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毒女配流放后和反派夫君He了 第437章 一触即发
热门推荐:
月亮为她俯首
尘梦狐仙记
我在恋综里疯狂通关恐怖游戏
重回七零:娇妻又凶又疯
十年末世:满级大佬去种田
时王:真正的王道
不装了,我是外星人
功大高歌
七零宠婚,娇气包勾得科研大佬日日沦陷
二皇子?
杨昭仪,轻轻垂首,青丝如瀑,遮掩了她眼底的情绪,只留下一抹修长而白皙的天鹅颈,在圣人的视线中若隐若现。
圣人未曾察觉,当“老二”二字跃入耳畔,杨昭仪的瞳孔不由自主地微微一缩,心中泛起了层层波澜。
竟是他吗?
他的生母,穆昭仪,一位来自鲜卑族的贵族女子,原姓丘穆陵,在先帝推行汉化的浪潮中,改姓为穆,融入了中原的大家庭。
丘穆陵,这个在鲜卑族中举足轻重的姓氏,代表着八大旧勋贵的荣耀与辉煌。
穆昭仪,便是凭借着这份显赫的家世,以侧妃的身份,踏入了这座权力与欲望交织的皇宫。
而那时的杨昭仪,却只是一名被战争洪流卷入的战俘,身份卑微,如同尘埃中的一粒沙砾。
然而,命运似乎对她格外垂青,让她在皇宫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从一个卑贱的侍妾,一步步晋升为昭仪,与穆昭仪并肩而立。
尽管两人的年龄相仿,入宫的时间也相近,但命运的轨迹却截然不同。
杨昭仪凭借着自己的智慧与美貌,赢得了圣人的宠爱,穆昭仪心中因此种下了怨恨的种子,对杨昭仪展开了无休止的排挤与打压。
最初的几年,杨昭仪的日子并不好过,她承受了穆昭仪的种种欺辱与折磨。
但杨昭仪并非等闲之辈,她拥有着高超的宫斗技巧,面对穆昭仪的打骂与折辱,她从不向圣人诉苦,只是默默地承受着一切。
她懂得在合适的时机展现自己的柔弱与无助,让圣人在不经意间看到她梨花带雨的模样,从而更加怜惜她、宠爱她。
圣人本就偏爱南朝女子的温婉与柔情,对北朝女子的彪悍与跋扈则颇为反感。
穆昭仪的所作所为,正好触犯了圣人的逆鳞。
虽然圣人不能轻易废黜穆昭仪的位份,但他可以通过训斥、罚禁足以及冷落等方式来惩罚她。
就这样,穆昭仪逐渐失去了圣人的宠爱,嫁给圣人二十多年,穆昭仪只生下了二皇子一个孩子。
因此她更加憎恨杨昭仪了,因为在她看来,是杨昭仪夺走了她的一切。
然而,在皇宫这个权力与欲望的漩涡中,圣人的恩宠就是一切。
穆昭仪虽然有儿子、有娘家作为依靠,但失去了圣人的宠爱,她的日子也并不好过。
她虽然还保留着“昭仪”的尊贵身份,但内心的孤独与凄凉却无人能懂。
岁月如梭,转眼间,穆昭仪与杨昭仪都已步入了知天命的年纪。
然而,两人的容貌与气质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穆昭仪因长期的忧郁与愤恨而显得格外苍老憔悴,而杨昭仪则依然保持着那份温婉与优雅。
两人站在一起时,竟像是两代人一般。穆昭仪对杨昭仪的恨意愈发浓烈了。
先太子猝死后,八大勋贵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开始频繁地催促圣人立储。
在他们眼中二皇子是最合适的人选,他代表着鲜卑旧勋贵的利益。
然而圣人他最疼爱、最看重的儿子是三皇子而非二皇子。
更何况二皇子与八大勋贵的勾结更是让圣人感到不满。
圣人一心想要做一位圣明的君主而八大勋贵却总想着“复辟”旧制这与圣人的理念背道而驰。
前些年,居然还有人又提出恢复“立子杀母”的旧制。
圣人知道,那些人估计是想把皇后赶走。
但是皇后的母族也不容小觑,手握重兵,若是动了皇后一族,必然引起朝堂动荡。
圣人尚且还要哄着让着皇后,又岂敢杀了皇后。
先太子死后,皇帝也没有立大皇子为太子。
大皇子母族威势太过,皇帝害怕皇后的势力做大,也害怕三皇子登基后尾大不掉。
皇后也知道皇帝的意思,这些年来,一直躲在佛堂吃斋念佛,不给皇帝任何发难的机会。
为了确保天下的稳定圣人很清楚,未来的皇帝绝不能是大皇子,也不能是代表旧勋贵利益的二皇子。
因此立太子的事情一拖再拖十几年都没有结果。
八大勋贵似乎也察觉到了圣人的心思,他们不再明目张胆地上折子提建议而是开始暗中支持二皇子上位。
他们手中掌握着兵权,虽然重兵都在六镇但一旦他们有了“谋逆”的心思,京城就会陷入危险之中。
这一点圣人和杨昭仪都心知肚明。
因此他们开始秘密地筹划应对之策。
第二天圣人照常去上朝而杨昭仪则下令召见自己的母亲进宫。
杨昭仪的母族兰陵杨氏在南北统一后,也北迁到了中原。
但在一众顶级世家中并不算太突出。
杨昭仪的父兄子弟也都不算太优秀,唯有一个远房的杨天和还算有些本事。
两年前杨天和被洛清清坑了一把误打误撞地回到了京城。
虽然杨天和因此被秦泽煜夫妇联手坑了一把,但他并不笨反而更加坚定了要为三皇子效力的决心。
三皇子也为杨天和在京都谋了一个差事,让他顺理成章的留在了京都。
杨天和也没有辜负三皇子的期望,他暗中帮助三皇子开设糖铺,大肆敛财为三皇子筹集了大量的资金。
有了钱就可以练兵了杨天和深知这一点因此他一直在为三皇子寻找练兵的好方法。
最终杨天和想出了一个“藏兵于佛”的策略。
在这个佛教盛行的年代寺庙和僧侣遍布各地,他们不事生产不纳赋税不服徭役却占据着大量的土地和人口。
这些人对于国家来说无疑是一种负担。
而杨天和却巧妙地利用了这些资源,将兵马藏匿于寺庙之中,既避开了朝廷的耳目又可以在关键时刻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这个策略得到了三皇子的高度赞赏他开始秘密地实施这个计划。
而杨昭仪也在暗中为三皇子提供支持和帮助。
她利用自己在后宫的影响力为三皇子争取到了更多的资源和机会。
然而就在这一切看似顺风顺水的时候一股暗流却在悄然涌动。
八大勋贵并没有放弃对二皇子的支持他们开始暗中策划一场政变企图推翻圣人的统治让二皇子登上皇位。
这个年代,佛教盛行。
比如已经覆灭的南朝,就十分推崇佛法。
最严重的时候,皇帝都吵着闹着要出家,还要朝臣们花重金赎买。
北地虽然不像南朝那般疯狂,却也有着许许多多的寺庙与僧侣。
太后、皇后等后宫女眷,不管虔诚不虔诚,都会修个小佛堂,弄串念珠,隔三岔五地烧个香。
上行下效,官眷们也都喜欢礼佛、拜佛。
只京畿地区就有大大小小的寺庙十几个。
最大的寺庙,比丘、僧侣等,有数百人。
这些人,不事生产,不纳赋税,不服徭役。
偏偏还占据着偌大的土地。
贾俊杰就很看不过眼,叱骂这些“出家人”是蛀虫。
他提出了灭佛的政略。
其实,这一点是符合圣人的统治利益的,也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儿。
但,贾俊杰总是有个老毛病——太极端、太迫切。
古人说,“治大国如烹小鲜”。
贾俊杰呢,却喜欢大刀阔斧、风风火火。
政令是好政令,却容易好心办了坏事。
丈量土地、清查隐户是如此,灭佛更是如此。前者损害的是世家、权贵的利益,后者则是连市井小民都在痛骂。
百姓们就是想拜个佛,寻求一下心灵寄托,贾俊杰都他娘的不允许,这也太过分了啊。
简直就是民情激愤啊。
圣人再次无语凝噎。
他现在的重点打击对象是世家。
而不是如同贾易这条疯狗一般,对所有人都进行无差别的攻击。
圣人担心会横生枝节,破坏了他的大计,只能驳斥了贾俊杰的“灭佛”倡议。
所以,京畿以及整个大虞朝,还是处处寺庙,躲在寺庙里的人,则数以万计。
杨天和便看出了其中可以动些手脚——
“把部曲等都安排在寺庙里,他们是‘僧’,不是兵。”
每个寺庙藏个二三百,十几个寺庙就能藏个三五千人。
三千兵马,搁在西北、南疆的战场上,根本不算什么。
但,在这京城,已经能够发动一场宫变了。
当然,三皇子不会搞什么政变。
他的母亲是宠妃,他是父皇的爱子,有圣人做靠山,他只需乖乖听话,等着圣人传位于他就好。
他会暗中豢养私兵,不过是防患于未然罢了。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嘛。
比如当下的京城,五皇子蠢蠢欲动,二皇子虎视眈眈。
八大勋贵暗中调兵遣将,一场腥风血雨即将到来。三皇子必须有足够的武力用以自保。
否则,二皇子或是五皇子真的动了,他们进宫之前,先分兵去三皇子的燕王府一通砍杀,三皇子就只有等死的份儿。
三千“武僧”,就能在动乱中保住燕王府。
“阿娘,京城大乱在即,您回去跟天和说一声,让寺里的人,想办法进城吧。”
面对自己的母亲,杨昭仪没有了在皇帝面前的温婉娴静,她面容冷肃,眼底闪烁着勃勃野心。
“是!”
杨母虽然是做母亲的,但君臣有别,她在杨昭仪面前,还是非常的恭敬。
再者,杨昭仪二十多年前就被掳走,母女分别这些年,彼此间也没有多么深厚的感情。
唯一能够维系双方的,只有切实的利益——
杨昭仪是宠妃,她的儿子是圣人属意的继承人。
杨氏作为南朝的小氏族,想要成为顶级世家,就要靠杨昭仪母子!
所以,对于杨昭仪的命令,杨家上下,百分百的听从。
……
三皇子的燕王府在召集“武僧”,五皇子也没有闲着。
他自己母族不显,但他攀上了长公主啊。
长公主的府邸,只亲卫就有一千五百人,绝对是公主中的最高配置。
另外,还暗中豢养了许多部曲、死士。
只这部分人,就有三四百。
除此之外,长公主还效仿西汉的那位吕太后,豢养了许多靠山妇。
这些妇人,个个膀大腰圆,力大无穷。
每人一根捣衣杵,一哄而上,只七八个人,就能把一个能征善战的将军活活打死。
想当初,的第三任驸马不做人,背着偷偷养了外室。
二话没说,直接带着一群靠山妇杀了过去。
也就是没有起杀心,否则,那个贱男人和外室,都要被乱棒打死。
还有上次的贾俊杰,也被靠山妇结结实实的揍了一顿。
整个新年,他都没能下床。
其凄惨程度,真是让一众仇敌欢欣鼓舞、拍手叫好!
可以说,也就是没有谋逆的想法,否则以她手中所掌握的武力,足以在京城搅动风雨。
“那是过去!以前我以为皇帝还是我的好阿弟,结果呢,他早已成了‘圣人’。”
张口天下,闭口大局!
啊呸!
她堂堂长公主,先帝唯一的掌上明珠,现在却被个布衣出身的狗官如此折辱,还险些把唯一爱女的性命都搭上了。
圣人居然还要让她“忍”!她忍不了!
也不愿意忍!
所以,她把昭阳许给了五皇子。
她固然要给五皇子一定的帮助,比如宗室的支持,再比如钱财、人脉等。
但,也从五皇子那儿得到了“名正言顺”。
皇子清君侧,似乎更合乎情理,也更能让世人接受。
她一个出嫁了三次的长公主,若是扯旗造反,好像就不是那么的稳妥。
再者,一旦自己真的出了头,那就是覆水难收。
将来若是失败了,可就再无挽回的余地。
还不如躲在五皇子这个便宜女婿后面,只是摇旗呐喊,却不是真的参与其中。
如此的话,就是进可攻、退可守!
总给自己留了后路。
五皇子:……无所谓了!
都是皇家的人,谁不是有八百个心眼子?
不过是你利用我、我利用你!
至于谁能赢到最后,就要看个人的本事,以及老天的安排了。
五皇子压下自己的小心思,从长公主那儿借了两千兵卒。
加上他楚王府的亲卫,竟也凑够了三千人。
还有二皇子,他弄到的兵马最多,足足五千人。
大战,一触即发!
杨昭仪,轻轻垂首,青丝如瀑,遮掩了她眼底的情绪,只留下一抹修长而白皙的天鹅颈,在圣人的视线中若隐若现。
圣人未曾察觉,当“老二”二字跃入耳畔,杨昭仪的瞳孔不由自主地微微一缩,心中泛起了层层波澜。
竟是他吗?
他的生母,穆昭仪,一位来自鲜卑族的贵族女子,原姓丘穆陵,在先帝推行汉化的浪潮中,改姓为穆,融入了中原的大家庭。
丘穆陵,这个在鲜卑族中举足轻重的姓氏,代表着八大旧勋贵的荣耀与辉煌。
穆昭仪,便是凭借着这份显赫的家世,以侧妃的身份,踏入了这座权力与欲望交织的皇宫。
而那时的杨昭仪,却只是一名被战争洪流卷入的战俘,身份卑微,如同尘埃中的一粒沙砾。
然而,命运似乎对她格外垂青,让她在皇宫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从一个卑贱的侍妾,一步步晋升为昭仪,与穆昭仪并肩而立。
尽管两人的年龄相仿,入宫的时间也相近,但命运的轨迹却截然不同。
杨昭仪凭借着自己的智慧与美貌,赢得了圣人的宠爱,穆昭仪心中因此种下了怨恨的种子,对杨昭仪展开了无休止的排挤与打压。
最初的几年,杨昭仪的日子并不好过,她承受了穆昭仪的种种欺辱与折磨。
但杨昭仪并非等闲之辈,她拥有着高超的宫斗技巧,面对穆昭仪的打骂与折辱,她从不向圣人诉苦,只是默默地承受着一切。
她懂得在合适的时机展现自己的柔弱与无助,让圣人在不经意间看到她梨花带雨的模样,从而更加怜惜她、宠爱她。
圣人本就偏爱南朝女子的温婉与柔情,对北朝女子的彪悍与跋扈则颇为反感。
穆昭仪的所作所为,正好触犯了圣人的逆鳞。
虽然圣人不能轻易废黜穆昭仪的位份,但他可以通过训斥、罚禁足以及冷落等方式来惩罚她。
就这样,穆昭仪逐渐失去了圣人的宠爱,嫁给圣人二十多年,穆昭仪只生下了二皇子一个孩子。
因此她更加憎恨杨昭仪了,因为在她看来,是杨昭仪夺走了她的一切。
然而,在皇宫这个权力与欲望的漩涡中,圣人的恩宠就是一切。
穆昭仪虽然有儿子、有娘家作为依靠,但失去了圣人的宠爱,她的日子也并不好过。
她虽然还保留着“昭仪”的尊贵身份,但内心的孤独与凄凉却无人能懂。
岁月如梭,转眼间,穆昭仪与杨昭仪都已步入了知天命的年纪。
然而,两人的容貌与气质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穆昭仪因长期的忧郁与愤恨而显得格外苍老憔悴,而杨昭仪则依然保持着那份温婉与优雅。
两人站在一起时,竟像是两代人一般。穆昭仪对杨昭仪的恨意愈发浓烈了。
先太子猝死后,八大勋贵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开始频繁地催促圣人立储。
在他们眼中二皇子是最合适的人选,他代表着鲜卑旧勋贵的利益。
然而圣人他最疼爱、最看重的儿子是三皇子而非二皇子。
更何况二皇子与八大勋贵的勾结更是让圣人感到不满。
圣人一心想要做一位圣明的君主而八大勋贵却总想着“复辟”旧制这与圣人的理念背道而驰。
前些年,居然还有人又提出恢复“立子杀母”的旧制。
圣人知道,那些人估计是想把皇后赶走。
但是皇后的母族也不容小觑,手握重兵,若是动了皇后一族,必然引起朝堂动荡。
圣人尚且还要哄着让着皇后,又岂敢杀了皇后。
先太子死后,皇帝也没有立大皇子为太子。
大皇子母族威势太过,皇帝害怕皇后的势力做大,也害怕三皇子登基后尾大不掉。
皇后也知道皇帝的意思,这些年来,一直躲在佛堂吃斋念佛,不给皇帝任何发难的机会。
为了确保天下的稳定圣人很清楚,未来的皇帝绝不能是大皇子,也不能是代表旧勋贵利益的二皇子。
因此立太子的事情一拖再拖十几年都没有结果。
八大勋贵似乎也察觉到了圣人的心思,他们不再明目张胆地上折子提建议而是开始暗中支持二皇子上位。
他们手中掌握着兵权,虽然重兵都在六镇但一旦他们有了“谋逆”的心思,京城就会陷入危险之中。
这一点圣人和杨昭仪都心知肚明。
因此他们开始秘密地筹划应对之策。
第二天圣人照常去上朝而杨昭仪则下令召见自己的母亲进宫。
杨昭仪的母族兰陵杨氏在南北统一后,也北迁到了中原。
但在一众顶级世家中并不算太突出。
杨昭仪的父兄子弟也都不算太优秀,唯有一个远房的杨天和还算有些本事。
两年前杨天和被洛清清坑了一把误打误撞地回到了京城。
虽然杨天和因此被秦泽煜夫妇联手坑了一把,但他并不笨反而更加坚定了要为三皇子效力的决心。
三皇子也为杨天和在京都谋了一个差事,让他顺理成章的留在了京都。
杨天和也没有辜负三皇子的期望,他暗中帮助三皇子开设糖铺,大肆敛财为三皇子筹集了大量的资金。
有了钱就可以练兵了杨天和深知这一点因此他一直在为三皇子寻找练兵的好方法。
最终杨天和想出了一个“藏兵于佛”的策略。
在这个佛教盛行的年代寺庙和僧侣遍布各地,他们不事生产不纳赋税不服徭役却占据着大量的土地和人口。
这些人对于国家来说无疑是一种负担。
而杨天和却巧妙地利用了这些资源,将兵马藏匿于寺庙之中,既避开了朝廷的耳目又可以在关键时刻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这个策略得到了三皇子的高度赞赏他开始秘密地实施这个计划。
而杨昭仪也在暗中为三皇子提供支持和帮助。
她利用自己在后宫的影响力为三皇子争取到了更多的资源和机会。
然而就在这一切看似顺风顺水的时候一股暗流却在悄然涌动。
八大勋贵并没有放弃对二皇子的支持他们开始暗中策划一场政变企图推翻圣人的统治让二皇子登上皇位。
这个年代,佛教盛行。
比如已经覆灭的南朝,就十分推崇佛法。
最严重的时候,皇帝都吵着闹着要出家,还要朝臣们花重金赎买。
北地虽然不像南朝那般疯狂,却也有着许许多多的寺庙与僧侣。
太后、皇后等后宫女眷,不管虔诚不虔诚,都会修个小佛堂,弄串念珠,隔三岔五地烧个香。
上行下效,官眷们也都喜欢礼佛、拜佛。
只京畿地区就有大大小小的寺庙十几个。
最大的寺庙,比丘、僧侣等,有数百人。
这些人,不事生产,不纳赋税,不服徭役。
偏偏还占据着偌大的土地。
贾俊杰就很看不过眼,叱骂这些“出家人”是蛀虫。
他提出了灭佛的政略。
其实,这一点是符合圣人的统治利益的,也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儿。
但,贾俊杰总是有个老毛病——太极端、太迫切。
古人说,“治大国如烹小鲜”。
贾俊杰呢,却喜欢大刀阔斧、风风火火。
政令是好政令,却容易好心办了坏事。
丈量土地、清查隐户是如此,灭佛更是如此。前者损害的是世家、权贵的利益,后者则是连市井小民都在痛骂。
百姓们就是想拜个佛,寻求一下心灵寄托,贾俊杰都他娘的不允许,这也太过分了啊。
简直就是民情激愤啊。
圣人再次无语凝噎。
他现在的重点打击对象是世家。
而不是如同贾易这条疯狗一般,对所有人都进行无差别的攻击。
圣人担心会横生枝节,破坏了他的大计,只能驳斥了贾俊杰的“灭佛”倡议。
所以,京畿以及整个大虞朝,还是处处寺庙,躲在寺庙里的人,则数以万计。
杨天和便看出了其中可以动些手脚——
“把部曲等都安排在寺庙里,他们是‘僧’,不是兵。”
每个寺庙藏个二三百,十几个寺庙就能藏个三五千人。
三千兵马,搁在西北、南疆的战场上,根本不算什么。
但,在这京城,已经能够发动一场宫变了。
当然,三皇子不会搞什么政变。
他的母亲是宠妃,他是父皇的爱子,有圣人做靠山,他只需乖乖听话,等着圣人传位于他就好。
他会暗中豢养私兵,不过是防患于未然罢了。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嘛。
比如当下的京城,五皇子蠢蠢欲动,二皇子虎视眈眈。
八大勋贵暗中调兵遣将,一场腥风血雨即将到来。三皇子必须有足够的武力用以自保。
否则,二皇子或是五皇子真的动了,他们进宫之前,先分兵去三皇子的燕王府一通砍杀,三皇子就只有等死的份儿。
三千“武僧”,就能在动乱中保住燕王府。
“阿娘,京城大乱在即,您回去跟天和说一声,让寺里的人,想办法进城吧。”
面对自己的母亲,杨昭仪没有了在皇帝面前的温婉娴静,她面容冷肃,眼底闪烁着勃勃野心。
“是!”
杨母虽然是做母亲的,但君臣有别,她在杨昭仪面前,还是非常的恭敬。
再者,杨昭仪二十多年前就被掳走,母女分别这些年,彼此间也没有多么深厚的感情。
唯一能够维系双方的,只有切实的利益——
杨昭仪是宠妃,她的儿子是圣人属意的继承人。
杨氏作为南朝的小氏族,想要成为顶级世家,就要靠杨昭仪母子!
所以,对于杨昭仪的命令,杨家上下,百分百的听从。
……
三皇子的燕王府在召集“武僧”,五皇子也没有闲着。
他自己母族不显,但他攀上了长公主啊。
长公主的府邸,只亲卫就有一千五百人,绝对是公主中的最高配置。
另外,还暗中豢养了许多部曲、死士。
只这部分人,就有三四百。
除此之外,长公主还效仿西汉的那位吕太后,豢养了许多靠山妇。
这些妇人,个个膀大腰圆,力大无穷。
每人一根捣衣杵,一哄而上,只七八个人,就能把一个能征善战的将军活活打死。
想当初,的第三任驸马不做人,背着偷偷养了外室。
二话没说,直接带着一群靠山妇杀了过去。
也就是没有起杀心,否则,那个贱男人和外室,都要被乱棒打死。
还有上次的贾俊杰,也被靠山妇结结实实的揍了一顿。
整个新年,他都没能下床。
其凄惨程度,真是让一众仇敌欢欣鼓舞、拍手叫好!
可以说,也就是没有谋逆的想法,否则以她手中所掌握的武力,足以在京城搅动风雨。
“那是过去!以前我以为皇帝还是我的好阿弟,结果呢,他早已成了‘圣人’。”
张口天下,闭口大局!
啊呸!
她堂堂长公主,先帝唯一的掌上明珠,现在却被个布衣出身的狗官如此折辱,还险些把唯一爱女的性命都搭上了。
圣人居然还要让她“忍”!她忍不了!
也不愿意忍!
所以,她把昭阳许给了五皇子。
她固然要给五皇子一定的帮助,比如宗室的支持,再比如钱财、人脉等。
但,也从五皇子那儿得到了“名正言顺”。
皇子清君侧,似乎更合乎情理,也更能让世人接受。
她一个出嫁了三次的长公主,若是扯旗造反,好像就不是那么的稳妥。
再者,一旦自己真的出了头,那就是覆水难收。
将来若是失败了,可就再无挽回的余地。
还不如躲在五皇子这个便宜女婿后面,只是摇旗呐喊,却不是真的参与其中。
如此的话,就是进可攻、退可守!
总给自己留了后路。
五皇子:……无所谓了!
都是皇家的人,谁不是有八百个心眼子?
不过是你利用我、我利用你!
至于谁能赢到最后,就要看个人的本事,以及老天的安排了。
五皇子压下自己的小心思,从长公主那儿借了两千兵卒。
加上他楚王府的亲卫,竟也凑够了三千人。
还有二皇子,他弄到的兵马最多,足足五千人。
大战,一触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