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话圈圈成长记心路历程 > 第288章 疫情阴霾下

话圈圈成长记心路历程 第288章 疫情阴霾下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以往的新年,这是一个热闹非凡、充满欢声笑语的时刻。

    大街小巷张灯结彩,鞭炮声此起彼伏。

    乡亲们走街串巷,拜年问好,处处洋溢着浓浓的年味。

    然而,疫情爆发的那一年过年,一切都变得截然不同。

    年关将至,本应是外出打工的游子们归心似箭地返乡,村子里的集市也会热闹得像一锅煮沸的粥。

    可是,随着疫情增加防控,整个村庄像是被按下了暂停键。

    村口的大路上,再不见往日的车水马龙。

    偶尔有一两个戴着口罩行色匆匆的人,也是去街上采买一些必要的生活用品。

    村里的大喇叭一遍又一遍地播放着防疫通知:“各位乡亲们,疫情严重,大家都待在家里,不要串门,不要聚集……”

    这声音在空旷的村子里回荡,更添几分冷清。

    以往过年,村里的老人们早就聚在村头的大树下,晒着太阳。

    谈论着谁家的孩子有出息了,今年的收成如何,再商量着过年期间的各种活动。

    可如今,大树下只有几片落叶在寒风中打着旋儿。

    老人们只能透过自家的窗户,望着外面熟悉又陌生的街道,眼神里满是担忧。

    那些原本热热闹闹的大家庭,往年这时候正准备着丰盛的年夜饭。

    子孙们围坐在一起,共享天伦之乐。

    现在,大家都乖乖地待在各自的房间里,偶尔通过视频电话互相问候。

    厨房中少了往日的烟火缭绕,年夜饭虽然依旧丰盛,却少了几分团聚的氛围。

    孩子们也是满心的失望,他们盼了一年的新年。

    本想着能穿上新衣,挨家挨户地去赚糖果和零花钱,或者与小伙伴们在院子里放烟花。

    可是现在,新衣只能穿给自己看,糖果也只能吃着家里现有的。

    透过窗户看着外面寂静的院子,他们只能想象着烟花在夜空中绽放的美丽。

    过年走亲戚是多年的传统,这也是联络感情的好时机。

    但这一年,亲戚们只能通过电话拜年。

    “哥啊,今年这情况特殊,咱就不互相走动了,等疫情过去了,咱再好好聚聚。”这样的对话在各个家庭中不断上演。

    夜晚来临,往年的这个时候,整个村庄都被烟花照亮,鞭炮声震耳欲聋。

    可现在,只有远处偶尔传来几声稀稀拉拉的鞭炮声,在黑夜里显得格外突兀。

    夜空依旧广阔,星星依旧闪烁,只是少了烟花的点缀,多了几分落寞。

    乡亲们虽然都待在家里,可心里都揪着。

    大家担忧着疫情的发展,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恢复正常的生活。

    每一个家庭都在默默祈祷,希望疫情能早日过去。

    这个疫情爆发之年的新年,虽然没有了往年的热闹气氛,但乡亲们的乖乖配合也是一种力量。

    在这冷清之中,大家心中有着对新年的期待,有着对战胜疫情的坚定信念。

    虽然此刻村庄是寂静的,但这份寂静之下,是乡亲们共同抗击疫情的决心,也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默默坚守。

    相信当疫情的阴霾散去,新年的热闹与欢笑终会再度归来。

    那时的团聚将会更加珍贵,那时的年味将会更加浓郁。

    而在疫情之前,我是一个对朋友圈不太热衷的人。

    那里面的信息繁杂琐碎,有晒娃的、秀恩爱的、心灵鸡汤以及各种广告。

    在我忙碌的日常里,朋友圈就像是被我遗忘在角落的一本书,很少会去翻动。

    可是疫情如同一张巨大的灰色幕布,将整个世界笼罩其中。

    也让我和老公李军的生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工作没了,每天待在家里,看着窗外寂静的街道,心中满是迷茫与不安。

    宅在家中的日子里,时间变得格外漫长而又难以打发。

    就是在这样百无聊赖的日子里,我开始天天刷起了朋友圈。

    仿佛这小小的一方屏幕,成了我与外界联系的唯一窗口。

    能让我窥视到这个被疫情笼罩的世界里其他人的生活状态。

    刚开始刷的时候,看到的大多是关于疫情的消息。

    有对疫情的担忧、各地的抗疫措施分享,还有一些朋友抒发被困在家中的烦闷情绪。

    有一天,在我像往常一样刷着朋友圈,就在一次不经意的滑动屏幕时。

    我看到了一则线下小吃培训课的广告,平常的我可能会直接略过。

    可在那个特殊时期,这则广告却像是黑暗中的一道微光,吸引了我的目光。

    广告里展示了丰富多样的培训内容,从早餐类,那热气腾腾的包子、油条、豆浆。

    到充满烟火气的铁板烧,滋滋作响的铁板上摆放着香气四溢的烤肠、烤串、煎蛋。

    还有各种诱人的饮品,果汁、奶茶、咖啡等等。

    这一系列的美食图片让我原本有些沉闷的心情瞬间变得活跃起来。

    这个小吃培训课的出现,就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门,仿佛让我看到了疫情之后的一种新的可能。

    也许当街头巷尾重新恢复生机的时候,这些小吃技能可以成为创业的起点。

    对于很多像我一样在疫情期间面临工作不确定性的人来说,这可能是一个新的转机。

    于是,我怀着好奇和期待的心情联系了培训课的负责人。

    负责人非常热情地给我介绍了培训基地的位置和课程的详细内容。

    包括教学方式、课程时长以及后续的服务保障等。

    我了解到,这个培训课有专业的老师进行线下教学,每一个步骤都讲解得非常细致。

    而且还会有专门的答疑环节,确保学员能够真正掌握小吃的制作精髓。

    在深入交谈中,我了解到,原来有很多人在疫情期间都有了学习新技能的想法。

    不仅仅是为了打发时间,更是为了给自己的未来增添一份保障。

    培训课的老师也分享了一些学员的故事,有的是原本就从事餐饮行业的人。

    利用闲暇时间学习更多种类的小吃制作,以便疫情结束后扩大经营范围。

    还有的是像我一样,想要在这个特殊时期寻找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或者职业备胎。

    了解完毕后,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把这个消息告诉老公李军。

    “军,你看这个。”我把手机递到他面前,屏幕上正是那个小吃培训课的宣传页面。

    李军接过手机,眼神中带着疑惑:“小吃培训课?这能靠谱吗?”

    我拉着他坐到沙发上,认真地说:“我觉得可以啊!”

    “你看,现在疫情期间咱们没工作,等疫情解封后,我们总不能一直这样闲着吧?”

    “我们去学个小吃技术,然后去摆摊,成本低,而且现在大家都喜欢吃小吃,也许这是个不错的出路呢!”

    李军皱着眉头思考着,过了一会儿才缓缓说道:“可是我们从来没做过这个,能行吗?”

    我轻轻拍了拍他的手,给他打气:“没做过才要学呀!”

    “这个培训课会教我们从食材的选择,到制作的工艺,再到摆摊的一些小窍门。”

    “而且,你不觉得做小吃很有乐趣吗?能把美味的食物分享给大家。”

    李军的眼神开始有了一丝光亮:“听起来还不错。但是咱们得考虑成本啊!这个培训课要多少钱?”

    我早已经把这些细节都了解清楚了:“价格很合理的,而且等我们学会了,把小吃摊摆起来,很快就能赚回来。”

    “我们可以先从小规模做起,选择其中一个小吃类目进行学习。”

    李军点了点头,微笑着说:“老婆,这个看着确实不错。”

    我们开始畅想起来,仿佛已经看到了解封后的街道上,我们的小吃摊前围满了顾客。

    那些忙碌的画面,飘散着食物香气的画面,让我们心中充满了期待。

    “可是摆摊的话,我们得有设备,还得找合适的地方。”李军又提出了新的担忧。

    “这些都不是问题。设备我们可以根据培训课老师的建议购买性价比高的。”

    “地方的话,我们可以先在附近的广场或者学校门口试试,这些地方人流量大。”我信心满满地回答。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每天都会讨论这个小吃摆摊计划。

    我们研究不同小吃的受欢迎程度,还计划着等解封后去实地考察摆摊的地点。

    这个小吃线下培训课就像是一颗希望的种子,在疫情的阴霾下,在我们原本绝望的心中种下了新的梦想。

    虽然疫情还没有结束,我们仍然被困在家中,但我们的心中已经充满了干劲。

    我们知道,只要疫情解封,我们就会踏上这个小吃摆摊之旅,用自己的双手创造新的生活。

    这个计划不仅仅是为了赚钱,更是为了在困境中找到属于我们的方向。

    让我们在这个艰难的时期,重新燃起对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