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自始至终 > 第234章 争权夺利!还有退路!

自始至终 第234章 争权夺利!还有退路!

    【元凰十三年,十月。】

    【局势陷入了僵持状态。】

    【对此。】

    【朝中众臣自然是无法接受的!】

    【他们只想看到黄巾军被铲平!】

    【“不然。”】

    【“让他们缓过来的话。”】

    【“那黄巾之乱岂不是要再次发生?!”】

    【不少臣子都不想再提心吊胆。】

    【然而。】

    【接连的几次围剿。】

    【都被黄巾军击退。】

    【这让那些将军们脸色难看,也让臣子们心中满是恼火。】

    【“不过是一群农民组成的叛军,我朝廷大军居然无法将其剿灭?”】

    【“究竟是黄巾军太强,还是我承国将军,都是群尸位素餐之辈?”】

    【“陛下!臣严重怀疑,有人在养寇自重!所以才会屡屡战败!”】

    【“臣请愿!领兵讨伐黄巾叛军!必将在年前将其镇压荡平!让黄巾之乱再也不会发生!”】

    【“……”】

    【朝中的那些文官,在不断的攻讦着武将。】

    【他们此前看到的战报,明明是形势大好。】

    【现在只是一转眼,就变成了势均力敌!】

    【这不是将军们故意的、又还能是什么!】

    【“养寇自重!”】

    【“争权夺利!”】

    【“这就是他们的目的!”】

    【这些文官们在心中想道。】

    【而那些被攻讦的武将们,本来就因为久攻不下很是生气,现在被这样诬陷,心中自然极度的不满!】

    【他们展开反击,与那些文官们吵了起来。】

    【一时间。】

    【大殿里满是喧闹声。】

    【坐在上方的姬清珞,面色没有半点变化。】

    【但王千禾却清楚,陛下这是已经生气了!】

    【“都这种时候了。”】

    【“还想着争权夺利?”】

    【“是不是等黄巾军打进长安城。”】

    【“你们才能够闭嘴!”】

    【王千禾愤怒的斥责道。】

    【顿时。】

    【文武两边都安静了下来。】

    【当然这也是暂时的而已。】

    【毕竟。】

    【黄巾之乱一日未能解决。】

    【那争吵就一天不会平息!】

    【总会有人想要借此机会、来让自己获得更多的权力!】

    【“这大殿中的臣子们。”】

    【“不一定能够做成事。”】

    【“但绝对知道……”】

    【“该如何不让他人成功!”】

    【王千禾感觉很是头疼。】

    【他想要匡扶承国,想要让承国再次伟大,但是有着这样一群同僚,他感觉承国的前景,或许也就那样了!】

    【“或许。”】

    【“真得等黄巾军再次席卷全国。”】

    【“他们才有可能、放弃争权夺利、选择合作应对外敌吧?!”】

    ……

    金銮殿之外。

    看着那推演的未来。

    不少臣子面带尴尬。

    因为。

    那争权夺利的画面中,都有他们的身影。

    如今被这样公之于众,自然会觉得难堪!

    “这推演。”

    “就不能展现吾等的高光未来吗?”

    “为何非要将这种事情、告知于天下人啊!”

    他们的心中很是不满。

    而王千禾则是摇摇头。

    对于自己同僚的习性,他自然是很清楚的。

    别说是这种时候争权夺利了,就算是山河破碎,他们也不会放弃互相斗争!

    “所以。”

    “我承国才会走到如今这一步。”

    “唉。”

    王千禾叹了口气。

    而那天下的百姓。

    他们看着那推演的画面,感觉那平日里高高在上的老爷们,似乎被扯下了外表的神秘面纱!

    那以往不敢直视的老爷,在如今的他们看来,似乎……也就那样而已!

    “原来。”

    “这些老爷们。”

    “他们也会像是泼妇骂街一样争吵!”

    “他们的目光也不是真的那么长远!”

    不少百姓的心境,忽然有所变化了。

    那对于官员、对于权贵的畏惧、也因此消散了几分!

    而那各地的权贵,看着周围的泥腿子,用着平静的眼神看着自己时,他们顿时愤怒的大声叫骂,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压下心中的莫名恐惧!

    “当百姓抬起头来的时候,就轮到他们畏惧惶恐了!”

    ……

    【元凰十四年,二月。】

    【新年已过。】

    【朝中众臣仍旧争论不休。】

    【黄巾军内则是欢喜不已。】

    【因为。】

    【这次冬天。】

    【他们居然没有一个人饿死、也没有一个人冻死!】

    【这让他们,对于陈怀信,更是无比的崇拜尊敬!】

    【而那负责后勤的姬长落,则是有些感慨的说道。】

    【“若非是亲眼所见,我都未曾想到。”】

    【“这些地方豪强家中,居然有着如此庞大的物资。”】

    【“虽然还不足以分配给每个黄巾兵,但却让我们安然的度过了冬天!”】

    【姬长落看向陈怀信。】

    【若非是陈怀信决定转进乡下,她们在城中恐怕都难以,做出这样的成绩!】

    【而道观主则是摇着头,叹息道:“明明土豪劣绅家中,取出百分之一的口粮,就足以让周围百姓活下去,可是……”】

    【“如果他们还有着良心,那承国也不会变成现在这样了,”姬长兮的声音,比以往的时候都要坚定。】

    【因为那从豪强家中,所搜出来的大量钱粮与衣物,明明白白的告诉着她,承国并非是明面上那么穷,也不是真的养不活百姓!】

    【“而是。”】

    【“绝大部分的钱粮。”】

    【“都被豪强所占据!”】

    【“那分配到全国百姓手中的、可还有百分之一?!”】

    【姬长兮的眼神,带着一抹冰冷。】

    【她现在愈发觉得,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的!】

    【想要从这些豪强手中,将那本该属于百姓的钱粮夺回,最简单与有效的办法,就是进行造反!】

    【她的目光看向陈怀信,询问着他接下来的发展。】

    【“我们不可能一直呆在乡下,朝廷也不会给我们这个机会!”】

    【“哪怕地形阻碍,给我们争取了发展时间,可他们迟早会了解的!”】

    【“最多数月,他们就会知晓,应该如何在乡下,与我们进行作战!”】

    【姬长兮的声音有些担心。】

    【若是能够有三五年,那黄巾军必然能够发展到,轻而易举覆灭承国的程度!】

    【可是现在只是三五个月,那朝廷大军就已经摸索出了,与他们作战的方法!】

    【“朝廷里可不全是蠢货!”】

    【“依然还有不少的能人。”】

    【“在为这个国家尽自己的一份力!”】

    【陈怀信也知道这一点。】

    【他当然不会瞧不起,这将黄巾军击退到乡下的国家!】

    【“不过。”】

    【“就算他们摸索出了。”】

    【“如何在乡下与我们作战。”】

    【“但我们也不需要太担心。”】

    【“因为承国的农村……实在是太广袤了!”】

    【陈怀信开口说道。】

    【他打算借助这片广袤的土地,一边防守一边训练军队。】

    【而且。】

    【如果实在不行的话。】

    【“可是还有海洋。”】

    【“作为我们的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