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刚穿越就被政哥噶了 > 第420章 没有给帝君丢脸

刚穿越就被政哥噶了 第420章 没有给帝君丢脸

    姬祤天默默的将二楼苏瑾月抛下的一条彩绳收拢在衣袖里,再次抬头时,已经重新换上了清风朗月、目空一切的表情。

    这一次科举,他们几个除了卫凛和程隐,全都中了。

    没有给帝君丢脸。

    花瓣扑面,香气吸入心间。

    骏马踏过地面,走向另一条热闹的街道。

    抛洒完身边花瓣彩绳的苏瑾月几个,感觉比这群游街的还要快乐。

    大家娇笑着,招呼侍从们,快些转移。

    “走走走,下一场,白玉京!”

    几年过去,白玉京喧闹依旧,只不过,在它的周围,又立起来了好几座三层、四层的新建筑。

    当初说要在白玉京的旁边,仿造着建一个商铺的大臣,不负众人所望,也在一年前将商铺建了起来。

    现在再看,白玉京这条街,繁华的不似古代,倒像是苏瑾月遥远的记忆里,仿古景区。

    游街队还没到,白玉京里已经人山人海,坐满了学子文士们。

    苏瑾月的到来,更是引起了轰动。

    “帝君,帝君来了!”

    “帝君,可要作诗?学子们都盼着呢~”

    “对啊,帝君,作一首诗吧,作一首吧……”

    苏瑾月被这热情冲的头昏脑涨,伸手安抚着众人,“好说,好说。”

    让她好好想想,临时缝合几句,还是可以的。

    比如王维大大的诗,她就还记得两句。

    不等她上到五楼,她的脑子里已经有了主意。

    “丹,传唱。”

    丹立马弯腰领命,同时示意周围人噤声。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后面是啥来着,不管了,胡诌两句。

    “既至君门远,孰云吾道非。

    置酒临长道,同心与我违。”

    苏瑾月兴致已起,飘飘然就再抄一首。

    登科必选,孟郊的《登科后》。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咸阳花。”

    话音刚落,丹就照着她的句子,高声重复了一遍。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咸阳花。”学子们纷纷复诵。

    “好诗,好诗!不愧是帝君大人!”老学者捋着胡须,声音激昂,仿若回到年轻时。

    赞叹声此起彼伏,竟似乎要掀翻那屋顶去。

    还有年少的学子猛地拍案而起,朗声大笑道:“大丈夫,当如是!”

    “哈哈哈,下一次,我也要跨马游街,看尽咸阳花!”另有一人跟着大笑,言语间满是志在必得的自信。

    白玉京里,情绪正烈,恰在此时,巡游队的罗声从远方隐隐传来。

    这罗生,在一瞬间就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白玉京里的众人哪里还按捺得住,纷纷呼喊着好友们,涌向窗边。

    他们争着探出脑袋张望着,都想要一睹游街队的风采。

    那队伍浩浩荡荡,彩旗飘扬,骏马嘶鸣。

    为首的状元邓延年身着红袍,意气昂扬,身后跟着的新科进士们,个个骑着高头大马,身披红绸,春风满面。

    “嗷~~~状元郎来喽~~~”

    “进士们来喽~~~”

    欢呼喝彩声再次响起,无数学子的心跳加速,在心中暗暗发誓:“终有一日,自己也会在那马上,接受众人敬仰。”

    就连小莫负,都目光坚定的来了一句:“师父,等弟子长大,就要做大秦第一个女状元!”

    “哈哈哈……”苏瑾月大笑着揉了揉大徒儿的脑袋,邪魅一笑。

    “那你可要小心了,别你还没长大,别的女郎就中状元喽~~~”

    她这话不假,此次殿试,中榜的女郎尽管不多,却也有十几个。

    要知道,这可是积聚数十年文脉传承之后的首次科举。

    多少个老态龙钟的老学者们,都参入其中,和天下文士们同台竞技。

    中榜的哪一个不是人中龙凤?

    这十几个女郎,可是炸眼的很呢~~

    不提吕雉、韩嫣冉,她们每日跟在苏瑾月的身边,对各家博士都有所了解。

    日常工作,潜移默化之中,也在大秦学宫中,学到了许多知识。

    可以说,集百家之学都不为过。

    要不然,讲真,只靠着这两位原本的学识,是完全考不中的。

    而在吕雉、韩嫣冉之外的其他十来个女郎们,那才真是实打实的真材实料,自小泡在书籍中,学出来的才学!

    当然,这些女郎,无一例外,都是世家贵女。

    没办法,义学建立的时间还是太短了。

    只几年的时间,底蕴不足,实在难以养出一位超然天才。

    不过,也快了。

    苏瑾月想着好大爹马上就要公布的,全国官学扩建之事。

    还有以后,每三年一次的科举。

    这么多的前辈们的例子在前,女郎们一定会树立起更加宏伟的目标吧?

    时光匆匆,转眼而过。

    秋闱的热闹还未消退,又一道喜讯从极南之外传来,压下了秋闱,成为了大秦最新的热议话题。

    多季稻,找到了!

    遣秦使带着多季稻的种子,返回了咸阳城!

    多季稻,那可是多季稻啊——

    谢天谢地,不不不,谢陛下谢帝君,多季稻找到了,百姓们能种出更多的粮食了!

    苏瑾月兴奋的大喊:“丹,飞起来,飞去前面,我要去看看那稻子……”

    推背感传来,苏瑾月激动的想要尖叫。

    于是。

    “嗷嗷嗷啊——嗷嗷啊———”

    这尖叫声属实有点鬼哭狼嚎。

    然而,听到的侍从卫郎们,却都不嫌弃,反而嘴角咧开,蠢蠢欲动的,想要跟着她一起大叫。

    那可是多季稻,谁会嫌弃粮食多呢?

    谁家没个地里刨食的亲朋好友呢?

    他们也好想放声大笑啊……

    朝议殿里,大臣们同样有此念想。

    嬴政细细的感受着手里的稻粒,眼尾有些泛红。

    多年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

    等了一年又一年。

    本以为很好找的多季稻,竟然用了这么久的时间。

    时间久到,他都要以为,自己等不到了。

    刹那间,喜悦与激动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父皇,多季稻呢?快给我看看——”

    娇俏的声音传来,嬴政赶忙眨了眨眼睛,笑盈盈的将苏瑾月招到跟前。

    “快来看看,可是这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