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自始至终 > 第218章 皇女之事!长安城戒严!

自始至终 第218章 皇女之事!长安城戒严!

    “没想到。”

    “陈怀信还有这样的身手。”

    “看起来只是个文弱书生。”

    “可一旦动起手来,还真是干脆利落!”

    姬长灵看着那推演,有些惊叹的说道。

    喜欢舞枪弄棒的她。

    自然能够看得出来。

    从监牢的混乱中离开、在雨夜中来到长田县侯府邸、再到不被发现的、将长田县侯之子给杀死、这需要多么厉害的身手!

    虽然说。

    这也跟那废物一样的官兵有关。

    这也跟那垃圾一样的护院有关。

    不然陈怀信身手再如何了得,也不可能真的如此顺利!

    “但是。”

    “不管怎么样。”

    “他就是做到了!”

    “只是这样一来。”

    “那长安城的警备将会加强,还是有些得不偿失吧?”

    姬长灵觉得陈怀信,还是有些太冲动了。

    若是先像第一次推演那样,找个地方积蓄足够的力量后造反,别说是长田县侯之子了,就连被众多护院保护的长田县侯,也注定会死在他的长刀之下!

    而现在这样的报复,虽然的确是让人身心舒畅,可在监牢发生动乱时,权贵家中发生如此命案,那长安城必定会更难以离开!

    “甚至。”

    “说不定。”

    “长安城的未来几天。”

    “将会只能进不能出!”

    姬长灵忽然有些担心。

    她当然相信陈怀信的能力,因为那是得到了证明的!

    可是再如此过人的实力,也需要有时间与地方展现!

    因为那小小的长田县侯之子,而被困在长安城之中。

    这怎么想都划不来啊!

    “毕竟。”

    “我承国虽然有很多地方不足。”

    “但涉及到权贵的时候,还是能够爆发出,曾经属于帝国的实力的。”

    姬长灵感觉有些悲哀。

    只有在事关权贵之事。

    才能够表现得像是一个帝国。

    她已经不知道应该说什么了。

    而在她的旁边。

    其他的皇女们。

    她们听着自家二皇姐的猜测,脸上同样露出了担忧之色。

    但当知道陈怀信,打算依靠她们离开长安城时,就连姬长兮,脸上都露出了一丝期待的神色!

    因为这等于未来的她们,将要提前认识陈怀信了!

    至于自己与陈怀信,会是怎样的以后,她们相信未来的自己!

    只不过皇长女姬长宁,她的脸上却浮现出几分担忧!

    “若是上一次的推演。”

    “哪怕陈怀信利用某个皇女离开长安城。”

    “他也必然会在某个地方就将其给放走。”

    “不用担心生命安全!”

    姬长宁的目光看着天空。

    可是。

    这一次的推演。

    陈怀信的脾性更加极端。

    在面对她们这些皇女时。

    “他……”

    “真不会对我们动手吗?!”

    ……

    【在监牢之中的时候。】

    【陈怀信就曾思考过。】

    【若是长安城加强了戒备。】

    【那他该如何顺利的离开?】

    【“依靠权贵。”】

    【“必然能够让城门的守卫不敢多加搜查。”】

    【“如此想要离开这里,便不是什么难事!”】

    【陈怀信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当然。】

    【他也可以尝试别的方法。】

    【像是制造更大的骚动,让城门变得混乱。】

    【“但是。”】

    【“这样一来。”】

    【“就会牵扯到许多无辜百姓!”】

    【陈怀信抛弃了这个方案。】

    【而既然决定依靠权贵,亦或者说,绑架权贵,那自然得挑软柿子!】

    【像是朝中的重臣高官,那是想都不要想,至于世家门阀的子弟,虽然是个不错的选择,但那些身份相对较高的,也是比较难以接近的。】

    【“最合适的。”】

    【“应该是承国的皇女!”】

    【“她们虽然是这个国家最顶尖的权贵。”】

    【“但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其身边的护卫力量,反而没那么强!”】

    【陈怀信在心中想道。】

    【承国的皇女们,哪怕是普通的学子,都对其大概有些了解。】

    【或者说。】

    【这是有人故意将皇女们的事情,故意在民间进行传播的!】

    【像是皇长女优柔寡断,像是二皇女不通文墨,像是三皇女生性胆小,像是四皇女脾性古怪等等。】

    【反正就是用各种贬义词,来将她们的性格给概括。】

    【“将良善说成优柔寡断,将喜好武学说成不通文墨。”】

    【“这种事情会是谁做的。”】

    【“随便一想就能知道了。”】

    【陈怀信最开始在听闻此事时,还惊愕于为何朝廷对皇女被编排之事无动于衷,而现在看来,最上面的人,还真不一定知道,民间到底流传着什么言论!】

    【因为知道情况的人,无法也不敢将此事汇报!】

    【而不知道情况的人,也不会在意市井的言论!】

    【承国的上层与底层,虽然看起来都生活在同一座城池,但实际上一辈子也不会有任何的接触!】

    【“用脑海中知识里的话来说。”】

    【“就是承国缺乏有效的沟通与了解机制。”】

    【“而这就会导致。”】

    【“一些在上层看起来,是利国利民的政策,在尝试推行的时候,反而遭受到百姓的抵制与抗拒!”】

    【“于是就会生出‘此举上利国家、下利你们、我就不明白了、这天大的好事,为什么就是推行不下去’的事情。”】

    【“然后那上层与底层的矛盾,也会因此而加剧!”】

    【陈怀信现在已经想明白了这一点。】

    【不过。】

    【也正是那些家伙的传播言论。】

    【让他对承国的皇女很是了解。】

    【现在他想要绑架利用这些、没有多少保护的皇女、也变得简单了许多!】

    【“皇长女是不行的,她的身份,让她身边的保护,只会比权贵还要多。”】

    【“而二皇女也不行,她喜好武学,若是打起来,可能会吸引他人注意。”】

    【“三皇女更是不行,她生性胆小,基本不会离开皇宫,还是将其排除!”】

    【“至于七皇女,她年龄太小了,同样也不会离开皇宫,而且就算是抓拿了她,也不可能利用她离开长安城。”】

    【“所以。”】

    【“我的目标。”】

    【“只能是在四皇女、五皇女与六皇女之中选择!”】

    ……

    金銮殿外。

    听到陈怀信的打算后。

    姬清珞脸色极为难看。

    她倒不是生气于、陈怀信居然将注意、打到了皇女们的身上。

    她所愤怒的、是因为皇女被编排这件事、她居然第一次知道!

    “王相。”

    “皇女之事。”

    “可是真的?!”

    姬清珞目光看向了王千禾。

    王千禾的背后冒出了冷汗。

    因为。

    他也不知道。

    这件事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以往的时候。”

    “我们对于百姓的关注。”

    “基本是由上而下进行俯视,去观察他们可能会缺什么。”

    “若非是之前陈怀信的推演,恐怕我们都还不知道,想要真正了解百姓,居然是要走进百姓之中!”

    这是王千禾之前的做法。

    或者说。

    一直以来。

    大家都是这样做的。

    身为顶层的权贵,高高在上的俯视百姓,这难道不是很正常吗?

    而也正是如此。

    对于市井言论。

    对于民间舆论。

    除非是发酵到极大的程度。

    不然是很难传入他的耳中!

    像是编排皇女这些事情,哪怕是在百姓之间,也不会光明正大的讨论,而是会三五个人,偶尔的聊上那么几句。

    毕竟这事关皇家,可不是谁都有胆子,敢大庭广众之下,对其指手画脚!

    所以王千禾对其不知情,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可是。”

    “若在平时。”

    “也就罢了。”

    “现在不知情……那是要人命的啊!”

    王千禾很清楚。

    现在陛下非常愤怒!

    他的目光赶忙看向六部尚书,寻求着一个帮助与答案,然而即便是尚书们,对此也都不太清楚,每个人都是眼观鼻鼻观心,希望这件事不要牵扯到自己身上!

    “呵!”

    “看来我承国之中。”

    “胆大包天之辈还真不少啊。”

    姬清珞冷笑着。

    她看到王千禾的反应后,就知道陈怀信所说的是对的,承国的高层与底层,除非是权贵子弟嬉闹,不然一辈子也不会有交际!

    她直接安排信任得过的侍卫,先去加强对皇女们的保护,虽然现在姬长兮的府邸外面,已经有了重兵把守,但这并非是属于个人的保护,还是存在有隐患!

    “然后。”

    “就是调查编排皇女之事!”

    “在这次的推演结束之后。”

    “朕……”

    “要知道真相!”

    姬清珞继续的吩咐着。

    她的视线从世家官员身上一扫而过。

    她当然知道这件事跟他们是有关系。

    不过。

    能不能抓到把柄。

    她也不敢太肯定。

    “毕竟。”

    “他们敢做这种事情。”

    “就绝对做好了被发现的准备!”

    姬清珞有些无奈。

    她看向了那推演。

    或许。

    她只能再次寄希望于,陈怀信还能够有所发现了!

    “但是。”

    “就算有所发现。”

    “这次推演结束。”

    “承国……还会是朕的承国吗?!”

    ……

    【当天亮后。】

    【长安城中顿时进入了戒严状态。】

    【因为。】

    【不仅是大理寺监牢发生暴动。】

    【就连长田县侯都发生了命案!】

    【“连续发生这样的事情。”】

    【“断然不可能会是巧合!”】

    【“必须进行戒严。”】

    【“不允许任何人离开长安城!”】

    【刑部尚书曲文端上书提议。】

    【姬清珞自然是答应了此事。】

    【毕竟。】

    【在她看来。】

    【大理寺监牢里的犯人,可都是穷凶极恶之辈,若是躲藏在长安城中,很可能会制造出更多命案,危及到百姓的生命!】

    【至于长田县侯之子被杀,在她看来倒是没什么,不过是一个权贵的儿子,而且还是平日里喜欢横行霸道的,杀了也能算是为民除害!】

    【“不过。”】

    【“即便如此。”】

    【“最好还是将凶手抓拿归案!”】

    【“无论长田县侯之子,与凶手之间有什么仇恨,也不该私自动手!”】

    【“这违反了我大承律法!”】

    【姬清珞下令。】

    【官兵倾巢而出。】

    【百姓惶恐不安。】

    【哪怕。】

    【这件事情。】

    【与长安城内绝大多数百姓都没有关系。】

    【但是谁知道那些官兵老爷,会不会借此机会敲诈勒索!】

    【至于理由?只要说一句,怀疑与大理寺监牢中逃出的犯人有关,那就能够将其给带走关押了!】

    【等得到了想要得到的东西后,再轻飘飘的说一句,经审查发现并无关联,就能够将抓错人的事情给洗清了。】

    【或者说。】

    【官兵老爷们又怎么可能会抓错人!】

    【只是因为那些百姓,表现得太令人怀疑了,所以生性警惕的官兵老爷,才会将他们带走审问。】

    【要错,也是这些百姓有错!】

    【所以。】

    【在看到。】

    【大街小巷都是官兵匆匆路过后。】

    【百姓们立刻躲在家中不敢外出。】

    【而若是因为家里无存粮,被迫出去进行购买,然后再被官兵所盯上,那只能怪自己,为何不再家中储存食物了。】

    【至于会不会是因为没有多少钱,购买不了多少粮食,那妥妥的是造谣,承国百姓怎么可能会储存不起粮食!】

    【反正。】

    【在各种各样的原因下。】

    【长安城变得动荡起来。】

    【大理寺监牢之中,看着那些慌张焦虑愤怒的官员们,未曾离开的老人哈哈大笑,心满意足的离开了人世。】

    【这让刑部尚书曲文端更是愤怒!】

    【不过。】

    【他也大概搞清楚了。】

    【那杀死长田县侯之子的人会是谁!】

    【“那名为陈怀信的学子,被其关在这监牢之中。”】

    【“如今有机会挣脱出去,自然会选择进行报复。”】

    【“只要找到他。”】

    【“那基本上就能结案了!”】

    【刑部尚书曲文端,将事情告知了权贵。】

    【这终于让提心吊胆的权贵们松了口气。】

    【“原来是针对长田县侯之子而去的。”】

    【“那没事了。”】

    【这些权贵们接着奏乐接着舞。】

    【而在长安城的戒备愈发森严,官兵的搜查力度加大的时候。】

    【陈怀信终于是抓住了,那外出购买东西的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