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四合院:重生52,我有逆天悟性 > 第84章 如此

四合院:重生52,我有逆天悟性 第84章 如此

    易忠海渴望稳固管事大院的地位,所以他需要小心处理,不能让秦淮茹产生怀疑。

    宴席结束后,何大清和刘海中也是如此。

    作为管理一方,无论是迎合秦淮茹的需求,或是维护自身形象,他们都不应错过这一机会。

    接下来是许富贵。

    这个小子也有自己的心思,同样是看准时机,想要亲近秦淮茹。

    管事并非铁板一块,他明白有时候机不可失。

    许大茂回家后活跃的身影再次浮现,他解释道要去随礼,不能得罪院里的任何一个。\"三七三”,所有两万的人选已经被收纳囊中,其中并不包括陈玉梅。

    但是出乎李平安意料,下一位随礼者是住同一院子的陈玉梅。

    看着离去的陈阿姨,他赶紧开口:

    “陈姐稍等一下。\"李平安提醒道,“还有喜糖,别忘了带走。\"

    说着,他一把喜糖递给她。

    看到满兜糖果,陈玉梅有些惊喜,眼神间满是感动:“谢谢你,平安。\"

    她转身离去,留李平安陷入深思。

    秦淮茹在一旁对庭院里的人事开始有了新的理解,看到陈阿姨的出现,不解地质问道:

    \"大哥,陈姐的家庭好像不太如意啊,怎么还会随这样的份子?其他人来的人也并不多。\"

    他也不是很清楚状况。

    但可以肯定的是,有人在院子里会了解详情。

    稍晚会儿,阎埠贵处理完家务,也会过来参与热闹。

    看着他心疼拿出五万的样子,李平安笑道:

    \"阎老师出手真大方。\"

    \"得了,别提这事了。\"

    \"大家通常都会出两三万,你的条件我明白,不在乎这点零花钱嘛。\"

    \"你那三个小孩要养,就先留下这笔吧!\"

    听到这里,阎埠贵心头一紧:

    虽然感到些许不自在,但他也知道,人在困难时,不能硬撑虚荣。

    原先因气不过贾家人而办这场宴会,他已经贴了不少钱,这一项开销不小。

    凑足了三万之后,李平安问道:

    \"老师,有个事儿请教下。\"

    \"我在这待的时间不长,有些事情不太知情。\"

    \"在我大叔还在世时,跟陈姐姐他们关系怎么样?\"

    为确保阎埠贵明了,李平安解释:

    \"关于陈姐姐的情况,我了解一些。\"

    \"可是刚才她在随份子时只拿了五千,还说下星期要接孩子青竹和元宝回娘家。\"

    的确,闫埠贵听了这话立刻理解李平安的言外之意。

    想了想,他解释说:

    \"老李就是你的那位李大伯,李义林。

    他以前独自生活,人品还算过得去,就是有点冷漠,来往的客人不多。\" \"他自己一个人,存了一些钱。\"

    \"有困难,他会帮忙搭把手。\"

    \"他是男人,有时候不愿意管那些琐事。\"

    \"陈玉梅家境你知道,以前是你大伯帮忙不少,他们可能也记住了这份人情。\"

    \"可能就是帮大伯做做洗衣打扫,有时会递点钱或是拿东西,若是买到什么好东西,青竹和元宝也会来分一杯羹。\"

    听到这个故事,李平安大致了解了状况。

    但他心中仍有所疑惑:

    \"既然如此,我和陈姐之间并无太大差别,为何她会有变化?\"

    阎埠贵斜眼看了王平安一眼,语气有些无奈:

    \"当然不一样!虽然你亲切地称呼她为陈姐,但她那年代,结婚生子很早就开始了,陈玉梅其实只有二十七八岁的样子。\"

    \"那时候你大伯病弱得很,已五十出头。\"

    \"玉梅帮一把是情有可原,虽有人妒忌,但没什么闲话。\"

    \"毕竟,这个时代都不轻松,但你这个年轻的单身汉到来后,模样又俊俏……\"

    \"如果玉梅再多做些什么,怕就有人说她是不要脸了。\"

    李平安闻言,恍然大悟。

    此前的确未曾想过这些问题。

    现在听阎埠贵一分析,他有所明白。

    另一边,秦淮茹听见此番讨论后,心生怜悯,望着李平安开口道:

    \"李大哥,既然陈姐身处困境,而且先前与你大伯交情不浅……我们是不是应该考虑帮助一把。\"

    对此,李平安并无所谓,毕竟秦淮茹的好心并不是坏事。

    关键是要在适当的时机出手,否则会让人心中不好受。

    比如这次:

    陈玉梅本因情面上的事而来随份子,可能是囊中羞涩,只得拿出区区五千,连出席宴请都颇为尴尬。

    假如就这样硬拽她前来,恐怕……

    人们心里不见得欢喜接受。

    可能的。

    还会伤害自尊心呢。

    所以帮助他人也要讲究策略。

    现在已经进入十一月了,夜里有些冷了起来。

    夜晚里缩进温暖的被窝。

    内心就觉得惬意得很。

    初到这座院落时。

    晚上入睡前。

    秦淮茹还有些羞涩。

    不过想到即将在此长居,这样的害羞也就不必要了。

    轻轻上门掩护。

    紧接着。

    她在衣橱前来回摸索一番。

    等到穿戴整齐后,站在床边看着李平安,脸上泛起了丝丝羞赧之色:

    “李大哥,你觉得我这样好看吗?”

    呵...

    这一回是套红衣毛衫。

    依然是高领款式的,仅在领口处有一圈厚重毛绒,下至前胸便顺延直坠。

    把 包裹住了,而后部...

    则大半个后背都 在外。

    这件毛衫又较长,直达大腿上方。

    至于下面……就没有了。

    边缘线条也修长,从侧面看是一道优雅的圆形轮廓。

    艳丽的大红毛衫搭配羊脂 的肤色,形成鲜明对比,引人侧目。

    李平安看到她的乌发高梳成髻,白皙的脖颈系上一圈朱红,眼前也一亮。

    必须得说一句。

    在某种程度上,这姑娘天分颇佳。

    她审美的提升飞快,已经开始能预感到主人的心意了。

    庭院另一头。

    对门阎埠贵家里,杨瑞华逗完孩子到夜幕降临才停下来歇息。

    这时听到这边逐渐安静下来,禁不住有些感叹道:

    “这个李平安啊,活脱脱就像一头倔犟的小公牛似的。\"

    “怪不得那个秦淮茹如此全心投入,这倒也说得过去啊!”

    听了这句话。

    阎埠贵郁闷得只能假寐,这种话题太过于戳人心头敏感地带,提及总是不痛快。

    可是隔壁折腾了大半个小时也够折磨的。

    第二日早晨。

    太阳冉冉升起,院子慢慢回复往日生机。

    清晨,秦淮茹早早起身开始打理。

    接着准备早饭菜肴。

    动作干净利落,让经过院门口的人都忍不住赞赏。

    真是个称职的好媳妇。

    李平安捡了便宜啦!

    两人吃过早餐正准备出门的时候,何大清正巧准备上班。

    近段时间何大清心情很不错。

    见到李平安,便热情招呼道:

    “平安,起床出门上班呀?淮茹这是要去上班,你俩过上了这般舒适的生活啊。\"

    看到李平安跟秦淮茹两人都推着自行车的架势,连他的眼神都多了几缕羡慕之色。

    毕竟是。

    整个院子里现在只剩下这两辆车,而且全部归李平安夫妇所有。

    怎能叫旁人不艳羡。

    笑着回应李平安,

    “大爷爷的的确更悠闲,这么年轻就能过得这么舒坦。

    看来有好消息要发生了,恭喜你啊!”

    提到这,何大清眉飞色舞。

    忍不住附和:“同喜同喜!在我的计划中,娶了小白寡妇只是时间问题。\"

    然而李平安轻轻摇头道:

    “那女人你了解其真正底细么?切勿被人算计才好。\"

    此时何大清脑子里全是在想白寡妇吸引人的 模样

    “月娥那个女人只是个农村出身的妇女,怎会存有坏心?”

    “平安,你的担忧有些多余了。\"

    就这样定了。

    好言好语往往难说服固执的幽灵。

    既然何大清自己这般确信,

    那就由他去吧。

    局外人在这样的事情上还是少插话为妙。

    先是和秦淮茹前往红星社区服务中心,随后李平安又转往前门街道。

    到了服务中心。

    这时大部分员工都在里面。

    李平安拍了拍手,开口道:

    “同事们,听好啦。\"

    “我和秦淮茹的婚宴就定在这个周末举行,想来的都欢迎,地点设在南锣鼓巷40号!”

    “不过有件事请大家保密——关于我个人。\"

    “届时就说我是朋友们的朋友就成。\"

    在场的人都应承下来,保证会准时去参加喜酒宴。

    其实一开始街道服务中心刚建立时,

    薪酬福利还算不错。

    一般办事员的薪水已经不逊色于在工厂工作十年的老职员了。

    更重要的是,能够在这里工作的,

    许多人之前都是国营企业的员工。

    一般来说,家庭条件都不差,所以给份礼压根不成为问题。

    更何况这次的新郎官可是个领导者,

    每个人都理所当然会出席。

    然而,关于李平安所说的话,

    众人大多不解,就连听在李德国耳中的内容也颇感蹊跷。

    毕竟在街道办事处任职是光荣的事情,意味着踏入了管理层,

    有的人甚至巴不得能在街上炫耀自家的身份——比如像李平安这样,低调内敛的很少。

    于是李平安简洁解释道:

    “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只是我担心,如果我说出具体的工作性质,邻居们或许会有热心帮忙解决问题的想法。\"

    “我们的工作都是为人民服务的,怎能借此为自己谋取利益?”

    “不过对于某些人,”

    “如果我们不管,他们或许会抱怨。\"

    这话得到了大家的理解和认可,很多人的内心也的确有相同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