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明:努尔哈赤屠城,朱常洛重生 第151章 言传身教
热门推荐:
综影视从安陵容重生开始
身为p社玩家的我,润到美洲种田
综武:天机不可泄露?我知无不言
怒剑破金刀
快穿:剧情被她搅成蛋花汤了
海贼:玄冥大将,荡平新世界
缘,由天定
御兽:本人比自己的神宠还要强
我家通历史,开局救助李云龙
文震孟跑到文渊阁去,向孙承宗、徐光启、温体仁、周延儒、洪承畴说了皇帝的决定。
孙承宗责备道:\"这件事关系到国家体制,文堂部应该据理力争的。\"
文震孟十分委屈,\"陛下能言善辩,我根本辩不过。\"
孙承宗说道:\"太子到二十四岁才大婚,这个年龄也太大了。\"
温体仁说道:\"二十四岁说大的确有一点大,但这毕竟是陛下家事,咱们做臣子的也不好多说。\"
孙承宗反问道:\"陛下的家事就是国事,你我做辅臣的应该据理力争。\"
温体仁哑口无言。孙承宗要内阁五辅臣集体上书申辩,徐光启、温体仁、周延儒、洪承畴都反应冷淡。
孙承宗见状,心中气愤不已,大声道:“诸公既不愿同署,孙某便独自上书。”
说罢,拂袖而去。
孙承宗回府后,即刻奋笔疾书,言辞恳切地阐述太子二十四岁才大婚于国于家都不妥当,力劝皇上重新考虑成婚之事的安排。
奏疏呈上之后,常洛看毕却十分不悦,认为孙承宗此举乃是越俎代庖,干预皇家私事,召他到文华殿觐见。
孙承宗一进殿,就直言太子二十四岁才大婚甚为不妥,请皇帝收回成命。
常洛头皮都是麻的,内阁这真是管天管地,连皇家什么时候结婚什么时候生孩子都要管?
他再一次地感受到了朱翊钧的痛哭与无奈——
欲戴其冠,须承其重,皇帝看起来君临天下富有四海,但在大臣们眼中只不过是摆在神龛里的神像,一言一行都得符合他们预设的圣君模板,稍有违拗就仿佛天塌了一样。
常洛己经不说话了,孙承宗仍然在喋喋不休地说。
常洛终于忍不住打断孙承宗,“朕虽为天子,但也是个父亲,难道连儿子成婚之事都做不得主?”
孙承宗伏地叩首,“陛下息怒,臣一心只为社稷着想,太子成婚晚,则皇嗣晚得,于国本不稳啊。历代成婚年龄,北周武帝令:男十五,女十三;唐太宗令:男二十,女十五;唐玄宗令:男十五,女十三;宋仁宗令:男十五,女十三;太祖令:男十六,女十四。”
封建统治者代天牧守,搞人囗畜牧业让人形牛马劳作不休,扒皮吃肉喝血,可不得希望他们繁殖迭代快一些么,必须得比统治阶层对民脂民膏的更快才行。
常洛冷哼一声,说道:“不论男子还是女子,十五六岁时身体都还没有长成,这么早就成婚,生下的子嗣很容易夭折,或者身体孱弱。男子二十四岁、女子二十二岁成婚最为合适。\"
孙承宗远不是文震孟那么好糊弄的,又是引经据典辩论,大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架式。
常洛简直怕了这个倔老头了,只好让了一步,\"那就二十二岁大婚吧。\"
孙承宗:\"十八岁。\"
常洛:\"二十一岁。\"
孙承宗:\"十八岁。\"
常洛:\"二十岁。\"
孙承宗:\"十八岁。\"
常洛终于怒了,“孙爱卿,莫要再逼朕了,朕意已决,太子二十岁大婚。此事不容再议!”
再说就适得其反了,孙承宗只得伏地应道:“陛下圣明,臣遵旨,太子就定二十岁大婚。但太子出阁读书的事,臣还有本要奏。臣听文震孟说,太子今后不在宫中读书,而是游历天下以增长见识,臣认为此议甚为不妥。”
常洛问道:\"为何?\"
孙承宗道:\"太子出行,非比寻常,须得有仪仗,有扈卫,有警跸,沿途还得有驻跸之所,所过州县,须得迎送,耗费极其繁大。\"
常洛问道:\"就不能轻车简从吗?\"
孙承宗道:\"不能,一来事关皇家礼仪,二来事关太子安危,无法将就。还有一个更大的理由,皇子一旦议了储,就不能久离京师。\"
常洛听了孙承宗的话后,皱着眉说道:
“孙爱卿,朕知晓你的担忧。但太子若一直在宫中,所见所闻有限,日后如何治理天下?\"
孙承宗忙回道:“陛下,宫中亦有诸多贤能之士可为师,再者可以邀请各地大儒进宫讲学,同样可增见闻。”
常洛微微摇头,“纸上得来终究浅,觉知此事要恭行。朕想让太子了解民间疾苦,百姓生活,这宫中岂能全然体会?”
孙承宗一时语塞,沉思片刻后说:“陛下,若真要太子出游体察民情,不如就在京城周边,或者山东、山西、河南一带,既增长了见识,又能保障太子安全。”
常洛说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既为太子,将来就是天下之主,岂能畏首畏尾,怕这怕那?此事朕意已决,孙先生不必多说了。\"
话已经说到这个份上,孙承宗只好退了出来,心中隐退的意愿又增加了两三分。
又过了三四天,常洛召朱由检到乾清宫西暖阁中来,开门见山说道:\"五哥儿,我准备让你仿效太祖,到南北各省去游历,你意下如何?\"
朱由检从生下来起就生活在深宫之中,那一年跟着瞿式耜、高迎祥、朱由校一起,一路南行去凤阳住了两年多,才明白民间老百姓的生活在书本中是看不到的。
凤阳名为中都,照理说应该能沾到皇家的光的,然而事实刚好相反,凤阳人反而因为皇陵而平白多出了许许多多的赋税和傜役,日子比从前过得更苦了。
凤阳的民谣竟然唱: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面对常洛的询问,朱由检答道:\"父皇的良苦用心,儿臣明白。\"
\"什么用心?\"
\"了解民生艰难,将来轻傜薄赋,善待黎民百姓。\"
常洛欣慰地点了点头,说道:
\"丘濬在《大学衍义补》中说——
【君有民而不知恤之,使其寒不得衣,饥不得食,凶年不得养其父母,育其妻子。厚征之,重敛之,以不时苦之,以非道虐之,故民生怨怼背畔之心,以君为仇寇矣】
这一段文怎么解?\"
朱由检不假思索答道:
\"这一段文,是告诫为君者,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要善待小民,不可滥发傜役,误了农时,不可滥征赋税,致民贫苦。小民也是人,也要穿衣吃饭,养活父母妻子儿女。\"
\"到了灾荒饥馑之年,圣明之君总是想方设法发粮赈济,不使饿毙于道旁,陈尸于沟壑。\"
\"而暴虐之君则不然,不仅不赈济,反而还变着法子盘剥。小民无以为活,于是心生怨恨,天下就大乱了……\"
常洛频频颔首,又接着考问:\"如何做到荒年赈济?\"
\"须得丰年积粟。\"
\"如何做到丰年积粟?\"
\"一曰勤,二曰俭。\"
\"何谓勤?\"
\"有章必答,有奏必覆,有不明白处必问有司。\"
\"何谓俭?\"
\"不爱绫罗绸缎 、山珍海味,布衣蔬食以为天下表率;库有余钱不要花在楼台殿宇上,要花在农田水利驿站道路上……\"
常洛满意地点了点头,\"你年纪轻轻,就有一颗济世救民的心,我很是欣慰。惟愿你是出于真心,而不是放在嘴巴上骗人骗己的。\"
朱由检答道:\"儿臣是出于真心。\"
常洛粲然一笑,重重地拍在他的肩膀上,\"记住你说的话。\"
这一次,朱由检没有躲开。
孙承宗责备道:\"这件事关系到国家体制,文堂部应该据理力争的。\"
文震孟十分委屈,\"陛下能言善辩,我根本辩不过。\"
孙承宗说道:\"太子到二十四岁才大婚,这个年龄也太大了。\"
温体仁说道:\"二十四岁说大的确有一点大,但这毕竟是陛下家事,咱们做臣子的也不好多说。\"
孙承宗反问道:\"陛下的家事就是国事,你我做辅臣的应该据理力争。\"
温体仁哑口无言。孙承宗要内阁五辅臣集体上书申辩,徐光启、温体仁、周延儒、洪承畴都反应冷淡。
孙承宗见状,心中气愤不已,大声道:“诸公既不愿同署,孙某便独自上书。”
说罢,拂袖而去。
孙承宗回府后,即刻奋笔疾书,言辞恳切地阐述太子二十四岁才大婚于国于家都不妥当,力劝皇上重新考虑成婚之事的安排。
奏疏呈上之后,常洛看毕却十分不悦,认为孙承宗此举乃是越俎代庖,干预皇家私事,召他到文华殿觐见。
孙承宗一进殿,就直言太子二十四岁才大婚甚为不妥,请皇帝收回成命。
常洛头皮都是麻的,内阁这真是管天管地,连皇家什么时候结婚什么时候生孩子都要管?
他再一次地感受到了朱翊钧的痛哭与无奈——
欲戴其冠,须承其重,皇帝看起来君临天下富有四海,但在大臣们眼中只不过是摆在神龛里的神像,一言一行都得符合他们预设的圣君模板,稍有违拗就仿佛天塌了一样。
常洛己经不说话了,孙承宗仍然在喋喋不休地说。
常洛终于忍不住打断孙承宗,“朕虽为天子,但也是个父亲,难道连儿子成婚之事都做不得主?”
孙承宗伏地叩首,“陛下息怒,臣一心只为社稷着想,太子成婚晚,则皇嗣晚得,于国本不稳啊。历代成婚年龄,北周武帝令:男十五,女十三;唐太宗令:男二十,女十五;唐玄宗令:男十五,女十三;宋仁宗令:男十五,女十三;太祖令:男十六,女十四。”
封建统治者代天牧守,搞人囗畜牧业让人形牛马劳作不休,扒皮吃肉喝血,可不得希望他们繁殖迭代快一些么,必须得比统治阶层对民脂民膏的更快才行。
常洛冷哼一声,说道:“不论男子还是女子,十五六岁时身体都还没有长成,这么早就成婚,生下的子嗣很容易夭折,或者身体孱弱。男子二十四岁、女子二十二岁成婚最为合适。\"
孙承宗远不是文震孟那么好糊弄的,又是引经据典辩论,大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架式。
常洛简直怕了这个倔老头了,只好让了一步,\"那就二十二岁大婚吧。\"
孙承宗:\"十八岁。\"
常洛:\"二十一岁。\"
孙承宗:\"十八岁。\"
常洛:\"二十岁。\"
孙承宗:\"十八岁。\"
常洛终于怒了,“孙爱卿,莫要再逼朕了,朕意已决,太子二十岁大婚。此事不容再议!”
再说就适得其反了,孙承宗只得伏地应道:“陛下圣明,臣遵旨,太子就定二十岁大婚。但太子出阁读书的事,臣还有本要奏。臣听文震孟说,太子今后不在宫中读书,而是游历天下以增长见识,臣认为此议甚为不妥。”
常洛问道:\"为何?\"
孙承宗道:\"太子出行,非比寻常,须得有仪仗,有扈卫,有警跸,沿途还得有驻跸之所,所过州县,须得迎送,耗费极其繁大。\"
常洛问道:\"就不能轻车简从吗?\"
孙承宗道:\"不能,一来事关皇家礼仪,二来事关太子安危,无法将就。还有一个更大的理由,皇子一旦议了储,就不能久离京师。\"
常洛听了孙承宗的话后,皱着眉说道:
“孙爱卿,朕知晓你的担忧。但太子若一直在宫中,所见所闻有限,日后如何治理天下?\"
孙承宗忙回道:“陛下,宫中亦有诸多贤能之士可为师,再者可以邀请各地大儒进宫讲学,同样可增见闻。”
常洛微微摇头,“纸上得来终究浅,觉知此事要恭行。朕想让太子了解民间疾苦,百姓生活,这宫中岂能全然体会?”
孙承宗一时语塞,沉思片刻后说:“陛下,若真要太子出游体察民情,不如就在京城周边,或者山东、山西、河南一带,既增长了见识,又能保障太子安全。”
常洛说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既为太子,将来就是天下之主,岂能畏首畏尾,怕这怕那?此事朕意已决,孙先生不必多说了。\"
话已经说到这个份上,孙承宗只好退了出来,心中隐退的意愿又增加了两三分。
又过了三四天,常洛召朱由检到乾清宫西暖阁中来,开门见山说道:\"五哥儿,我准备让你仿效太祖,到南北各省去游历,你意下如何?\"
朱由检从生下来起就生活在深宫之中,那一年跟着瞿式耜、高迎祥、朱由校一起,一路南行去凤阳住了两年多,才明白民间老百姓的生活在书本中是看不到的。
凤阳名为中都,照理说应该能沾到皇家的光的,然而事实刚好相反,凤阳人反而因为皇陵而平白多出了许许多多的赋税和傜役,日子比从前过得更苦了。
凤阳的民谣竟然唱: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面对常洛的询问,朱由检答道:\"父皇的良苦用心,儿臣明白。\"
\"什么用心?\"
\"了解民生艰难,将来轻傜薄赋,善待黎民百姓。\"
常洛欣慰地点了点头,说道:
\"丘濬在《大学衍义补》中说——
【君有民而不知恤之,使其寒不得衣,饥不得食,凶年不得养其父母,育其妻子。厚征之,重敛之,以不时苦之,以非道虐之,故民生怨怼背畔之心,以君为仇寇矣】
这一段文怎么解?\"
朱由检不假思索答道:
\"这一段文,是告诫为君者,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要善待小民,不可滥发傜役,误了农时,不可滥征赋税,致民贫苦。小民也是人,也要穿衣吃饭,养活父母妻子儿女。\"
\"到了灾荒饥馑之年,圣明之君总是想方设法发粮赈济,不使饿毙于道旁,陈尸于沟壑。\"
\"而暴虐之君则不然,不仅不赈济,反而还变着法子盘剥。小民无以为活,于是心生怨恨,天下就大乱了……\"
常洛频频颔首,又接着考问:\"如何做到荒年赈济?\"
\"须得丰年积粟。\"
\"如何做到丰年积粟?\"
\"一曰勤,二曰俭。\"
\"何谓勤?\"
\"有章必答,有奏必覆,有不明白处必问有司。\"
\"何谓俭?\"
\"不爱绫罗绸缎 、山珍海味,布衣蔬食以为天下表率;库有余钱不要花在楼台殿宇上,要花在农田水利驿站道路上……\"
常洛满意地点了点头,\"你年纪轻轻,就有一颗济世救民的心,我很是欣慰。惟愿你是出于真心,而不是放在嘴巴上骗人骗己的。\"
朱由检答道:\"儿臣是出于真心。\"
常洛粲然一笑,重重地拍在他的肩膀上,\"记住你说的话。\"
这一次,朱由检没有躲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