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风澜策 > 第134章 世家态度,想稳定,不想开战

风澜策 第134章 世家态度,想稳定,不想开战

    夜很深,江边凉意甚浓。

    一条条舢板快船驶出腾云渡,逆流而上。韦广和杜溯坐一艘大船,缓缓吊在后头。

    “二舅爷,如今该如何是好?”韦杜两家在京兆地区扎根了十几代,两家世代姻亲。论辈分,韦广该称呼杜溯为舅爷。

    “广小子,要出大事了,你父亲此前没交代你么?”杜溯老眼看着昏花,其中却有洞悉世事的精明。

    “交代了啊,我这几日都是闭门不出,告病在家。”韦广语气很苦,一脸的纠结加蛋疼。

    “谁曾想,太子他直接上门抓人!”

    自打传出李斛进京的消息,韦氏不想掺和周李的祸水,干脆闭门谢客。他们吃过一次站错队的亏,这次是抱着中立不下场的打算。韦广更是直接告病罢朝,就怕遇到今日这种事。

    “你父亲这次不打算下场?”夜风大,杜溯紧了紧衣领,装作不经意的问道。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韦广摇头苦笑,并没有发觉自己被套话了。

    “那你今日作何打算?”杜溯不露痕迹,继续打探消息。

    “我哪知道呦,这不是跟您老商量呢么。”韦广愁坏了。此行没碰到李斛还好,一旦碰到,那就是烫手山芋。

    杀,肯定是不敢杀。放,必然也不敢放。抓,那不是默认站队周氏了么。

    杜溯仰头叹息。其实杜氏跟韦氏的打算一样,两边都不想下注。这次纷争跟当年造反不一样,前朝大梁已经烂到骨子了,挡不住周氏兵锋,也拦不住世家的悠悠众口。

    可现在的大乾不同。周氏自知压不服北方世家,采取的是分封怀柔的策略。如今世家各扫门前雪,家家吃的满嘴流油,没人想造周氏的反。

    但也没人想帮周氏对付李氏。

    因为周氏的分封仅是态度,并未落到实处。周定现在没有余力管控各地,不代表他一直无力。待周氏与草原成功和谈,将来再平定西北,那他不就抽出手,有余力对其他世家下手了么?

    所以,整个大乾的世家,都希望李氏能继续存在,一直给周氏找不痛快。他们也不怕李氏真的造反成功,因为没人相信李氏能打出陇西。

    还是那句话,如今的大乾,跟前朝大梁不一样。大梁失道寡助,世家是群起而攻之。而大乾,至少明面上是让利于世家,所有人都想保持现状,没人想开战。

    换句话说,一旦李氏东出陇西,这一路上的天水、広魏、安定、新平、扶风、冯翊,所有世家都会拦他。

    他得正儿八经的一路打出来!

    这一路至少二十家门阀,手握至少十万人马,没人相信李氏能打出来。

    就算李氏能打出来,这仅是大乾两州之地。京兆还有十万周氏大军镇守,京兆以东还有六州世家,大乾四十万大军,还能被他李氏五万人马给掀翻了?

    所以,李氏继续存在就很好。只需要他们继续蹦跶,继续牵扯周氏的兵力就好。

    就保持现状!

    “二舅爷,别愣着了,快说说该怎么办?”韦广急的是满嘴冒泡,见杜溯还在发愣,顿时气不打一处来。

    “还能怎么办?”杜溯被韦广打断思绪,翻了个白眼。也不知道这小子是如何混上五品的,一点定力都没有。

    “传令下去,就在上游五里内巡视,应付应付得了,你还真想面对李斛?”

    韦广哀叹一声,显然不满意杜溯这个办法。

    “二舅爷呦,我虽不想面对李斛,但也不想面对太子。如此消极怠工,明日该如何跟太子交差?”

    “交个屁的差,我等就在这五里江面待着,那李斛一日不现身,我等就一日不下船!”杜溯吹胡子瞪眼,对韦广这侄外孙的愚钝有了新的认识。

    “万一撞见李斛呢?”韦广好像察觉不到杜溯嫌弃他,摆出一副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架势。

    “你当李斛跟你一样傻么?”杜溯有些气闷,大叹韦广朽木不可雕。

    “我等这么大的阵仗,二里外就能瞅见,那李斛又不瞎,看到了还能不知道跑?”

    闻言,韦广恍然大悟,两眼放光,对着杜溯又是作揖又是道谢。

    “是是是,多谢二舅爷的锦囊妙计,韦广这就去传令。”

    ......

    就在韦杜两家阳奉阴违的同时,距离腾云渡三里处的江边山林中,同样有重兵把守。

    一串串火把绕山排成长龙,将林间小道映照的纤毫毕现。

    山脚下,一名骑着高头大马的年轻将领正来回巡视,身旁跟着几名扈从。

    “将军,已按您的命令吩咐下去。”一名传来旗官从密林中钻出,上前对着年轻将领抱拳行礼。

    “嗯,歇着吧。”那年轻将领闻言松了口气,跃马而下,找了处山石席地而坐。

    “冢嗣,会不会被太子发现?”一名看着稍微年长的扈从上前递水,低声问道。

    “发现又如何?”那年轻将领毫不在意,接过水袋闷了一口。

    “这太白山延绵数十里,我上哪巡视的完。再说了,官道也要把守。我王氏就这么点兵力,还要兵分两路,亏那周逸之想的出来。”

    这年轻将领口中的王氏,是京兆王氏,而非琅琊王氏。两家虽同姓,却无半点血缘关系...

    也不一定,兴许往上倒个五百年,两家能攀上点关系。

    这京兆王氏是新兴世家,传承不足百年。当代家主王沈乃前朝弃官,曾官至御史大夫、尚书令,后因颍川司马氏打压被贬。

    就是如今南朝晋国王室的那个司马氏。

    王沈被贬之时,恰逢周氏起义。王沈一怒之下转投周定,博了个从龙之功,如今翻身混成了一等郡公,比杜氏还要尊贵,封地在博陵。

    而这个年轻将领正是王沈的嫡子,当今京兆王氏的冢嗣,王浚。

    王浚口中的这么点兵力,可不真是一点。王沈虽本是文臣,可眼下却是武官,王浚更是四品中郎将,领私军八千。

    能在京兆掌八千私军,这王沈绝对是周定宠臣,心腹中的心腹。

    可他,也想保持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