送过来读书学算,他这个“大里正”的“淫威”,前些日子都领教过,那是连族里长辈都抽过鞭子的。

    一路所见,大多为村里女孩,间或也有商户小官之女,都穿着统一制式太学院校服,很多人不认识他,大眼咕噜噜的看,猜测女校区怎么来了男子。

    有几个容家村女孩子不怕他,大大方方过来打招呼,“伯爷好。”

    也有离容家村近的,也过来打招呼,“大里正好。”

    她们脸上洋溢着青春灿烂的笑容,事实证明,没有哪个女孩子不喜欢校园生活。

    巧巧飞一般跑来,她现在是法学科唯一的女学生,年龄还不大,平常待在女校区,要上课就得穿过教学楼去往男校区,和几个秀才一起学大越律,她的学期特别长,足有七年。

    “伯爷,你是要找夫人吗?要找哪个夫人,甜夫人在北边,敏夫人在南边。”

    搞得容棠不知说什么。

    凤轻轻板着脸走过来,“上课去,伯爷来找我的。”

    巧巧吐舌,“凤督学,刚下课,我今天没课了,要帮甜夫人做沙盘去。”

    容棠听出了她话语里的意思,“做沙盘?”

    凤轻轻努力维持督学威严,太累了。

    “收了这许多农家子弟,他们也才堪堪吃上一碗粗粮稀粥,都被你吓得男娃女娃都送过来读书,家里活缺人做也就算了,哪有余钱买文房四宝供应他们?唐甜甜让几个表弟帮忙设计制作沙盘,代替纸笔。”

    太学院终究和国子监不同,国子监有国库兜底,学生也非富即贵。太学院第一批学生大多来自京郊村庄,家底不可比。

    就这,太学院还管一餐午食,学生不愿住校,早来晚走,一天能上大半天的课就不错了。

    容棠摸了摸鼻子,这第一批学生算是太学院过渡生,容家村孩子大多启过蒙,有天分的可以供下去,没天分的,字识个差不多,能写会算就结业谋生计去了。

    到那时,太学院名声打出去,有外地农家子弟慕名而来,也就是太学院真正发挥作用的时候。

    “棠表弟呢?你可来了,我有事和你说。”

    只见昭翎风风火火朝这边来,刚走近便道:“这样不行啊表弟,一个个的,光路上就得走一两个时辰,来到学院太阳老高了。上不了两节课,半晌就得走,不然天黑了回不到家,时间都浪费了。”

    “那你要怎样?”

    昭翎一锤定音,“我要他们住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