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阳照行旅 第128章 内奸祸乱
热门推荐:
剑神至尊杨小天杨重
公主权倾朝野,鱼塘挤不下了梁月向华月
末日狂欢:我是萨比我骄傲了?
手握七十万大军,本公主无敌了梁月向华月
被雷劈后,好闺蜜同时生崽
救赎深陷
魔幻手机之我是王天霸
梁月向华月
黑神话:四无象
今天这堂课仍然安排在中午十二时两刻,跪坐在讲台上的陈恪看看周围,三千余名师生将他围了个水泄不通。
他们是来听他讲学的,可他今天却不想讲学,而是提出一个更加新颖的讲学方式,“今天这堂课由各位同学主导,你们提问我回答。请学生会的负责人主持。”
他借鉴那个世界的记者招待会模式,在这里却十分新颖。
曾毅、曹汲、李淳、顾敬裘四位正副会长,石立、王韶、章惇等十五个执委起身走出来,兴奋地站在各个方位上。
曾毅率先指向一个举手的学生,青年起身问道:“请问先生,您的学问是如何学来的?”
这个问题挺有代表性,大家竖起耳朵听他回道:“我是一个黎民百姓。”
这时的百家姓尚未成文,百姓一词却已代表了基层民众,百是多的意思,寓意绝大多数人都是社会底层。
但陈恪却不是社会底层,他以前是举人,现在是七品宣德郎、观文殿侍读。
可他却说自己“是一个黎民百姓”,与学生提出的问题好似风马牛不相及。
但没人认为陈恪会说一句毫无意义的话,继续听他说道:“人类社会是以黎民百姓为基础的,而所有的学问也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往上提升的。”
“可有些人提升到一定的程度却忘了基础是什么,踩在云彩上远远飘离了这个社会,说出的神仙话、做出的神仙文、想出的神仙事与这个社会毫无关系。”
说到这他顿住,看看围坐在四周的师生方才缓缓说道:“他们所谓的学问已经变成了他想,可他想的也只是他想的,却不是大家想的,更不是社会需要的。”
说到这眼见许多人都在沉思,他就要活跃一下现场的气氛,朗声问道:“谁能告诉我,人若衰老先从身体的哪个部位开始?”
这个提问顿时引起众人的兴趣,有人大声喊道:“头发。”
也有人喊:“胡子。”
他们不用解释,白发白须就是老人的特点。
但有人不同意,大声喊道:“五脏六腑。”
这人偷巧,五脏六腑将所有的内脏器官都包括了。
于是大家不再提出自己的观点,静下来听陈恪说道:“人之衰老先从双腿双脚开始,当你从有力转为无力,从健步如飞转为缓步而行,从一口气走十里地转为只能走五里地还累得要死时人就老了。”
陈恪提出自己的观点,下面鸦雀无声,有人觉得在理,也有人心存异议,听他继续说道:“大家知道女娲造人的神话,可想没想过,女娲造人为何用土来造?”
他又提出一个问题,可这个问题大家没想过,听他解释,“老祖宗用这个神话告诉我们,人、离不开土地,当我们的双脚越来越少地接触土地时,他就老了。”
“神话中有人鬼神三类,在这三类中只有人是踩在土地上的,当人不再踩在土地上时他是什么?”
这个疑问却是肯定句,大家知道,当人不再踩在土地上时可能是神、可能是仙、可能是鬼、也可能是其他什么,可就是不是人。
所以人离不开土地,而接触土地的是双脚,双腿则是支配双脚的必要工具,陈恪说人若衰老先从双腿双脚开始的观点成立。
大家认同这个观点,就为陈恪的回答问题确立了论据。
他回到最先的问题,朗声说道:“人、离不开土地,而对学问来说,它的土地在哪?”
他提一个问题,反应快的学生就可以抢答了,曹汲率先喊出来,“黎民百姓。”
随着他的喊声,曾毅等人也跟着喊了出来,于是大家形成了共识。
陈恪最后做了总结,“想做好学问,还是心怀百姓脚踩大地走出去吧。”
这个回答被大家接受,随着曹汲的点名,又有一名同学站起问道:“请问先生、您对司马迁的印象不好,是否也否定了《史记》的价值?”
这个问题也是大家关注的,全场顿时静寂下来。
而陈恪正色回道:“庄子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基于这个概念,将人分为至人、神人、圣人、真人、贤人五个较高的层次,并贯穿到我们的思维中。”
“所以我们将某些名人纳入到这五个层次中,至人、神人是神仙,于是就分圣人、真人和贤人三类,并在思想深处将他们装扮得神光灿灿没有一丝瑕疵。”
“我在这里不敢谈论圣人和真人,就说贤人,这是比较多的一群人,那么我就想问了,贤人就不是人吗?”
这个疑问大家还是无法回答,心里纷纷升起一个疑问,“是不是人呢?”
一分钟后陈恪说道:“贤人都是那些在某些领域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但他们也有缺点,如孔夫子的七十二贤弟子,子路就是一个莽撞的人,宰予非常懒,被孔夫子称为,‘朽木不可雕也’。”
他以孔夫子的弟子举例,坐在下面的师生们静静地听他说道:“就以孔夫子最欣赏的弟子颜回来说,他好学、勤奋、品德高尚。”
“但他对儒家学术的发展却未做出什么贡献,在政治和经济上也未取得任何成就,究其原因是不懂变通,缺乏创新的能力。”
颜回是孔夫子七十二贤弟子中很着名的一个,陈恪以他为例。
下一个举例的则更有名,“就以曾子为例,他对儒家学术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但被父亲用锄头打晕时却不知躲避,忘了‘小杖受、大杖走’的道理,从其表现看,性格非常固执,这不是缺点吗?”
他说出曾子的缺点,觉得举例够多了,于是将话题转到司马迁身上,“在我心里,司马迁也是一位贤人,身为士族虽然鄙视卫霍,但忠实的记述了他俩的战绩,不能因为吹捧李广而全面否定司马迁的成就和《史记》这部书。”
说完这席话他就回答了刚才的问题。
可他还有话说:“我们总是把贤人想得太完美了,把他们的作品也奉为至理,却忽略了他们也有缺点,也有一些认识上的不足。”
“所以当有人从一个点来发现这些不足,有的人要不歇斯底里的反对,要不全面去推翻这个人或其作品...”
说到这他的脸色突然变了,紧紧闭上双唇望向远处,他坐的这个位置面北背南,看去的方向正是秦关城。
见他突然不再说话,围坐在下面的师生不知何故?
而面向他的胡缓、李仲文、高适、张出尘等人却看到他的脸色铁青,这双长眸好似喷出一团火焰,随即转为冰峰。
这是一双冷冰冰的长眸,好似蕴含着一股浓烈的杀气。
好一会的功夫他才收回远眺的目光,闭上双眼脸露悲色,缓缓说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当他说从一个点推翻一个面时突然想到一种可能,仔细回想一番那早的情景,他从那棵大树下跳起来狂奔,当时就有一种很寂静的感觉。
直到跑上那条大街时,耳边方才传来一道道惨叫声,好像寂静的水面突然扔进一块巨石,发出一声巨响。
品味一番那早的感觉,突然间他就明白了,律军铁骑为何能悄无声息地进入秦关城?
那一战,秦关城的守将死了,许多将领都死了,于是这个罪名就落在他们的头上。
可事实却是内奸祸乱的结果。
但他不能说,说一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已经失言了,于是以身体不适为由结束了这堂讲学。
但这个理由不能让师生们信服,他在身中剧毒后仍然坚持讲学,这时怎会因为身体不适而结束?
而他刚才的脸色和双眸也暴露了一个可能,陈恪突然想起了一件很重要的事。
这件事肯定很糟糕,否则一向儒雅的他怎会突然间脸色铁青、双眸如冰?
但他一言不发地走下讲台,对此不予解释,对围过来的曾毅等人也不解释,只是向三位老书生躬身一礼,转身就往门外走去。
在众人疑惑的目光下陈恪走到门前,一辆豪华马车驶过来停在他身边,窗帘掀开露出婵儿的圆脸,清脆的声音传来,“你去哪?夫人说送你过去。”
他要去见李祯,必须立刻下达两道密旨,一道给杨牧,即刻秘密调查内奸。
一道给曹穆和曾乐行,谨防内奸作乱。
想到内奸他就咬牙切齿,眼前再次浮现那场大屠杀的景象,那个婴儿扭曲的小脸不断在他眼前闪来闪去。
他们是来听他讲学的,可他今天却不想讲学,而是提出一个更加新颖的讲学方式,“今天这堂课由各位同学主导,你们提问我回答。请学生会的负责人主持。”
他借鉴那个世界的记者招待会模式,在这里却十分新颖。
曾毅、曹汲、李淳、顾敬裘四位正副会长,石立、王韶、章惇等十五个执委起身走出来,兴奋地站在各个方位上。
曾毅率先指向一个举手的学生,青年起身问道:“请问先生,您的学问是如何学来的?”
这个问题挺有代表性,大家竖起耳朵听他回道:“我是一个黎民百姓。”
这时的百家姓尚未成文,百姓一词却已代表了基层民众,百是多的意思,寓意绝大多数人都是社会底层。
但陈恪却不是社会底层,他以前是举人,现在是七品宣德郎、观文殿侍读。
可他却说自己“是一个黎民百姓”,与学生提出的问题好似风马牛不相及。
但没人认为陈恪会说一句毫无意义的话,继续听他说道:“人类社会是以黎民百姓为基础的,而所有的学问也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往上提升的。”
“可有些人提升到一定的程度却忘了基础是什么,踩在云彩上远远飘离了这个社会,说出的神仙话、做出的神仙文、想出的神仙事与这个社会毫无关系。”
说到这他顿住,看看围坐在四周的师生方才缓缓说道:“他们所谓的学问已经变成了他想,可他想的也只是他想的,却不是大家想的,更不是社会需要的。”
说到这眼见许多人都在沉思,他就要活跃一下现场的气氛,朗声问道:“谁能告诉我,人若衰老先从身体的哪个部位开始?”
这个提问顿时引起众人的兴趣,有人大声喊道:“头发。”
也有人喊:“胡子。”
他们不用解释,白发白须就是老人的特点。
但有人不同意,大声喊道:“五脏六腑。”
这人偷巧,五脏六腑将所有的内脏器官都包括了。
于是大家不再提出自己的观点,静下来听陈恪说道:“人之衰老先从双腿双脚开始,当你从有力转为无力,从健步如飞转为缓步而行,从一口气走十里地转为只能走五里地还累得要死时人就老了。”
陈恪提出自己的观点,下面鸦雀无声,有人觉得在理,也有人心存异议,听他继续说道:“大家知道女娲造人的神话,可想没想过,女娲造人为何用土来造?”
他又提出一个问题,可这个问题大家没想过,听他解释,“老祖宗用这个神话告诉我们,人、离不开土地,当我们的双脚越来越少地接触土地时,他就老了。”
“神话中有人鬼神三类,在这三类中只有人是踩在土地上的,当人不再踩在土地上时他是什么?”
这个疑问却是肯定句,大家知道,当人不再踩在土地上时可能是神、可能是仙、可能是鬼、也可能是其他什么,可就是不是人。
所以人离不开土地,而接触土地的是双脚,双腿则是支配双脚的必要工具,陈恪说人若衰老先从双腿双脚开始的观点成立。
大家认同这个观点,就为陈恪的回答问题确立了论据。
他回到最先的问题,朗声说道:“人、离不开土地,而对学问来说,它的土地在哪?”
他提一个问题,反应快的学生就可以抢答了,曹汲率先喊出来,“黎民百姓。”
随着他的喊声,曾毅等人也跟着喊了出来,于是大家形成了共识。
陈恪最后做了总结,“想做好学问,还是心怀百姓脚踩大地走出去吧。”
这个回答被大家接受,随着曹汲的点名,又有一名同学站起问道:“请问先生、您对司马迁的印象不好,是否也否定了《史记》的价值?”
这个问题也是大家关注的,全场顿时静寂下来。
而陈恪正色回道:“庄子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基于这个概念,将人分为至人、神人、圣人、真人、贤人五个较高的层次,并贯穿到我们的思维中。”
“所以我们将某些名人纳入到这五个层次中,至人、神人是神仙,于是就分圣人、真人和贤人三类,并在思想深处将他们装扮得神光灿灿没有一丝瑕疵。”
“我在这里不敢谈论圣人和真人,就说贤人,这是比较多的一群人,那么我就想问了,贤人就不是人吗?”
这个疑问大家还是无法回答,心里纷纷升起一个疑问,“是不是人呢?”
一分钟后陈恪说道:“贤人都是那些在某些领域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但他们也有缺点,如孔夫子的七十二贤弟子,子路就是一个莽撞的人,宰予非常懒,被孔夫子称为,‘朽木不可雕也’。”
他以孔夫子的弟子举例,坐在下面的师生们静静地听他说道:“就以孔夫子最欣赏的弟子颜回来说,他好学、勤奋、品德高尚。”
“但他对儒家学术的发展却未做出什么贡献,在政治和经济上也未取得任何成就,究其原因是不懂变通,缺乏创新的能力。”
颜回是孔夫子七十二贤弟子中很着名的一个,陈恪以他为例。
下一个举例的则更有名,“就以曾子为例,他对儒家学术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但被父亲用锄头打晕时却不知躲避,忘了‘小杖受、大杖走’的道理,从其表现看,性格非常固执,这不是缺点吗?”
他说出曾子的缺点,觉得举例够多了,于是将话题转到司马迁身上,“在我心里,司马迁也是一位贤人,身为士族虽然鄙视卫霍,但忠实的记述了他俩的战绩,不能因为吹捧李广而全面否定司马迁的成就和《史记》这部书。”
说完这席话他就回答了刚才的问题。
可他还有话说:“我们总是把贤人想得太完美了,把他们的作品也奉为至理,却忽略了他们也有缺点,也有一些认识上的不足。”
“所以当有人从一个点来发现这些不足,有的人要不歇斯底里的反对,要不全面去推翻这个人或其作品...”
说到这他的脸色突然变了,紧紧闭上双唇望向远处,他坐的这个位置面北背南,看去的方向正是秦关城。
见他突然不再说话,围坐在下面的师生不知何故?
而面向他的胡缓、李仲文、高适、张出尘等人却看到他的脸色铁青,这双长眸好似喷出一团火焰,随即转为冰峰。
这是一双冷冰冰的长眸,好似蕴含着一股浓烈的杀气。
好一会的功夫他才收回远眺的目光,闭上双眼脸露悲色,缓缓说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当他说从一个点推翻一个面时突然想到一种可能,仔细回想一番那早的情景,他从那棵大树下跳起来狂奔,当时就有一种很寂静的感觉。
直到跑上那条大街时,耳边方才传来一道道惨叫声,好像寂静的水面突然扔进一块巨石,发出一声巨响。
品味一番那早的感觉,突然间他就明白了,律军铁骑为何能悄无声息地进入秦关城?
那一战,秦关城的守将死了,许多将领都死了,于是这个罪名就落在他们的头上。
可事实却是内奸祸乱的结果。
但他不能说,说一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已经失言了,于是以身体不适为由结束了这堂讲学。
但这个理由不能让师生们信服,他在身中剧毒后仍然坚持讲学,这时怎会因为身体不适而结束?
而他刚才的脸色和双眸也暴露了一个可能,陈恪突然想起了一件很重要的事。
这件事肯定很糟糕,否则一向儒雅的他怎会突然间脸色铁青、双眸如冰?
但他一言不发地走下讲台,对此不予解释,对围过来的曾毅等人也不解释,只是向三位老书生躬身一礼,转身就往门外走去。
在众人疑惑的目光下陈恪走到门前,一辆豪华马车驶过来停在他身边,窗帘掀开露出婵儿的圆脸,清脆的声音传来,“你去哪?夫人说送你过去。”
他要去见李祯,必须立刻下达两道密旨,一道给杨牧,即刻秘密调查内奸。
一道给曹穆和曾乐行,谨防内奸作乱。
想到内奸他就咬牙切齿,眼前再次浮现那场大屠杀的景象,那个婴儿扭曲的小脸不断在他眼前闪来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