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刷视频:震惊古人 > 第137章 孟姜女哭长城

刷视频:震惊古人 第137章 孟姜女哭长城

    【接下来是一个很着名的谣言,传唱了几百年,由此改编的戏剧、电影、电视剧以及歌曲更是数不胜数。

    它便是:孟姜女哭长城!】

    大唐,贞观年间。

    宫人刚才将李治抱来,本放在长孙皇后怀中,李世民伸手要接过来。

    “二郎,你不会学刘皇叔长坂坡摔阿斗吧?”

    唐皇让观音婢放宽心,朕乃是天策上将李世民,亦是将来胡人口中天可汗,更是后世公认的千古一帝,不至于和自己亲儿子过不去,何况他还只是个奶娃子。

    李世民眉心皱了皱,伸手刮刮李治的鼻子,又轻弹几下额头。

    小孩肉嫩,许是疼了,伸出两只胖乎乎的小手在空中乱抓,一下就把李世民的胡子扯在手中。

    “阿巴,阿巴,阿巴巴。”

    “还挺像朕。”李世民被人扯着胡须往下拉,眉毛却逆势微扬。

    眼睛像朕,鼻子像朕,连这扯阿耶胡须的模样也像极了朕小时候。

    偏偏脑子不像朕,怎么能娶庶母呢?

    睡就睡了,还公开!还立后!

    可要点脸吧,都不背人了!

    “高明,上前来。”李世民拍拍自己左边的空地,示意李承乾坐过来。

    “张开手。”

    “不对,不是这样。”

    “一上一下。”

    “这样对了嘛。”

    李世民调整好李承乾的手势,将李治放入他怀中,语重心长的说道:“以后下朝得空,多去看看你弟弟。”

    “长兄如父!”

    “且爱之,且怜之,且骂之,且打之!”

    “好则赏,错则罚。”

    李承乾第一次抱孩子,不敢乱动,生怕一不小心弄坏了。

    只得口头告罪一声,怀有幼弟,不方便行礼,答道:“儿臣谨遵父皇教训!”

    “叫阿耶,不必称皇,也不必称臣。”

    李承乾对李治是没有任何怨恨的,虽然他未来是皇帝。

    概因这弟弟太小了,如今不满周岁。

    真要夺嫡争位,也得要贞观二十年往后了。

    自己二十多年的太子,被废肯定和九弟没关系。

    想来想去,只可能会是同母弟青雀有关。

    想必是自己被废,青雀也不受父皇认可,唯有立九弟为帝,方可保全我二人性命。

    念及此处,李承乾嘴角微扬。

    青雀现在还是个小胖子,最爱跑到孤的宫里偷食甜物。

    “高明,这孟姜女之事可曾听过?”

    李承乾回过神来思索一番:“未曾听过,倒有些像杞梁妻哭夫之事改的。”

    【相传秦朝时有个孟老汉和姜老汉一墙之隔互为邻居。

    孟老汉院子的墙边种了一颗葫芦籽,后来结了一个几十斤重的葫芦瓜,姜老汉眼看葫芦瓜成熟,一刀切开了后,却看见一个白白胖胖的女娃娃躺在里面。

    于是孟、姜两老汉为争夺女娃娃吵闹不休,最后只好协商两家共同养育这个女娃娃,取名“孟姜女”。

    始皇一统天下后,在全国各地征集数十万民夫,修筑万里长城。

    有个叫范喜良的书生公子,因为逃避衙役的追拿,翻墙逃进孟家院子,躲在丝瓜架下,正好被游园的孟姜女发现。

    孟姜女一看:“呦,是个帅小伙。”

    这惊呼声引来孟老汉,一看,这范喜良一表人才,又知书达礼,于是把孟姜女许配给他。

    结果良辰吉日正当时,二人即将拜堂成亲,不料闯进几个衙役,把新郎范喜良抓了去做民夫。

    范喜良一去之后杳无音信,孟姜女日日哭、夜夜哭。

    冥冥之中有道声音跨越时空传来:所爱隔山海,山海皆可平。

    于是孟姜女万里跋涉寻到长城脚底,却听修长城的民夫说丈夫早已累死,尸体不知埋于何处。

    孟姜女顿时痛哭失声,哭得日月无光、天昏地暗、秋风悲号,长城一段段倒塌,足有八百里,一堆堆死人骨露出来。

    孟姜女为了辨认出丈夫的骨骸,咬破中指,把血滴在一堆堆白骨上,滴到范喜良的骨头之上时,血珠凝住不动。】

    【但故事到这里还没完,更离谱的还在后面。】

    “这还不够离谱?”

    大秦,咸阳宫内。

    高居丹墀的始皇眉心微皱。

    若是她能哭倒长城,朕还需要修长城吗?

    把她男人送去草原打仗,她去哭一遭,草原直接天塌地陷。

    还需要数十万秦军做甚?

    她一个人就可抵千军万马!

    【正在这时,秦始皇巡察长城而来,看见眉清目秀、如花似玉的孟姜女,遂起心霸占。

    孟姜女将计就计,要秦始皇答应她三个条件:一要秦始皇搭起三十里长的孝棚。

    二要秦始皇披麻戴孝,领文武百官到祭台上吊祀万喜良。

    三要在成亲之前,与秦始皇游海为万喜良举行葬礼。

    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否则宁死不从。

    秦始皇为讨得孟姜女欢心,一一答应。

    但在祭祀那天,孟姜女哭完丈夫,哭得血泪模糊时,纵身一跃跳入了海里。

    秦始皇大发雷霆,命令士兵赶忙打捞,即时大海咆哮,狂风四起,秦始皇不得而归。

    原来是海龙王和公主可怜孟姜女的遭遇,命令了虾兵蟹将前去把孟姜女接进了龙宫。】

    “……”

    “……”

    “……”

    大秦朝堂像是被宅男在深夜轻触手机按下暂停键,鸦雀无声。

    离谱他妈给离谱开门,离谱到家了。

    小刀拉屁股,开眼了。

    编的没有一点技术含量,还不如说孟姜女是仙女下凡,专门考验陛下的诚心。

    若是诚心,便可得长生。

    陛下脑子里无爱,但真的有长生。

    “暴君也有今天,痛快!”

    弱者不一定敢向强者挥刀,但背地编排两句的勇气还是有的。

    咸阳之外,六国贵族们已经找好石匠。

    “刻,刻一百块、一千块。”

    “天南海北都给埋上!”

    项氏也安排起来,项羽不解,要传谣言安排人私下撒布即可,这刻碑埋土里是为何?

    “羽儿,这天幕人人都能看见,传谣言还有人信吗?”

    “后世不是喜欢考古吗?多埋些,总会被挖到。”

    “千年之后,也是一桩美谈!”

    若非是自己叔父,就这项梁现在的可恶嘴脸,项羽的拳头可不是吃素的!

    要打,就战场上堂堂正正的打败他!

    耍些小孩手段,恶心嬴政千年之后的名声,有意思吗?

    【经过代代加工,于是有了我们如今看到的最终版。

    而这个故事是有原型的,而且是真实的历史事件。

    不过和始皇毫无关系,乃至和秦国以及长城都没关系。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齐侯归,遇杞梁之妻于郊,使吊之。

    辞曰:“殖之有罪,何辱命焉?若免于罪,犹有先人之敝庐在,下妾不得与郊吊。”

    齐侯吊诸其室。】

    【周灵王二十二年秋,齐庄公姜光伐卫、晋,夺取朝歌。

    齐庄公从朝歌回师,但没有回齐都临淄,而是去突袭莒国。

    在袭莒的战斗中,齐国将领杞梁(名殖)、华周战死。

    后来齐莒讲和罢战,齐人载杞梁尸回临淄。

    杞梁妻迎丈夫的灵柩于郊外的道路,齐庄公派人吊唁。

    杞梁妻认为自己的丈夫有功于国,齐庄公派人在郊外吊唁既缺乏诚意,又仓促草率,不够尊重,便回绝了齐庄公的郊外吊唁。

    后来,齐庄公亲自到杞梁家中吊唁,并把杞梁安葬在齐都郊外。】

    “叔孙通,左传可有这句?”始皇无悲无喜的问道。

    人得认命,都已经被编排了,生气还有什么用?

    这故事是怎么和朕扯上关系的?

    该不会是汉朝编的吧?

    刘邦!彼其娘之!

    “阿嚏,阿……阿嚏。”

    曹氏笑道:“你这才走出沛县,一路上不是腿疼,就是胳膊酸,现在还惹上风寒,你这身体也不行啊!”

    刘邦右手搭在曹氏肩膀上,二人身高相差无几,用手这么一挼。

    曹氏被逗的花枝乱颤,身形摇晃,像极了一种名贵瓷器。

    北宋,专为宫廷烧造天青釉青瓷的窑场,名曰:“汝窑。”

    “为何不一起躲去山上,等始皇一死揭竿而起?”

    “有后人认可,这是真的天命加身。”

    沛县城外有座亭子,亭子旁有棵大树,树旁遮是莫名的草丛遮挡,二人席地而坐。

    男人是个太字,女人是个大字。

    大字坐在太字上面,是什么字?

    刘季手上动作不停,嘴里含糊不清的解释道:“可始皇还没死。”

    “韩信,我杀了。”

    “后人说是吕雉杀的,这不重要,但韩信还会再投我吗?”

    “非刘不王,异姓王我也杀了,他们还会再投我吗?”

    “还有楚汉之争,败在我手下的项羽,他会放过我吗?”

    “项氏一族恐怕已经派出族人来搜寻我,欲除之而后快。”

    “所有的路都是死,唯独找始皇有一线生机。”

    “乃公认他做义父,帮他教儿子。”

    曹氏左摇右晃,突然停下,笑骂一句:“始皇没比你大几岁吧?你当真是个不要脸的。”

    微风吹来,曹氏体弱,随风向摇摆起来,又不解的问道:“那你还让萧何带他们往山上跑?”

    “所以乃公能当皇帝!”

    “?”

    “不管将来如何,现在乃公自己去送命,让他们跑,这是恩情一份。”

    “乃公还可以和你打个赌,萧何肯定比乃公更早到咸阳!”

    曹氏身子骨哆嗦一下,问道:“啊~为何?”

    “哈哈,因为他太聪明了。”刘季翻身而坐,攻守换防。

    口里还不停念叨着:“乃公让你知道乃公到底行不行!”

    “行不行!”

    “行!不!行!”

    曹氏则唱起白蛇传作为回应:“啊~啊~~啊,啊~啊~~~”

    【在这个故事中,既没有哭夫,也和长城毫无关联。

    但到了战国,当时流行人死之后,家属要哀哭。

    于是在儒家经典《礼记·檀弓》篇记载里曾子说:杞梁妻“哭之哀”。

    儒家经典《孟子》中引用淳于髡的话说:“华周杞梁之妻哭其夫,从而变了国俗。”】

    此前嬴政问叔孙通左传可有此事,他回答记不清,可派人取一下竹简来看。

    现在好了,不用看了,源头是从儒家开始的。

    “陛下,臣有罪!”

    儒家虽未编排成始皇之事,但皇帝有时候一直不收拾某个人、某种学说,差的刚好是一个借口。

    始皇还未开口,李斯却帮叔孙通开脱起来。

    “陛下,叔孙博士无罪!”

    “此前在朝堂之上,叔孙博士已经与其脱离师徒关系。”

    李斯侧身,笑着对叔孙通问道:“博士为何请罪呢?”

    “莫非刚才断绝师徒关系之语,是斯听错了吗?”

    “况且有罪也是儒家的罪,叔孙博士一己承担是何故?”

    “你一人便能代表儒家?孔子、孟子、曾子之后人,你也能代表?”

    叔孙通握紧双拳,藏入袖中,又拱手对着高台行礼:“臣失言,臣有罪!”

    随后埋着头,牙都要咬碎了。

    李斯,你***,做个人吧。

    始皇略带怨气说道:“无罪,退下吧。”

    天幕里的说法太可气了!

    编排修长城累死人的事,朕不气,因为这是事实。

    朕气的是居然会有人把朕编排成一个好色之徒!

    “朕没皇后,就该受欺负吗?”

    “朕勤于政事,难道就应该被编排男女之事吗?”

    “史官,把朕的后妃名字、家谱,都记在史书上。”

    史家据直以笔,非大事不可记,昂起头颅表示拒绝。

    要杀就快杀,现在杀了,等会我就可以被记在史书上了!

    “造出纸,允许你们先用以抄录历代史书。”

    史官昂起的头颅略微下降。

    随即嘴角微扬、眉毛一挑,捏着嗓子帮始皇出起了主意:“陛下,还可以让人刻碑埋于地下,如此即便史书抄录错误或有遗失,后世考古亦能发现。”

    李斯和叔孙通默契对视一眼,齐齐啐道:没骨气的玩意!说好的史家节操呢?

    捏着嗓子说话,不知道还以为是宦官!

    【虽然后朝抹黑前朝是标准操作,但这个谣言与西汉关系不大。

    西汉的刘向在《说苑》中增加了“崩城”情节,又在《列女传》中添了“投淄水”的情节。

    他先重述了《左传》中杞粱妻的故事,然后继续写到:杞粱妻没有子嗣,娘家婆家也都没有亲属,夫死之后成了个孤家寡人。杞粱妻“就其夫之尸于城下而哭之”,连着哭了十天,“城为之崩”。

    而到了东汉,王充的《论衡》、邯郸淳的《曹娥碑》说杞梁妻哭崩的是杞城,并且哭崩了五丈。

    西晋时期崔豹的《古今注》继续夸大,说整个杞城“感之而颓”。】

    【到了西晋,整个故事已经是“三分史实、七分演绎。”

    但仍然与秦始皇和长城没扯上关系。

    唐朝时,故事最初的模样有了。

    杞粱由春秋的齐人变成秦朝的燕人。

    杞粱妻的名字出现了,她姓孟名仲姿,或姓孟名姜女。

    杞粱的死因不再是战死疆场,而是因避役被捉后筑于城墙之内,所以其妻要向城而哭。

    而筑于城墙之内的死尸实在太多了,只有滴血认骨才能辨别。

    杞梁妻在《琱玉集》中记载名仲姿,在敦煌曲子词中被直呼为“孟姜女”。】

    【元代,被改编成戏剧,陶宗仪《南村辍耕录》、钟嗣成《录鬼簿》等对此均有记载。

    范郎的名字从范希郎、范四郎、范士郎、范喜郎到范杞良、范纪良、万喜良,出现很多种变异,故事的情节也被铺陈得一波三折。】

    【故事最终定型于明朝,但也不是为了骂秦始皇。

    明朝中期,为了防止瓦剌入侵,大修长城,招致民怨沸腾。

    老百姓为了发泄不满,又改杞梁妻为“孟姜女”,改杞梁为“万喜梁”(或范喜梁),加了诸如招亲、夫妻恩爱、千里送寒衣等情节。

    主打的就是一个借古讽今。】

    “天杀的李老二,朕和你没完!”

    始皇对李世民是满腹怨气,谁让朕就只知道你一个唐朝皇帝,李渊不算。

    天幕还曾记载李世民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原来是这么个史!

    不管谁改编的,你开国皇帝脱不了干系!

    李渊:后人不认我是开国皇帝,咋前人也不认了?

    大明,北京。

    朱棣指着天幕,问道:“老大,看到了吧?”

    “朕真是喜欢打仗吗?”

    “不把胡人赶绝,后代打不过就只能修长城防守,修长城就需要劳役,民怨沸腾。”

    “都指着鼻子骂你的儿孙们是始皇了!”

    一阵微风吹来,大胖小声嘟囔传入朱棣耳中。

    “我儿孙,不也是您儿孙……”

    “劳役有民怨,打仗就没了吗?”

    “钱、粮、兵,都是百姓出的。”

    “你就是眼窝子浅,打仗是一时,不是一世。”朱棣还想怒骂两句,殿外传来汉王爷的呼唤声。

    “爹,爆炒鹅卵石来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