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论老六,还得是爷爷您呐! 第142章果然是闻名不如见面啊!
热门推荐:
韶华不期
功德兑换宝盒,各国都麻了
我是刻纹师,随身带把刀很合理吧
我在大明搞直播
心尖上的小丫头之润哥独宠
倒霉蛋假嫡女被烂系统坑惨了
流落废土,靠捡垃圾成大佬养萝莉
无敌神庭,从娶妻生子开始
千金小厨娘
而且,在座的,不论是目前的身份还是辈分,貌似也没有比自己大的了吧?
于是,每道菜端上来,常茂都当仁不让,先动筷子。
遇到特别合自己胃口的菜肴,常茂更是会多吃几口。
对此,朱寿一直都冷眼旁观。
他看得清楚,在常茂动筷子的时候,就连平时大大咧咧的常宝和常彪二人,都正襟危坐,一动不动。
显然,两人自小到大,已经习惯了这样的事情。
想到这些,朱寿更是心生怒气。
不用问,就能知道。
常宝和常彪二人,把吃饭看得比天还要大。
在饭桌上,他们能够如此老实,对待常茂还恭恭敬敬。
说不定,就是常茂用吃饭为威胁或者奖励,生生训练出来的!
这跟训练那些猫狗有什么区别?
常茂压根没有察觉到朱寿神色间的异常。
他只顾着埋头大快朵颐。
长干里大食堂的猪肉,是出了名的香。
毕竟能够比牛肉都卖得贵,总不能认为那些有钱人脑子有包。
没有出奇之处,怎么能够卖得如此贵?
吃饱喝足,常茂满意地打了个饱嗝。
随后,他身子垮垮地靠在椅子上,极度的舒爽之下,纨绔的性子故态复发。
“大外甥,早就听说长干里的肉食不错。今日品尝一番,果然是闻名不如见面啊!”
常茂剔着牙,嘴里发出呲溜呲溜的声音。
看着他这副粗俗的模样,朱寿忍不住撇了撇嘴。
“大舅如果喜欢,等走的时候,我让人再给你带一些猪肉,这又不值几个钱。”
朱寿笑了笑,轻声说道。
常茂立刻就乐得见眉不见眼,说道:“这敢情好,你是不知道,家中的饭食吃腻了,偶尔吃一些这些稀罕的东西,也是一种享受。”
又闲聊了几句,朱寿突然开口道:“我听三舅和四舅说,大舅对他们所学的借贷记账法颇有兴趣?”
常茂愣了愣,然后眼睛不由得直了。
他看着朱寿,连忙问道:“那记账方法……”
朱寿缓缓点了点头,然后说道:“没错,那记账方法,是我教给两位舅舅的。”
闻言,常茂猛然瞪大了眼睛。
昨天知道自己两个弟弟突然学了大本事之后,常茂就有些心神不宁的。
毕竟,处在他的这个位置上,每天不知道有多少人盯着。
做事谨慎一点,才能够活得长久。
现在看来,原来是虚惊一场啊。
既然那记账法,是朱寿教的,那就没事了。
自家外甥,还能谋害亲舅舅不成?
常茂心中长出一口气。
他叹息道:“外甥,你是不知道啊,我们家这日子,过得其实也挺不容易的。如果是来路不明的东西,咱还真不敢放心让他们用。既然是你教的,那自然没啥问题。”
听到这话,朱寿忍不住好奇问道:“大舅为何对这记账法如此上心?”
常茂愣了愣,随后迅速在心中斟酌起来。
相处了将近一个时辰,此时他已经确定。
朱寿并不知道自己的身份,显然两个弟弟并没有在他面前胡说。
但朱寿的这个问题,着实是有些难以回答啊。
不能说实话,但也不能随便糊弄他……
常茂思忖良久,终于有了想法。
“大外甥,咱不瞒你说,昨日户部有个当官的跑到家里借点东西。他公务繁忙,干脆就在家里算起了账。结果,被这俩夯货看见了。他们在人家面前显摆,拿出你教的记账法。然后那个当官的就对他们惊为天人……”
说到这里,常茂一脸为难的摊了摊手,说道:“你也知道,你三舅和四舅不太灵醒,认识的人谁不知道他们的名声?可是那当官的一个劲儿怂恿,说就凭这记账方法,能够让他们二人入户部当官……”
闻言,朱寿忍不住皱了皱眉头。
“大舅的意思,是让他们去当官?”
显然,以自己母亲的娘家展露出来的东西,如果家里出现两个当官的,那肯定是平步青云的大好事情。
不过大舅也不是那么纯粹没数的人,好赖还知道借贷记账法来路不明,不敢轻易答应。
但从他转脸就跟踪自己俩兄弟的做法来看,显然他心里是有这个想法的。
这个时候,就看到常茂干笑着说道:“这毕竟是好事情,对他们来说,起码日后也是一个保障……”
朱寿摇了摇头,语气坚决道:“我不同意。”
这话一出口,常家的三兄弟都是愣了愣。
常茂惊讶道:“为何?”
朱寿叹了口气,说道:“大舅,当官可不是什么好事情啊。尤其是,你也说了,我三舅和四舅做事有些天马行空,如果他们一个不小心,触怒了上官,反而得不偿失。光靠一个借贷记账法,就想晋身成为官员。这不是什么好事,反而是招祸之道。”
常茂忍不住瞪大了眼睛。
触怒上官?
开啥玩笑!
咱发愁的是怎么把自己俩弟弟送去当官,至于触怒上官之类的,根本不在咱的考虑范围之内好吧。
名头再大的上官,在常家面前,算个啥?
哪怕真的被自己两个弟弟给欺负了,不服也只能憋着!
只要两个弟弟是真才实学,就算皇帝也不能说啥!
可是,心里这么想,但嘴里真不能如此说。
如果说了,身份岂不是就露馅了?
一时间,常茂犯了愁。
看他一脸纠结的模样,朱寿就知道,这个大舅依旧没有死心。
他心中更是不满。
当官?
这是正经人能做的事情吗!
常人都以为当官好。
可是,做官可不仅仅是凭借真才实学,更多的,是靠人情世故。
自己那俩舅舅,是那种懂人情世故的人吗?
恐怕真的当了官,还没过几天,就因为得罪了人,被人家狠狠整治。
再说了,在洪武朝当官,尤其是洪武十五年以后,真的就是地狱模式!
明初四大案,那一桩不是杀的人头滚滚?
在那位皇帝眼中,贪墨几乎是和造反等同的罪名。
反正最后都是人头落地,没啥区别。
而进户部当官,每天过手的账目不知凡几。
于是,每道菜端上来,常茂都当仁不让,先动筷子。
遇到特别合自己胃口的菜肴,常茂更是会多吃几口。
对此,朱寿一直都冷眼旁观。
他看得清楚,在常茂动筷子的时候,就连平时大大咧咧的常宝和常彪二人,都正襟危坐,一动不动。
显然,两人自小到大,已经习惯了这样的事情。
想到这些,朱寿更是心生怒气。
不用问,就能知道。
常宝和常彪二人,把吃饭看得比天还要大。
在饭桌上,他们能够如此老实,对待常茂还恭恭敬敬。
说不定,就是常茂用吃饭为威胁或者奖励,生生训练出来的!
这跟训练那些猫狗有什么区别?
常茂压根没有察觉到朱寿神色间的异常。
他只顾着埋头大快朵颐。
长干里大食堂的猪肉,是出了名的香。
毕竟能够比牛肉都卖得贵,总不能认为那些有钱人脑子有包。
没有出奇之处,怎么能够卖得如此贵?
吃饱喝足,常茂满意地打了个饱嗝。
随后,他身子垮垮地靠在椅子上,极度的舒爽之下,纨绔的性子故态复发。
“大外甥,早就听说长干里的肉食不错。今日品尝一番,果然是闻名不如见面啊!”
常茂剔着牙,嘴里发出呲溜呲溜的声音。
看着他这副粗俗的模样,朱寿忍不住撇了撇嘴。
“大舅如果喜欢,等走的时候,我让人再给你带一些猪肉,这又不值几个钱。”
朱寿笑了笑,轻声说道。
常茂立刻就乐得见眉不见眼,说道:“这敢情好,你是不知道,家中的饭食吃腻了,偶尔吃一些这些稀罕的东西,也是一种享受。”
又闲聊了几句,朱寿突然开口道:“我听三舅和四舅说,大舅对他们所学的借贷记账法颇有兴趣?”
常茂愣了愣,然后眼睛不由得直了。
他看着朱寿,连忙问道:“那记账方法……”
朱寿缓缓点了点头,然后说道:“没错,那记账方法,是我教给两位舅舅的。”
闻言,常茂猛然瞪大了眼睛。
昨天知道自己两个弟弟突然学了大本事之后,常茂就有些心神不宁的。
毕竟,处在他的这个位置上,每天不知道有多少人盯着。
做事谨慎一点,才能够活得长久。
现在看来,原来是虚惊一场啊。
既然那记账法,是朱寿教的,那就没事了。
自家外甥,还能谋害亲舅舅不成?
常茂心中长出一口气。
他叹息道:“外甥,你是不知道啊,我们家这日子,过得其实也挺不容易的。如果是来路不明的东西,咱还真不敢放心让他们用。既然是你教的,那自然没啥问题。”
听到这话,朱寿忍不住好奇问道:“大舅为何对这记账法如此上心?”
常茂愣了愣,随后迅速在心中斟酌起来。
相处了将近一个时辰,此时他已经确定。
朱寿并不知道自己的身份,显然两个弟弟并没有在他面前胡说。
但朱寿的这个问题,着实是有些难以回答啊。
不能说实话,但也不能随便糊弄他……
常茂思忖良久,终于有了想法。
“大外甥,咱不瞒你说,昨日户部有个当官的跑到家里借点东西。他公务繁忙,干脆就在家里算起了账。结果,被这俩夯货看见了。他们在人家面前显摆,拿出你教的记账法。然后那个当官的就对他们惊为天人……”
说到这里,常茂一脸为难的摊了摊手,说道:“你也知道,你三舅和四舅不太灵醒,认识的人谁不知道他们的名声?可是那当官的一个劲儿怂恿,说就凭这记账方法,能够让他们二人入户部当官……”
闻言,朱寿忍不住皱了皱眉头。
“大舅的意思,是让他们去当官?”
显然,以自己母亲的娘家展露出来的东西,如果家里出现两个当官的,那肯定是平步青云的大好事情。
不过大舅也不是那么纯粹没数的人,好赖还知道借贷记账法来路不明,不敢轻易答应。
但从他转脸就跟踪自己俩兄弟的做法来看,显然他心里是有这个想法的。
这个时候,就看到常茂干笑着说道:“这毕竟是好事情,对他们来说,起码日后也是一个保障……”
朱寿摇了摇头,语气坚决道:“我不同意。”
这话一出口,常家的三兄弟都是愣了愣。
常茂惊讶道:“为何?”
朱寿叹了口气,说道:“大舅,当官可不是什么好事情啊。尤其是,你也说了,我三舅和四舅做事有些天马行空,如果他们一个不小心,触怒了上官,反而得不偿失。光靠一个借贷记账法,就想晋身成为官员。这不是什么好事,反而是招祸之道。”
常茂忍不住瞪大了眼睛。
触怒上官?
开啥玩笑!
咱发愁的是怎么把自己俩弟弟送去当官,至于触怒上官之类的,根本不在咱的考虑范围之内好吧。
名头再大的上官,在常家面前,算个啥?
哪怕真的被自己两个弟弟给欺负了,不服也只能憋着!
只要两个弟弟是真才实学,就算皇帝也不能说啥!
可是,心里这么想,但嘴里真不能如此说。
如果说了,身份岂不是就露馅了?
一时间,常茂犯了愁。
看他一脸纠结的模样,朱寿就知道,这个大舅依旧没有死心。
他心中更是不满。
当官?
这是正经人能做的事情吗!
常人都以为当官好。
可是,做官可不仅仅是凭借真才实学,更多的,是靠人情世故。
自己那俩舅舅,是那种懂人情世故的人吗?
恐怕真的当了官,还没过几天,就因为得罪了人,被人家狠狠整治。
再说了,在洪武朝当官,尤其是洪武十五年以后,真的就是地狱模式!
明初四大案,那一桩不是杀的人头滚滚?
在那位皇帝眼中,贪墨几乎是和造反等同的罪名。
反正最后都是人头落地,没啥区别。
而进户部当官,每天过手的账目不知凡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