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第一后勤大师,萧何算什么? 第351章 情报的战场
三支大军互相钳制,袁绍军和袁术军都谨守营垒,而且不断拓宽营垒的大小,以方便进一步的作战。
而且各方的补给基地都被谨慎的保护起来,不论是袁绍的黎阳县,袁术的封丘县和刘备的濮阳城。这些坚固要塞根本不给任何人攻击的机会,高大深厚的城墙本身就足以让人望而却步。
这种战场上的僵持,也就给了谋士和说客机会,让他们一展自身的才能,去表现自己的能力,去打破这样的僵局。
甚至,对于真正的谋士而言,这些说客能不能成功都无所谓,他们只要告诉对方见到了什么人就足以提供大量的信息。
就像如果是在句阳见到了关羽,那么说明刘备军机动部队目前在东部支援被孙氏攻击的防线,不可能马上支援西边的战场。
这样的信息对于几乎是每日一变的军情而言,那都是十分关键的。
不过,这一招也不能用老,比如说像是吕布他们这么用。
袁术军如今主将是吕布,副将是纪灵,参军是袁央。
都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他们确实是想到了一些独特的计划,那就是利用袁术认识的大量游侠之流,去套取刘备军的情报,尤其是酸枣、燕县和卷县的情报,方便他们前往突袭。
这个方法其实很有效,也很难防范,尤其是驻扎在县城里的军士难免就会和当地的商人和游侠等打交道。
各种番号和归属自然而然的就会传播出去,尤其是军官们也有带着象征自己身份的铠甲和衣袍出门的习惯。不然,军营里怎么分辨身份?到了军营之外这习惯自然也就留下来了,肯定是会被暴露出去的。
通过这些信息,吕布他们自然是可以摸清三县的驻军情况和防御情况。
只不过,从某一天起,这些消息开始变得含混不清,变得充满了自相矛盾的内容,完全让人理解不了。
这一下子就打乱了袁术军的耳目,吕布不得已还是只能靠他那些珍贵的并州骑兵兄弟去进行侦查,来确定刘备军骑兵的动向了。
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当然是因为刘备军针对这些间谍发起了行动。
而动手的背后之人就是徐庶徐元直,他作为桃园的管理者,自然是责无旁贷,负责对付袁术这种从基层搞情报的策略。
实际上,对付这种对手,对于徐庶但也不是什么难事,因为他在此前就多次利用过这种方法帮助刘备大军获得过不少情报。否则,刘备每战都请他一起,自然不是为了把他带在身边而已。
而对付这种刺探方法,徐庶的应对方式也很巧妙。他不会去绞杀这些中下层游侠和商人,他要对付的只会是这些人幕后的那个主使,除他以外,无人重要。
徐庶不愿意采用刺杀等方式对付这些参与不深的人的原因是。在这个时代里,人们给朋友帮个忙,可不是如今都要代价。他们就是因为朋友的请求替对方做事而已,这些游侠和他们的朋友,并不在乎国法,而是更在乎他们的义气。
可这也意味着,他们并不是全职做这项工作,他们只是偶尔看到就把消息递过去。这样防不胜防,你就算抓到对方也可以获得正确的情报。
徐庶就反其道而行之,他采用的方法叫做往里掺沙子,不断给他们送去假的情报。
这并不很难,这些人又不是真的间谍,他们只是看到了就报告,徐庶就刻意找人流传假情报,刻意找人穿着不同的号服遛弯,就足以混淆视听。
在这种情况下,要么主事者亲自来验证自投罗网,要么就只能接受情报不准全靠猜的结果。这就化解了袁术军的刺探。
而相较之下,刘备军和袁绍军的情报与说客的较量就更加像是一场棋局,每一天双方都在给对方施压,每一刻都在寻找对方的破绽。
双方都很清楚,那些小伎俩是骗不过对方的,唯有真正的实力变化才能够取胜。而最容易改变实力变化的,就是某些人物突然改旗易帜。
对于说客,袁绍可真是不缺,他在冀州可真的请了不少刘备军手下众将士的亲朋好友。甚至通过公孙瓒,他还找了不少幽州人,甚至河东人来参与劝诱刘备军的将领。
这对于刘备军高级将领来说自然是毫无作用,关羽和审配都把所谓的家族来人直接轰了出去。最礼貌的赵云则是干脆没让对方进入军营,他出去在山野之间和对方一叙同学之情。
但是,不可避免的,还是有很多中层军官,尤其是游侠出身的军官抹不开面子,要与一些旧友相聚。
这些情报汇总起来,必然是有很大的作用。但是,刘备军这一次也完全没管。
倒不是说这些情报不重要,这反而是贾诩之计。要知道,他们为了维持刘备军的士气,所以讲了不少话。虽然基本属实,但也难免有些夸张的成分。
这些消息,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打击袁绍军的士气,突出一个刘备军不慌。让袁绍知道他们冬日里耗垮刘备军的计划根本不可能,只能是空耗粮草,让他们开春之后集结不起更大规模的大军。
要知道,虽然袁绍势力也是袁氏的一部分,但是如今袁绍被与袁氏主力南北隔开,要自保自然要留更多的本钱。
只要袁绍选择了谨慎,躲在白马不敢动弹,甚至把部分主力调回到黎阳。刘备军就可以从延津出击,改变现在相持的局面。
当然,袁绍的谋士可不比袁术,面对混乱是无能为力,很快就明白了刘备军的意图,反而是宣传刘备军虚张声势,根本就是虚有其表稳住了大军士气,以及袁绍的心态。
相比之下刘备军在用间方面确实是乏善可陈。这倒是不能说刘备手下诸谋臣不给力,而是刘备本人不是很喜欢这种计策,他和顾南行也都不很擅长这种事情,所以不做而已。
但是架不住他复兴汉室的理想和人格魅力,每次大战都会有敌军将士来投。这玩意儿不需要说客,理想本身就是灯塔了。
而且这一次来投的人,汝南人陈到给刘备带来了一个重要的消息。
而且各方的补给基地都被谨慎的保护起来,不论是袁绍的黎阳县,袁术的封丘县和刘备的濮阳城。这些坚固要塞根本不给任何人攻击的机会,高大深厚的城墙本身就足以让人望而却步。
这种战场上的僵持,也就给了谋士和说客机会,让他们一展自身的才能,去表现自己的能力,去打破这样的僵局。
甚至,对于真正的谋士而言,这些说客能不能成功都无所谓,他们只要告诉对方见到了什么人就足以提供大量的信息。
就像如果是在句阳见到了关羽,那么说明刘备军机动部队目前在东部支援被孙氏攻击的防线,不可能马上支援西边的战场。
这样的信息对于几乎是每日一变的军情而言,那都是十分关键的。
不过,这一招也不能用老,比如说像是吕布他们这么用。
袁术军如今主将是吕布,副将是纪灵,参军是袁央。
都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他们确实是想到了一些独特的计划,那就是利用袁术认识的大量游侠之流,去套取刘备军的情报,尤其是酸枣、燕县和卷县的情报,方便他们前往突袭。
这个方法其实很有效,也很难防范,尤其是驻扎在县城里的军士难免就会和当地的商人和游侠等打交道。
各种番号和归属自然而然的就会传播出去,尤其是军官们也有带着象征自己身份的铠甲和衣袍出门的习惯。不然,军营里怎么分辨身份?到了军营之外这习惯自然也就留下来了,肯定是会被暴露出去的。
通过这些信息,吕布他们自然是可以摸清三县的驻军情况和防御情况。
只不过,从某一天起,这些消息开始变得含混不清,变得充满了自相矛盾的内容,完全让人理解不了。
这一下子就打乱了袁术军的耳目,吕布不得已还是只能靠他那些珍贵的并州骑兵兄弟去进行侦查,来确定刘备军骑兵的动向了。
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当然是因为刘备军针对这些间谍发起了行动。
而动手的背后之人就是徐庶徐元直,他作为桃园的管理者,自然是责无旁贷,负责对付袁术这种从基层搞情报的策略。
实际上,对付这种对手,对于徐庶但也不是什么难事,因为他在此前就多次利用过这种方法帮助刘备大军获得过不少情报。否则,刘备每战都请他一起,自然不是为了把他带在身边而已。
而对付这种刺探方法,徐庶的应对方式也很巧妙。他不会去绞杀这些中下层游侠和商人,他要对付的只会是这些人幕后的那个主使,除他以外,无人重要。
徐庶不愿意采用刺杀等方式对付这些参与不深的人的原因是。在这个时代里,人们给朋友帮个忙,可不是如今都要代价。他们就是因为朋友的请求替对方做事而已,这些游侠和他们的朋友,并不在乎国法,而是更在乎他们的义气。
可这也意味着,他们并不是全职做这项工作,他们只是偶尔看到就把消息递过去。这样防不胜防,你就算抓到对方也可以获得正确的情报。
徐庶就反其道而行之,他采用的方法叫做往里掺沙子,不断给他们送去假的情报。
这并不很难,这些人又不是真的间谍,他们只是看到了就报告,徐庶就刻意找人流传假情报,刻意找人穿着不同的号服遛弯,就足以混淆视听。
在这种情况下,要么主事者亲自来验证自投罗网,要么就只能接受情报不准全靠猜的结果。这就化解了袁术军的刺探。
而相较之下,刘备军和袁绍军的情报与说客的较量就更加像是一场棋局,每一天双方都在给对方施压,每一刻都在寻找对方的破绽。
双方都很清楚,那些小伎俩是骗不过对方的,唯有真正的实力变化才能够取胜。而最容易改变实力变化的,就是某些人物突然改旗易帜。
对于说客,袁绍可真是不缺,他在冀州可真的请了不少刘备军手下众将士的亲朋好友。甚至通过公孙瓒,他还找了不少幽州人,甚至河东人来参与劝诱刘备军的将领。
这对于刘备军高级将领来说自然是毫无作用,关羽和审配都把所谓的家族来人直接轰了出去。最礼貌的赵云则是干脆没让对方进入军营,他出去在山野之间和对方一叙同学之情。
但是,不可避免的,还是有很多中层军官,尤其是游侠出身的军官抹不开面子,要与一些旧友相聚。
这些情报汇总起来,必然是有很大的作用。但是,刘备军这一次也完全没管。
倒不是说这些情报不重要,这反而是贾诩之计。要知道,他们为了维持刘备军的士气,所以讲了不少话。虽然基本属实,但也难免有些夸张的成分。
这些消息,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打击袁绍军的士气,突出一个刘备军不慌。让袁绍知道他们冬日里耗垮刘备军的计划根本不可能,只能是空耗粮草,让他们开春之后集结不起更大规模的大军。
要知道,虽然袁绍势力也是袁氏的一部分,但是如今袁绍被与袁氏主力南北隔开,要自保自然要留更多的本钱。
只要袁绍选择了谨慎,躲在白马不敢动弹,甚至把部分主力调回到黎阳。刘备军就可以从延津出击,改变现在相持的局面。
当然,袁绍的谋士可不比袁术,面对混乱是无能为力,很快就明白了刘备军的意图,反而是宣传刘备军虚张声势,根本就是虚有其表稳住了大军士气,以及袁绍的心态。
相比之下刘备军在用间方面确实是乏善可陈。这倒是不能说刘备手下诸谋臣不给力,而是刘备本人不是很喜欢这种计策,他和顾南行也都不很擅长这种事情,所以不做而已。
但是架不住他复兴汉室的理想和人格魅力,每次大战都会有敌军将士来投。这玩意儿不需要说客,理想本身就是灯塔了。
而且这一次来投的人,汝南人陈到给刘备带来了一个重要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