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隋唐:这杨广能处,有官他是真封 > 第707章 薛礼到来

隋唐:这杨广能处,有官他是真封 第707章 薛礼到来

    反观东征军,百万大军压境虽声势浩大,却也如同背负着沉重枷锁。

    人马皆需粮草维系,每日消耗的粮食以万石计,庞大的后勤压力可想而知。

    “百万之众,看似威风,实则如同一头饥饿的巨兽。”武信在军帐中合杨广攀谈着,“他们每多停留一日,粮草损耗便多一分。”

    杨广抚掌大笑,眼中闪烁着算计的光芒。

    这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恰似一场无声的绞杀,隋军以逸待劳。

    而东征军却在日复一日的等待中,渐渐被粮草危机拖入深渊。

    随着时间推移,局势愈发清晰。

    隋军营地中炊烟袅袅,士卒们虽枕戈待旦,却衣食无忧。

    反观东征军驻地,运粮车队的数量日益减少,马嘶声中都透着饥饿的焦躁。

    杨广先前多次登上了望台,望着敌方营垒中渐次熄灭的炊烟,嘴角勾起一抹志得意满的笑容。

    在他看来,这场以粮草为刃的战争,已然胜券在握。

    “哈哈哈,你们跟朕比粮食?”

    杨广端起玉碗,碗中盛着用武信引进的高产种子所种出的新米,粒粒饱满油亮。

    他慢条斯理地夹起一箸菜肴,语气中尽是嘲讽,

    “昔日若无此物,二十万大军远征,单是从东边运粮的损耗,便足以令人头疼。

    可如今。” 他目光扫过帐外堆积如山的粮垛,

    “大隋缺人不缺粮!便是将半数粮食喂了牲畜,朕的国库依旧充盈!”

    与此同时,百里外的东征军大营内,气氛却截然不同。

    波斯萨珊王朝的库思老二世盯着酒盏,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杯沿,面上愁云密布。

    百万大军压境,看似威风八面,实则如同一头难以驯服的巨兽。

    每日仅是调配粮草、安顿士卒,便足以让各级将领焦头烂额。

    “奶奶的,隋朝人粮食就这么多?”

    东罗马帝国皇帝希拉克略猛地将酒囊砸在桌上,溅出的酒水浸湿了作战舆图。

    他望着盘中寥寥无几的面饼,喉头滚动,

    “再这么耗下去,军心都要散了!”

    “哼,量他们也撑不了多久。”

    库思老二世冷哼一声,强撑着底气,

    “西突厥的百姓也要吃饭,隋朝人若断了他们口粮,必定生乱。”

    “况且,从隋朝腹地运粮至此,千里迢迢,骡马要吃草,民夫要裹腹,能剩下几成?咱

    们补给线更近,还怕耗不过他们?”

    希拉克略却仍心有余悸。

    武信单骑斩沙普坎的传闻早已传遍军营,隋军横扫西突厥的战绩更是如芒在背。

    “那就继续耗着。”

    “隋朝人不敢主动出击,咱们也按兵不动!”

    在他看来,只要避其锋芒,凭借百万兵力的威慑,或许能不战而屈人之兵。

    两位帝王的对话声中,帐外寒风呼啸,卷起漫天黄沙。

    东征军的粮车每日都在减少,远处村落的炊烟也愈发稀疏。

    尽管库思老二世嘴上强硬,心中却也没底。

    而此刻的隋军大营中,杨广正与武信对弈,棋盘边堆着新烤的麦饼。

    酒香混着麦香飘出帐外,与东征军营地的萧索形成鲜明对比。

    “少诚,你又输了。”

    杨广指尖轻轻叩击着棋盘,棋子在青玉盘上泛着冷光。

    他素爱钻研棋道,平日里批阅奏章之余,总要摆开棋局消遣,多年浸淫下早已练就一身精妙棋艺。

    反观武信,即便使出浑身解数,在这黑白纵横间也难讨半分便宜。

    “臣是臣子,哪能赢陛下。”

    武信神色自若地收拾残棋,骨制棋盒与棋子碰撞出清脆声响。

    虽说落了下风,他面上却不见半分气馁,反而将新棋局摆得行云流水。

    在他看来,输棋事小,气势绝不能输,这便是他 “输人不输阵” 的处世之道。

    就在棋盘即将重布之际,帐外忽然传来急促脚步声。

    “父王,父王,有姐姐的消息了!”

    未见人影,武浊的声音已如炸雷般响起。

    少年喘着粗气撞进营帐,发梢还沾着草屑,却难掩眉眼间的喜色。

    离家数月,他心中念着母亲的温柔,更惦记着姐姐武澜 。

    那个总爱揪他耳朵,时不时给他一拳头的泼辣姐姐。

    如今许久没挨揍,反倒让他浑身不自在。

    “哦?”

    武信手中动作微顿。他早料到武澜与杨侑留守中原,必定在士族间掀起惊涛骇浪,此刻正盼着消息。

    抬眼望去,却见武浊身后还跟着个陌生少年。

    那少年约莫十六七岁,粗布衣衫沾满尘土,脸颊被煤灰抹得漆黑,唯有一双眼睛亮如晨星。

    更引人注目的是他背上斜挎的长戟,戟杆皆是银色,单看兵器便知绝非俗物。

    武信心中暗自思忖,大隋内的猛人皆在他的麾下。

    这突然冒出来的少年,究竟是何方神圣?

    “对了,他是来送信的,快说说!”

    武浊扯着少年的衣袖往前推搡,动作间带着少年人特有的莽撞。

    “我…… 这是冲天大元帅的书信……”

    少年嗫嚅着开口,声音里藏着明显的紧张。

    他便是薛礼,这是第一次直面传闻中 “杀人比白起还多” 的武信。

    望着对方不怒自威的面容,再想到武信麾下猛将如云,他突然有些怯场。

    自己这点本事,在这卧虎藏龙之地,真能有立足之地吗?

    “什么冲天大元帅,这破称号真是奇葩。”

    武信挑眉轻笑,语气带着惯有的毒舌。

    他随手接过薛礼递来的信笺,封蜡处印着歪歪扭扭的虎头印记。

    他自认为行事作风中规中矩,可自家女儿武澜取封号的风格却如此离经叛道。

    随着信笺缓缓展开,字迹跃入眼帘。

    信中密密麻麻记载着隋朝腹地近期发生的大小事宜,其中包括了罗艺谋逆,卢氏被灭。

    武信一边快速浏览着内容,一边不着痕迹地再次打量起眼前局促不安的少年。

    薛礼被他看得浑身不自在,不自觉地紧了紧包袱。

    就在目光交错的瞬间,一个如雷霆般的念头在武信脑海中炸开。

    信中说此少年名为薛礼?

    这个名字他太熟悉了。

    眼前这个灰头土脸却难掩英气的少年,竟是三箭定天山,名震天下的薛仁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