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汉武:普天之下,皆为汉土! > 第319章 严厉的霍去病

汉武:普天之下,皆为汉土! 第319章 严厉的霍去病

    阳光洒在华夏理工学院的操场上。

    微风轻拂,却吹不散空气中的紧张气氛。

    霍去病身着紧身劲装,腰佩宝剑,站在操场中央。

    其面色冷峻如霜,眼神锐利如鹰。

    扫视着面前一排排站得笔直的少年。

    刘据、霍光、张安世、张锦等刘大海的亲传弟子们。

    身着统一的练功服,腰杆挺得笔直。

    眼神中透着几分敬畏与紧张,整齐地列队在霍去病面前。

    他们知道,今日起,这位战功赫赫的将军将亲自教导他们习武。

    而霍去病有多牛逼,没人比他们更清楚。

    “从今日起,就由我来教导你们习武。”

    霍去病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你们皆是华夏理工的亲传弟子,肩负着传承知识、报效大汉的重任,

    但仅凭智谋还不够,强健的体魄与高超的武艺,

    方能让你们在未来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应对各种挑战。”

    少年们面面相觑,心中既兴奋又忐忑。

    霍去病在大汉国是传奇般的存在。

    他英勇善战,多次北击匈奴,立下赫赫战功,是无数年轻人心中的偶像。

    能得他亲自教导,实乃难得的机遇。

    可他对骑都尉的严厉也是众人皆知,不知他们能否承受得住。

    “首先,你们要明白,习武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需得日积月累,持之以恒。”

    霍去病说着,开始亲自示范基本的站桩功。

    “这是习武的基础,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大学问。

    站桩时,要沉心静气,感受气息在体内的流转,

    将全身力量均匀分布在脚下,做到根深蒂固。”

    少年们依言而行,纷纷模仿霍去病的姿势站好桩。

    刘据微微皱眉,努力调整着呼吸,试图让自己放松下来。

    可站了不到一刻钟,便觉得双腿开始酸软无力。

    汗水顺着额头滑落,浸湿了衣衫。

    他咬着牙坚持着,心中不断给自己打气:

    “我是皇子,不能轻易放弃,一定要坚持住。”

    霍光站在刘据身旁,其年纪只比刘据略大一岁

    但家族血脉天赋异禀,体质也颇为强健。

    他站得稳如泰山,眼神专注。

    仔细体会着站桩的要领,呼吸平稳而深长,似乎并未感到太多疲惫。

    毕竟,教导他们的人可是他从小的偶像,也是他的哥哥。

    此刻,他可不能给自己的哥哥丢人。

    张安世和张锦也各自努力坚持着。

    张安世对物理学科掌握的很深,对身体的掌控力有一定研究。

    站桩时姿势标准,气息均匀。

    张锦则因长期研究生物学,对自身身体状况了如指掌。

    也能较好地调整状态,适应站桩的要求。

    霍去病目光如炬,在队伍中穿梭巡视,不时纠正少年们的姿势:

    “刘据,肩膀放松,别耸起来,气息要下沉。”

    “霍光,双脚分开的距离再大一些,与肩同宽,这样才能更好地稳固根基。”

    “张安世,腰挺直,别松懈,否则会影响气息运行。”

    “张锦,眼睛要目视前方,聚精会神,不可分心。”

    少年们在霍去病的指导下,逐渐调整好姿势,努力坚持着。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太阳渐渐升高,炙烤着大地,操场上的温度也越来越高。

    汗水湿透了少年们的衣衫,顺着脸颊滑落。

    滴落在地上,发出“吧嗒吧嗒”的声响。

    他们的双腿开始颤抖,手臂也酸软无力。

    可没有一人放弃,都在咬牙硬撑。

    “好,今日的站桩就到这里。”

    霍去病见少年们已到极限,这才下令结束。

    “接下来,我们学习基本的拳法。”

    他走到操场中央,开始演示一套简单却实用的拳法。

    只见他动作矫健,招招有力。

    拳风呼呼作响,每一拳都仿佛蕴含着千钧之力。

    少年们看得目瞪口呆,心中满是敬佩。

    “这拳法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丰富的变化,可攻可守,你们要仔细看,认真学。”

    霍去病演示完一遍后,开始分解动作,逐一讲解其中的要领。

    “这一招‘黑虎掏心’,出拳时要快准狠,直击敌人要害;

    这一式‘玉女穿梭’,则要灵活多变,

    以巧妙的身法躲避敌人的攻击,同时寻找机会反击。”

    少年们聚精会神地听着,努力记住每一个动作要领。

    随后,霍去病让他们两人一组,开始练习对招。

    刘据与霍光分在一组,两人你来我往,互相切磋。

    刘据年纪稍小,在武艺上很难比得上霍光。

    几招下来,便被霍光逼得手忙脚乱,连连后退。

    “据弟,你可要小心了。”霍光一边出招,一边提醒道。

    刘据脸上有些挂不住,心中暗自较劲,开始调整策略,试图反击。

    然而,霍光的拳法灵活多变,招招紧逼,刘据一时难以招架。

    一旁的霍去病看到这一幕,皱了皱眉,走到两人身边,喝道:

    “刘据,你出拳太慢,步伐也不够灵活,

    要记住,习武之道,贵在灵活应变,不可死板教条。”

    刘据满头大汗,但面对霍去病的教导也只能点头。

    霍去病见状,开始亲自指导刘据,纠正他的动作:

    “出拳时,要以腰带臂,发力于腰,这样才能打出力量。

    步伐要轻盈,如履薄冰,随时准备变换方向,躲避敌人的攻击。”

    在霍去病的指导下,刘据逐渐找到了感觉。

    出拳的速度和力量都有了明显提升,步伐也更加灵活稳健。

    霍光见状,也调整了进攻节奏,两人再次展开激烈的对招。

    这一次,刘据虽然仍处于下风。

    但已能勉强招架住霍光的攻击,偶尔还能找到机会反击。

    张安世与张锦一组,两人都是聪明伶俐之人,学习能力极强。

    在霍去病讲解完动作要领后,他们便迅速掌握了基本的拳法套路。

    对招时,两人互相切磋,互相学习,进步神速。

    张安世对力学原理有深入研究,在出拳时,能够巧妙地运用身体的力量,打出强大的冲击力。

    张锦能够精准地把握身体各个部位的动作幅度和力度,使拳法更加灵活多变。

    少年们在霍去病的严格教导下,日复一日地刻苦训练。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操场上,他们便开始晨跑、练拳。

    白天,除了学习文化知识外,便是练习武艺。

    夜晚,他们还要进行体能训练,增强身体素质。

    虽然训练过程枯燥乏味,且异常艰苦。

    但少年们没有一人抱怨,都咬牙坚持着。

    因为他们知道,这是提升自己的机会,也是日后报效大汉的必经之路。

    随着时间的推移,少年们的武艺有了显着的提升。

    刘据的拳法越来越娴熟,出拳速度和力量都有了质的飞跃,身体素质也得到了极大的增强。

    霍光在武艺上的天赋得到了充分发挥。

    其不仅拳法精湛,还学会了多种兵器的使用方法,成为少年中的佼佼者。

    张安世和张锦也各自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武艺发展方向。

    张安世擅长使用长兵器,如枪、戟、铁尺等。

    凭借对力学的精准把握,能够在战斗中发挥出强大的威力。

    张锦则精通短兵器,如匕首、短剑等,以灵活多变的身法和快速的攻击,让敌人防不胜防。

    霍去病对少年们的进步看在眼里,心中甚感欣慰。

    他知道,这些少年都是大汉国的未来栋梁之材。

    只要好好培养,将来定能为大汉国立下赫赫战功。

    然而,他并未因此放松对少年们的要求,反而更加严格地训练他们。

    时间一晃就是五年。

    这五年,少年们的训练始终如一。

    其实主要是没事情可干的霍去病不愿意自己闲着。

    也不愿意自己的武艺退步,才始终如一的训练这些少年。

    如今大汉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即将圆满收官,大汉国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显着的成就。

    面前的这些少年,日后都将会是大汉国的顶梁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