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哥斯拉会动,养在动物园不合理? > 第164章 遇到了什么难题?

哥斯拉会动,养在动物园不合理? 第164章 遇到了什么难题?

    等到那一天到来之时,任何事情都将不在话下,还能光明正大地公开身份。

    正当他睁眼之时,轻轻拍打了一下坐骑的颈项:“出发吧,转一圈看看!”

    为了盖过风声,说话的声音不得不提高几分音量。

    北票翼龙闻令立刻作出反应。

    只见它迅速地收紧翅膀,身体随即急速下降。

    随之而来是一阵强烈的失重感觉。

    就在即将触碰地面的那一刹那,它猛然张开双翅,并且奋力一振,瞬间再次升腾起来,然后飞速冲向远方......

    ---

    另外一边,在龙科元生物实验室中。

    宽敞的工作间内摆放着一排排圆形培养罐。

    每一个培养器内部都充满了绿色液体般的神秘物质。

    这些罐子里清晰可见恐龙们的身影在缓慢游动着。

    环顾四周可以见到至少有十个以上类似的容器整整齐齐排列在这座巨型实验室内。

    它们都被连接到了单独设置的操作电脑前,几位白服工作人员忙碌着输入各种数据。

    旁边还有人在搬运一些金属箱子,上面贴满了警告标签:“危险物品—生化级别。”

    整个场所内人声鼎沸、嘈杂异常,似乎有一种特殊频率的声音贯穿始终。

    细察之下你会发现那声音来源于每个罐子底部的小装置,应该是用于某些技术处理的设备。

    有一位身穿蓝色西装戴着眼镜的人静静地站立在一个特大的透明储存箱面前。

    此人身高超过175厘米左右,在普通环境中还算挺拔,但是在这样一个庞大的装置面前看起来显得相当矮小。

    这些巨大到惊人尺寸(大约3米左右)宽度足够两个人展开手臂围住的培养罐,其中装载了一头体态魁梧但仍给足了活动空间的猛兽。

    该装置最底端镶嵌着一块方形名牌【逆转遗传工程项目-实验一号:迅捷龙】。

    咕噜噜。

    生物培养皿里的液体逐渐起了变化,细小的气泡从底部冒出来,在液面上欢快地跳动。

    容器中的生物并未完全恢复真实的模样,显得有些诡异。

    因为它的外表看起来就像一副骨架,没有完整的皮肤,勉强拼接成了恐龙的基本形状,但还远不是真正的恐龙。

    这些骨头上面覆盖了一些暗红色的东西,就像是未成形的肌肉。

    这些红物质似乎充满生机,像海草般在水里摇曳不定。

    要是有旁观者在场,他们肯定会惊讶地发现这些红肉块正迅速增长。

    这种增长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一点一滴逐渐累积的过程。

    随着暗红组织的增长,容器底部的小孔不断地冒出气泡。

    仿佛这些绿颜色的液体是促进红色肉质增生的营养品。

    戴着透明边框眼镜的男子专注地看着那些不断增大的暗红物,胸口微微起伏,好像松了一口气。

    这时另一位研究员走了过来。

    “实验室那边一切准备就绪,新的生长液已经调配完成,只要您一声令下就可以使用了。”

    研究员的声音中透露着尊敬。

    他面对的是刚从国外调来的年轻专家袁建春,尽管只有30岁左右,却有着丰富的科研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这次就是来主持整个项目的负责人。

    此项目非同小可且刻不容缓,需要尽快见到成果。

    这也是龙科元研究院首次倾尽资源支持的研究方向。

    这一切都是从一个保存完好的史前蚊子开始,通过研究其体内的遗传信息,一步步走到现在成功复制出了细颈龙的地步。

    边框眼镜男子点点头,甚至没抬头看一下面前的人:“现在就启用新配方吧,加快进程,上面已经在催进度了。”

    “好,我明白了,马上就去做。”

    研究员离开了一会儿后又折返回来,

    他对袁建春说道:“刚才我忘了跟您汇报一个问题,我们的技术小组碰上了一些障碍。”

    这时袁建春才将目光转向对方,“遇到了什么难题?”

    他问道。

    对方看上去像是在整理自己的思路,或者说是在思考如何措辞。

    过了好一会儿,他终于开口说:“我们在尝试复原恐龙dNA的过程中不小心把某个片段由双螺旋改为了单螺旋结构。”

    袁建春听到这里皱起了眉头。

    虽然一般人可能会觉得改变螺旋形态影响不大,但对于熟知生物学机理的人来说,这意味着巨大的潜在风险。

    即便是再小的变化,也可能导致意想不到的负面结果,甚至可能对整个实验造成毁灭性打击。

    简单解释来说,每个dNA都有自己固定的模式和特性,一旦序列内部任何一个微小环节被改动了,整个体系的稳定性都会受到严重威胁。

    就如同蝴蝶效应一般,最初的一个细微调整随着时间推移会引发难以预测的巨大连锁反应。

    看到领导脸色凝重起来,研究员赶紧补充说:“其实我们有信心克服这个障碍,毕竟只改动了一个地方。”

    没想到这句话反而让对方更加不满。

    “总是习惯于自己瞎折腾,不向专业人士求教,如果早点儿找我商量,何至于出现这种失误?”

    研究人员只能默默吞咽下苦果,哪怕内心再怎么不满也绝对不能表现出来。

    “这样做真的会有很大危害吗……”

    犹豫片刻之后他小心翼翼地询问道。

    此刻的袁建春表情非常复杂,既有些许焦虑又透着几分畏惧。

    最终还是缓缓开口回答道:“绝对不容忽视,而且后果极其糟糕。”

    紧接着追问道:“到底会带来怎样灾难性的结局呢?”

    袁建春的回答让他顿时如临大敌般紧张不已:“这远远超出你们书本上学到的知识范围之外!”

    他的语气冷峻无情,并特意强调了后者。

    在他眼中这批人只不过理论充足实践经验匮乏而已。

    面对领导如此直接地讽刺与批评,该名成员也只能憋屈地点点头不敢做声。

    当选为复活恐龙这种前沿技术的研发者,是很多生物学者梦寐以求的事情。

    因为这不仅仅是一个学术上的追求,更意味着能够带人类探索从未触及的生物世界以及已经灭绝了许久的古生物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