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第一后勤大师,萧何算什么? 第127章 断粮之策
给李大目出主意的是陶升,一位出身不错的匪首,所率领的军队战斗力相当强悍。显然,他背后是有世家大族支持的,否则根本养不起这么多精兵。而支持此人的世家也因此能够免受黑山军的袭击,可谓是互惠互利。
黄巾出身李大目会相信对方,自然是因为这陶升背后的世家那是赵国的陶家。如陶升所说,他们拿到的那些钱粮,保护这些世家在乱世不被黑山贼袭击已经很不容易了。赵国的世家和常山国的世家,那真是没什么关系,所以他们这些人马捞点常山国的外快没有人会有意见。
有了共同的利益做基础,这些只是为了利益而共同行动的匪首,又有什么理由拒绝这样一个能出主意的人呢?
所以,李大目接纳了陶升的计谋。
经过十几天的激战,有脑子的人都知道,不论是野战还是攻城。李大目率领的黑山贼军,根本就不可能打败官军。唯有守卫营寨,才能够凭借着人数优势,勉强抵挡官军的进攻。
可是,官军人数本来就不多,七万人一齐守卫一个营寨十分浪费。按照陶升的说法就是,不如把部分部队分出去,分别设置多个营寨,逐渐包围官军,截断官军所在大路路口周围的三条道路。
这样一来,李大目现在的粮食压力就变小很多,再也不用担心粮食不够用。毕竟,分出去的部队,完全可以原地就食,从周围的村庄去抢。而反过来,官军之中,尤其是刘备军带着大量的马匹牲畜,这些战马打起仗来很厉害。但是吃粮食也是很厉害,若是没有了来自真定等后方的粮食支援,肯定就会崩溃。
到时候,对付已经断粮的官军,自然是手到擒来。哪怕是官军不崩溃,他们也可以开始在常山国四处劫掠,把亏空的粮食补上。有了粮食别说损失三万,就是全军覆没,再拉起来一支队伍都易如反掌。
这就是陶升的结营断粮之策。
“只是,这官军骑兵凶猛,我们这些人马,还没等走到一半,怕是就要被官军打垮。”
李大目问。
“盟主何须多虑?如今苦哂和罗市之徒虽然被刘备军打败,但是他们还有不少部下逃到了常山国中,刘备军骑兵正在追剿他们。就算他们即刻返回,也需要几天的时间。可是我们与刘备军大营不过十几里地,等他们回来,我们早就扎下营寨。他们就不得不反过来攻我们的营寨了!”
听了陶升的回答,李大目点了点头,算是认可了这个想法。把众匪首召集了起来,宣布了自己的计划。
并且命令陶升带2万人在官军与蒲吾方向的道路上扎营,令左校带两万人在官军与真定方向的道路上扎营,以求断绝官军的粮草供应。
贼军这样大的行动自然瞒不过官军的耳目,这叛军营门大开两路人马分别绕路向两条大路前行,想要封闭道路的做法马上被察觉了。
常山国军的头领赵浮急忙来到了中军帐中,找到了正在和贾诩商议军情的刘备。
“赵将军,何事来的如此仓促?”
“玄德,大事不好,贼军两路人马绕行我军大营。若是真的被他们围住了,我军粮草不足,那就大事不好了。”
听到赵浮担忧此事,刘备拍了拍对方的肩膀,示意对方坐下,然后拿出了周边的地形图册。
“将军多虑!我等正在谋划破敌之策,所担忧的就是对方七万人马聚集一处,连营数里。若是强攻损失太大,敌人自己分兵,反而是破敌的良机啊!”
“可是,这要是让他们真的当道下寨,我们粮道被断,军心难安啊!”
“赵将军莫急,且听我一言。”
见到赵浮这个样子,贾诩也起身安抚。毕竟,这位将军这十几日来一直跟着刘备军作战,算得上是勇猛忠直的好汉。
“赵将军,若说他们当道下寨就能断我军粮草,那才是笑话。将军请看,北方道路不过是平原上开出的大道,除了我军下寨之处,都可以绕行通过。我军只要我军出动铁骑掩护,他们那点人马岂能拦住我军运粮的队伍?这几日敌军围城,将军不也见识到了,我军铁骑过出,纵使敌军数量再多,又能如何?”
贾诩这么一说,再想起这几日刘备军骑兵的表现,赵浮总算是冷静了下来,点头称是,让贾诩继续说。
“其实,敌军如此。看似包围我军,实际上反而是把自己的粮草断了。他们要运粮草,或者出外寻找粮食,全都要面对我军精骑的袭击,他们又有多少粮草能够支撑?不出半月,贼军自溃。我等所要想的,便是如何能够全歼贼军而已。”
“贾先生说完,令我茅塞顿开,只不过我们应该如何做呢?”
“这正是刘校尉与我方才正在商议之事,不如赵将军也帮我等参详一下?”
“固所愿尔!”
赵浮说着就加入到了军议之中。
不过说实话,他加入与否真的并没有多大的区别。因为,这场军议的结果已经基本的得出了,只不过要怎么做而已。
最正常的办法就是反过来以刘备军的两千步军直接出击,截断贼军两个野外军营与他们大营之间的交通,逼迫叛军野战。如果他们不想野战就只能各自为战。只要黄忠和关羽的骑兵队回归,阻止他们出外劫掠,要不了几天,这两支贼军粮食不济,很快就会不战自溃,自然可以轻易取胜。
至于对方想要野战,那些只经过初步训练,连队形都走不齐的步兵,又能做什么呢?如果对方集中在一起,七万大军都不能野战取胜,两万人又能做什么呢?
可是,贾诩并不想这么简单的放过对手,那李大目手上可是有着徐晃的血仇。徐晃也希望能报仇,一举击破李大目的军队。
而为了歼灭李大目的军队,所需要做的准备可就多了不少。尤其是徐晃和刘备军刚刚组成的步军,要承担一项艰巨的任务——彻底截断贼军的粮草供应。一举将李大目那号称十万的贼军彻底击溃。
黄巾出身李大目会相信对方,自然是因为这陶升背后的世家那是赵国的陶家。如陶升所说,他们拿到的那些钱粮,保护这些世家在乱世不被黑山贼袭击已经很不容易了。赵国的世家和常山国的世家,那真是没什么关系,所以他们这些人马捞点常山国的外快没有人会有意见。
有了共同的利益做基础,这些只是为了利益而共同行动的匪首,又有什么理由拒绝这样一个能出主意的人呢?
所以,李大目接纳了陶升的计谋。
经过十几天的激战,有脑子的人都知道,不论是野战还是攻城。李大目率领的黑山贼军,根本就不可能打败官军。唯有守卫营寨,才能够凭借着人数优势,勉强抵挡官军的进攻。
可是,官军人数本来就不多,七万人一齐守卫一个营寨十分浪费。按照陶升的说法就是,不如把部分部队分出去,分别设置多个营寨,逐渐包围官军,截断官军所在大路路口周围的三条道路。
这样一来,李大目现在的粮食压力就变小很多,再也不用担心粮食不够用。毕竟,分出去的部队,完全可以原地就食,从周围的村庄去抢。而反过来,官军之中,尤其是刘备军带着大量的马匹牲畜,这些战马打起仗来很厉害。但是吃粮食也是很厉害,若是没有了来自真定等后方的粮食支援,肯定就会崩溃。
到时候,对付已经断粮的官军,自然是手到擒来。哪怕是官军不崩溃,他们也可以开始在常山国四处劫掠,把亏空的粮食补上。有了粮食别说损失三万,就是全军覆没,再拉起来一支队伍都易如反掌。
这就是陶升的结营断粮之策。
“只是,这官军骑兵凶猛,我们这些人马,还没等走到一半,怕是就要被官军打垮。”
李大目问。
“盟主何须多虑?如今苦哂和罗市之徒虽然被刘备军打败,但是他们还有不少部下逃到了常山国中,刘备军骑兵正在追剿他们。就算他们即刻返回,也需要几天的时间。可是我们与刘备军大营不过十几里地,等他们回来,我们早就扎下营寨。他们就不得不反过来攻我们的营寨了!”
听了陶升的回答,李大目点了点头,算是认可了这个想法。把众匪首召集了起来,宣布了自己的计划。
并且命令陶升带2万人在官军与蒲吾方向的道路上扎营,令左校带两万人在官军与真定方向的道路上扎营,以求断绝官军的粮草供应。
贼军这样大的行动自然瞒不过官军的耳目,这叛军营门大开两路人马分别绕路向两条大路前行,想要封闭道路的做法马上被察觉了。
常山国军的头领赵浮急忙来到了中军帐中,找到了正在和贾诩商议军情的刘备。
“赵将军,何事来的如此仓促?”
“玄德,大事不好,贼军两路人马绕行我军大营。若是真的被他们围住了,我军粮草不足,那就大事不好了。”
听到赵浮担忧此事,刘备拍了拍对方的肩膀,示意对方坐下,然后拿出了周边的地形图册。
“将军多虑!我等正在谋划破敌之策,所担忧的就是对方七万人马聚集一处,连营数里。若是强攻损失太大,敌人自己分兵,反而是破敌的良机啊!”
“可是,这要是让他们真的当道下寨,我们粮道被断,军心难安啊!”
“赵将军莫急,且听我一言。”
见到赵浮这个样子,贾诩也起身安抚。毕竟,这位将军这十几日来一直跟着刘备军作战,算得上是勇猛忠直的好汉。
“赵将军,若说他们当道下寨就能断我军粮草,那才是笑话。将军请看,北方道路不过是平原上开出的大道,除了我军下寨之处,都可以绕行通过。我军只要我军出动铁骑掩护,他们那点人马岂能拦住我军运粮的队伍?这几日敌军围城,将军不也见识到了,我军铁骑过出,纵使敌军数量再多,又能如何?”
贾诩这么一说,再想起这几日刘备军骑兵的表现,赵浮总算是冷静了下来,点头称是,让贾诩继续说。
“其实,敌军如此。看似包围我军,实际上反而是把自己的粮草断了。他们要运粮草,或者出外寻找粮食,全都要面对我军精骑的袭击,他们又有多少粮草能够支撑?不出半月,贼军自溃。我等所要想的,便是如何能够全歼贼军而已。”
“贾先生说完,令我茅塞顿开,只不过我们应该如何做呢?”
“这正是刘校尉与我方才正在商议之事,不如赵将军也帮我等参详一下?”
“固所愿尔!”
赵浮说着就加入到了军议之中。
不过说实话,他加入与否真的并没有多大的区别。因为,这场军议的结果已经基本的得出了,只不过要怎么做而已。
最正常的办法就是反过来以刘备军的两千步军直接出击,截断贼军两个野外军营与他们大营之间的交通,逼迫叛军野战。如果他们不想野战就只能各自为战。只要黄忠和关羽的骑兵队回归,阻止他们出外劫掠,要不了几天,这两支贼军粮食不济,很快就会不战自溃,自然可以轻易取胜。
至于对方想要野战,那些只经过初步训练,连队形都走不齐的步兵,又能做什么呢?如果对方集中在一起,七万大军都不能野战取胜,两万人又能做什么呢?
可是,贾诩并不想这么简单的放过对手,那李大目手上可是有着徐晃的血仇。徐晃也希望能报仇,一举击破李大目的军队。
而为了歼灭李大目的军队,所需要做的准备可就多了不少。尤其是徐晃和刘备军刚刚组成的步军,要承担一项艰巨的任务——彻底截断贼军的粮草供应。一举将李大目那号称十万的贼军彻底击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