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求娶平妻?十里红妆嫁你三叔! > 第217章 前尘往事

求娶平妻?十里红妆嫁你三叔! 第217章 前尘往事

    当崔颢再次回到宴厅,官眷们已经陆续到齐。

    他眼尖地看到沈家兄妹俩坐在相对靠前的位置,小姑娘正巧笑嫣然地与父母说话。

    那如花似玉的面庞上洋溢着纯真的笑容,在阳光下格外动人,仿佛能驱散一切阴霾。

    沈大人面色威严,不怒自威,看向女儿时却带着笑意,连犀利的眼眸都变得柔和起来。

    在父母宠爱下长大的女孩,总能自然而然地散发着单纯而温柔的气质,犹如冬日暖阳,令人心生温暖。

    崔颢转而又想到长居后宫的姐姐,同样被众星捧月的长大,却在尔虞我诈的后宫磨灭了灵气,眼神如枯井一般,毫无生气。

    他不禁长叹口气,女孩嫁人就是第二次投胎,投对了一生幸福,投错了一生痛苦。

    只可惜,世间之事,往往身不由己,半点不由人。

    不多时,石公公略尖的嗓音响起:“陛下驾到!皇后娘娘驾到!”

    喧闹的宴厅立刻安静下来,所有人都俯身行跪拜礼。

    意气风发的弘治帝阔步走在前面,皇后娘娘面色清冷地跟在后面,两人之间保持着一步的距离。

    帝后虽然谈不上多恩爱,却彼此尊重,倒也相敬如宾。

    “诸位爱卿快快平身!今天设百花宴,就是要敬谢各位臣工,正是因为你们俯首农桑,辅佐于朕,才有现在的国富民强,太平盛世。”

    弘治帝声如洪钟,中气十足,脸上带着笑意,看起来心情不错。

    众大臣闻言,再次俯身行礼,口中不停地歌功颂德,各种“丰功伟业”“旷古烁今”之词不绝于耳,气氛好不热闹。

    待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弘治帝突然问道:“沈正君何在?”

    沈正君立刻起身出列,快步走到御前,跪地行礼:“启禀陛下,微臣在此。”

    弘治帝微微点头,眼中闪过赞赏之意,感慨道:“前年川地先是地震,而后又遭受水患,导致房屋倒塌,粮食减产,土匪横行,百姓流离失所。爱卿亲自带人开挖新河道,筹集钱粮,镇压盗匪,功绩卓绝。朕决定封你为漕运总督,巡漕务、督粮道,为朕治理地方。望爱卿日后再接再厉,莫负朕之所托!”

    沈正君听到封赏,连忙磕头谢恩。

    周围的大臣们也纷纷向他道喜,以沈正君的年纪能坐到这个官位,升迁之快可谓罕见,实在令人艳羡。

    就在众人寒暄之时,皇后突然注意到座位上粉雕玉琢的小女孩,好奇地问:“沈大人,那位像小仙童似的女孩,可是你的女儿?”

    沈正君听到皇后发问,脸上顿时堆满了笑意,回道:“回皇后娘娘,正是臣的嫡女,名唤沈昭。”

    长相精致的女孩自然招人喜欢,皇后笑意更浓了,笑着招手说道:“快走上前,让本宫好好瞧瞧。”

    沈昭乖巧地站起来,迈着轻盈的步伐走到殿前,脆生生地说:“臣女沈昭,拜见陛下、皇后娘娘。愿陛下龙体安康,皇后娘娘凤仪万千。”

    皇后上下打量起眼前眉目如画的小姑娘,越看越是喜欢,不禁赞叹道:“沈大人不仅功勋卓着,就连女儿都教养得如此出类拔萃、水灵动人,真是样样精通啊。”

    沈正君面上高兴,嘴里却说着:“小女年纪尚小,当不得皇后娘娘如此夸奖。”

    实际上,他心里已经乐开了花,女儿可是他的心头肉,他巴不得皇后娘娘再多说些。

    弘治帝突然脸色一变,叶家最近风头正盛,难不成皇后要把沈正君的女儿许配给叶家?

    他刚给沈正君升官职,绝不能让叶家捡了便宜。

    弘治帝锐利的目光在众大臣中扫视了一圈,最后定在老神在在的崔侍郎身上,琢磨片刻说道:“说起来,今日还有一桩好事,朕打算提任崔侍郎为内阁次辅,兼任吏部尚书。”

    此话一出,顿时激起千层浪。

    所有人都把目光转移到崔大人身上。

    陛下今日连续任命两位重臣,看样子接下来会有大动作啊!

    崔父马上出列,跪地谢恩。

    弘治帝微微一笑,接着说道:“朕今日高兴,不如就让你们两家双喜临门,再给你们赐桩婚事。沈大人的千金钟灵毓秀,连皇后都赞不绝口,崔侍郎意下如何?”

    皇后拧着眉头,她只不过就多看了小姑娘几眼,陛下便如此多心,看来他的疑心病越来越重了。

    沈崔两位大人岂敢推辞,只能同时叩头谢恩。

    好在两家家世相当,结成儿女亲家也合适。

    崔父不敢有丝毫懈怠,回家就和夫人商量起来。

    府里与沈昭年纪相仿且身世相当的只有嫡长孙崔少卿,让两人成亲正合适。

    接下来的日子里,沈崔两家就成了儿女亲家,关系也越发亲密。

    沈夫人时常带着一双儿女与崔家来往,崔家也频繁到沈家走动。

    自此,那个小黄鹂一样的姑娘就成了崔府的常客。

    崔颢听着她一声声唤着自己“三叔”,便真的将她当作晚辈一般疼爱。

    哪想曾经的晚辈,竟成了自己的枕边人。

    缘分的事,真是谁都说不准。

    来了挡不住。

    没了也莫强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