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怀孕被分家?父不详,母越强 第152章 以牙还牙
季宴时指着地上的麻袋又蹦出两个字:“给你。”
沈清棠打开麻袋口,倒吸一口气。
一麻袋铜板。
她算过,就算季宴时把所有的铜板都套回来,也不过才六千一百零五文。
一贯铜钱六七斤,六贯铜钱差不多四十斤。
四十斤铜钱能装一麻袋?
“谢谢。”
沈清棠没跟季宴时客气。
他不懂客气只懂拒绝。
“你帮我把它放在爬犁上。我现在拎不动。”沈清棠指着爬犁架。
她现在不能太用力,容易宫缩。
季宴时这会儿出奇好说话,单手把麻袋放在爬犁架上。
一家三口和季宴时快速往城门方向走。
坐在爬犁上的沈清棠时不时往来时路张望。
路上沈清棠大致把今天发生的事以及王明远和铜板圈摊主的关系讲了一遍。
“若是不走,怕是会有麻烦。”沈清棠怕会有人来把钱抢回去。
李素问愤愤,“明明是他们找事在先,咱们却得逃跑,还有没有天理?!”
“在京城时你不就知道‘天理’掌握在有钱有权的人手中?这会儿怎么又说起糊涂话?”沈屿之示意李素问上爬犁,“你坐上来,我拖着你会走的快些!我觉得清棠顾虑的对,咱们留下会有麻烦。”
李素问不顾形象,快速上了爬犁,不忘反驳:“怎么是糊涂话?只是眼下咱们无权无势,遇上不公平的事,不喊没天理还能怎么样?”
沈清棠朝李素问竖起拇指,“还是我娘通透。”
本以为她娘是温室花朵,没想到也知人间险恶。
往往喊着要“天理”要“公平”的都是普通百姓,尤其是受了偌大的委屈的普通百姓。
沈屿之与有荣焉,“还是夫人有见地!不过,季宴时这小子也不错!这手以牙还牙干得好!”
***
铜板圈摊主的报复,比沈清棠预计的来的还快。
他们都还没出内城门,就被一群明显来者不善的人拦下。
大约十几个人,每个人都身强体壮,像是训练有素的打手。
李素问从她的爬犁上下来把沈清棠护在身后。
沈屿之丢下绳子跑过来,挡在她们母女前面。
沈清棠目光微颤,鼻尖有些发酸。
每一次遇到危险,爹娘总是第一时间选择保护她。
季宴时没动,手里的绳子也没松,背影挺拔笔直。
李素问有些怕,小声问:“你们说季宴时能打过这么多人吗?这些人要比野猪厉害吧?”
沈屿之心里也没谱,双手握拳,随时准备跳出去跟他们拼命,“谁知道呢?看他平时扔我们扔的很轻松,应当……能打过……吧?”
平日里最讨厌季宴时仗武欺人。
这一刻,却由衷祈祷他武力高强能护他们平安。
十几个人,把沈家四人围在中间,每个人手里握着一根木棍,矮身逼近。
领头者举的是刀,他指季宴时,“识相的把你身上的铜板交出来!”
季宴时自是不会搭理这样的恐吓。
沈清棠本着“反正事到如此,凭什么还受窝囊气?”的心态回怼:“这么输不起还做什么套圈生意?就六贯钱,值得你们这么大动干戈?
雇佣你们这几个也不止六贯钱吧?”
王员外家财大气粗,不至于为了六贯钱买凶杀人吧?!
或许是那摊主借着王员外的名声在外面招摇撞骗?
“谁说就六贯钱?”其中一个打手斥道,“一轮六贯钱,这小子……”
他指着季宴时,“逼着赵掌柜把身上的钱都拿出来给他套完才走!足足十五贯钱才对!”
领头者踢了说话的人一脚,“跟个娘们废话什么?给我上!”
十几个打手闻言齐齐扑了过来。
季宴时两只手同时动了。
左手在身边划了个半圆,右手把爬犁往前一拉,同时右手的绳子交替到左手,右手也划了个半圆。
沈屿之和李素问猝不及防差点被闪倒。
沈清棠已然到了季宴时身后。
而十余个打手,齐齐躺在地上,一动不动。
沈清棠:“……”
恐怖如斯!
看着挺厉害的十几个人在季宴时手中走不了一招?
李素问跌坐在地上,颤着声音问:“他们……他们不会死了吧?”
沈屿之先把李素问从地上扶起来,让她坐在另外一架爬犁上。
他小步挪到其中一个打手跟前,弯腰,抖着手,小心翼翼地去探打手的鼻息。
随即长长吐出一口气,“还活着。”
若真惹上人命官司,可怎么办?
幸好季宴时出手有分寸。
季宴时把人打晕,抬脚往前,强势拖着爬犁从挡道的人身上压过去。
沈清棠:“……”
心里的感动散了大半。
考虑过她的感受吗?
季宴时怜香惜玉,有,但,不多。
沈屿之和李素问连连夸赞季宴时。
“我就说小季这孩子不错!平时虽指望不上,性命攸关时不含糊。”李素问越看季宴时越觉得满意。
想着,若是季宴时真找不到家人,她就认他当义子,帮他成家。
沈屿之心里认同,嘴上唱反调:“指望什么?难道这些人不是他惹来的?”
“你这说的什么话?”李素问瞪沈屿之,“他为什么招惹上这些人?还不是为了给清棠出气?”
沈屿之并不是真不记季宴时的恩,只是单纯因为反对而反对,被瞪的立马噤声。
“说起来……”李素问若有所思,“季宴时是不是对清棠过于上心?”
“不能吧?”沈屿之侧头看着比自己快一步的季宴时,“他一个就知道吃肉的傻子,还会知道对谁上心不上心?
要真有心也不至于恩将仇报,鸠占鹊巢。”
“你看你都说他只知道吃肉,那套圈跟吃肉有什么关系?这次清棠可没有拿肉引诱他!”
“巧合吧?或许会错了意?”
跟季宴时相处这么久,实在很难让人往男女之情上想。
更何况沈清棠眼下还是这么个情况。
就连李素问也只是随口一说,见沈屿之反驳,也没坚持己见,“许是如此。”
沈清棠打开麻袋口,倒吸一口气。
一麻袋铜板。
她算过,就算季宴时把所有的铜板都套回来,也不过才六千一百零五文。
一贯铜钱六七斤,六贯铜钱差不多四十斤。
四十斤铜钱能装一麻袋?
“谢谢。”
沈清棠没跟季宴时客气。
他不懂客气只懂拒绝。
“你帮我把它放在爬犁上。我现在拎不动。”沈清棠指着爬犁架。
她现在不能太用力,容易宫缩。
季宴时这会儿出奇好说话,单手把麻袋放在爬犁架上。
一家三口和季宴时快速往城门方向走。
坐在爬犁上的沈清棠时不时往来时路张望。
路上沈清棠大致把今天发生的事以及王明远和铜板圈摊主的关系讲了一遍。
“若是不走,怕是会有麻烦。”沈清棠怕会有人来把钱抢回去。
李素问愤愤,“明明是他们找事在先,咱们却得逃跑,还有没有天理?!”
“在京城时你不就知道‘天理’掌握在有钱有权的人手中?这会儿怎么又说起糊涂话?”沈屿之示意李素问上爬犁,“你坐上来,我拖着你会走的快些!我觉得清棠顾虑的对,咱们留下会有麻烦。”
李素问不顾形象,快速上了爬犁,不忘反驳:“怎么是糊涂话?只是眼下咱们无权无势,遇上不公平的事,不喊没天理还能怎么样?”
沈清棠朝李素问竖起拇指,“还是我娘通透。”
本以为她娘是温室花朵,没想到也知人间险恶。
往往喊着要“天理”要“公平”的都是普通百姓,尤其是受了偌大的委屈的普通百姓。
沈屿之与有荣焉,“还是夫人有见地!不过,季宴时这小子也不错!这手以牙还牙干得好!”
***
铜板圈摊主的报复,比沈清棠预计的来的还快。
他们都还没出内城门,就被一群明显来者不善的人拦下。
大约十几个人,每个人都身强体壮,像是训练有素的打手。
李素问从她的爬犁上下来把沈清棠护在身后。
沈屿之丢下绳子跑过来,挡在她们母女前面。
沈清棠目光微颤,鼻尖有些发酸。
每一次遇到危险,爹娘总是第一时间选择保护她。
季宴时没动,手里的绳子也没松,背影挺拔笔直。
李素问有些怕,小声问:“你们说季宴时能打过这么多人吗?这些人要比野猪厉害吧?”
沈屿之心里也没谱,双手握拳,随时准备跳出去跟他们拼命,“谁知道呢?看他平时扔我们扔的很轻松,应当……能打过……吧?”
平日里最讨厌季宴时仗武欺人。
这一刻,却由衷祈祷他武力高强能护他们平安。
十几个人,把沈家四人围在中间,每个人手里握着一根木棍,矮身逼近。
领头者举的是刀,他指季宴时,“识相的把你身上的铜板交出来!”
季宴时自是不会搭理这样的恐吓。
沈清棠本着“反正事到如此,凭什么还受窝囊气?”的心态回怼:“这么输不起还做什么套圈生意?就六贯钱,值得你们这么大动干戈?
雇佣你们这几个也不止六贯钱吧?”
王员外家财大气粗,不至于为了六贯钱买凶杀人吧?!
或许是那摊主借着王员外的名声在外面招摇撞骗?
“谁说就六贯钱?”其中一个打手斥道,“一轮六贯钱,这小子……”
他指着季宴时,“逼着赵掌柜把身上的钱都拿出来给他套完才走!足足十五贯钱才对!”
领头者踢了说话的人一脚,“跟个娘们废话什么?给我上!”
十几个打手闻言齐齐扑了过来。
季宴时两只手同时动了。
左手在身边划了个半圆,右手把爬犁往前一拉,同时右手的绳子交替到左手,右手也划了个半圆。
沈屿之和李素问猝不及防差点被闪倒。
沈清棠已然到了季宴时身后。
而十余个打手,齐齐躺在地上,一动不动。
沈清棠:“……”
恐怖如斯!
看着挺厉害的十几个人在季宴时手中走不了一招?
李素问跌坐在地上,颤着声音问:“他们……他们不会死了吧?”
沈屿之先把李素问从地上扶起来,让她坐在另外一架爬犁上。
他小步挪到其中一个打手跟前,弯腰,抖着手,小心翼翼地去探打手的鼻息。
随即长长吐出一口气,“还活着。”
若真惹上人命官司,可怎么办?
幸好季宴时出手有分寸。
季宴时把人打晕,抬脚往前,强势拖着爬犁从挡道的人身上压过去。
沈清棠:“……”
心里的感动散了大半。
考虑过她的感受吗?
季宴时怜香惜玉,有,但,不多。
沈屿之和李素问连连夸赞季宴时。
“我就说小季这孩子不错!平时虽指望不上,性命攸关时不含糊。”李素问越看季宴时越觉得满意。
想着,若是季宴时真找不到家人,她就认他当义子,帮他成家。
沈屿之心里认同,嘴上唱反调:“指望什么?难道这些人不是他惹来的?”
“你这说的什么话?”李素问瞪沈屿之,“他为什么招惹上这些人?还不是为了给清棠出气?”
沈屿之并不是真不记季宴时的恩,只是单纯因为反对而反对,被瞪的立马噤声。
“说起来……”李素问若有所思,“季宴时是不是对清棠过于上心?”
“不能吧?”沈屿之侧头看着比自己快一步的季宴时,“他一个就知道吃肉的傻子,还会知道对谁上心不上心?
要真有心也不至于恩将仇报,鸠占鹊巢。”
“你看你都说他只知道吃肉,那套圈跟吃肉有什么关系?这次清棠可没有拿肉引诱他!”
“巧合吧?或许会错了意?”
跟季宴时相处这么久,实在很难让人往男女之情上想。
更何况沈清棠眼下还是这么个情况。
就连李素问也只是随口一说,见沈屿之反驳,也没坚持己见,“许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