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幼崽之后,我把他们忽悠瘸了 第259章 服气
谢长安是个聪明人,无需叶景辰多言,他就已经明白了叶景辰这么做的用意。
上一世,他势弱之时,也最擅长利用民心,制造舆论,在夹缝中求生。
他从来都不敢小看‘普通人’的力量。
不难想象,这三则故事,会在皇城引起多大的轰动。
很显然,叶景辰比他更擅长利用舆论的力量,更懂人心、人性。
皇城里,随处都可听闻百姓们在谈论冀州之事,而被谈论最多的,则是故事里的女主角,姜七姑娘。
“那位七姑娘当真是计谋无双,以身入局,若非姜家人和郡守府贪心不足,背信弃义,他们的阴谋或许还真得逞了呢!”有人感叹道。
“不可能,她一介女子,目光短浅,怎么可能会有这样的智慧?”有人表示不信。
“左右不过是说书人讲述的一个故事而已,不能因为涉及到真实的人物,就将这个故事当真吧?”
“就是,故事的真假还不确定呢?”
“这有什么难以确定的?不是说姜家和郡守府会扶棺南下告御状吗?我们时刻关注着城门口的情况不就知道了?!”
“钦差大臣去冀州,不是为了调查姜家侵占良田,逼民为奴之事吗?也不知道调查的如何了?”
“姜家或许就是不想被调查,才会想出这样的毒计,拖钦差大臣下水!”
“若真是如此,那姜家竟然敢糊弄陛下,实在是胆大包天!”
话题一点点,一点点朝着谢长安希望看到的方向发展着。
“小长安,你可服气?”有间茶楼内,听着周围人的讨论,谢少陵笑着问谢长安。
谢长安面无表情的端起茶盏喝了一口茶。
这话问的?
他又没说他不服气。
对叶景辰的心眼子和谋略,他一直都是服气的
正是因为认可他的能力,见识过他的手段,他才会对叶景辰充满戒备。
不过戒备归戒备,并不表示他不欣赏叶景辰。
如果是在重生之前,他的臣子之中有这样的人物,他一定会把对方当宝一样供着,绝对不会让他操劳而死!
“真不知道太子殿下是如何忍受得了你这样沉闷无趣的性格,小长安,你一定是他的伴读之中最不讨喜的存在吧?”谢少陵毫不客气的吐槽道,将‘嫌弃’两个字明晃晃的摆在脸上。
不讨喜又如何?
叶景辰还不是得倚仗他,作为宫外的眼睛?
不讨喜——他还不是叶景辰唯一的盟友?
更何况——
谢长安颇为自得的想着,他们还是这世上唯一知道彼此秘密的人!
虽然不知道谢长安心里在想些什么,但谢少陵能看到他脸上神色的变化,尤其是那自得的表情,真的是蠢的无可救药!
到底,他还是介意太子殿下对他的看法的,要不然,以他的性格,一开始就会语气冷漠的反驳他。
“不讨喜又如何?”
“我又不需要他的喜欢!”
谢少陵都能想象到他会说的话。
但是这次小长安居然没有第一时间反驳他?
虽然他自己在意,却不自知,也不知道在自得个什么劲?
谢少陵有时候也会忍不住去想,他的孩子究竟经历了什么,才会突然性情大变,心计谋略手段样样卓绝,只是心性不再像一个六岁的孩子。
只不过老祖宗叮嘱过他,多看、少问、少干涉。
老祖宗是镇国公府最睿智的人,他一向是信服老祖宗的。
皇城之中,关于这三则故事的解读与猜测越来越多,很多‘聪明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而在皇城之外,这三则故事在迅速传播着。
皇帝的禁卫军,则以更快的速度朝着冀州郡而去。
以禁卫军之能,想要调查清楚一件本就有迹可循之事,是非常容易的。
不过五天,事情的始末就以飞鸽传书的方式,出现在了皇帝的案桌上。
与此同时,之前姜家刺杀太子,陷害镇国公府的证据一起出现在了皇帝面前。
皇帝看了之后,勃然大怒。
还从未有人胆敢如此愚弄他!
藐视皇权,以下犯上,罪不可赦,是诛九族的大罪!
说来也可笑,当初姜家采用姜七姑娘的计谋,是想以此来威胁控制朱雁南,为他们所用。
但是他们低估了一个恋爱脑对所爱之人的感情,不管姜家和郡守如何威逼利诱,朱雁南都不为所动,连前程和声誉甚至性命都不要了,一心只想找出姜家跟郡守勾结的罪证,替姜七姑娘报仇。
杀一个钦差大臣对他们来说不难,难的是怎么糊弄皇帝,还不让皇帝继续追究!
而且他们之前已经计划了那么久,实在是不甘心,于是便想借着姜七之死,将事情闹大,借天下悠悠众口,来逼皇帝对他们妥协。
可他们不知道的是,升平帝最在乎的就是自己的脸面,当他们想要以此来逼迫皇帝之时,不管他们的计划能不能成功,事后皇帝都绝对不会放过他们。
姜家和冀州郡守可能永远都想不明白,明明是天衣无缝的计划,为什么突然就闹得天下皆知了呢?
皇城的姜家人很快就被禁卫军控制,但可惜的是扶棺南下的姜家家主以及郡守父子,提前得到消息,丢下棺椁仪仗,逃回了冀州。
之后,姜家亮出了豢养的一万私军,联合冀州州府五万辖军,在冀州公然举起了反旗。
此举一出,天下哗然。
皇帝震怒,当即就要派遣军队前往冀州镇压叛军。
虽然叛军只有区区六万兵马,但大渊的世家向来同气连枝,谁也不知道,暗中有多少世家在支持姜家。
这一战,朝廷必须要赢,而且还要赢的漂亮,否则其他的世家定然会蠢蠢欲动。
皇帝手中有兵,不提羽林军和禁卫军,单就护卫在皇城外面的护卫军就有二十万。
但是,这二十万护卫军却算不得精锐,士兵没有经受过战火的洗礼,军中将领也大多都是世袭,没什么作战经验。
皇帝本来并没有这方面的顾虑,但是——
最近他接连被背刺,先是精心培养的将领去了北疆之后差点因为水土不服病死,后来寄予厚望的朱侍郎又狠狠扇了他一巴掌,他也自信不起来了。
所以在这个将领的人选上面,他一直犹豫不决。
直到兵部侍郎给他推荐了一个万无一失的人选——镇国公府的世子爷谢少陵谢少将军。
上一世,他势弱之时,也最擅长利用民心,制造舆论,在夹缝中求生。
他从来都不敢小看‘普通人’的力量。
不难想象,这三则故事,会在皇城引起多大的轰动。
很显然,叶景辰比他更擅长利用舆论的力量,更懂人心、人性。
皇城里,随处都可听闻百姓们在谈论冀州之事,而被谈论最多的,则是故事里的女主角,姜七姑娘。
“那位七姑娘当真是计谋无双,以身入局,若非姜家人和郡守府贪心不足,背信弃义,他们的阴谋或许还真得逞了呢!”有人感叹道。
“不可能,她一介女子,目光短浅,怎么可能会有这样的智慧?”有人表示不信。
“左右不过是说书人讲述的一个故事而已,不能因为涉及到真实的人物,就将这个故事当真吧?”
“就是,故事的真假还不确定呢?”
“这有什么难以确定的?不是说姜家和郡守府会扶棺南下告御状吗?我们时刻关注着城门口的情况不就知道了?!”
“钦差大臣去冀州,不是为了调查姜家侵占良田,逼民为奴之事吗?也不知道调查的如何了?”
“姜家或许就是不想被调查,才会想出这样的毒计,拖钦差大臣下水!”
“若真是如此,那姜家竟然敢糊弄陛下,实在是胆大包天!”
话题一点点,一点点朝着谢长安希望看到的方向发展着。
“小长安,你可服气?”有间茶楼内,听着周围人的讨论,谢少陵笑着问谢长安。
谢长安面无表情的端起茶盏喝了一口茶。
这话问的?
他又没说他不服气。
对叶景辰的心眼子和谋略,他一直都是服气的
正是因为认可他的能力,见识过他的手段,他才会对叶景辰充满戒备。
不过戒备归戒备,并不表示他不欣赏叶景辰。
如果是在重生之前,他的臣子之中有这样的人物,他一定会把对方当宝一样供着,绝对不会让他操劳而死!
“真不知道太子殿下是如何忍受得了你这样沉闷无趣的性格,小长安,你一定是他的伴读之中最不讨喜的存在吧?”谢少陵毫不客气的吐槽道,将‘嫌弃’两个字明晃晃的摆在脸上。
不讨喜又如何?
叶景辰还不是得倚仗他,作为宫外的眼睛?
不讨喜——他还不是叶景辰唯一的盟友?
更何况——
谢长安颇为自得的想着,他们还是这世上唯一知道彼此秘密的人!
虽然不知道谢长安心里在想些什么,但谢少陵能看到他脸上神色的变化,尤其是那自得的表情,真的是蠢的无可救药!
到底,他还是介意太子殿下对他的看法的,要不然,以他的性格,一开始就会语气冷漠的反驳他。
“不讨喜又如何?”
“我又不需要他的喜欢!”
谢少陵都能想象到他会说的话。
但是这次小长安居然没有第一时间反驳他?
虽然他自己在意,却不自知,也不知道在自得个什么劲?
谢少陵有时候也会忍不住去想,他的孩子究竟经历了什么,才会突然性情大变,心计谋略手段样样卓绝,只是心性不再像一个六岁的孩子。
只不过老祖宗叮嘱过他,多看、少问、少干涉。
老祖宗是镇国公府最睿智的人,他一向是信服老祖宗的。
皇城之中,关于这三则故事的解读与猜测越来越多,很多‘聪明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而在皇城之外,这三则故事在迅速传播着。
皇帝的禁卫军,则以更快的速度朝着冀州郡而去。
以禁卫军之能,想要调查清楚一件本就有迹可循之事,是非常容易的。
不过五天,事情的始末就以飞鸽传书的方式,出现在了皇帝的案桌上。
与此同时,之前姜家刺杀太子,陷害镇国公府的证据一起出现在了皇帝面前。
皇帝看了之后,勃然大怒。
还从未有人胆敢如此愚弄他!
藐视皇权,以下犯上,罪不可赦,是诛九族的大罪!
说来也可笑,当初姜家采用姜七姑娘的计谋,是想以此来威胁控制朱雁南,为他们所用。
但是他们低估了一个恋爱脑对所爱之人的感情,不管姜家和郡守如何威逼利诱,朱雁南都不为所动,连前程和声誉甚至性命都不要了,一心只想找出姜家跟郡守勾结的罪证,替姜七姑娘报仇。
杀一个钦差大臣对他们来说不难,难的是怎么糊弄皇帝,还不让皇帝继续追究!
而且他们之前已经计划了那么久,实在是不甘心,于是便想借着姜七之死,将事情闹大,借天下悠悠众口,来逼皇帝对他们妥协。
可他们不知道的是,升平帝最在乎的就是自己的脸面,当他们想要以此来逼迫皇帝之时,不管他们的计划能不能成功,事后皇帝都绝对不会放过他们。
姜家和冀州郡守可能永远都想不明白,明明是天衣无缝的计划,为什么突然就闹得天下皆知了呢?
皇城的姜家人很快就被禁卫军控制,但可惜的是扶棺南下的姜家家主以及郡守父子,提前得到消息,丢下棺椁仪仗,逃回了冀州。
之后,姜家亮出了豢养的一万私军,联合冀州州府五万辖军,在冀州公然举起了反旗。
此举一出,天下哗然。
皇帝震怒,当即就要派遣军队前往冀州镇压叛军。
虽然叛军只有区区六万兵马,但大渊的世家向来同气连枝,谁也不知道,暗中有多少世家在支持姜家。
这一战,朝廷必须要赢,而且还要赢的漂亮,否则其他的世家定然会蠢蠢欲动。
皇帝手中有兵,不提羽林军和禁卫军,单就护卫在皇城外面的护卫军就有二十万。
但是,这二十万护卫军却算不得精锐,士兵没有经受过战火的洗礼,军中将领也大多都是世袭,没什么作战经验。
皇帝本来并没有这方面的顾虑,但是——
最近他接连被背刺,先是精心培养的将领去了北疆之后差点因为水土不服病死,后来寄予厚望的朱侍郎又狠狠扇了他一巴掌,他也自信不起来了。
所以在这个将领的人选上面,他一直犹豫不决。
直到兵部侍郎给他推荐了一个万无一失的人选——镇国公府的世子爷谢少陵谢少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