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四合院:开局让易中海给我捐款 > 第616章 找到根

四合院:开局让易中海给我捐款 第616章 找到根

    “贾处长,明初的时候,我们村里经历过多次移民,一个上千人口的大村,移民之后十不存一,到现在村里还不到一千人。当年移民的事把老祖宗害苦了,骨肉分离,有多少老人眼睛都哭瞎了。对了,你是有字辈,上几辈、下几辈是什么?”村干部和贾有财来到了村部,村干部给贾有财倒了水。

    “我是有字辈,父亲是玉字辈,爷爷是永字辈,我下一辈是东字辈,再一下辈是正字辈”贾有财说道。

    “能对上,我就是东字辈,我叫贾东源,我父亲叫贾有波,爷爷叫贾玉明,我大儿子叫贾正冰,大孙子叫贾德志。看来我们出自同源,正勇去祠堂找五爷爷,让他带族谱过来”贾东源对着门口喊了一声。

    “好”一个青年应了一声出去了。

    “贾处长,我们先看一下谱,不出意外你应该是我叔叔,等会五爷爷过来,他是我们村里专门负责宗亲事项的人”贾东源对贾有财又热情了很多。

    两人聊了聊村里的风土人情,乡亲们的生活,一言难尽,只能大家活的很难。

    “东源,有宗亲来了?”一个老人来到了村部。

    “五爷爷,这是京城来的贾处长,出差经过这里,从大槐树那里打听到我们村的,便找了来”贾东源对老人说道。

    “贾处长你好,我叫贾玉峰,你族上迁移的信息从大槐树那里查到了?”贾玉峰问道。

    “洪武三年,老祖兄弟两人经大槐树迁移到现京郊,建立了贾家村,到现在传到我这里是二十八世,我是长支侧房,人丁还算兴旺。老祖宗当年亲兄弟三个,老大留下了,我们家这一支是二房,老祖宗叫贾宗河,三老祖叫贾宗溪”贾有财对贾玉峰说道。

    “洪武三年我们村是第一次有人迁移,共迁出二十六人,贾宗河、贾宗溪,找到了,兄弟三人,老大叫贾宗湖,就是我们这一支的老祖宗,你看这里……”贾玉峰记贾有财看完了村里的记载,又打开了族谱,把着其中一个地方说道。

    那里贾宗湖下面有儿孙后代的名字,他的旁边有两个名字贾宗河、贾宗溪,后面有行小字,官府移民迁出,下落不明。

    “叔,我们真是同出一源”贾东源紧紧的握住了贾有财的手说道。

    “当年老祖宗离开的时候,就带了三十代的辈分,到现在已用了二十九代了,看来冥冥之中我们宗亲相聚”贾有财也有点激动,我们国人都有一个根的想法,人总得知道从哪里来的吧。

    “叔,时候不早了,我们是先吃饭,还是先去老祖宗那里拜一下”贾东源问贾有财。

    “去老祖宗那里一趟吧,按说应该我回去和家里人,让我大哥和侄子来,我大哥是一这代的长孙,可是他英年早早逝,他的儿子也结婚生子,应该由他来向祖宗们汇报离散多年的人找到了家,可是这里离京城在远,交通也不方便,又加上国家现在不提倡搞这个,就由我来替东旭向祖宗说一声,等条件好了,让他再来乡亲来这里”贾有财对贾东源和贾玉峰说道。

    “好,就这么办”贾玉峰感觉可以。

    有祠堂的宗族很重视传承,长子、长孙在国人的思想中,这是一个家族中很重要的人。

    贾有财来到了破败的祠堂,对老祖宗磕头,一边的贾玉峰说着什么,意思就是漂泊在外的人找到了家。

    中午饭的时候贾东源让人炖了鸡,这已经是相当隆重的招待了,贾有财和宗老们见了面,在这里住了一晚,临行前贾有财给了贾东源五百块钱,让他收下,如所遇到族内有人过不下去了,力所能及的帮一下。

    “三叔,有空你们一定要来呀”贾东源抓住贾有财的手说道。

    “我们肯定会来,现在大家都知道了地址,辈分我也带回去了,现在有电话,有电报,交流起来很方便”贾有财和宗亲们告别,踏上了回京城的路。

    时间来到了四月二十六日了,离五一劳动节还有四天,贾有财回到了95号大院。

    “有财回来了?”贾有财来到院子遇到的第一个人是许大茂的母亲,现在院里的妇女们就她不做手工活,她的主要任务是看孩子、给一家人做饭。

    自从梁拉娣怀孕以后,她和许富贵搬回了95号院,把许慧中、许正仁几个孩子照顾的很好,四个孩子的脸也好看了,身上也有肉了,性格也活泼了不少,许母累但是很高兴,几个孩子长的好,嘴又甜,还懂事,她从心眼里喜欢这几个孩子。

    “嫂子,刚回来,现在院里安静了很多,这是我从山西带来的小米,听说小孩子吃了后身体好,给孩子熬点稀饭”贾有财说道,从袋里拿出一袋小米给了许母,还拿出几个核桃塞给了许慧中。

    “这个可不能吃,皮很硬”许慧中拿过核桃让向嘴里塞,许母赶紧拦了一下。

    “让奶奶给你砸开吃”贾有财摸了下许慧中的头,回到了自己的屋里。

    在屋里休息了一会,贾有财看了看表,时间是上午十点,算了下午再去厂里吧,中午正是他们吃饭的时候,还是在家躺一会吧,不知道南易的媳妇来了没有。

    南易的媳妇早来了,那天南易告白丁秋楠失败后,他给乡下的冯春柳发了电报,并且给她寄了两百块钱。

    冯春柳一家今年生活的很困难,父亲身体不好干不重活,弟弟还小,能吃但不能干,在村里年年都是倒挂户,一年忙到头,最基本的温饱都维持不了。

    “春柳,你七婶子又来给你说亲了,你再不嫁就耽误了”早上起来的时候,母亲对冯春柳说道。

    “妈,南易哥当时答应要娶我了,我得等着他”冯春柳这句话已经说了不知道多少次了。

    “人家南易是工人,咋会娶一个乡下姑娘?”母亲劝了一句。

    “当时我们都说好了的,他不会说话不算数的,他说不定就快来了”冯春柳说道,现南易的承诺是她心里的依靠,不管再难,只要她想到南易哥答应过要来娶她,她都能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