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开局即亡国,什么?我是慕容冲 > 第133章 苻融问计

开局即亡国,什么?我是慕容冲 第133章 苻融问计

    前秦阳平郡公苻融,字博休,宣昭帝苻坚之弟。

    王猛:“伏见阳平公融,明德懿亲。光禄西河任群,忠贞淑慎。处士朱肜,博识聪辨。并宜左右弥纶,晖赞九棘。

    少而岐嶷夙成,魁伟美姿度。且文武双绝,善骑射击刺,百夫之敌也。未弱冠便有台辅之望,长而令誉弥高,为朝野所属。——《晋书》。

    ……

    阳平公府:

    苻融在书房静坐了许久,一个时辰前他送走了权翼,事情到了如此地步他也不知道怎么办?他再犹豫,内心有一个不确定的答案。

    “玄伯和仲永到了吗?”苻融轻声询问,语气中带着一丝期待。

    “公爷,去请了,应该在路上了。”

    不久,一位身着华丽衣裳的男子步入府邸,他步伐稳健,神色从容。“阳平公相召,我怎敢不来?”他声音清朗,带着一丝笑意。

    “你这个太子舍人也是大忙人呐!”

    男子拱手道:“正要与阳平公分说,昨日家中来信,家母身体不虞,我正想着辞官归家侍奉家母于榻前。”

    苻融闻言,神色微变,但随即恢复常态,他深知崔玄伯的孝心,却也明白此刻的局势紧迫。“玄伯,你的孝心我自然理解,也定会成全。我定向陛下上书,只是今日却有一桩要事需你崔玄伯助我一谋。”

    崔玄伯正是崔宏,出身关东名门士族清河崔氏,三国时期曹魏司空崔林的六世孙。其祖父崔悦、父亲崔潜,分别仕于后赵、前燕,都以才学而着称。

    崔宏从小就才智过人,被称为冀州神童。前秦阳平公苻融任冀州牧时,虚心向崔宏请教,对其十分尊敬,并任命他为阳平国侍郎兼冀州从事,对外总理日常事务,入内被视为宾客密友。

    继仕后燕慕容垂,任吏部郎、尚书左丞、高阳内史。后为北魏道武帝求得,获授黄门侍郎,与张衮执掌机要,草创北魏典章。

    皇始三年(398年),议改国号为魏,为道武帝采纳。改任吏部尚书,总裁律令、朝仪、官制,又通制三十六曹,权倾一时。

    北魏明元帝即位,奉诏与穆观查处不法官吏,又与长孙嵩疏决刑狱,为“八公”之一。曾建议明元帝起用寿光侯叔孙建,讨平并州羯胡。升任天部大人,累封白马公。

    泰常三年(418年),崔宏病逝,获赠司空,谥号文贞。太和年间,北魏孝文帝追录先朝功臣,以崔宏配飨太庙。

    ……

    苻融将权翼所说之事详细告诉崔宏:“我心中难以决断,还请玄伯为我一谋。”

    崔宏听完苻融的叙述,眉头紧锁,神色间透露出几分为难。他如今想要辞官就是要远离长安这一政治中心,远离朝堂纷争。

    苻融待他甚厚,面对苻融的恳求和当前的局势,他又无法轻易拒绝。

    “权大人所言之事,涉及后宫与朝廷重臣,错综复杂。”

    他微微一顿,似乎在思考如何措辞更为妥当:“公爷身为宗室重臣,声望日隆,若此时卷入此等纷争,恐会引来不必要的猜忌和非议。

    再者,此事背后是否真有慕容家之影,尚需更多证据来支持。公爷不妨先静观其变,暗中调查,待时机成熟再做决断。”

    苻融微微颔首,神色凝重地道:“玄伯的顾虑,我自然都明白,只是这的确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啊!”

    崔宏轻轻摇头,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涉及后宫之事,终究还是陛下说了算。后宫的巫蛊案是否会重演昔日汉武帝的冤案,谁也无法预料。仅凭一把匕首,想要定慕容家的罪,实在是难上加难。”

    苻融闻言,情绪略显激动,猛地站起身,目光如炬:“难道阴谋刺杀陛下,还不算谋反吗?”他意识到自己失态,连忙朝崔宏作揖致歉。崔宏见状,连忙避让,不愿受此大礼。

    苻融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心情,道:“既然玄伯如此说,那我就再等等吧。”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一丝不甘,但更多的是无奈。

    崔宏离开后,苻融依旧坐在书房中,眉头紧锁,显然崔宏的话并未完全打消他的疑虑。他的心中早已有了自己的答案,只是还需要一个能够坚定他信念的人。

    ……

    崔宏走后,又来了一位重量级人物,申绍申仲永。

    昔日苻融出镇关东,以房默、申绍为冀州别驾,苻融执政初期用法较为严苛,申绍常劝其执政宽和,苻融很尊敬申绍,但终究没有彻底改正。后来申绍升任济北太守,苻融执政屡次失误,很后悔没有听从申绍的话。

    这次苻融入京也将申绍调回长安。

    双方落座后,苻融将权翼对自己说的话再次复述了一遍,苻融道:“昔日关东之时,仲永劝我执政宽和,我没有听从,后来每每想之,惭愧惭愧。还望仲永这次不吝赐教。”

    申绍没有回答反问道:“公爷以为如何?”

    苻融面色犹豫:“我一时不知如何自处,还望仲永教我。”

    申绍笑道:“臣效命燕国多年,也算是慕容属僚,此等之事臣也没有良策。”

    苻融笑道:“仲永玩笑了!”

    申绍的神色变得更为深沉,他缓缓开口,语气中带着几分劝解之意:“巫蛊之案,历来扑朔迷离,证据难以确凿。若无铁证如山,仅凭一把匕首就能扳倒慕容家?

    慕容家在朝堂可以说是列官满朝,父子具在。慕容垂又是老谋深算,诡诈狡猾。若此时无确凿证据,他们大可将一切罪名推至清河夫人身上。

    届时,巫蛊与匕首之案便可轻易了结。到时候巫蛊和匕首案就都可以了结了,这样一来满朝的群起而攻之又有何用?”

    申绍微微一顿,目光深邃:“再者,陛下仁慈之名,天下皆知。昔日王景略使出‘金刀计’,可结果呢?

    陛下不仅亲自为慕容垂解开绳索,还赦免了他的罪行。如今,慕容垂依旧身居侯爵之位,掌管京畿重地京兆尹。

    由此可见,陛下对于慕容家的信任与宽容,非同一般。”

    苻融闻言,眉头紧锁,心中暗自思量。申绍所言,句句在理,字字珠玑,让他不得不重新审视眼前的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