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韶音无刃 > 第193章 争锋

韶音无刃 第193章 争锋

    王座之上的元岳变了脸色,众臣更是紧张得大气也不敢出。

    二王子这话里话外不都在暗示是大王子干的嘛!

    王庭中一片寂静,唯有元承醴的声音依旧清晰:“且当日儿臣让赵知简与钟利恒跑了,不日便传出西南三部叛乱,儿臣被父王责令调兵前去平乱,还未有机会为自己辩驳。”

    “你想要辩驳什么?”

    “当日儿臣抓获赵知简本已十拿九稳,偏偏冒出一群醉了酒的士兵,生生撞乱了包围,而这些搅局者,就是王兄手底下的兵!”元承醴站起身,霍然指向了元承轩。

    有大臣低声议论道:“难道大王子为了打压二王子,不惜放走赵知简和钟利恒?”

    “也是,二王子在与大雍的战事中战功卓着,在西风谷之战前所向披靡,后来又抓了钟利恒,相比之下大王子就平庸得多,可不得着急嘛!”

    元承轩冷笑道:“王弟连这么荒谬的话都说得出来?那不过是一队最低级的士兵,连我的面都没见过,王弟是要栽赃我教唆他们捣乱?”

    元岳重重咳了一声,元承轩与元承醴立刻看向了元岳。

    “赵知简和钟利恒逃走的事,此前已经调查过,确实没有找到承轩授意的任何证据。不过,孤听闻自从孤不再亲征之后,军中纪律日渐混乱,承轩,这便是你治军不严的过失!”

    元承轩赶忙跪地请罪:“父王,儿臣有罪。”

    元岳没有立刻处罚,而是转向元承醴道:“承醴,你平乱有功,但看守钟利阳本就是你的职责,在你的眼皮底下竟出了这么大的纰漏,你也有玩忽职守之嫌!”

    元承轩与元承醴各自心中七上八下之际,只听元岳道:“罢了,承醴功过相抵,便按西风谷以前的功劳行赏。承轩,孤不降罚于你,眼下两国战事暂歇,但军队不可解散,你便暂且将统兵之权交给承醴,由他整肃军纪。”

    元岳话落,元承轩的脸色顿时变得煞白。

    不降罚……夺了他的兵权,这还算是不降罚吗?

    之前便有传言让赵知简和钟利恒跑了是他想和元承醴抢功,但当时父王并未降罪,今日突然发难,显然是因元承醴关于三部叛乱的一番撺掇。

    元承轩定了定神道:“儿臣领旨。只是父王,西南三部的叛乱需要彻查,父王切莫听信小人之言,妄下论断!”

    “自然,此事本王会亲自派人彻查。”元岳的面容不怒自威,“承轩,现在就将兵符交给承醴吧。”

    元承轩咬牙将兵符递过,元承醴转身跪谢,高扬的声音传遍了王庭的每一个角落:“谢父王,儿臣定不负所托。”

    一众大臣神色各异,所有人都意识到,二王子经过多年的韬光养晦,第一次在与大王子的博弈中占了上风。

    散朝时,几位异族官员走在一起,小声讨论着局势。

    在北狄的朝堂上,异族是边缘人物,做不到高官,始终是干脏活累活的角色。哪怕是大王子与二王子处处争锋,也不会费劲来拉拢他们。

    这些人有的出自大雍被掳掠而来的家族,有的则是主动从大雍叛逃而来的。北狄虽不予高位,但在俸禄上并不苛待,久而久之,他们也就为了这份安稳而心甘情愿为北狄做事了。

    “依我看,这朝堂终有一日是二王子的天下。”

    “是啊,二王子一个生母卑贱的王子,全凭自己的能力赢得君上的青睐,前途不可限量!”

    “那可未必,大王子可是王后所出,王后的背后是郁氏一族,君上怎么可能为了二王子而放弃郁氏的支持呢?”

    “一边是战功,一边是母族,也不知君上会如何选择。”

    这时,唯一的那位红衣官员出声道:“诸位同僚,此事就不要妄议了。像我们这等处境,明哲保身比什么都重要啊。”

    一位官员应声道:“姚大人说得是,下官确实得学习姚大人的心境,两耳不闻窗外事,只对皇家有求必应,这才是闷声发大财的路子嘛!”

    这位姚姓官员圆滑一笑,并不在意对方话里的嘲讽,只压低声音道:“是啊,白大人要也能像我一样早早想通了,说不定也能早日穿上这朱衣呢。”

    白姓官员对姚姓官员并无太多尊敬,他们二人皆是大雍降臣,但即便失节,降臣彼此之间还是会有五十步笑百步般的蔑视。

    况且这姚大人穿上了朱衣又如何,不过是挤进工部去卖力气罢了。

    他们都知道,这姚大人本是降将,这次战争中还巴巴地参了军,甚至为二王子做了一次掩护,但还不是没捞到什么厚赏。

    如今北狄用他,不过是想让他修修宫室城墙,又怎么可能还让他去争取战功?

    像他们这样的人,冷暖自知。

    一转眼快到清明,闵嘉音这段时间一直没闲着。

    她走访了不少有女儿的人家,阐明利害之后,确实有一部分人家有送女儿去学堂的意愿,但他们几乎无一例外地表示,得先看到茶业以及相关产业落地生根,否则怕对女儿的投入打了水漂。

    在如此情形之下,县学重开,暂时招了二十余名男童,但仅有包括董小花在内的三名女童。

    虽然堰坝的修建正在有条不紊地展开,但闵嘉音做不到安心等待来年,便有了进山采茶的主意。

    她与卢佩文分析过风险与收益之后,组织了一小队人,进山去采明前茶叶。

    有了品质优良的茶叶,她可以先尝试售卖,再留下一点进行制作肥皂丸的尝试。

    根据上一次的经验,闵嘉音深知遇见薄云寨的风险,但也想到了应对的办法。

    所以,这一次选的都是会拳脚功夫的人,且通过了闵嘉音亲自的考验,又向文伯学习了采茶的要领。

    三月初一这天,闵嘉音带着五个人出发了。

    这五个人中,毕县尉和郭苗是老熟人,另外三个也都是闵嘉音在夹山堰工地中有所了解的。

    本着负责任的态度,闵嘉音特意强调了可能遇到的危险,但五个人还是决意跟随。

    尤其是郭苗,闵嘉音最想劝阻他,他却一心要跟夫人去干一番大事业,最后都求到了卢佩文那里,闵嘉音只得点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