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热血江湖行 > 第47章 南宋建立

热血江湖行 第47章 南宋建立

    在一片荒凉的北方途中,张真人一袭青衣,鹤立鸡群,他仿佛能穿透那重重迷雾。

    李荣和公孙燕并肩站在张真人身后,听到师父的话语,重重地点了点头,眼中重新燃起胜利希望的光芒。

    李荣紧握着拳头,眼中满是怒火,“师父,这金人将宋徽宗看守得如此之严,我们该如何是好啊?”

    公孙燕柳眉微蹙,“是啊,张真人,每次想到陛下在金人手中受苦,我就寝食难安。”

    张真人缓缓转身,看着李荣说:“为师这些日子一直在暗中查探,金人虽然戒备森严,但也并非毫无破绽。”

    此时,山谷中吹过一阵微风,扬起了众人的衣角。张真人接着说道:“据我所知,每隔三日,金人守卫便会换防,在那换防之际会有片刻混乱,我们可趁此机会潜入。”

    “张真人,那万一被发现呢?”公孙燕担忧地问道。张真人笑着说:“公孙姑娘叫我张真人,太见外了,不如跟李荣一样叫我,如何?”公孙燕腼腆的说:“好,师父。”

    张真人目光一凛说:“倘若被发现,李荣,你武艺高强,负责断后,为师与燕儿去营救陛下。”李荣毫不犹豫地点头,“师傅放心,徒儿定不辱使命!”

    三日后,夜深人静,金人的营地外一片寂静,张真人带着李荣和公孙燕悄悄靠近。

    换防时,果然如张真人所料,守卫们出现短暂的混乱。三人抓住时机,迅速潜入金营。此时,看到宋徽宗父子被金人俘获受辱的情况,不忍直视。然而,在他们快要接近宋徽宗被关押的营帐时,突然出现一支暗箭射来。“小心!”李荣大喝一声,将张真人和公孙燕推开,自己却被暗箭擦伤手臂。

    “有刺客!”金人的喊声瞬间打破宁静。

    张真人说道:“快,按照计划行事!”

    李荣挺身而出,与冲过来的金兵厮杀在一起,为张真人和公孙燕争取时间。

    张真人和公孙燕冲进营帐,发现里面空无一人,张真人觉得皇帝和太上皇已被带走。“糟糕,中计了!”公孙燕脸色惨白。

    此时,营帐外传来李荣怒吼声:“师父,你们快走,徒儿牵制他们!”

    张真人咬了咬牙说:“燕儿,我们走!”

    两人从营帐后面逃出,却发现周围已被金兵重重包围。

    “哈哈哈哈,你们这群宋人的蝼蚁,还妄想救人!”金兵将领完颜宗望得意地大笑。

    张真人冷哼一声说:“想要我们屈服,休想,你们这些金贼!”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突然传来一阵喊杀声,原来是宋军的援兵赶到。

    “杀啊!”宋军如潮水般冲向金兵。

    张真人带着公孙燕趁机杀出重围,与宋朝援兵会合。

    宋朝援军在张亮等人领导下,杀退追击而来的金军。然而,当他们返回宋军营地时,得到令人震惊的消息,听说宋徽宗早已病逝。李荣说道:“师父,我们终究还是失败了!”张真人望着天空,老泪纵横道:“陛下啊,大宋百姓不会忘记您的!”

    谁知金人放出消息,宋徽宗病逝,而真正的宋徽宗在金人手中遭受着折磨和虐待。

    1127年正月初三赵构到达东平,高阳关路安抚使黄潜善、总管杨惟忠率数千士兵前来来会。黄潜善与汪伯彦一样,两人都是向金人妥协屈服的投降派官员,他们两人从此成为赵构的谋主,赵构对他们言计听从。

    赵构身着厚重的锦袍,却仍难掩他面容上的疲惫与忧虑。他身旁的卫士们个个神色凝重,警惕地注视着四周。

    高阳关路安抚使黄潜善、总管杨惟忠率领着数千士兵,马蹄声打破这片寂静。黄潜善身材臃肿,眼中透着圆滑与狡诈;杨惟忠则身材魁梧,眼神中却透着一丝无奈。

    “殿下,臣等来迟,还望殿下恕罪。”黄潜善谄媚地说道,声音中带着几分讨好。

    赵构微微点头,“无妨,局势艰难,尔等能来,已属不易。”

    众人来到营帐内,火盆中的炭火噼里啪啦地响着,却无法驱散众人心中的寒意。

    “陛下,如今金兵势大,我们不如暂且求和,以保一时之平安。”黄潜善低声说道。

    赵构眉头紧皱,“求和?这岂不是向金人示弱?”

    汪伯彦此时也站了出来,“陛下,如今我们兵力不足,粮草匮乏,若与金兵硬拼,恐无胜算啊。”

    “难道就要这样屈辱地向金人低头?”赵构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愤怒。

    黄潜善赶忙说道:“陛下息怒,这只是权宜之计。待我们养精蓄锐,日后再图反攻。”

    杨惟忠终于忍不住开口:“陛下,万万不可求和!金兵凶残,若我们此时妥协,日后必将陷入更加艰难的境地。”

    黄潜善瞪了一眼杨惟忠,“杨总管,你这是在质疑我的策略?”

    杨惟忠毫不退缩,“黄大人,我只是为了大宋的江山社稷着想!”

    营帐内的气氛顿时变得紧张起来。

    就在这时,一名探子匆匆赶来,“陛下,不好了,金兵又有新的动向!”

    众人听后皆是一惊。赵构神色凝重地看向众人说:“该如何是好?”

    黄潜善说道:“殿下,此时与金人求和还来得及。”

    杨惟忠则跪地请战,“陛下,让末将领兵抵御金兵,誓死保卫大宋!”

    赵构陷入了沉思,最终,他缓缓开口:“黄爱卿,你去与金人商谈求和之事。”

    杨惟忠满脸的失望与愤怒说道:“殿下,您这是干什么?”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黄潜善在前往金营求和的途中,竟被金兵挟持。原来,金兵根本无意求和,只是想借机除掉大宋的求和使者,以示威慑。

    赵构得知这个消息后,懊悔不已。而杨惟忠则再次请战:“殿下,此时唯有一战,才能保卫大宋江山延续!”

    赵构终于下定决心:“杨爱卿,朕命你率领大军,抵御金兵!”

    大宋将士们在杨惟忠等人带领下,与金兵展开一场殊死搏斗,金军在此次战役中受损,下令撤军。金人撤退时,金人于三月初七日立张邦昌为帝,建立伪楚政权。

    接着,各路宋军和义军继续前来投奔,其中有东道副总管朱胜非、宣抚司统制官韩世忠、侍卫马军都虞候刘光世等文武官员。此时,赵构自任兵马大元帅,并设置元帅府,两月率军退守到济州。

    同年3月27日赵构从黄潜善那里得知父兄被俘北去,金人另立伪楚的消息,在那里痛哭,一时不知所措。随后,传檄诸路,共同力主勤王。张邦昌在金人撤走后,找到孟氏,先称宋太后,不久改称元佑皇后。

    此时,大元帅府军队人数号称百万,他们分布在济、濮诸州府,直接受赵构统率士兵也有八万余人。但是,赵构在汪、黄教唆下,面对父兄被俘和东京百姓惨遭金兵蹂躏局面,仍然作壁上观,并想继续逃到长江以南,因为军队反对,暂时驻防山东境内。

    与此同时,张邦昌命人赴济州寻找赵构,准备拥立其为帝,徽宗北上途中也给赵构下了一道密旨,要由赵构前来救驾,直到七月才送达元帅府大营。

    四月初八日张邦昌派谢克家将大宋受命之宝送到济州,赵构感动恸哭跪受,但就是不肯回到东京。四月十一日元佑皇后在张邦昌敦请下垂帘听政,张邦昌退居左相。

    四月二十一日赵构带着疲倦的队伍离开济州,一路向南艰难地退守。马蹄声和士兵们沉重的脚步声交织在一起,仿佛在诉说着这乱世的沧桑。赵构坐在马车里,眉头紧锁,心事重重。他望着那不断后退的陌生风景,心中充满对未来的迷茫与不安。

    二十四日,赵构率军抵达南京应天府。赵构踏出马车,脚下的土地似乎都在微微颤抖,仿佛在承受着这沉重历史时刻。

    然而,次日应天府迎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人物就是张邦昌。张邦昌身穿一袭破旧官袍,神色憔悴,步履蹒跚地来到赵构面前。

    “罪臣张邦昌,特来向康王殿下待罪!”张邦昌跪倒在地,声音颤抖着。

    赵构怒目而视,大声呵斥道:“张邦昌,你这乱臣贼子,竟还有脸来见本王!”

    张邦昌涕泪俱下,哭诉着:“殿下,罪臣一时糊涂,被那金人所惑,犯下这等大错。罪臣心中对大宋的忠心从未改变过啊!”

    赵构冷哼一声道:“你这巧言令色之徒,如今说这些还有何用?”

    周围的大臣们纷纷交头接耳,有的主张严惩张邦昌,有的认为应当念其往昔功绩,要从轻发落。在众人争论不休时,张邦昌突然站起身来,眼神变得坚定而疯狂:“康王殿下,您可知道,这天下大乱并非只是我一人之过!那些隐藏在暗处的势力,正等着大宋分崩离析,好坐收渔翁之利!”

    此言一出,全场皆惊。赵构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他开始重新审视眼前这个曾被他视为罪人的张邦昌。

    “你此话有何意?”赵构问道。

    张邦昌压低声音说道:“殿下,罪臣虽有过错,在这乱世之中,臣打探到有人在暗中勾结外敌,企图颠覆大宋江山!”

    正当众人陷入沉思时,一阵狂风呼啸而过,吹得众人的衣衫猎猎作响。此时的应天府,仿佛被一层神秘的阴影所笼罩,让人感到不寒而栗。赵构深吸一口气:“张邦昌,若你所言属实,本王可以考虑从轻发落,但倘若你有半句谎言,定让你死无葬身之地!”

    张邦昌再次跪倒在地,发誓道:“罪臣所言,句句属实,若有半点虚假,愿受千刀万剐之刑!”

    同年五月赵构在应天府登坛祭天,然后在府衙正厅即皇帝位,改靖康二年为建炎元年,以黄潜善为中书侍郎,汪伯彦为同知枢密院事,翌日尊钦宗为孝慈渊圣皇帝,尊元佑皇后为隆佑太后。同日隆佑太后孟氏撤帘归政,三天后也来到应天府庆贺新皇即位,南宋王朝正式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