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一巡 第118章 入学
热门推荐:
抢女主机缘,让她万人迷变万人嫌
大婚之日,我的老婆不正常
被关女子监狱三年,我修炼成仙了
星河国际航队
三国:最强家族,从并州开始崛起
废我皇位,我不要了怎的还急眼了
我的26个男房客
我医武双绝,下山即无敌
天降福星,两岁幼崽炸翻全皇朝
沈老大看着一晚上在山顶修炼的老中青三个人,怎么看着越来越不像高人,倒和普通人一样了。他们一晚上打坐修炼,等于和他一样睡了一晚上大觉。还是他们已经达到大道至简,返璞归真的境界了,那不真成神仙了。
四人走到巨石广场处,黄福仁站立在广场中间,风吹着衣服飘飘,有点仙风道骨的样子,只不过没有胡子,如果走起路还有点跛。黄福仁招手让大家到广场中间来,几人还是很恭敬的小步慢走的走到黄福仁跟前。
黄福仁说道:“马上过年了,快点赶回去还能过年,来,咱们在这儿跪拜一下先师。”
说着,黄福仁朝着洞室方向跪下,刘振东三人跟着跪下,沈老大也在最后面跪下。三叩拜后,众人起身下山。这是外海,临近过年,出没这片海域的船只少,沈老大的船还静静的靠泊在那儿。上船后沈老大主动打开船舱暗格,看着他们的两个箱子还在,松了一口气,刘振东王晓茹看了一眼箱子,没有被动过的痕迹。
当着沈老大的面不好打开,刘振东看了一下黄福仁,黄福仁点头,意思是东西没问题,刘振东才说:“箱子在就行,放进去,盖好,咱们走。”
船往回航行,是根据太阳确定的方位航行,航行两个多小时后,沈老大找到了回码头的航线,开足马力驶去。刘振东等三人对这种小渔船的颠簸实在受不了,颠簸程度和他们农村的三马子一样。加上晕船,实在受不了就跟着黄福仁一起打坐,才觉得好受了一些。
刘振东心想,这道家打坐,真是好处多多,难受了打打坐,心烦了打打坐,累了打打坐,可解百愁。
到傍晚,船终于到了沈老大村子的码头。快到码头前,王晓茹在手机上联系了一个客货车拉东西。众人在船舱里清点了东西,确认了箱子里的东西是否隐藏好,等着船靠泊码头。
分别时,黄福仁给了沈老大一颗珠子,让王晓茹把提前准备好的十万块钱也给沈老大。沈老大千恩万谢,说遇到真正的贵人高人仙人了。黄福仁摆手制止了沈老大的啰嗦,说道:“你有道心,没道缘,后半生也算圆满,以后再遇到望仙山,多多替我们叩拜,会有好报。”
沈老大连忙起誓保证,遇到仙山一定去叩拜。
黄福仁又说:“此珠我结了道家印信,可保你家百年平安,不可换钱用。”
沈老大苦笑着说:“高人呐,我就一个老光棍,一个人就是全家,不过你放心,这颗宝珠我绝对不卖,就是死了我也把它吞下去带到棺材里。”
刘振东笑着说:“沈老大,要吞死前吞,死了可就吞不下去了。再说万一有人知道你吞了宝珠在肚子里,到时人家掘开你的墓,撬烂你的棺材,刨开你的肚子,把宝珠拿走,那你不成了死不安生了吗。”沈老大一想也是,这宝珠不能换钱,又不能带到坟墓里去,只能保自己后半辈子平安了,这样也很好。
黄福仁微笑着给沈老大说:“明年给孩子起名,可取名沈望仙,如果觉得俗气,也可叫沈望。”说着离开码头,与刘振东去王晓茹租的车。
沈老大刚开始没有反应过来,连老婆没有的光棍,还孩子,还取名字。等反应过来,立马跪倒,朝黄福仁他们离去的方向磕头,嘴里连续说着:“谢高人。”
沈老大回去后,多年不见介绍的媒人登门,介绍了邻县的一个三十多岁的不生养被离婚的女人,二人一见没有特别讨厌对方,加上沈老大本打算打一辈子光棍,也不介意生养不生养,多半辈子连老婆都没有,只要有人后半生搭伙过日子就很满足了,再说这女人模样还不错。别看沈老大是粗鲁的渔民一个,年轻时就因为眼高,还穷,一直没找上老婆,一耽搁成老光棍了。和这女子结婚半年,女子就怀孕了,沈老大惊喜万分,想起黄福仁的话,说要给孩子起名沈望仙,老婆嫌土,坚决不同意,沈老大又问沈望怎么样,老婆说沈望好。
四人为了以防万一,直接将两箱东西拉到宁波。王晓茹又用老本行,收了大概几百斤当地的药材和土特产,在郊外一个废弃库房里,让刘振东和应德把箱子裹在药材中间打包,然后又装进防摔的泡沫箱里,叫车送到货运站,直接走货运路线。
走货运路线安全快捷,而且货物不过x光,只要钱到位,当时装车当时走,而且是兰州直达。黄福仁几人只需坐飞机返回,到时等着取货就行了。
岁岁年年,年年岁岁。过年不再是一种情结,好像成了一个习惯。四人回到县城,黄福仁去儿子家过年,王晓茹把现金取出来,给大家分了分,给了黄福仁50万,其他三人一人20万。
黄福仁拒绝,说是师傅的教诲,不可恋财。刘振东劝说道:“祖师也不是给你私藏了些金丸子吗?这些钱给你家人,让他们生活稍微好点。再说祖师让咱们在世俗中生活就得用钱这世俗之物,这也是祖师同意的。”
黄福仁的金丸子全部交给了王晓茹,做为归一派重建的资金,除令牌外,黄福仁去时没钱,回来时也没钱。想一想刘振东说的对,自己也亏欠儿女太多,回去给他们,让他们也能改善一下生活。至于自己,回黄坪坝继续修炼,过普通农民的日子,等着刘振东等人重建门派。
这次他们带来的现金有100多万,刨去花销,这样一分配,现金就剩下些外币了,打听了一下,竟然还能兑换一百多万。问题是在哪儿兑换?他们所处的县城只有银行能兑换,但只能几百几百的兑换,频率太高了也不行。拿这么多外币,去外地兑换,安检上不好过。
这种心只有王晓茹去操,刘振东和应德才不管,有钱了花,没钱了不花,反正重建门派用钱也是王晓茹负责,他们俩就是出人出力。
几天的春节假期很快结束了,这几年与往年有些不一样。往年南去谋生的人在正月初二三就已经收拾好行囊出发了,这几年出去的人少了,没有那么多去南方的了,能在本地的在本地,实在本地找不到工作的,最多在周边找,有时还能回家照顾一下,明显现在人的家庭观念越来越重了。
黄福仁从正月初二就打电话催他们出发,刘振东睡了几天大觉,不想动弹,王晓茹因为家里给介绍对象,倒是想赶快出发,正好借着机会躲避相亲。初五,飞到广州,住了一晚上,初六到达罗浮山。应德对学习充满期待和好奇,刘振东王晓茹有些头大,离开学校,谁愿意再回课堂听人讲课。
刘振东心里有一个大的计划,还没有完全想成型,也没有和王晓茹应德商量。这次出去是学习,三人待在一起时间多,节奏不紧张,按黄福仁说的,多则三个月,少则一个月,只要他们表现好,通过考试就能很快结业,拿到道籍。
走时,黄福仁告诫一定不要在道门同人前显示出高深的道法和真人的功法,不能给将来归一派树敌。三人在广州世纪塔下留念,到惠州罗浮山黄龙古观,报上了鬼道人的名号,黄龙古观的观主亲自接待,热情挽留挂单一晚,被刘振东三人拒绝,只让赶快把道教学院报名的事办好,保证顺利结业,拿到道籍。
观主感受到三人都有真人级别的道家内气,赶紧叫来一个中年道士,领着去道教学院报名。一切都很顺利,刘振东想鬼道人以前应该很厉害,一提归一派和鬼道人,观主核实都不核实就办事了,也该他们欠着归一派的账。
在黄龙古观,三人故意释放出真人的道家功法和内气,就是想让黄龙古观的人不敢轻易对待他们,试想一下,三人没有道籍初入道门的道士,都是真人级别的,那他们的师父至少是天师境界,不管哪家门派,就是道家那四大门派,都不敢轻易得罪一个天师境界的道人。这也是黄福仁交待的报名捷径。
道教学院的入学报名很顺利,本来,道教学院就是靠这罗浮山四大古观而存在,古观的观主让三个人进入学习,就像什么的厅长让几个娃娃上那个学校的一样容易。
进入道教学院,男女道士分开。除了每天的早晚课要点名外,其它时间都成了交友大会,今天这个派去拜访那个观的道士,明天又是联合去拜访道教协会的道长。热闹非凡,俗气冲天。
刘振东应德每天待在宿舍,要么睡觉,要么打坐,不爱和那些名门大派的人闲扯。主要是在一众道士中,刘振东应德年龄最大。道门十分注重资历,大部分都学了半年多,有的两三年了,到每年农历三月三日就结业一批。相互称呼都以报到时间算,来的早一天的就是师兄,迟一天的不管年龄多大都是师弟,同一天的还论拜师进教的时间。
没有比刘振东三人更迟,因为是结业前不到三个月插进去的,正常报名都是农历六月六开始,报到入学九月九,其它时间不报名,不办入学。两人年龄最大,被一帮二十出头的娃娃们师弟师弟的叫,怎么出门?王晓茹也好不到哪儿去,虽然比她年龄小的叫她师妹很受用,但是学院中食堂,超市里的那些年龄小的都叫她道姑阿姨,气的王晓茹好几天都没去吃饭。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和她一起学习的女道士都很年轻,最大的二十三四,小的刚满十八,她比人家几乎大十岁,年龄的差距感让王晓茹很自卑。见了刘振东应德,总吐槽是上这儿找屈辱来了。
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道教学院都要举行道教大会,专为全国各地新入道门未取得道籍的道士举行的交流会,也是道教理论,实践,功法的比拼会。
对道法讨论有点像和尚的辩经。实践和功法主要是各门派展示自己的门派特长和功法,有画符捉鬼,驱魔通神,堪舆定山,寻龙望气等等。对刚入道的道士来说,大都以道法理论的熟练和理解为主,其他的都几乎没有涉及。
学习的内容,三人也是三个头六个大。全部是道经,刘振东王晓茹每一个字都认识,组合到一起就成天书了,应德干脆装样子认真听,耳朵里没有进去一个字。还要背一些道教的道法口诀,特别拗口。一共上了五天的课,被教习的道长骂了四天。弄得三人都怀疑人生了,要不是为了重建归一派来受戒取道籍,三人早跑回家睡觉了。
元宵节当天晚上,在道教学院礼堂,场面热闹非凡,各地各门派的弟子,还有居家修行的道人,兴高采烈的聚集在一起。有的想看一看别家门派的风采,有的想看一看几个名门大派的本事,当然大部分是看热闹的。
主持大会和当评委的是道教协会的几个普通的会员,这种级别的道法会那些高高在上的理事是不会参加的,还有道教学院的几个领导以及邀请的罗浮山四大古观的真人级别的道长。
对于道人级别的划分和称呼,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后来约定和确定了几个层次,把刚入道的叫道人或道士,受戒取得道籍的叫道长,道法或功法有一样在道教协会或道教学院通过考试,并在四大门派的天师认可后,就是真人。再往上去就是天师,需要成为大门派当家人,或在功法上与大门派当家人相当,由道教协会认证,四大门派认可,才可以算是真正的天师。
在实际中,各家道派对道人级别的称呼随意性比较大,有的以入道时间长短,有的以在门派的职位高低,有的以入世给门派带来多少收益,有的以道教协会关系的远近,没有统一标准,一切为现实服务。
四人走到巨石广场处,黄福仁站立在广场中间,风吹着衣服飘飘,有点仙风道骨的样子,只不过没有胡子,如果走起路还有点跛。黄福仁招手让大家到广场中间来,几人还是很恭敬的小步慢走的走到黄福仁跟前。
黄福仁说道:“马上过年了,快点赶回去还能过年,来,咱们在这儿跪拜一下先师。”
说着,黄福仁朝着洞室方向跪下,刘振东三人跟着跪下,沈老大也在最后面跪下。三叩拜后,众人起身下山。这是外海,临近过年,出没这片海域的船只少,沈老大的船还静静的靠泊在那儿。上船后沈老大主动打开船舱暗格,看着他们的两个箱子还在,松了一口气,刘振东王晓茹看了一眼箱子,没有被动过的痕迹。
当着沈老大的面不好打开,刘振东看了一下黄福仁,黄福仁点头,意思是东西没问题,刘振东才说:“箱子在就行,放进去,盖好,咱们走。”
船往回航行,是根据太阳确定的方位航行,航行两个多小时后,沈老大找到了回码头的航线,开足马力驶去。刘振东等三人对这种小渔船的颠簸实在受不了,颠簸程度和他们农村的三马子一样。加上晕船,实在受不了就跟着黄福仁一起打坐,才觉得好受了一些。
刘振东心想,这道家打坐,真是好处多多,难受了打打坐,心烦了打打坐,累了打打坐,可解百愁。
到傍晚,船终于到了沈老大村子的码头。快到码头前,王晓茹在手机上联系了一个客货车拉东西。众人在船舱里清点了东西,确认了箱子里的东西是否隐藏好,等着船靠泊码头。
分别时,黄福仁给了沈老大一颗珠子,让王晓茹把提前准备好的十万块钱也给沈老大。沈老大千恩万谢,说遇到真正的贵人高人仙人了。黄福仁摆手制止了沈老大的啰嗦,说道:“你有道心,没道缘,后半生也算圆满,以后再遇到望仙山,多多替我们叩拜,会有好报。”
沈老大连忙起誓保证,遇到仙山一定去叩拜。
黄福仁又说:“此珠我结了道家印信,可保你家百年平安,不可换钱用。”
沈老大苦笑着说:“高人呐,我就一个老光棍,一个人就是全家,不过你放心,这颗宝珠我绝对不卖,就是死了我也把它吞下去带到棺材里。”
刘振东笑着说:“沈老大,要吞死前吞,死了可就吞不下去了。再说万一有人知道你吞了宝珠在肚子里,到时人家掘开你的墓,撬烂你的棺材,刨开你的肚子,把宝珠拿走,那你不成了死不安生了吗。”沈老大一想也是,这宝珠不能换钱,又不能带到坟墓里去,只能保自己后半辈子平安了,这样也很好。
黄福仁微笑着给沈老大说:“明年给孩子起名,可取名沈望仙,如果觉得俗气,也可叫沈望。”说着离开码头,与刘振东去王晓茹租的车。
沈老大刚开始没有反应过来,连老婆没有的光棍,还孩子,还取名字。等反应过来,立马跪倒,朝黄福仁他们离去的方向磕头,嘴里连续说着:“谢高人。”
沈老大回去后,多年不见介绍的媒人登门,介绍了邻县的一个三十多岁的不生养被离婚的女人,二人一见没有特别讨厌对方,加上沈老大本打算打一辈子光棍,也不介意生养不生养,多半辈子连老婆都没有,只要有人后半生搭伙过日子就很满足了,再说这女人模样还不错。别看沈老大是粗鲁的渔民一个,年轻时就因为眼高,还穷,一直没找上老婆,一耽搁成老光棍了。和这女子结婚半年,女子就怀孕了,沈老大惊喜万分,想起黄福仁的话,说要给孩子起名沈望仙,老婆嫌土,坚决不同意,沈老大又问沈望怎么样,老婆说沈望好。
四人为了以防万一,直接将两箱东西拉到宁波。王晓茹又用老本行,收了大概几百斤当地的药材和土特产,在郊外一个废弃库房里,让刘振东和应德把箱子裹在药材中间打包,然后又装进防摔的泡沫箱里,叫车送到货运站,直接走货运路线。
走货运路线安全快捷,而且货物不过x光,只要钱到位,当时装车当时走,而且是兰州直达。黄福仁几人只需坐飞机返回,到时等着取货就行了。
岁岁年年,年年岁岁。过年不再是一种情结,好像成了一个习惯。四人回到县城,黄福仁去儿子家过年,王晓茹把现金取出来,给大家分了分,给了黄福仁50万,其他三人一人20万。
黄福仁拒绝,说是师傅的教诲,不可恋财。刘振东劝说道:“祖师也不是给你私藏了些金丸子吗?这些钱给你家人,让他们生活稍微好点。再说祖师让咱们在世俗中生活就得用钱这世俗之物,这也是祖师同意的。”
黄福仁的金丸子全部交给了王晓茹,做为归一派重建的资金,除令牌外,黄福仁去时没钱,回来时也没钱。想一想刘振东说的对,自己也亏欠儿女太多,回去给他们,让他们也能改善一下生活。至于自己,回黄坪坝继续修炼,过普通农民的日子,等着刘振东等人重建门派。
这次他们带来的现金有100多万,刨去花销,这样一分配,现金就剩下些外币了,打听了一下,竟然还能兑换一百多万。问题是在哪儿兑换?他们所处的县城只有银行能兑换,但只能几百几百的兑换,频率太高了也不行。拿这么多外币,去外地兑换,安检上不好过。
这种心只有王晓茹去操,刘振东和应德才不管,有钱了花,没钱了不花,反正重建门派用钱也是王晓茹负责,他们俩就是出人出力。
几天的春节假期很快结束了,这几年与往年有些不一样。往年南去谋生的人在正月初二三就已经收拾好行囊出发了,这几年出去的人少了,没有那么多去南方的了,能在本地的在本地,实在本地找不到工作的,最多在周边找,有时还能回家照顾一下,明显现在人的家庭观念越来越重了。
黄福仁从正月初二就打电话催他们出发,刘振东睡了几天大觉,不想动弹,王晓茹因为家里给介绍对象,倒是想赶快出发,正好借着机会躲避相亲。初五,飞到广州,住了一晚上,初六到达罗浮山。应德对学习充满期待和好奇,刘振东王晓茹有些头大,离开学校,谁愿意再回课堂听人讲课。
刘振东心里有一个大的计划,还没有完全想成型,也没有和王晓茹应德商量。这次出去是学习,三人待在一起时间多,节奏不紧张,按黄福仁说的,多则三个月,少则一个月,只要他们表现好,通过考试就能很快结业,拿到道籍。
走时,黄福仁告诫一定不要在道门同人前显示出高深的道法和真人的功法,不能给将来归一派树敌。三人在广州世纪塔下留念,到惠州罗浮山黄龙古观,报上了鬼道人的名号,黄龙古观的观主亲自接待,热情挽留挂单一晚,被刘振东三人拒绝,只让赶快把道教学院报名的事办好,保证顺利结业,拿到道籍。
观主感受到三人都有真人级别的道家内气,赶紧叫来一个中年道士,领着去道教学院报名。一切都很顺利,刘振东想鬼道人以前应该很厉害,一提归一派和鬼道人,观主核实都不核实就办事了,也该他们欠着归一派的账。
在黄龙古观,三人故意释放出真人的道家功法和内气,就是想让黄龙古观的人不敢轻易对待他们,试想一下,三人没有道籍初入道门的道士,都是真人级别的,那他们的师父至少是天师境界,不管哪家门派,就是道家那四大门派,都不敢轻易得罪一个天师境界的道人。这也是黄福仁交待的报名捷径。
道教学院的入学报名很顺利,本来,道教学院就是靠这罗浮山四大古观而存在,古观的观主让三个人进入学习,就像什么的厅长让几个娃娃上那个学校的一样容易。
进入道教学院,男女道士分开。除了每天的早晚课要点名外,其它时间都成了交友大会,今天这个派去拜访那个观的道士,明天又是联合去拜访道教协会的道长。热闹非凡,俗气冲天。
刘振东应德每天待在宿舍,要么睡觉,要么打坐,不爱和那些名门大派的人闲扯。主要是在一众道士中,刘振东应德年龄最大。道门十分注重资历,大部分都学了半年多,有的两三年了,到每年农历三月三日就结业一批。相互称呼都以报到时间算,来的早一天的就是师兄,迟一天的不管年龄多大都是师弟,同一天的还论拜师进教的时间。
没有比刘振东三人更迟,因为是结业前不到三个月插进去的,正常报名都是农历六月六开始,报到入学九月九,其它时间不报名,不办入学。两人年龄最大,被一帮二十出头的娃娃们师弟师弟的叫,怎么出门?王晓茹也好不到哪儿去,虽然比她年龄小的叫她师妹很受用,但是学院中食堂,超市里的那些年龄小的都叫她道姑阿姨,气的王晓茹好几天都没去吃饭。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和她一起学习的女道士都很年轻,最大的二十三四,小的刚满十八,她比人家几乎大十岁,年龄的差距感让王晓茹很自卑。见了刘振东应德,总吐槽是上这儿找屈辱来了。
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道教学院都要举行道教大会,专为全国各地新入道门未取得道籍的道士举行的交流会,也是道教理论,实践,功法的比拼会。
对道法讨论有点像和尚的辩经。实践和功法主要是各门派展示自己的门派特长和功法,有画符捉鬼,驱魔通神,堪舆定山,寻龙望气等等。对刚入道的道士来说,大都以道法理论的熟练和理解为主,其他的都几乎没有涉及。
学习的内容,三人也是三个头六个大。全部是道经,刘振东王晓茹每一个字都认识,组合到一起就成天书了,应德干脆装样子认真听,耳朵里没有进去一个字。还要背一些道教的道法口诀,特别拗口。一共上了五天的课,被教习的道长骂了四天。弄得三人都怀疑人生了,要不是为了重建归一派来受戒取道籍,三人早跑回家睡觉了。
元宵节当天晚上,在道教学院礼堂,场面热闹非凡,各地各门派的弟子,还有居家修行的道人,兴高采烈的聚集在一起。有的想看一看别家门派的风采,有的想看一看几个名门大派的本事,当然大部分是看热闹的。
主持大会和当评委的是道教协会的几个普通的会员,这种级别的道法会那些高高在上的理事是不会参加的,还有道教学院的几个领导以及邀请的罗浮山四大古观的真人级别的道长。
对于道人级别的划分和称呼,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后来约定和确定了几个层次,把刚入道的叫道人或道士,受戒取得道籍的叫道长,道法或功法有一样在道教协会或道教学院通过考试,并在四大门派的天师认可后,就是真人。再往上去就是天师,需要成为大门派当家人,或在功法上与大门派当家人相当,由道教协会认证,四大门派认可,才可以算是真正的天师。
在实际中,各家道派对道人级别的称呼随意性比较大,有的以入道时间长短,有的以在门派的职位高低,有的以入世给门派带来多少收益,有的以道教协会关系的远近,没有统一标准,一切为现实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