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阳照行旅 第199章 新的目标
这些天,兴京的皇亲、国戚、文武百官和市井百姓都在忙着讨论国家大事。
这事确实很大,官员改制正在实施,左右丞相的位置被取消了,代之宰相和参知政事,并要成立内阁。
这才是大家关心的事,与之相比,律国的内乱、格物院的成立都是小事。
大家都是聪明人,成立内阁就是要缩小决策圈,届时,五品官员也可以参与决策的场景就会消失。
以后大家可以在朝会上提出建议,但这些建议却不会当场决定,需集中到内阁进行商议,拿出意见上报皇上。
这个程序让有些人无法接受,认为耽误时间。
但也有许多人赞同,朝廷的决策不是儿戏,必须慎重。
两派意见不同,但有一点相同,扩大内阁的呼声越来越高。
各部尚书想进入内阁,成为决策者之一。
各部侍郎积极支持尚书们的意见,他们现在是侍郎,下步可能就是尚书。
更有侍郎瞄着吏部尚书的位置,林毅之调任户部尚书,苏林出任吏部左侍郎的时间不长,这个位置应该在几个老侍郎中产生,像王钦、曹中襄都有机会。
而这个机会是大家的,侍郎提为尚书或外放,又倒出几个侍郎的位置给有心人,就像御史梁坚。
在这种态势下朝中纷纷嚷嚷,而三大阁臣却一言不发。
倒是李祯和刘太后态度明确,先建立内阁,暂时设立三大阁臣,下步如何安排?试试再说。
这个态度让群臣愕然,内阁竟是试试的产物,按这个说法,内阁就是一个暂设衙门。
众臣不信,可李祯和刘太后就这个态度。
于是众臣分成无数个小圈子进行研究,得出一个结论,“内阁不是暂设衙门,但阁员是。”
他们不会怀疑,内阁竟然不包括宰相、参知政事和枢密使这三位重臣。
但怀疑,内阁成员可能不只他们三个。
这个结论让各部尚书升起希望,他们进入内阁的可能性非常大。
然后就可以静下心来研究下个议题,“谁干的好事?”
在这件事上大家的想法高度一致,“只有蛇妖才能想出这么妖怪的官制。”
这个结论下来,就有好奇者想去找蛇妖论论妖法,但想到人妖不两立的做人原则,决定不找蛇妖了,去找蛇妖的老丈人林毅之。
可林毅之竟然变得也挺妖,回答起来妖里妖气,“为能无愧于各位同僚,陈恪不说老夫不问。”
“真实情况是,陈恪从没说过这事,老夫真的不知。”
这话说的,竟让询问者无话可说,转过头只能确定林毅之沾上了妖气,说话妖里妖气。
面对这种情况,这些官员束手无策,还发现御史少丞范仲淹一直默默不语。
范仲淹明白,他的改革折子被李祯否定了,新的官制改革应该出于陈恪之手。
他不明白陈恪为何这么规划?解决冗官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裁撤官员,同时降低官员的收入以解决冗费问题。
可从实施的内阁制度来看,这个改革方案没有裁撤官员的意思,倒有增设实职官员的倾向。
他看出来了,许多官员也都看出来,特别是那些散职官员,近日频频走动各政要的府邸,就是为想求个实职的位置。
见此情景范仲淹疑惑,“增加实职官员,支出不是更多吗?”
他不解,而包拯也不解。
陈恪解释:“朝廷所设置的官员主要集中在行政体制上,这是造成冗官的主要原因。”
“而对大兴王朝的各项需要而言,我们的读书人真不多,如何让这些读书人转型才是关键,而不是裁撤他们。”
“通过在朝这些官员的有效转型,可以极大地带动在野读书人的主动转型,形成良性循环。”
“因此增加一些支出,虽从短期来看压力很大,但过了这个困难期,后面就是一片坦途。”
陈恪的解释中有两个新名词,“转型”和“良性循环。”
好在包拯听懂了,点头说道:“主意是你出的,就有办法解决压力,皇上说你出个主意就没影,此非臣子所为。”
说完这席话,看看桌上翻开的书籍,诧异地问道:“你要参加会试?”
然后否定,“你不能这么干,格物院成立了,官员转型的改革已经开始,学子们纷纷选择新的进身之路,你却躲在家里准备会试,这是欺诈,你就不怕被唾沫星子喷死?”
包拯这话说的十分在理。
陈恪却只有苦笑,他是历史生,没学过格物,也不会天文地理,想来想去还得走会试之路吧,否则他这个举人身份很尴尬。
但包拯不知内情,喝口茶继续说道:“你就别参加会试了,以你的能力已经不用在意身份,封侯拜相也没人敢说什么,还是说说我的事吧。”
包拯不在意自己的职位,在意的是谁来接他的班。
包拯知道内情,李祯找他谈过,御史台将改制为监察院,设监察使一人,正二品官员。
第一任监察使就是包拯。
这是一项重大改制,设立监察院,就可下设路、府、县各级监察院,通过垂直管理,改变地方官员缺乏监管的不良态势。
陈恪提出这项改革,李祯和刘太后欣然接受,但由包拯担任监察使,却不是陈恪推荐的。
包拯知道陈恪不推荐人选,李祯和刘太后也会想到他,大黑脸可不是白叫的。
他接受这项任命,却在意继任者是谁?
兴京九县即将推行农官制度,谁担任兴京知府?涉及到农官制度能否推行下去。
他想知道这个人选,可陈恪不知,“皇上和太后会询问大人,由你推荐。”
他的原则就是我出主意,谁来执行我不管。
而包拯知道他的特点,是来征求他的意见的,“范仲淹怎么样?”
陈恪不说话,包拯笑道:“王安石年轻,尚需磨炼,就范仲淹了。”
包拯坦诚自己的看法,见陈恪还是不说话,知道自己推荐对了。
这还是陈恪的特点,他不推荐可不代表没想法,他不说话就是没意见,否则会说:“我不了解此人。”
而他不说话,包拯就定下推荐的人选,再问一个问题,“监察使进内阁吗?”
陈恪又不说话了,心里却升起一个想法,向包拯提个建议如何?“制作龙虎狗三口铡刀吧。”
但这个想法也是一闪而过,监察院没有铡人的权力,这项权力在最高大理寺,而各路、府、县设立的大理寺只有判刑的权力。
这是行政、军事、监察、判案四权分立的局面,好在他没想将大理寺改名为最高人民法院,这个念头只能一闪而过,听包拯询问监察的一些原则和细节问题,知道包拯又明白了。
两人正说着,仆人来报:“有两个倭人前来拜访大人,一人叫横山忍,一人叫松鹤仁。”
听到这两个名字包拯笑道:“你的名气够大,竟已传到倭国去了。”
说完这话见陈恪的脸色沉了下来,包拯立刻端起茶盏喝茶。
而陈恪沉吟一下缓缓说道:“告诉他俩,就说我在会客,留下地址在客店等待召唤。”
这席话让包拯诧异,陈恪向来讲究礼仪,纵然面对一个乞丐也是客客气气,对两个倭人缘何说出“等待召唤”一词。
包拯不解,仆人也不解,听陈恪继续说道:“对他俩不用客气,说话时抬起下颚两眼朝天。”
听这声吩咐,仆人眨眨眼,转身走出门去。
而陈恪转脸看向包拯,沉声说道:“我会安排一些人去找这两个倭人挑起事端,等他们打完架,被巡捕抓进府衙,公可不问是非,先将他俩的屁股打烂再说。”
这个安排让包拯眨眨眼,低声问道:“为何?”
陈恪郑重说道:“倭人反复无常,心性极其残忍,畏威而不畏德,欲要用之,先挫其锐气。”
听其言包拯更是不解,低声问道:“你要用之。”
陈恪笑道:“能不能用先打一顿再说,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他有自己的目的,这段时间他就在找事做。
这里涉及一个权力分配问题,朝廷改制他只负责出主意,不去具体操作,这是避免私心作祟的最好办法,也是保身的不二法门。
而在对外方面,陈恪从来就没将律国和河西走廊当作外国,连吐蕃和西域都是国内的事。
涉及国内的事就要因势利导一步步来,民心为上,急不得。
李祯接受这个策略,自会安排给相关官员,然后就发现他挺闲,还说他出个主意就没影的抱怨之语。
所以他不能闲着,正在给自己找事做,横山忍和松鹤仁的突然出现让他放眼国外。
想到倭人他就想到了琉球,突然发现自己弄错了,当初想着被流放要去的琉球应该是台湾,而那座岛才是琉球。
这是历史书出现的问题,当初东吴派出船队登上台湾,国人就一直称呼台湾为琉球,而事实是台湾就是台湾、琉球就是琉球,都是华夏的领土。
想起琉球他就想给秦烈写封信,告诉他先别忙着赚钱,在自家的岛屿上建立两个海军基地非常有必要。
如果需要,他会亲自率领舰队出征,华夏的领土一寸都不让。
想起这个责任他就想起改制中存在的漏洞,海上力量的指挥尚未形成统一。
这事确实很大,官员改制正在实施,左右丞相的位置被取消了,代之宰相和参知政事,并要成立内阁。
这才是大家关心的事,与之相比,律国的内乱、格物院的成立都是小事。
大家都是聪明人,成立内阁就是要缩小决策圈,届时,五品官员也可以参与决策的场景就会消失。
以后大家可以在朝会上提出建议,但这些建议却不会当场决定,需集中到内阁进行商议,拿出意见上报皇上。
这个程序让有些人无法接受,认为耽误时间。
但也有许多人赞同,朝廷的决策不是儿戏,必须慎重。
两派意见不同,但有一点相同,扩大内阁的呼声越来越高。
各部尚书想进入内阁,成为决策者之一。
各部侍郎积极支持尚书们的意见,他们现在是侍郎,下步可能就是尚书。
更有侍郎瞄着吏部尚书的位置,林毅之调任户部尚书,苏林出任吏部左侍郎的时间不长,这个位置应该在几个老侍郎中产生,像王钦、曹中襄都有机会。
而这个机会是大家的,侍郎提为尚书或外放,又倒出几个侍郎的位置给有心人,就像御史梁坚。
在这种态势下朝中纷纷嚷嚷,而三大阁臣却一言不发。
倒是李祯和刘太后态度明确,先建立内阁,暂时设立三大阁臣,下步如何安排?试试再说。
这个态度让群臣愕然,内阁竟是试试的产物,按这个说法,内阁就是一个暂设衙门。
众臣不信,可李祯和刘太后就这个态度。
于是众臣分成无数个小圈子进行研究,得出一个结论,“内阁不是暂设衙门,但阁员是。”
他们不会怀疑,内阁竟然不包括宰相、参知政事和枢密使这三位重臣。
但怀疑,内阁成员可能不只他们三个。
这个结论让各部尚书升起希望,他们进入内阁的可能性非常大。
然后就可以静下心来研究下个议题,“谁干的好事?”
在这件事上大家的想法高度一致,“只有蛇妖才能想出这么妖怪的官制。”
这个结论下来,就有好奇者想去找蛇妖论论妖法,但想到人妖不两立的做人原则,决定不找蛇妖了,去找蛇妖的老丈人林毅之。
可林毅之竟然变得也挺妖,回答起来妖里妖气,“为能无愧于各位同僚,陈恪不说老夫不问。”
“真实情况是,陈恪从没说过这事,老夫真的不知。”
这话说的,竟让询问者无话可说,转过头只能确定林毅之沾上了妖气,说话妖里妖气。
面对这种情况,这些官员束手无策,还发现御史少丞范仲淹一直默默不语。
范仲淹明白,他的改革折子被李祯否定了,新的官制改革应该出于陈恪之手。
他不明白陈恪为何这么规划?解决冗官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裁撤官员,同时降低官员的收入以解决冗费问题。
可从实施的内阁制度来看,这个改革方案没有裁撤官员的意思,倒有增设实职官员的倾向。
他看出来了,许多官员也都看出来,特别是那些散职官员,近日频频走动各政要的府邸,就是为想求个实职的位置。
见此情景范仲淹疑惑,“增加实职官员,支出不是更多吗?”
他不解,而包拯也不解。
陈恪解释:“朝廷所设置的官员主要集中在行政体制上,这是造成冗官的主要原因。”
“而对大兴王朝的各项需要而言,我们的读书人真不多,如何让这些读书人转型才是关键,而不是裁撤他们。”
“通过在朝这些官员的有效转型,可以极大地带动在野读书人的主动转型,形成良性循环。”
“因此增加一些支出,虽从短期来看压力很大,但过了这个困难期,后面就是一片坦途。”
陈恪的解释中有两个新名词,“转型”和“良性循环。”
好在包拯听懂了,点头说道:“主意是你出的,就有办法解决压力,皇上说你出个主意就没影,此非臣子所为。”
说完这席话,看看桌上翻开的书籍,诧异地问道:“你要参加会试?”
然后否定,“你不能这么干,格物院成立了,官员转型的改革已经开始,学子们纷纷选择新的进身之路,你却躲在家里准备会试,这是欺诈,你就不怕被唾沫星子喷死?”
包拯这话说的十分在理。
陈恪却只有苦笑,他是历史生,没学过格物,也不会天文地理,想来想去还得走会试之路吧,否则他这个举人身份很尴尬。
但包拯不知内情,喝口茶继续说道:“你就别参加会试了,以你的能力已经不用在意身份,封侯拜相也没人敢说什么,还是说说我的事吧。”
包拯不在意自己的职位,在意的是谁来接他的班。
包拯知道内情,李祯找他谈过,御史台将改制为监察院,设监察使一人,正二品官员。
第一任监察使就是包拯。
这是一项重大改制,设立监察院,就可下设路、府、县各级监察院,通过垂直管理,改变地方官员缺乏监管的不良态势。
陈恪提出这项改革,李祯和刘太后欣然接受,但由包拯担任监察使,却不是陈恪推荐的。
包拯知道陈恪不推荐人选,李祯和刘太后也会想到他,大黑脸可不是白叫的。
他接受这项任命,却在意继任者是谁?
兴京九县即将推行农官制度,谁担任兴京知府?涉及到农官制度能否推行下去。
他想知道这个人选,可陈恪不知,“皇上和太后会询问大人,由你推荐。”
他的原则就是我出主意,谁来执行我不管。
而包拯知道他的特点,是来征求他的意见的,“范仲淹怎么样?”
陈恪不说话,包拯笑道:“王安石年轻,尚需磨炼,就范仲淹了。”
包拯坦诚自己的看法,见陈恪还是不说话,知道自己推荐对了。
这还是陈恪的特点,他不推荐可不代表没想法,他不说话就是没意见,否则会说:“我不了解此人。”
而他不说话,包拯就定下推荐的人选,再问一个问题,“监察使进内阁吗?”
陈恪又不说话了,心里却升起一个想法,向包拯提个建议如何?“制作龙虎狗三口铡刀吧。”
但这个想法也是一闪而过,监察院没有铡人的权力,这项权力在最高大理寺,而各路、府、县设立的大理寺只有判刑的权力。
这是行政、军事、监察、判案四权分立的局面,好在他没想将大理寺改名为最高人民法院,这个念头只能一闪而过,听包拯询问监察的一些原则和细节问题,知道包拯又明白了。
两人正说着,仆人来报:“有两个倭人前来拜访大人,一人叫横山忍,一人叫松鹤仁。”
听到这两个名字包拯笑道:“你的名气够大,竟已传到倭国去了。”
说完这话见陈恪的脸色沉了下来,包拯立刻端起茶盏喝茶。
而陈恪沉吟一下缓缓说道:“告诉他俩,就说我在会客,留下地址在客店等待召唤。”
这席话让包拯诧异,陈恪向来讲究礼仪,纵然面对一个乞丐也是客客气气,对两个倭人缘何说出“等待召唤”一词。
包拯不解,仆人也不解,听陈恪继续说道:“对他俩不用客气,说话时抬起下颚两眼朝天。”
听这声吩咐,仆人眨眨眼,转身走出门去。
而陈恪转脸看向包拯,沉声说道:“我会安排一些人去找这两个倭人挑起事端,等他们打完架,被巡捕抓进府衙,公可不问是非,先将他俩的屁股打烂再说。”
这个安排让包拯眨眨眼,低声问道:“为何?”
陈恪郑重说道:“倭人反复无常,心性极其残忍,畏威而不畏德,欲要用之,先挫其锐气。”
听其言包拯更是不解,低声问道:“你要用之。”
陈恪笑道:“能不能用先打一顿再说,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他有自己的目的,这段时间他就在找事做。
这里涉及一个权力分配问题,朝廷改制他只负责出主意,不去具体操作,这是避免私心作祟的最好办法,也是保身的不二法门。
而在对外方面,陈恪从来就没将律国和河西走廊当作外国,连吐蕃和西域都是国内的事。
涉及国内的事就要因势利导一步步来,民心为上,急不得。
李祯接受这个策略,自会安排给相关官员,然后就发现他挺闲,还说他出个主意就没影的抱怨之语。
所以他不能闲着,正在给自己找事做,横山忍和松鹤仁的突然出现让他放眼国外。
想到倭人他就想到了琉球,突然发现自己弄错了,当初想着被流放要去的琉球应该是台湾,而那座岛才是琉球。
这是历史书出现的问题,当初东吴派出船队登上台湾,国人就一直称呼台湾为琉球,而事实是台湾就是台湾、琉球就是琉球,都是华夏的领土。
想起琉球他就想给秦烈写封信,告诉他先别忙着赚钱,在自家的岛屿上建立两个海军基地非常有必要。
如果需要,他会亲自率领舰队出征,华夏的领土一寸都不让。
想起这个责任他就想起改制中存在的漏洞,海上力量的指挥尚未形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