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隋唐:这杨广能处,有官他是真封 > 第604章 精神胜利法

隋唐:这杨广能处,有官他是真封 第604章 精神胜利法

    西突厥王庭之中,气氛凝重得仿若能滴出水来。

    统叶护可汗高坐于王座之上,却全然没了往日的威严意气,满面皆是化不开的愁容。

    他的心中,正为西突厥的前途与命运忧心忡忡。

    大隋的强盛犹如一座巍峨高山,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先前双方数次交战,西突厥的军队在隋军的精锐之师面前,屡屡受挫,未曾讨得半点便宜。

    紧接着,龟兹城被隋军围困,局势已然明了。

    这分明是隋军的一步棋,故意摆出此等困境,引得他出兵救援,再趁机于中途设伏,对他的援兵痛下杀手。

    可统叶护可汗身为一国之君,守护子民、扞卫疆土是他的职责所在,又岂能眼睁睁看着龟兹城的军民陷入绝境而坐视不管?

    无奈之下,他咬咬牙,还是分出兵力前往救援。

    然而,战场形势瞬息万变,结局不出所料,派出的援兵如泥牛入海,大多折戟沉沙。

    如今,龟兹城彻底落入隋军的掌控之中,隋军的锋芒已然直逼而来,距离他的王庭愈发近了。

    “可汗,依臣之见,不如……

    不如趁隋军尚未兵临城下,咱们赶紧先将王庭迁到别处暂避锋芒?”

    一名将领硬着头皮,小心翼翼地提议道。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此刻迁徙或许尚有一线生机。

    “能迁到哪儿去?” 统叶护可汗苦笑着反问,眼中满是无奈与悲凉,

    “东突厥之前不也妄图迁徙以求自保,可现如今,你还能看到他们的踪影吗?”

    言罢,他重重地叹了口气。

    他又何尝没有动过迁徙的念头?

    只是王庭对于西突厥而言,意义太过重大。

    它不仅仅是一个地理位置的象征,更是整个民族向心力与凝聚力的核心所在,哪能如此轻易地随意迁徙。

    一旦做出这个决定,无疑等同于向外界宣告西突厥政权摇摇欲坠、根基不稳,那便真的是大限将至了。

    所以,不到万不得已、生死存亡的关头,坚决不能迈出这一步。

    “之前那百国使者联合一处,气势汹汹地跑去向隋朝施压,灰溜溜地大败而归。

    听闻此后他们欲要集结百国之兵,与隋朝正面交战。

    可汗,依我之见,只要咱们能咬牙扛过隋朝这一波如狂风暴雨般的攻势,届时必能等到他们前来驰援。”

    一人在一旁说道,言辞恳切,眼中闪烁着一丝希望的光芒,似乎这是当前绝境下的唯一救命稻草。

    统叶护可汗听着这番话,缓缓抬起手,无力地摆了摆,脸上挤出一抹苦涩至极的笑容。

    他心中暗叹,这些人啊,真是想得太天真、太美好了。

    且不说那百国使者之前的狼狈模样,就说这所谓的百国之兵,又岂是能轻易指望得上的?

    这些国家的心思,他洞若观火。

    他们或许的确会起兵,也终将会前来,可那又如何?

    他们绝对不会选择在西突厥强盛之时现身相助,只会冷眼旁观,坐山观虎斗。

    等到西突厥与隋军拼得个两败俱伤、元气大伤之际,他们才会不紧不慢地率领兵马姗姗而来。

    打着 “救援” 的幌子,实则妄图瓜分西突厥的土地,坐收渔翁之利。

    想明白这一层,统叶护可汗只觉得心头一阵悲凉,这世间的人心与权谋,当真是比战场的厮杀还要残酷几分。

    “可汗,我昭武九姓对您忠心耿耿,定当与汗国共进退,同生死!”

    大帐之中,气氛凝重却又透着几分决然。

    除了西突厥的本部将领之外,另有九人正襟危坐,他们便是昭武九姓的九国国君。

    昭武九姓与波斯、拜占庭这些远邦大不相同,他们的国家皆位于西突厥的疆域之内,从立国之初便以附属国的形式依存于西突厥麾下,彼此间的命运紧密相连。

    他们心里都清楚,倘若在这生死存亡之际。

    效仿那些域外国家一般选择袖手旁观,那么无需隋朝大军压境。

    西突厥盛怒之下,恐怕率先就会拿他们开刀,将其灭国以儆效尤。

    正因如此,他们此番别无选择,纷纷拿出了压箱底的家当,亲率精锐,赶赴王庭,誓要与西突厥携手共度这前所未有的难关。

    “此次我等倾尽全国之力,所携兵马个个精悍善战,甲胄兵器亦是精良无比,一应俱全!”

    石国国君霍然起身,迈着沉稳的步伐走出列,目光炯炯,掷地有声地说道,

    “与隋朝这一战,鹿死谁手,此刻尚难定论!”

    石国,作为昭武九姓中的佼佼者,除了康国之外,堪称九国之中最为强盛的国家。

    石国国君在这九人之中,不仅威望颇高。

    更是凭借着雄厚的国力,在此次共商大计之际,成为最具话语权之人,众人的目光也随之纷纷聚焦于他。

    “那隋朝在四处征伐之际,屠戮各国无辜百姓,手段残忍,行径残暴至极!

    如此倒行逆施,必遭天谴。”

    统叶护可汗紧握着拳头,眼中满是愤怒与决绝,

    “既如此,就让我们所有的兵马紧密联合起来,同仇敌忾,一起对抗这暴虐无道的隋朝!”

    眼见昭武九姓九国纷纷表态,愿与西突厥并肩作战。

    且后续源源不断的援兵正马不停蹄地赶来,统叶护可汗原本阴霾密布的心间,仿佛透进了几缕曙光。

    如今有了这诸多盟友相助,兵力大增,相较之前,赢面自是会大上许多。

    最起码不会再像先前那般,每逢交战必败无疑,落得个损兵折将的凄惨下场。

    此刻,隋朝的种种暴行已在周边各国激起千层浪,惹得天怒人怨。

    统叶护可汗深知,以隋朝当下的强势,自己恐怕难以亲眼目睹它的覆灭。

    但他坚信,天理昭昭,报应不爽,总有那么一日,这施暴作恶的隋朝定会走向灭亡。

    这般在心底自我安慰着,统叶护可汗的心中好似好受了些许。

    毕竟在这种最为无礼的时候,也只能靠着想象去从另外一种精神的层面上,将隋朝给彻底击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