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风澜策 > 第80章 反伏击与反突袭

风澜策 第80章 反伏击与反突袭

    日上中天,春风和煦。

    距离仁寿山十余里之处,王氏大军竟然就地驻扎。

    临时搭的营帐内,有一魁梧大汉与一白面书生。两人蹲在地上,聚土成山,画沟为河,指指点点,正在商谈。

    那魁梧大汉叫王淳,是此次出征大军名义上的最高指挥。他是王氏当代宗主一母同胞的亲弟弟,排行老幺,可惜本身并无多少才干,在琅琊很不受重用。

    要不是此次王氏西征未经官面许可,王氏各大名将需镇守雍州不得妄动,王氏宗主作为一族执掌要坐镇琅琊,而王氏大军又必需由嫡系子弟统领,这最高指挥说什么也不可能轮的到王淳。

    好在这王淳有自知之明,一路上从未擅作主张,凡事皆听从那白面书生的安排,一心只想躺着把功劳挣了。

    所以,他只是挂了个名,真正的指挥是那名白面书生。

    说到这白面书生,就不得不提琅琊另外一个世家。

    鼎鼎大名的诸葛氏。

    这诸葛氏在中原也是声名远扬。于前朝中叶崛起,家学渊博,祖上尽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谋士幕僚,极受当权者追捧。

    不过,其前代宗主诸葛诞在前朝末年发动过起义,失败后被定义为叛乱,导致诸葛氏遭到前朝清算,家族势力大不如前,只能沦为王氏的附庸。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大乾立国之后才得到改善。

    诸葛诞的两名孙子,诸葛颐与诸葛恢得周氏重用。

    长孙诸葛颐,弱冠知名,官至正二品太常,如今是诸葛氏家主。次孙官诸葛恢,官居从二品,拜尚书左仆射,参知政事,执掌大乾官员的考核和任免。

    两兄弟可谓是位高权重,重振了诸葛氏门楣。

    而这白面书生名叫诸葛逸才,乃是诸葛恢最小的儿子。弱冠之年便在青州声名鹊起,闯出孝才逸士的雅号。可惜诸葛氏人才太多,他又是个庶出,不受家族重视,被诸葛恢送给王氏当了个上门女婿。

    “将军请看!”诸葛逸才寥寥几笔简单勾勒出陇西的大致地形。

    “这个小土包就是仁寿山。”

    “此处山高树茂,四通八达,极易设伏。我等贸然行军极有可能自投罗网,还是等斥候探明前路再做打算。”

    “军师说的有理,就按军师说的办!”王淳没有一点架子,对诸葛逸才也是言听计从。

    这两人在王氏也算是难兄难弟。王淳是无才,自幼不受待见。诸葛逸才是赘婿,地位更加尴尬。

    是以,两人之间多少有点同病相怜,相处的还算融洽。

    正巧这时帐外来人禀报,前往仁寿山的斥候已探明前路,山上八成有伏军,不过人数无法确定。

    “军师大才,还真让你说中了!”王淳有些兴奋,诸葛逸才是真有才。而他越有才,自己就越容易躺赢。

    诸葛逸才点点头没有客气,又指向土包背面的一道沟壑,继续讲解道。

    “这里是大成河谷。”

    “这条河谷地势平坦,易攻难守,距离南安城不足五里,十分适合突袭。”

    “待右路大军成功渡河,仁寿山的伏军必然回援。”

    “届时,我等再从后包抄,联合右军先吃掉这支伏军!”

    “大善!”王淳觉得这一趟远门出的真是舒心又惬意。他已经开始畅想大胜而归时的风光场面,到时候,说什么也得让兄长给他弄个官当当。

    ......

    仁寿山,山腰处的树林中。

    李崆带着一万人埋伏在这里。

    不多时,又一探马从山脚冲上半山腰,给伏军带来了王氏大军的实时动向。

    “禀将军,王氏三万大军已于东边十里处安营扎寨!”

    “大成河谷方向可有消息?”李崆听着探马传回来的情报,脸色冷如冰块。

    此刻敌军驻足不前,显而易见,埋伏指定是暴露了!

    “回将军,斥候尚未回返。”

    “依属下看,恐已遭遇不测!”

    闻言,李崆依旧面无表情。斥候遭遇不测是个好消息,意味着大成河谷方向确实有敌军。但有敌军对他来说也是坏消息,这意味着他已被抄了后路。

    “将消息送回南安城,报于冢嗣,请示下一步行动。”

    交待完,李崆站起身,极目眺望着东边,看不见营寨,但隐约见到炊烟袅袅,心头顿时火起。

    狗日的,他在这里忍饥挨饿,那边倒好,生火做饭了都。

    “传令,开饭!”既然暴露了,那就没必要再遮遮掩掩,先养精蓄锐,再真刀真枪的跟他们干一场。

    ......

    南安城城墙,李骁刚听完传令兵的汇报。

    王氏大军分兵,三万人马驻扎在仁寿山外十里,剩余两万人马与主力陌刀卫下落不明。

    “呦呵,敌方阵营有高手啊。”李骁学着吴老六搓着光洁的下巴,眯缝的双眼里透着莫名的兴奋。

    有高手才有意思!

    “喜欢渡河?那就让你渡!”这算是李骁出道的第一战,必须赢的漂亮,要是轻轻松松胜了反而显不出他的能耐。

    “传令李烬,让其做好准备,一旦发现敌军渡河,就给我掘了河堤!”

    李骁作为土生土长的陇西人,怎可能不清楚大成河谷的地形。他早就安排了后手,就看王氏敢不敢渡河。

    那李烬也不是凡人,是当年起义东征的老卒,本是李氏旁系子弟。与裴瑾是老战友,当年也参与了尹阙山突袭战,被裴瑾从死人堆里扒拉出来,两人因此结下了生死之交。

    可惜,李烬战后因帮裴瑾争取战功,得罪了不少人,遭到当时权贵集团的联手排挤,最后无奈回了陇西,从底层干起。不过,是金子永远会发光,如今李烬也是李氏军中响当当的一号人物。

    “传令李崆,死守仁寿山,拦住正面敌军。”部署完大成河谷,李骁又命人给仁寿山传令。上游河堤蓄水不深,想要击溃敌军还需费一番手脚,李崆得给李烬争取时间。

    待传信之人离去,李骁继续在城墙上晃悠,越晃悠心里越气。

    “来人!”熬了一宿的李骁心里有些不忿,一想到李斛与吴翟这会可能正在逍遥快活,他心里就更气了。

    “去,把主君寻来!”

    “有功大家一起赚,有罪大家一起受!”

    “他要是不来,就把这句话说与他听。再不来,就给我绑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