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越之农家独苗苗的科举之路 > 第507章 大堂嫂生了

穿越之农家独苗苗的科举之路 第507章 大堂嫂生了

    不过好在周大人也没有立刻逼着张平安承认,这让张平安淡定许多,起码有时间思考。

    第二日一早,周大人等人便带着随从赶往下一个县。

    县衙上下都松了一口气。

    杨县丞更是擦了擦额头的汗夸张道:“这下可以睡个好觉了!”

    其他人也心照不宣的点点头暗自附和。

    时间如流水般一晃而过,转眼来到九月份中旬。

    六姐夫在慈县待了一段时间,确定武器能稳定使用后,便在十几日前回了临安。

    应该正好能赶上六丫生产。

    周参将在周大人走后,则更加勤快的练兵,现在连县衙也来的少了。

    郊区水师大营更是实行封闭式管理,连张平安这个县太爷现在都轻易不得入内,也不知道现在捣鼓成什么样儿了。

    绿豆眼带回来的安南稻倒是种的很好,发芽率高,栽种成活率也高,有些秧苗不行的也及时补苗了,现在已经有了快两尺高,青色的稻谷一眼望去郁郁葱葱的,长势喜人。

    如果顺利的话,能在十月底或者十一月初收割,只希望天气给力,不要下大暴雨。

    为此,张平安还让人在地里支了很多半人高的木桩,做了很多草席备着,万一真是下暴雨,也能抵挡一阵子,聊胜于无。

    本以为会是六丫那边先传来喜讯,谁料却是大堂嫂先发动了。

    还是徐氏先发现的,她生的孩子多,有经验,加上陈二姑也叮嘱过,越到生产的时候越要注意,所以这段日子一直就让英娘在卧床休养,让丫鬟时时注意着。

    等到丫鬟来通禀说英娘肚子不舒服时,徐氏进房里用手一摸就知道是要生了。

    连忙吩咐丫鬟道:“快去请接生婆和陈姑姑过来,对了,老太太那里也说一声。”

    “哎”,丫鬟应了一声,连忙跑出去了。

    “英娘啊,你现在感觉咋样,能起身不?”徐氏关心道。

    英娘一脸隐忍的表情,摸着肚子点头道:“就是感觉肚子一抽一抽的,有点儿疼,不过还能忍得住,二婶,你扶我起身吧!”

    “哎,行,生孩子一般没这么快,等会儿我给你端碗红糖鸡蛋水进来,你吃了就有力气生了”,徐氏一边扶着英娘起身,一边安慰道。

    此时,张氏也收到消息过来了,看到英娘的样子,上前摸了摸肚子后道:“还得一会儿才能生呢!”

    然后和徐氏一起扶着英娘去了衙门后门隔一条巷子的产房,路程不算太远,走几分钟就能到,是前两个月就为了英娘生产特意备好的。

    等扶着人到产房好不容易安顿下来后,徐氏和张氏都出了一身汗。

    徐氏喘着粗气道:“娘,您先在这看着,接生婆和陈姑姑一会儿就到,我回去端碗红糖鸡蛋水过来,吃了好有力气生。”

    “行,你去吧”,张氏点头道。

    不一会儿,徐氏便带着丫鬟和婆子过来,用食盒拎了红糖鸡蛋水。

    接生婆和陈二姑紧跟着也到了。

    “还早着呢,先吃点东西吧”,接生婆摸了摸肚子后淡定道。

    又指挥丫鬟去烧了热水煮剪刀布片之类的。

    不过这个孩子可能是在娘胎里待习惯了,迟迟不愿意下来,张平安下衙时都还没生出来。

    张氏和徐氏跟着等了一下午也真的有些累了,回来吃晚饭时疲惫的紧。

    钱攸宜侧头道:“奶奶,娘,你们守了一下午也累了,待会儿我去看看堂嫂吧!”

    张氏摇头道:“你的心意我替你堂嫂领了,不过你还是别去了,那边有丫鬟婆子还有大夫呢,比当初我们生孩子时条件可不知好了多少,你还没开怀,去了当心冲撞了,不好!”

    徐氏也跟着道:“就是,你还没开怀呢,去不得,这都是老一辈传下来的规矩,你不去也没人挑理的,等你堂嫂生下来之后你再去看就行。”

    “行,那我多给堂嫂准备些补品,她刚生完,肯定会气血不足”,钱攸宜点头道,也不再坚持。

    张老二在一边有些羡慕的感慨道:“大哥家又要添丁了啊,希望是个男孩才好。”

    “英娘都这把年纪了,说实话,男孩女孩都行,算有个依靠吧”,张氏道。

    吃完饭后,张氏有些疲累,便回房歇息了,徐氏又去了产房那边盯着。

    张平安和张老二都是男丁,又是隔房的,更不方便特意过去了,只能等生了再过去看看孩子。

    一直到天黑透了,快过戌时的时候,英娘才平安生产,生下一名男婴。

    徐氏抱着孩子欢喜的很,只恨不是自家的。

    陈二姑跟着忙活了这大半天,看到平安生产了总算松口气。

    英娘已经因为脱力昏睡过去了。

    “等她醒了,让她多喝些红糖水,记得坐满月子,千万别下床,晚间给她灌的那碗催产药药性还是有些烈,得注意休养”,陈二姑嘱咐道。

    “行,我会注意的”,徐氏点点头,让丫鬟拿出封好的诊费给陈二姑。

    嘴里接着又有些抱怨道:“我这大嫂当婆婆倒是当的舒服嘞,把儿媳妇推到慈县来,什么都不管了,钱也没看到一文,我倒看看这下子英娘生了儿子她还管不管了!”

    这种家务事陈二姑不便掺合,笑了笑没作声,在下人的陪同下回去了。

    此时已经夜深,也不好再惊动别人,徐氏只能跟着陪夜,说心里一点怨气都没有是不可能的,不过更多的是怨自己大嫂,也有些心疼英娘,想想也便罢了。

    第二日一早,张平安几人才得知消息。

    张老头和张老二听了也很欢喜,毕竟是张家的男丁。

    “让厨子炖一些补汤,咱们亲自送过去,看看大嫂,顺便也让奶妈子过去换娘回来休息一下,估计她也累坏了”,张平安转头对钱攸宜道。

    “行,”钱攸宜点点头。

    话音刚落,早饭还没吃完,驿馆的人送信过来。

    张平安打开一看,笑了,原来是六姐前日早上也生了,是个男孩儿,算起来,比英娘的孩子略大了一点点。

    也算是双喜临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