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篮桥进修后,穿到红楼当丫鬟 第95章 请罪
一行人来到内殿,御医正在给皇帝看诊,最后得出的结果是:皇帝年岁大了,又遭受了一番打击,身子骨有些不好了,不能过于操劳,不然就容易折寿。
大臣们面面相觑,做皇帝的,除了昏君,不然哪里有不操劳的。
有人不禁在心里想着:陛下不能操劳好呀,这做臣子的,可不得为主分忧吗?
皇帝问起几位皇子的情况,众人不敢言语。
皇帝看向殿内的人,最后还是宁寿亲王顶着帝王威压,回了话。
“四皇子、五皇子起兵……东宫一脉尽殁……”宁寿亲王吞吞吐吐的,将这个噩耗告知了皇帝。
皇帝惊怒交加,随即又是无限的悲痛,噙着泪,嗓音沙哑道:“那两个畜生呢?”
宁寿亲王一咬牙,将事情尽说了。
“四皇子死于东宫侍卫之手,五皇子带人围攻勤政殿,被御前的侍卫挡住了,当时情况危急,不知何处射来的箭矢,中伤五皇子,五皇子伤重不治身亡……皇陵那边传来消息,庶人被毒杀……”
宁寿亲王垂眸,不敢看皇帝的脸色,心里也不禁同情起这高高在上的帝王来。
几个儿子全死了,白发人送黑发人,还一次性送走四个,谁能承受住这个打击?
陛下又不是唐明皇,能狠得下心,一日杀三子。
陛下要是能狠得下心,太子也不可能成为太子。
“噗!”皇帝口中喷出一口心头血,显然是遭受不住这个打击。
“陛下!”
“陛下!”
内殿又乱了起来,朝臣都焦急起来,陛下刚好点,要是受不住这打击,死了怎么办?
外面还在打仗,临时换了皇帝,战局定然会有所改变,到时候一片大好的形势急转直下,会动摇国本的。
陛下不能死,至少不能现在死。
这是众人的共识。
兕姐儿抱着皇八子,跪在龙塌旁,哀声道:“陛下,皇八子还未满月,陛下何故弃他而去,一个失祜的孩子,如何在群狼环伺中活下去?”兕姐儿抱着孩子,用孩子激发皇帝的求生欲。
皇帝瞧见那襁褓,虽然还未看见孩子的模样,但他听见“皇八子”,他心中一定:朕还有儿子!
皇帝激发起了求生欲,御医连忙施针用药,将病情稳定了下来。
方才的那一口血,损耗了皇帝太多的精气,皇帝要静养一段时间。
皇帝稳住了心神,吩咐内阁与六部同理朝政,宁寿亲王暂且摄政统领朝政。
几位大臣跟宗亲退下去之后,皇帝道:“将皇八子抱给朕看看。”
这可能是他最后的一个孩子了,对于自己的身体,皇帝心里还是有数的,保养得好,可能还有十余年寿命,能得到孩子长大,至于再生两个孩子,只怕是无能为力了。
兕姐儿抱着孩子,犹豫了一下,没有上前,直接跪了下去。
三个大太监,也没有言语,也跪了下去。
皇帝见此,眼睛微微眯起。
兕姐儿鼓足勇气道:“臣等有罪。”
“奴才有罪!”
夏守忠、明守义、陈守礼都跪下,高呼有罪。
皇帝道:“何罪之有?”
兕姐儿道:“欺君之罪,臣等罪该万死,皇八子……是位小公主。”说完,兕姐儿一副惶恐的模样,将襁褓内的孩子递到皇帝跟前。
皇帝眼瞳紧缩,压着怒意,低声道:“汝等可是胡言?”
众人瑟瑟发抖,现如今守在殿内的,都是他们的心腹,因此也不需要清场。
四人你一言我一语,将事情经过说了。
“当时情况危急,几位宗亲威逼,要见陛下,还将宫门给封了。臣等惶恐万分,怕护不住陛下,只得出此下策。贵人刘氏自愿喝下催产药,诞下皇嗣,臣等商议之后,谎称诞下的是皇八子华,借皇子之势压住宗亲大臣,在宁寿亲王、温妃的支持下,皇嗣‘验明正身’,上了玉牒,然后宫门才打开,臣等才请来内阁的大学士、六部尚书等人……”
皇帝示意宫人接过皇八子,掀开襁褓,打开孩子的衣裳看了,确实是个公主。
他心绪起伏不定,呼吸急促,听着耳边兕姐儿的回禀之声,他的呼吸渐渐缓了下来。
兕姐儿匍匐在地:“臣死罪,一罪欺骗宗亲,二罪欺君,不敢妄求恕罪。现下陛下已醒,臣惶恐,求陛下赐死微臣,恢复皇八子身份,以正视听。三位公公都是在微臣的蛊惑下,又担忧陛下安危,这才赞同微臣如此行事,求陛下宽恕。”
兕姐儿请罪,夏守忠三人也匍匐请罪,当时的情况确实危急,宗亲威逼,就等皇帝死了好继承皇位,他们也没有办法,只好依兕姐儿所言行事。
现如今,皇帝醒来,他们可能逃不过一死。
陈守礼不想死,脑子不停的转,急得满头大汗,想为自己谋求一条生路。
“陛下容禀,当时情况实在危急,几位皇子殁了,宗亲逼宫。奴才等实在没办法,才如此行事。还有……还有……奴才事后收敛几位皇子的尸身,查到了一点蛛丝马迹,四皇子、五皇子起兵,是受人蛊惑,背后似有宗亲旧臣的痕迹,只是他们扫尾实在是太快,奴才没有抓住他们的尾巴。”陈守礼知道,现如今能让自己活命的,就只有突出当时的情况有多危急,宗室有多嚣张,皇帝的情况有多危险。
兕姐儿匍匐在地,听到陈守礼的话语,嘴角忍不住勾起,随后立即压下,装出惶恐状,身子也忍不住瑟瑟发抖。
皇帝听到几位皇子之死,跟宗亲有关,就想起先前黄河决堤一事,背后也有着宗亲的手笔,他们究竟想干什么?难道想谋朝篡位不成?
皇帝又问了一些关键的信息,比如,四皇子、五皇子起事的兵士是从哪里来的?
当皇帝得知,四皇子、五皇子起兵的兵士来自京都城防营,惊怒道:“没有朕的手谕,城防营如何敢随意调兵?”
此事是明守义调查的,明守义就起身回道:“是有贼人,拿了太子印鉴,调动了兵士。那些兵士,都是勋贵子弟营帐下的兵士,私下里与太子有所往来。”
皇帝有些不可置信,他不许皇子沾手兵权,太子如何插手进京都城防营的?
迷雾重重,让皇帝看不清真相。
“去查!太子的印鉴是如何调动兵马的!”
大臣们面面相觑,做皇帝的,除了昏君,不然哪里有不操劳的。
有人不禁在心里想着:陛下不能操劳好呀,这做臣子的,可不得为主分忧吗?
皇帝问起几位皇子的情况,众人不敢言语。
皇帝看向殿内的人,最后还是宁寿亲王顶着帝王威压,回了话。
“四皇子、五皇子起兵……东宫一脉尽殁……”宁寿亲王吞吞吐吐的,将这个噩耗告知了皇帝。
皇帝惊怒交加,随即又是无限的悲痛,噙着泪,嗓音沙哑道:“那两个畜生呢?”
宁寿亲王一咬牙,将事情尽说了。
“四皇子死于东宫侍卫之手,五皇子带人围攻勤政殿,被御前的侍卫挡住了,当时情况危急,不知何处射来的箭矢,中伤五皇子,五皇子伤重不治身亡……皇陵那边传来消息,庶人被毒杀……”
宁寿亲王垂眸,不敢看皇帝的脸色,心里也不禁同情起这高高在上的帝王来。
几个儿子全死了,白发人送黑发人,还一次性送走四个,谁能承受住这个打击?
陛下又不是唐明皇,能狠得下心,一日杀三子。
陛下要是能狠得下心,太子也不可能成为太子。
“噗!”皇帝口中喷出一口心头血,显然是遭受不住这个打击。
“陛下!”
“陛下!”
内殿又乱了起来,朝臣都焦急起来,陛下刚好点,要是受不住这打击,死了怎么办?
外面还在打仗,临时换了皇帝,战局定然会有所改变,到时候一片大好的形势急转直下,会动摇国本的。
陛下不能死,至少不能现在死。
这是众人的共识。
兕姐儿抱着皇八子,跪在龙塌旁,哀声道:“陛下,皇八子还未满月,陛下何故弃他而去,一个失祜的孩子,如何在群狼环伺中活下去?”兕姐儿抱着孩子,用孩子激发皇帝的求生欲。
皇帝瞧见那襁褓,虽然还未看见孩子的模样,但他听见“皇八子”,他心中一定:朕还有儿子!
皇帝激发起了求生欲,御医连忙施针用药,将病情稳定了下来。
方才的那一口血,损耗了皇帝太多的精气,皇帝要静养一段时间。
皇帝稳住了心神,吩咐内阁与六部同理朝政,宁寿亲王暂且摄政统领朝政。
几位大臣跟宗亲退下去之后,皇帝道:“将皇八子抱给朕看看。”
这可能是他最后的一个孩子了,对于自己的身体,皇帝心里还是有数的,保养得好,可能还有十余年寿命,能得到孩子长大,至于再生两个孩子,只怕是无能为力了。
兕姐儿抱着孩子,犹豫了一下,没有上前,直接跪了下去。
三个大太监,也没有言语,也跪了下去。
皇帝见此,眼睛微微眯起。
兕姐儿鼓足勇气道:“臣等有罪。”
“奴才有罪!”
夏守忠、明守义、陈守礼都跪下,高呼有罪。
皇帝道:“何罪之有?”
兕姐儿道:“欺君之罪,臣等罪该万死,皇八子……是位小公主。”说完,兕姐儿一副惶恐的模样,将襁褓内的孩子递到皇帝跟前。
皇帝眼瞳紧缩,压着怒意,低声道:“汝等可是胡言?”
众人瑟瑟发抖,现如今守在殿内的,都是他们的心腹,因此也不需要清场。
四人你一言我一语,将事情经过说了。
“当时情况危急,几位宗亲威逼,要见陛下,还将宫门给封了。臣等惶恐万分,怕护不住陛下,只得出此下策。贵人刘氏自愿喝下催产药,诞下皇嗣,臣等商议之后,谎称诞下的是皇八子华,借皇子之势压住宗亲大臣,在宁寿亲王、温妃的支持下,皇嗣‘验明正身’,上了玉牒,然后宫门才打开,臣等才请来内阁的大学士、六部尚书等人……”
皇帝示意宫人接过皇八子,掀开襁褓,打开孩子的衣裳看了,确实是个公主。
他心绪起伏不定,呼吸急促,听着耳边兕姐儿的回禀之声,他的呼吸渐渐缓了下来。
兕姐儿匍匐在地:“臣死罪,一罪欺骗宗亲,二罪欺君,不敢妄求恕罪。现下陛下已醒,臣惶恐,求陛下赐死微臣,恢复皇八子身份,以正视听。三位公公都是在微臣的蛊惑下,又担忧陛下安危,这才赞同微臣如此行事,求陛下宽恕。”
兕姐儿请罪,夏守忠三人也匍匐请罪,当时的情况确实危急,宗亲威逼,就等皇帝死了好继承皇位,他们也没有办法,只好依兕姐儿所言行事。
现如今,皇帝醒来,他们可能逃不过一死。
陈守礼不想死,脑子不停的转,急得满头大汗,想为自己谋求一条生路。
“陛下容禀,当时情况实在危急,几位皇子殁了,宗亲逼宫。奴才等实在没办法,才如此行事。还有……还有……奴才事后收敛几位皇子的尸身,查到了一点蛛丝马迹,四皇子、五皇子起兵,是受人蛊惑,背后似有宗亲旧臣的痕迹,只是他们扫尾实在是太快,奴才没有抓住他们的尾巴。”陈守礼知道,现如今能让自己活命的,就只有突出当时的情况有多危急,宗室有多嚣张,皇帝的情况有多危险。
兕姐儿匍匐在地,听到陈守礼的话语,嘴角忍不住勾起,随后立即压下,装出惶恐状,身子也忍不住瑟瑟发抖。
皇帝听到几位皇子之死,跟宗亲有关,就想起先前黄河决堤一事,背后也有着宗亲的手笔,他们究竟想干什么?难道想谋朝篡位不成?
皇帝又问了一些关键的信息,比如,四皇子、五皇子起事的兵士是从哪里来的?
当皇帝得知,四皇子、五皇子起兵的兵士来自京都城防营,惊怒道:“没有朕的手谕,城防营如何敢随意调兵?”
此事是明守义调查的,明守义就起身回道:“是有贼人,拿了太子印鉴,调动了兵士。那些兵士,都是勋贵子弟营帐下的兵士,私下里与太子有所往来。”
皇帝有些不可置信,他不许皇子沾手兵权,太子如何插手进京都城防营的?
迷雾重重,让皇帝看不清真相。
“去查!太子的印鉴是如何调动兵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