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吾乃世家子 > 第52章 人来人往甘露殿

吾乃世家子 第52章 人来人往甘露殿

    甘露殿中的气氛有些凝固,众人闻听崔尧的言语都有些措不及防,实在是崔尧最后的那句话几乎是指着鼻子骂长孙无忌了。

    长孙无忌也有些呆滞,多少年了,几乎从未有人敢如此对他说话,几乎气的他三尸神暴跳,就在他准备亲自动手的时候,又被李世民拦了下来。

    “无忌,朕可要说你两句,朕一再说明,让崔尧畅所欲言,朕赦他无罪,煌煌大唐岂能因言获罪?何况就在此殿中,又传不出去,无忌何必大动干戈,喊打喊杀呢?过了,过了。”

    说完长孙大人,又用手指点了崔尧两下,说道:“你这小儿也是,长孙大人唬你两句罢了,怎么还针锋相对呢?对着赵国公大放厥词也是不该。还不给长孙大人道个歉?”

    长孙无忌看着陛下有些发愣,就这?道个歉就完了?我什么身份?他又是什么身份?如此各打五十大板,本就是把他的脸面扔在地上踩。

    长孙无忌目光低垂,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此时崔尧听见陛下说的话,知道这事算是过去了,也没有不知好歹,遂向长孙无忌行礼道:“小子一时脑子不清醒,说了冒犯长孙大人的话,还望大人您不记小人过,不要与小子计较,崔尧在此向您道歉了。”说完即收回手臂,行为看着漫不经心,仪态也不甚出众,与刚才的长孙诠简直判若云泥,敷衍的姿态任谁也能看出来。

    长孙无忌此时反而笑了,说道:“名门望族果然名不虚传,老夫今日算是见识到了,如此佳儿,崔大人可要好好培养,争取为国再树一栋梁。老夫身体不太舒服,今日就先告辞了,惟愿陛下早日寻得佳婿,到时老夫一定来讨杯喜酒。”

    说罢,长孙无忌就起身向陛下行礼,请求告退,陛下也不阻拦,遂让他二人退下了。

    …………………………

    “伯父,伯父,我等为何不再继续争取了?陛下还没放话,小侄还有机会呀!”

    “你有个屁的机会,你连个黄毛小儿都招架不住,累的我也出丑,回去不把你打出屎来,算你拉的干净。”

    “伯父,您这就不讲道理了,那小孩言辞端的犀利,连您都被他噎得不轻,我又能有何办法?您与陛下相交莫逆,不如再想想办法?”

    “我是什么身份,岂能与那小儿一般见识?若我亲自下场辩论才是将脸丢到家了,莫要多说了,说到底是你学艺不精,才有此下场,提亲之事莫要再提,老夫不会这事再丢一回脸,你死了心吧。”

    “伯父,伯父,你等等我……”

    几个内侍好奇的看着渐渐远去的二人,都在纳闷,长孙大人今日是怎么了?如此气急败坏。

    甘露殿中,李世民看着崔尧是越看越满意,于是高声说道:“屏风后的人都出来吧,自己看看。”

    崔尧还在回味长孙无忌临走时说的没头没尾的话,什么叫早日寻得佳婿?喝什么喜酒?感觉有他不知道的事在里面,于是看向父亲,只见父亲也是一脸茫然。

    崔庭旭:我是谁?我在哪?我今天来干嘛?不是说考察皇孙学业,让我以备咨询吗?怎么感觉我也只是个由头?我昨天看了半夜的书是不是都白费了?

    就在崔庭旭满脸问号的时候,就听见陛下发话,然后,从屏风后边走出来两个人来。

    头前一人与崔庭旭年龄相仿,相貌堂堂,身着明黄袍服,一看就是皇室中人,再看面相与陛下有几分相似,崔庭旭心下确定了几分。

    后面一人却是少女,看年龄比自家静宜大些,不过也相差不多,不过此人就猜不出是谁了。

    就在崔氏父子有些疑惑的时候,陛下又开言了。

    “来人,将右边的案几残酒撤下,重新换了,象儿,与你姑姑坐到那边去,承乾,你来我身边就坐。”随着陛下的吩咐,崔氏父子也明白了来者何人,二人对视一眼,更加迷惑了,怎么太子与公主也过来了?这一趟趟的,陛下到底要做什么?

    等众人都已坐定,李世民环顾四周,看了一眼,颇为满意,才说道:“你二人听了有一会儿了吧?都说说吧,有何看法?”

    李承乾首先搭话:“父皇说的是人还是见解?”

    李世民笑道:“无所谓,想到什么说什么,今日没有外人,畅所欲言,我看刚才崔尧讲的就不错,没有顾忌,没有遮掩,朕很喜欢。所以不拘是人,还是见解,尽可说得。”

    “父皇,儿臣觉的这崔尧之言,眼界开阔,目光长远,只是目前实行还是有些想当然了。”李承乾首先开篇名义定了自己的调子。

    “继续。”李世民吩咐。

    “喏,首先我对崔尧刚才的言辞,很是震惊,如此小小年龄就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而且见解深刻而老辣,儿臣回想起自己八岁时的想法,深感惭愧。”崔尧听到此处连忙起身自谦,却被李世民阻止,示意太子继续说。

    “崔尧出身世家,却能脱出囹圄,站在天下的角度考虑此事,作为太子,我深感欣慰。只是治大国如烹小鲜,不拘于我大唐,此荫官之事上古有之。我想,自古以来,肯定有人想过这个问题,但为何延续至今呢?肯定是有原因在内,儿臣试着分析一二。

    荫官产生的原因,崔尧刚才已经说过了,儿臣就不再赘述。单说解法,如果有功之臣不再能世袭罔替,那如何驱使他人为我而用呢?单凭那一世的荣华富贵吗?儿臣以为价码不够,须知我大唐起家时,不少追随之人可是抛家舍业也要来相助于大唐,如果此时吝啬,必然去者甚多。从龙之功为何让人趋之若鹜,不就是博得个万世封侯吗?

    再说荫官,自古以来,学识渊博之辈,九成九都出自于功勋、世家之后,若是不从这里选官,难道也要搞前朝炀帝的荒唐之举吗?搞了几次科举,结果不还是那些人吗?反而从中有了不少龌龊交易,让人齿冷。

    这就是我的想法,虽然荫官之中有不少滥竽充数之人,但因噎废食,我以为不可取,前人的方法既然存在,肯定有他存在的道理,还请父皇指正。”

    李世民颔首:“你说的也有几分道理,崔尧,你有何见解?不妨一吐为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