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秀荷啊秀荷 > 第53章 秀荷姐,不好了,又有几个姐妹说要走了

秀荷啊秀荷 第53章 秀荷姐,不好了,又有几个姐妹说要走了

    盛夏的阳光如同一把利剑,直直地穿刺着大地,空气仿佛被点燃,热浪滚滚,让人几乎喘不过气来。秀荷的绣坊就坐落在这小镇的一隅,原本热闹繁忙的绣坊,此刻却笼罩在一片沉闷的氛围之中。

    秀荷身着一件素雅的淡蓝色旗袍,那旗袍上绣着的朵朵梅花,仿佛是她坚韧性格的象征。她的发髻高高挽起,几缕发丝因忙碌而散落下来,贴在她那略显疲惫的脸颊上。她眉头紧蹙,眼神中满是焦虑和担忧,站在绣坊的院子中央,望着那些熟悉的绣架和忙碌的身影,心中却如压着一块巨石。

    “秀荷姐,不好了,又有几个姐妹说要走了。” 绣坊的管事翠兰急匆匆地跑过来,额头上满是汗珠,脸上的神情焦急万分。

    秀荷的心猛地一沉,她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翠兰,先别慌,咱们去问问到底是怎么回事。”

    两人一同走进绣坊的工作间,里面的绣娘们正低头忙碌着,手中的针线在绣布上穿梭,却少了往日的欢声笑语。

    “姐妹们,我听说有人要离开绣坊,是不是咱们这里有什么做得不好,让大家不满意了?” 秀荷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和而关切。

    一个年轻的绣娘抬起头,眼中满是无奈:“秀荷姐,不是咱们不想留在这,实在是外面的世界变化太快。隔壁镇新开的工厂,给出的工钱是咱们这的两倍,而且工作还轻松些。咱们也得为自己的将来打算啊。”

    秀荷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失落,但她还是强打起精神说道:“妹子,我知道大家都不容易,可咱们绣坊是咱们一起努力打拼才有今天的呀。咱们的刺绣手艺是祖辈传下来的,这是咱们的根啊。”

    另一个绣娘接着说:“秀荷姐,我们也舍不得这手艺,可现实摆在眼前,家里孩子上学要钱,老人看病要钱,光靠这点工钱,实在是撑不下去了。”

    秀荷沉默了,她看着这些和自己一起风风雨雨走过来的姐妹们,心中充满了愧疚和无奈。她知道她们说的都是实情,可绣坊的发展也到了关键时刻,不能没有这些熟练的绣娘。

    夜晚,月光如水,洒在绣坊的院子里。秀荷独自一人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手中拿着一块未完成的绣品,思绪万千。

    “难道绣坊就这样垮了吗?不行,我不能让大家的心血白费。” 秀荷暗暗下定决心。

    第二天清晨,太阳还未完全升起,秀荷就已经起身。她精心挑选了一件淡绿色的绸裙,裙角绣着精美的蝴蝶,整个人显得端庄而又坚定。她先去了厨房,亲自做了一些糕点,然后提着篮子,一家一家地去拜访那些打算离开的绣娘。

    “春花妹子,我来看看你。” 秀荷微笑着走进春花的家门。

    春花正在院子里洗衣服,看到秀荷来了,连忙起身:“秀荷姐,您怎么来了?”

    秀荷拉着春花的手,在院子里的凳子上坐下:“妹子,我知道你心里的难处,这是我做的一些糕点,给孩子们尝尝。”

    春花接过糕点,眼中闪过一丝感动:“秀荷姐,您这太客气了。”

    秀荷看着春花,诚恳地说:“妹子,咱们绣坊不能没有你啊。我知道现在条件艰苦,但只要咱们一起努力,一定能把绣坊做大做强,到时候大家的日子都会好起来的。”

    春花低下头,犹豫了一会儿说:“秀荷姐,我也不想离开,可家里实在是需要钱。我男人身体不好,干不了重活,全家都指着我这点工钱呢。”

    秀荷握住春花的手:“妹子,我明白。我已经在想办法提高大家的工钱,改善绣坊的条件。只要咱们再坚持坚持,一定会好起来的。”

    从春花家出来,秀荷又去了其他绣娘家,每一家她都用心去交流,用真诚去挽留。

    然而,尽管秀荷费尽心思,还是有一些绣娘最终选择了离开。绣坊里变得冷清了许多,那些曾经热闹的绣架如今有不少都空了出来。

    秀荷站在绣坊的大厅里,看着空荡荡的房间,心中充满了失落和迷茫。

    “难道真的就这样结束了吗?” 秀荷喃喃自语,眼中泛起了泪花。

    这时,翠兰走了进来:“秀荷姐,咱们不能就这么放弃,咱们得想办法招人啊。”

    秀荷擦了擦眼角的泪水,点了点头:“你说得对,翠兰,咱们去镇上贴告示招人。”

    于是,秀荷和翠兰准备了精美的招工告示,来到了镇上最热闹的地方。

    “来来来,看一看啊,绣坊招工啦!” 翠兰大声吆喝着。

    过往的行人纷纷驻足观看,但大多数人只是看了一眼就摇摇头走了。

    “这绣坊看着不太景气啊,别去了。”

    “工资给得也不高,还是算了吧。”

    听到这些议论,秀荷和翠兰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前来应聘的人寥寥无几。

    “秀荷姐,这可怎么办呀?” 翠兰着急地说道。

    秀荷咬了咬嘴唇:“咱们不能就这么等着,咱们去周边的村子里看看。”

    第二天一早,秀荷和翠兰带着干粮和水,踏上了去周边村子的路。一路上,骄阳似火,路边的野草都被晒得蔫蔫的。秀荷的脸上布满了汗珠,衣服也被汗水湿透,但她的脚步却没有丝毫停歇。

    终于,她们来到了一个村子。秀荷向村民打听有没有会刺绣的姑娘。

    “有倒是有,不过不知道人家愿不愿意去。” 村民说道。

    秀荷和翠兰挨家挨户地去拜访,在一户人家中,她们见到了几个年轻的姑娘正在绣着鞋垫。

    “姑娘们,我们是镇上绣坊的,想问问你们愿不愿意去绣坊工作?” 秀荷微笑着说道。

    几个姑娘抬起头,眼中带着一丝好奇和犹豫。

    “绣坊?听说绣坊最近不太好,我们去了能行吗?” 一个姑娘问道。

    秀荷诚恳地说:“妹子们,绣坊虽然现在遇到了一些困难,但只要大家一起努力,一定会好起来的。而且我们会教你们更精湛的刺绣手艺。”

    几个姑娘相互看了看,还是有些拿不定主意。

    秀荷接着说:“妹子们,咱们的刺绣是传统文化,不能丢啊。如果大家都不愿意学,不愿意做,这手艺就失传了。”

    最终,这几个姑娘被秀荷的真诚和对刺绣的热爱所打动,决定跟着她去绣坊试试。

    回到绣坊,秀荷亲自为新招来的姑娘们安排住处,准备工具。

    “姐妹们,从今天起,咱们就是一家人了。大家一起努力,把绣坊办好。” 秀荷鼓励着大家。

    可是,新招来的姑娘们手艺还不够熟练,绣出来的作品质量参差不齐。

    “这针脚太粗了,要再细一些。”

    “这颜色搭配得不太协调,重新改改。”

    秀荷耐心地指导着每一个姑娘,从早到晚,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

    晚上,绣坊的灯光依然亮着。秀荷坐在绣架前,为姑娘们示范着复杂的针法。她的手指灵活地舞动着,针线在她手中仿佛有了生命。

    “秀荷姐,您休息一会儿吧,别累坏了身子。” 一个姑娘劝道。

    秀荷抬起头,微笑着说:“没事,咱们得抓紧时间,把这批货赶出来。”

    在秀荷的努力下,姑娘们的手艺渐渐有了进步,绣坊的生产也慢慢恢复了正常。但秀荷知道,这只是暂时的缓解,要想真正留住人才,还需要从根本上改变绣坊的经营模式和发展方向。

    一天,秀荷去参加了一个商业交流会。会上,她看到了其他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和创新的商业模式。

    “也许我们绣坊也可以尝试一下新的方法。” 秀荷心中暗暗想着。

    回到绣坊,秀荷召集了所有的员工,包括新招来的姑娘们。

    “姐妹们,我在外面看到了很多新的东西,我觉得咱们绣坊也可以做出一些改变。比如,我们可以开发一些新的绣品款式,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我们还可以利用互联网,把我们的绣品卖到更远的地方。” 秀荷充满激情地说道。

    大家听了,都觉得很新鲜,也很有兴趣。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秀荷带领着大家一起创新。她们设计了一系列具有现代风格的绣品,同时建立了绣坊的网店,通过网络平台展示和销售绣品。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绣坊的生意渐渐有了起色,订单也越来越多。

    “秀荷姐,咱们绣坊有希望了!” 翠兰兴奋地说道。

    秀荷看着大家开心的笑容,心中感到无比欣慰。但她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然而,就在绣坊刚刚走上正轨的时候,又出现了新的问题。

    一些客户反映绣品的质量不如以前了,还有一些客户对交货时间提出了不满。

    秀荷再次陷入了沉思:“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她开始仔细检查每一道工序,发现是因为在追求数量的同时,忽略了质量的把控。

    “我们不能为了一时的利益,砸了自己的招牌。” 秀荷决定重新调整生产流程,加强质量监管。

    她再次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每天亲自检查绣品的质量,确保每一件从绣坊出去的作品都能达到最高的标准。

    在秀荷的严格要求下,绣品的质量得到了保证,客户的满意度也逐渐提高。

    随着绣坊的名声越来越响,一些曾经离开的绣娘也开始后悔自己的决定,想要重新回到绣坊。

    “秀荷姐,我错了,我想回来。” 一个曾经离开的绣娘找到秀荷,眼中满是愧疚。

    秀荷看着她,心中五味杂陈。但她还是大度地说:“妹子,只要你真心想回来,绣坊的大门永远为你敞开。”

    就这样,绣坊的人才逐渐回流,队伍越来越壮大。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秀荷站在绣坊的院子里,望着满院子忙碌而又快乐的身影,心中充满了希望和感慨。

    “只要我们不放弃,绣坊一定会越来越好。” 秀荷微笑着,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