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清穿:卷王四爷的娇养好孕侧福晋 > 第312章 牵连二废太子

清穿:卷王四爷的娇养好孕侧福晋 第312章 牵连二废太子

    托合齐、齐世武等人被革职打入大牢,由简亲王负责审理,步兵统领一职由隆科多出任。

    “托合齐会饮案”暂做处置后,皇上上命太子胤礽等人随驾前往谒暂安奉殿、孝陵,直到腊月才回京,本以为快过年了,年前应该不会再出大事,可以准备过个安稳年。

    有人上奏参户部尚书沈天生等串通户部员外郎伊尔赛等,包揽湖滩河朔事例额外多索银两一案。

    此事还未处置完,年后噶礼再次参曹寅亏空盐税,随后有人参奏,太子胤礽向曹家索要盐课,之前盐税被劫之事,就是出自太子之手,而非十三阿哥护卫不利。

    两桩案子的目的皆是银子,至于敛财的目的对皇上来说,不言而喻,其心可诛,就算暂时还查清,皇上也已经在心中给胤礽定了罪。

    没出正月,皇上巡视通州河堤,命太子胤礽、雍亲王胤禛、恒亲王胤祺、贝勒胤禩、十四、十五、十六皇子随驾。

    巡视通州河用不了多久,妍清没有跟着,倒是将担心额娘安危的羲羲给高兴坏了。

    四月底,皇上照旧奉皇太后避暑塞外,太子胤礽、恒亲王胤祺、淳郡王胤佑、八贝勒胤禩、十二阿哥、十四阿哥、十五阿哥、十六阿哥、十七阿哥等人同去。

    参奏太子贪墨盐课一事,上奏十三阿哥乃是无辜之人,但皇上依旧正逐步冷待胤祥。

    圣驾九月奉太后回銮,圣驾回銮之前,八月全国秋闱乡试,乡试中举后可参加次年春的会试,皇上特意下旨各省增加十人左右秋闱中选名额。

    江南科场案,今年的正主考是副都御史左必蕃,副主考是翰林学士赵晋,九月榜发,人文荟萃之地的苏州,历年录取人数最多,这一科却只有十三人。

    在录取的举人中,素无名望、文理不通的扬州盐商子弟占了不少,一时士论大哗,盛传副主考赵晋与总督噶礼互通声气,贿卖举人。

    两江总督噶礼和江苏巡抚张伯行二人,因科举之事互相参奏攻讦,此事闹得沸沸扬扬,奏折八百里加急送到御前,却迟迟没有回应。

    皇上年年出巡,奏折呈奏、批复等流程早就十分成熟,每日都会有奏折被送到御前,皇上的旨意和批复的奏折,也会每日送回京中,间隔最久也不过两日一次。

    现在,已经有三天没有收到御前传回的消息了,四爷心中有疑惑、有担忧,猜测是塞外出了什么大事,还是出了什么意外,却不能露出任何口风,只能继续等待,几位知晓的大臣亦是如此。

    四爷一大早进宫,继续等待消息,临近中午听闻隆科多调兵戒严清路,能调动隆科多,肯定是皇上的旨意,刚想出宫寻隆科多询问,苏培盛便进来回禀,隆科多求见。

    “舅舅可是有事?”四爷只做不知步兵衙门的调动,面色平静的询问。

    “皇上口谕,让你同我一起去畅春园接驾。”隆科多也不废话,直接说明来意。

    “那就走吧。”

    御驾一连几天没有消息,为何今日竟是直接进京,为何只让他与隆科多前往畅春园接驾,心中疑惑不减反增,不过四爷什么都没问,直接和隆科多出宫前往畅春园。

    二人抵达畅春园候驾不过半个时辰,圣驾就进了畅春园,四爷这才知道皇阿玛病了五日,并传了口谕严禁泄露消息,加速赶路回到了京中。

    皇上到了畅春园后,第一件事便是晓谕诸皇子,“皇太子胤礽自复立以来,狂疾未除,大失人心,祖宗弘业断不可托付此人,朕已奏闻皇太后,着将胤礽拘执看守,朕明日再颁谕示诸王大臣。”

    四爷和诸位兄弟垂首跪在殿外,听着皇上的口谕,心中惊讶却又不那么意外,之所以惊讶,是这一天的到来比预计更快。

    毕竟,一位德行有损的太子,不改变的话,可以废一次,就可以废第二次,对于太子二哥的才能,他并不质疑,但那些依附太子的人就未必了。

    用妍清的话说,可怕的不是神对手,而是猪队友。

    自去年刺杀事件之后,桩桩件件都直指太子,这样说来,皇阿玛忍耐一年,再次决定废太子,确实没什么好意外的。

    只是……想到上次废太子的情形,朝堂只怕又要乱了。

    次日,皇上御笔朱书,谕诸王、贝勒、贝子、大臣等:“前因胤礽行事乖戾,曾将其禁锢,继而朕躬抱疾,念及父子之恩,朕从宽免宥。

    乃自释放之日,乖戾之心即行显露,数年以来,狂易之疾仍然未除。是非不辩,大失人心,朕久隐忍,望其悔改。

    今观其行事,即便每日教训,断非能改者,朕今年已六旬,恃先圣垂贻景福,守成五十余载,朝乾夕惕耗尽心血、竭蹶从事尚不能详尽。

    如此狂易成疾,不得众心之人,岂可付托乎?故将胤礽仍行废黜禁锢,为此特谕。”

    “朕今虽六旬,赖祖父之福,自幼尝以英杰自许,朕并非不能管束胤礽,但今之人善者少而恶者多,胤礽秉性凶残,与恶劣小人结党。”

    诸王大臣聆听圣谕后,回奏劝慰:太子复立之后,皇上日日教训,望其悔改,今皇上洞鉴太子未改,重念太祖太宗世祖皇帝创立鸿业,不得不做出此决断,臣等谨遵,但皇上圣躬关系甚重,还望皇上宽心颐养。

    “今尔等奏请朕躬,关系甚重宜加颐养,但自释放皇太子以来,数年之间朕之心思用尽,容颜清减,众皆缄默,未曾有一人如此劝解者,朕今处置已毕,奏此劝解之言何用?

    前次废置,朕实愤懑,此次毫不介意,谈笑处之而已,前废皇太子之时,朕所诛不过数人,皆系皇太子恶劣所致,今锁拿之人虽多,朕只将一二怂恿皇太子为恶者诛之,其余概不深究。

    从今往后,若有人奏请皇太子已经改过从善,应当释放者,朕即诛之,当初锁拿太子之时,为何无一人保奏?日后朕若再行复立,何以示天下。”

    皇上对诸臣道,再不会复立太子,不知听谕的诸臣,闻言作何想法,毕竟,皇上上次也说无有复立之心,最终不还是复立太子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