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刷视频:震惊古人 > 第223章 倒看明朝历史(李自成:定国,你来给额当儿子吧。)

刷视频:震惊古人 第223章 倒看明朝历史(李自成:定国,你来给额当儿子吧。)

    【#倒看明朝历史#】

    【甲申年,朱由检从一根白绫上复活,登基称帝,定国号大明,建元崇祯。

    同年三月,崇祯帝集结三千太监深夜猛攻紫禁城,将永昌皇帝赶出了北京。

    吴三桂大军在崇祯英勇行为的感召下,上下一心、奋勇拼杀,终于将清军赶出山海关。】

    弹幕区:

    『老朱:开局一个碗。』

    『崇祯:开局一根绳子。』

    『所以故事是:开局一根绳,结局一个碗?』

    『倒着来肯定是这样,别说,还挺有意思的。』

    『朱元璋:所以我成亡国之君了?』

    大明,应天府。

    “终于到咱的大明了。”

    朱元璋死死按住朱棣的肩膀:

    “好好看看你的儿孙干了些什么好事……”

    听到三千太监反攻紫禁城,朱元璋的声音戛然而止,愣在原地。

    “是咱听错了,还是后人说错了?”

    “勋贵们呢?”

    倒着讲是反攻,那原本的历史就是守卫。

    到最后为王朝尽忠的居然是自己一直看不起的太监?

    念及此处,朱元璋心凉了半截,咱对勋贵们很差吗?

    与国同休,历朝历代的勋贵待遇都比不上咱给他们的。

    怎么到头来,拱卫的大明的是一群太监?

    “爹,肯定也有勋贵殉国,只是单提三千太监比较有反差感。”

    “后人为了引人注目,为了获取流量,什么事都敢说,这人无非用些春秋笔法而已,总比刚才的九十岁老人怀孕要可信的多……”

    老朱愣在原地,朱棣应该直接跑。

    但自家岳父也是勋贵,自己称帝之后他们还是皇亲国戚,听天幕讲,自己甚至让他们在南京拥有祭祀父皇的权利。

    若是他们都没有殉国,跑了……乃至直接降清朝,那这大明朝得烂到什么地步?

    爹的脾气,谁不了解,自己再不出言劝两句,勋贵们还能见到太阳吗?

    “爹,四弟说的有道理,至少开平王一脉、魏国公一脉、西宁侯一脉肯定是死在抗清的路上。”

    朱标也跟着劝解道,并说出了三个勋贵家族。

    一个是自己原配太子妃常家妹子的家族。

    一个是老四的徐家妹子的家族。

    另一个则是镇守云南,不是亲兄弟,却比亲兄弟更亲的沐英家族。

    常氏,朱标是了解的。

    沐英,朱标也是了解的,即便后人不孝,但满清可没傻到让他们继续世袭云南,除了抗清,他们别无选择。

    至于徐氏,他们更没得选,从老四开始,大明皇帝都有徐氏血脉,他们除非是傻子,才会选择投降满清。

    所以朱标很自信的说出三人名字,又眼神示意朱棣和自己一起,将老朱扶回座位。

    “那蓝玉他们呢?”

    老朱任由儿子扶着自己,浑浑噩噩的问道。

    “爹,天幕说我死后,蓝玉被您杀了,其他勋贵也……”

    老朱又问道:“老四,那靖难勋贵呢?”

    朱棣无言,我还没造反,怎么知道靖难勋贵都有谁?

    老朱被天幕惊的浑浑噩噩,宋朝有崖山数十万军民,元朝也不乏文臣武将为国而死。

    到大明,就只剩三千太监了,这让老朱如何能够接受……

    大明的开国皇帝有些惆怅。

    大明的末代皇帝在写写画画。

    崇祯年间。

    “太监可用,唉,魏忠贤杀早了。”

    “嗯,吴三桂放寇入关。”

    崇祯又提笔写下吴三桂的名字。

    换做从前,但凡自己觉得吴三桂有反心,早就一纸诏书,让他自尽。

    但现在,真的知道吴三桂反了,崇祯反而有些释然。

    崇祯从天幕学到了多少知识,不太好说。

    但他学了一点:要团结可以团结的大多数,才有胜利的希望。

    中兴大明,当个世祖或者中祖,崇祯不敢想。

    但把女真挡在关外,甚至剿灭,崇祯还是敢想一想的。

    甚至有生之年,即便打不了红毛蛮夷,但收拾一下倭国,崇祯偶尔还是敢想一下的。

    【三个月之后,李自成兵败西安,自降为闯王。

    壬午年十月,大明第一猛人孙传庭复活,在郏县大败李自成。】

    “孙传庭败了?”

    “他怎么能……”

    崇祯顿了顿,或许是朕的缘故导致他大败吧。

    人贵有自知之明,以前或许还可以自欺欺人。

    但被天幕警示,崇祯也明白了自己的缺点:刚愎自用、没有主见。

    还有些自大和痴傻,被文臣骗的团团转。

    崇祯盯着字幕,喃喃自语道:

    “大明第一猛人,是称述还是反讽?”

    崇祯思考之间,弹幕划过。

    『确实猛,不亚于卢象升。』

    『两个人的结局也相似,死于崇祯的不信任,死于明朝官员的内斗,死于没钱没粮。』

    “是朕错了。”

    “大伴,你说他们知道历史后,还……”

    崇祯有些哽咽,自己怕是人心尽失,他们还愿意帮朕吗?

    但王承恩却斩钉截铁的说道:“会!”

    “???”

    崇祯望过去,见王承恩眼光有些躲闪,轻声说道:“但说无妨,朕恕你无罪。”

    “皇爷……历史上您不信任他们,没给什么钱粮,甚至还有其他官员掣肘,他们都为国战死。”

    “现在您已经改变了,想必他们……”

    王承恩没有接着说下去。

    闻言,崇祯一时不知该笑还是该哭。

    大明不缺忠臣,恰恰是朕这皇帝一般,很一般,才导致大明之亡。

    【壬午年,投降明朝的降将洪承畴领十三万兵马出山海关作战。

    闯王遭到埋伏,大败而归。

    丙子年,高迎祥复活,接过闯王之位。

    四月,皇太极率领残部退守盛京,改国号为后金。

    乙亥年,在李自成的倡议下,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起义军一起为大明崇祯皇帝修祖坟。

    己巳年,皇太极奋力一搏,以“反明复清”为口号,率领大军冲破山海关。

    清军兵逼北京的关键时刻,袁崇焕在北京菜市口复活了,将清军撵出山海关。】

    大明,崇祯八年。

    “祖陵……”

    崇祯帝默然,在天幕出现之前,自己就知晓乱兵快逼进凤阳了,但当时自己……

    当起义军逼近河南之时,兵部尚书吕维祺上奏崇祯皇帝,叛军可能攻打凤阳,请求早作准备。

    但崇祯帝只是发了一道敕令,命令凤阳巡抚杨一鹏在关键地点驻军防守。

    “现在下诏,恐怕是来不及了……”

    “皇爷,他们若是挖了祖陵,将来再无回旋余地。”

    皇帝的祖陵都被挖了,难道还能赦免他们吗?

    “挖就挖吧,朕原谅他们。”

    闻言,王承恩和伺候的宫人们都愣在原地。

    崇祯做出这个决定并不奇怪,原本的历史线上他就选择了原谅,那时是因为内忧外患,打不过,只有选择原谅。

    而现在还是因为打不过,至少在崇祯心里是打不过的,甚至还考虑招安众人,一起去打女真。

    凤阳。

    “你派人守着皇陵是什么意思?”

    “是要自己独享?”

    盗皇陵充军资,自古以来都是常事,乱匪会做,正规军也会做。

    手下人汇报说张献忠派人将明祖陵守住,并且不允许任何进入,嘴里还义正言辞的说是为了保护前朝祖陵。

    李自成的第一反应是:特么的,你有这么好心?黄虎肯定是想独吞,以为将太监宫女送给我,我就会吃这个哑巴亏吗?

    面对李自成的质问,张献忠不紧不慢的解释道:

    “额将来是要做皇帝,你听说过哪朝哪代的开国皇帝,挖过前朝的祖坟?”

    “额,曹操除外,即便是曹操,也只是挖了帝陵,可没挖过刘邦的祖坟。”

    “???”

    李自成右手放在腰间,紧紧握住刀把。

    “欺人太甚,就你?当皇帝?”

    “你想要金银财宝,大家可以商量,但你拿这个理由来骗额,是不是有些太过分了?”

    “将军……”李定国想起李自成手下人对他的称呼,顿了顿,换了个称呼,解释道:“闯王,义父没有骗你。”

    “我们不会盗取皇陵。”

    “您若是觉得亏了,可以报个数,我们用士兵、兵器,乃至粮食补偿您。”

    “但皇陵不可以盗!”

    李自成质问道:“我若是非要进去呢?”

    “那就比比谁的刀更硬!”

    闻言,李自成饶有兴致的打量着少年郎,见他相貌英俊、身材奇伟,颇有阳刚之气。

    若是将这身盔甲,换成儒袍……不,不用换,即便是穿着盔甲,亦能感觉此人文武双全。

    “你便是他的第四个义子,李定国?”

    既然是义子,自然应该姓张,但李定国却没有反驳李自成言语中的错误,点了点头。

    李自成想起赵希孟曾和自己讲过的历史,大笑道:“你要当柴荣?”

    “可额看黄虎也不像郭威,黄虎也不是只有你一个义子!”

    “闯王,我叫李定国,不姓张!”

    李自成愣了愣,扭头盯着张献忠,只见他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额这儿子,有自己的主见。”

    “昨天非要求着额让他恢复原姓,额也就随着他了。”

    张献忠伸手往身后一指:“这是额的大儿子,原名孙可旺,现在跟着额姓,叫张可望。”

    “大儿子就是嫡长子嘛,也就是将来的太子。”

    李自成闻言扭头望着李定国:“连皇位都舍得让人?”

    “示敌以弱?还是邀取名望?”

    “我只想让百姓有口饭吃,让他们不被胡人欺负,仅此而已。”

    这话换个人说,李自成只当是天大的笑话,天下怎么可能有这般人?

    但对上李定国纯洁的眼睛,李自成沉默良久。

    “额姓李,你也姓李,不如你来给额当儿子,黄虎能做皇帝,难道额不行?”

    “起码额也当了几十天皇帝,你来做额的儿子,不仅可以完成你口中所说,还可以学唐太宗,打下一个大大疆土,造一个让后人敬仰的盛世。”

    “你来给额当儿子,你就是常务副皇帝,额全听你的。”

    面对李自成的诱惑,李定国摇了摇头。

    “那你叫额一声大伯,皇陵咱就不盗了,也不要你的补偿。”

    张献忠笑骂道:“你有些不要脸了,额可比你早出生几天。”

    “不过看你这么大方,额就不和你计较了。”

    “儿啊,喊他一声大伯。”

    “你这大伯也没儿子,等他死了,家产全是你的,额们不吃亏。”

    李定国恭恭敬敬跪地磕了三个响头,又从旁人手中接过茶杯奉上:“大伯。”

    “儿,大伯没什么送你的,将来若是黄虎对你不好,随时来找额,额刚才的承诺一直作数!”

    茶杯放下,将李定国扶起,帮他轻轻擦拭了额头上的灰尘,李自成长叹一口气,慢慢的走了。

    “这么好的人,可惜不是额的儿子。”

    回头的一瞬间,李自成余光瞥见张献忠身后的张可望,张献忠口中的嫡长子,未来的太子,那一丝一闪而过的恶毒眼神。

    李自成很确信自己没看错,张可望很恨李定国。

    你真心推位让国,可旁人不会这样觉得。

    定国,你早晚会成额的儿子的。

    李自成感叹一番,大步朝前走去,远远的便听见张献忠大营门口有吵闹声。

    快步向前,远远望去,有一儒袍打扮之人,带着自己的贴身护卫,正在和营门口的士兵纠缠,欲要强闯。

    “先生,莫急,额出来了。”

    李自成大声呼喊一声,连忙向前跑去。

    见赵希孟面露欣喜,李自成打趣道:“先生来投张?”

    赵希孟没好气的回道:“是啊,就等你死了,我就进去,可惜你没死。”

    “哈哈,知道先生担心我。”

    李自成搂着赵希孟的肩膀,摇晃着笑道。

    “知道会让人担心,怎么就单枪匹马闯了进去,连护卫也不带?”

    赵希孟的语气有些哀怨,像小媳妇埋怨丈夫。

    “先生,是额错了。”

    行至张营三丈远,李自成停下脚步,整理了一下衣服和头盔,恭恭敬敬的对着赵希孟行礼:

    “先生,额做好决定了,等离开这里,就开始整军!”

    “额不敢自比昭烈,但额待先生,必如刘备待孔明。”

    “一切就有劳先生了。”

    士为知己者死,赵希孟泪眼带花。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