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青铜秘藏 > 第73章 请将激将

青铜秘藏 第73章 请将激将

    李月亭回到香港,把几个文物界的元老以及相应的设备请到家里,一连几天起居在他家中,研究他带回的那盏铜灯。几个文物界的老前辈,运用各种现代科技手段和传统的检测方法,反复对铜灯进行鉴定。最后得出结论:

    铜灯己有上千年的历史,是青铜器中的珍品。从人物造型,仕女的服饰,与唐代比较吻合;从铸造方法和用料,则接近宋代。

    专家们指出:宋代的工艺更加先进,模具的精度很高。铜灯每个局部都非常光滑,没有迟滞之感,用料的比例也以精铜为主。宋基本上沿袭唐的大统,继承了唐文化的辉煌。在宋的中期,才逐渐形成有别于唐的文化风格。因此,铜灯准确的年代,是否是宫中御用之物,由于没有资料比照,专家们一时难下定论。

    李月亭对专家的结论很满意,起码他没有看走眼,不经意间寻觅到一件国宝。他觉得遗憾的是,专家们下不了定论。

    一件文物没有准确的定论,它的价值也就大大打了折扣。

    李月亭送走了那几个专家,兀地想起一个人来——台湾故宫博物馆着名的文物专家蔡北原。李月亭自从玩上文物,就有意识地与各方专家、学者交朋友。他有次去台湾故宫参观时,就慕名前去拜访蔡北原,两人相谈甚欢,一直保持着书信往来。嘉士比上次在丽都大酒店的拍卖,蔡北原声明是最后一次,他还会随自己再次前往香港?

    请将不如激将。

    李月亭想好了主意,决定亲自飞一趟台湾。

    李月亭在台北安顿好,一看时间还早,他顾不上休息,立即驱车赶往蔡北原的寓所。

    蔡北原柱着拐杖,亲自前来给他开门,拉着他的手进入客厅,请他在沙发上坐下。

    蔡北原祖籍福建,李月亭就在香港专营大陆清茶的一家茶庄,选了两厅乌龙茶中的精品,作为给蔡北原的见面礼。

    果然,蔡北原将两厅茶叶看了又看,爱不释手。他亲自动手洗净茶具,用电炉烧开一壶水,净了手后,再按茶道的顺序,沏了一壶好茶。末了,他端起一杯茶,闻着从杯中散发出来的清香,陶醉了。

    “君子之交淡如水……”蔡北原喝一口茶,唇齿含香,茶水进入食道,仿佛一股清流直泄肺腑,惬意极了。他是个极为敏感的人,知道李月亭到台北来看他,一定有紧要的事情。

    蔡北原是个心里藏不住事的人,他望着李月亭,贸然发问。

    “月亭兄,有一事我不明白……那幅《牧牛图》我看出是赝品,稀里糊涂就签了字……你明知是假,为何花巨资买下?”

    “蔡老,”李月亭不慌不忙,向蔡北原解释:“我得手的是米南公的摹本,米芾是宋朝的书画大家,能得到他的摹本极不容易!我想请蔡老注意一个事实:东西方文化有异,但审美的的情趣、标准,是大同小异的。但是,其艺术品的价值观却不一样。举例来说,一幅近代梵高的画,可以卖上几千万美元,而我们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国画,在世界上却没有它应有的地位。就拿那幅《牧牛图》来说,是唐朝罕见的珍品,我才付了区区七千万港币,连梵高一幅画的零头都不到!蔡老,这难道不让人痛心?”

    蔡北原听李月亭这样一说,心里的气消了一些,情不自禁的点头赞同。

    李月亭见打动了蔡北原,他趁热打铁,继续往下说。

    “我是一个文物商人,以拯救华夏文物、提升我国文物在世界上的地位为己任。这种歧视华夏文物的现象,不能听之任之。您也看到了,我在嘉士比那次拍卖会上,我倾其所有,一路将所有拍品的价格抬高,就是想要将我们的文物拍出高价,扬眉吐气,哪怕是假的!”

    蔡北原觉得自己有些错怪了李月亭,他拿起茶壶,往两个杯子里倒满茶水。

    李月亭轻轻叹着气:“其实,那幅《牧牛图》事前我并不知道它是赝品……”

    蔡北原看着李月亭,眼里流露出疑惑的神情。

    “那幅古画,是我从大陆亲自带回香港的,在拍卖之前一真锁在我的保险柜里,任何人不能接近。就是拍卖前放在渣打银行,那金库也有重兵看守,想不到在丽都大酒店,在众目睽睽之下被人掉了包!”

    “有这种事情?”蔡北原惊讶不已。

    “我说的都是真话,真品至今没有下落!”

    蔡北原不理解:“既然你知道画是赝品,为何还要出高价买下?”

    “蔡老,那幅古画虽然有假,但确实是出自宋朝米南公之手,其价值也不可低估。只有您的签字,才能认定。因为只有您,一言九鼎!我的良苦用心,蔡老,您理解了吧?何况,我是受人之托,无论真假一律高价买下。”

    蔡北原沉默良久,对李月亭说的话,不能不信,又觉得不能全信。因此,他既不回答是,也不说不是。他端起茶杯,向着李月亭。

    “月亭兄,谢谢你的好茶,我恍然间似乎回到了儿时的故乡……古人云:深夜客来茶当酒,我以茶当酒,敬你一杯!”

    “不敢,蔡老是当今文物界的泰斗,还是我敬您!”

    “不要虚情假意,我敬你就是我敬你!来,喝!”

    蔡北原将空了的杯子倒满茶:“什么泰斗不泰斗,我现在是闲人一个!”

    “蔡老,激流勇退,方显英雄本色!综观您的一生,您无愧无悔!”

    “说得也是。不过,真的闲下来,还有些闲不住……”

    “您哪儿在闲啊,我看您最近又出了一本鉴赏宋瓷的书。”

    “我还有一本关于毛公鼎的专着,这本书出版以后,我想封笔了。”

    蔡北原提到的毛公鼎,李月亭知道此鼎是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三件镇院之宝之一。蔡北原精通文物鉴赏,把青铜器放在最后来写,除了慎重,可能还想毕其一生精力,来完成这部巨着。

    李月亭望着有些老态龙钟的蔡北原,不禁为他治学严谨而感动。

    “为什么要封笔,身体欠佳?”

    “你该问我——尚能饭否?”

    “蔡老,您开玩笑了!”

    蔡北原忽然正色,神情暗然。

    “我说的是真话,我刚从鬼门关回来……”

    “您说什么?”

    “我大病了一场……七十三、八十四,我七十有二,在翻坎哪!”

    “这坎一翻过去,您……必有后福!”

    “但愿吧……哎,说了半天,你到台北来,不会是就来与我神吹的吧?”

    “想您了,就来看您!”

    “没那么简单……”蔡北原疑惑地望着李月亭:“说实话!”

    李月亭诡秘地一笑:“没事!蔡老,我讲个笑话给您听……有个人在大陆得了一尊青铜器,回到香港,找了几个公认的青铜器专家来鉴定。您猜怎么着?连凡眼肉胎的人,都看出是一尊唐代的青铜宫灯,那几个专家反而说不出个子曰!”

    “你说什么,唐代的青铜宫灯?”

    蔡北原对青铜器颇有研究,可以说耗尽了他一生的心血。然而,他不敢贸然下笔。

    一是殷商时期、春秋战国留下来的青铜器为数不多。二是从秦汉到元明,这期间中原屡遭外族侵犯。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五胡十六国……尤其是唐代的安史之乱,宋朝的靖康之耻,清末入侵中国的八国联军……中原的文化遭到空前的破坏。攻城掠池后地疯狂抢劫、破坏、焚烧,常常使高度的文明荡然无存。这也是秦汉以来,唐、宋、元等朝代重要文物流传甚少的根本原因。因此,蔡北原一听见李月亭道出“唐代青铜宫灯”,就引起他的高度注意。

    一睹盛唐青铜器风采,蔡北原梦寐以求。

    李月亭见蔡北原上钩了,心中不由暗喜,他故意东拉西扯,要吊足蔡北原的胃口:“好象是吧,有两尺多高……”

    “两尺多高?那算得上是重器了!你往下说!”

    “我只是估计,也许没那么高……”

    “什么样的造型?”

    “灯身……是一个跪地的仕女,她双手托着一个花篮……花篮里是装油的灯盏,很别致!仕女身上的服装么……穿得很露!”

    “你见过?”

    李月亭笑而不答。

    蔡北原急了:“你说呀!”

    “我说什么好呢?有句话我说了您老别介意……”

    “你说吧!”

    “香港的陈公展看了,说不出个一、二、三来。可能是自我解嘲吧,他说就是台北的蔡北原见了这盏灯,也不一定吃得住。他老了,经常看走眼……”

    “岂有此理!”蔡北原气得吹胡子瞪眼:“陈公展过去是上海的小瘪三,我看他可怜,才收留他在故宫写写算算,他今天竟敢口出狂言!”

    “蔡老,这种势利小人,犯不着和他生气。”李月亭认为火侯不够,他又添了一把火:“他还说您徒有虚名,对青铜器一知半解……所着的书,将来会贻误子弟!”

    李月亭最后几句话,气得蔡北原直是哆索,一股劲地用手中的拐杖擢地,好半天才缓过气来。

    “月亭兄,你替我给铜灯的主人捎个话,我蔡北原给他鉴定,分文不取!”

    “何必呢,该收的鉴定费还是要收的……”

    “不,我说到做到!你带资料来没有?”

    “我只带来一张照片。”

    “好,给我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