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古代之靠山吃山 第183章 到达
看着还沉浸再开荒种地的几人,一点儿不想挪步的样子,林兰华出声提醒道:
“好了,大家别在这里傻站着了,赶紧把身上的行李安置好,”
峡谷里,除了赵大成家的山洞已经选好了之外,另外两家的山洞都还没有选,
之前的粮食随便找了一个离赵大成他们那个山洞近的地方放的,
林长胜和周二刚根本做不了家里的主,就等着自家老爹拿主意。
林兰华他们那个山洞的边上有两个小一些的山洞,已经被赵大成他们提前定下了,
两个小山洞都宽窄都差不多,可以给赵大娘和小石头住,还能放下不少东西,距离赵大成他们家也近。
山洞的事儿一早就和周二刚他们说过了,
赵大成看着重新背上东西的周老爹道:
“爹和周叔去峡谷里面选山洞安家落户吧!二刚和长胜他们都了解,叫他们给你们带路。”
说完就带着赵大娘和小石头走向了自家的山洞。
林兰华他们把东西都放在一早确定的大山洞里面,在地上铺了些稻草,才把装被褥的包袱放在地上,
“这是我和大成选的山洞,旁边还有两个小山洞,伯娘和石头去看看,要是不喜欢,咱们就在峡谷里面在找个合适的。”
赵大成把家里的牛和骡子拴在洞口,卸下它们身上的重物,
东西就乱七八糟的堆在山洞里。
“咱们先去看看那两个山洞合不合适,东西以后在收拾,尽快确定,好下山,避免发生啥意外。”
原本打算整理整理东西的赵大娘放下手里的东西,跟着赵大成他们去了边上的两个小山洞查看,
两个山洞是挨着,紧挨着大山洞,赵大成和林兰华打着火把走进去,
说是小山洞,其实有个五六米深,住两三个人绰绰有余,
赵大娘看着还算满意,从小山洞里面出来,走入第二个山洞,
第二个洞和第一个差不多大,但是洞里要更加平整干燥一些,里面也没有动物的粪便。
“这两个山洞都不错,就他们了,我们不用另外选别的洞了,”赵大娘打量着两个山洞完全住得下她和小石头两个人,她看着林兰华他们认真的说道:
“我和石头住一个山洞就行,拿一个来关家里的牲口好了。”
林兰华好笑的摇了摇头,“还是分开住吧,这样宽敞些,小石头已经十几岁了,又是男孩子,分开要便宜点儿。”
这时候的男女讲究七岁不同席,但是在贫困,院子小的人家,一大家子住一间屋子都有,
不像是大户人家要求那么严格,但也要有所避讳。
小石头已经十四了,在古代已经算是一个大人了,还跟着赵大娘住在一个山洞实在是不方便。
林兰华和赵大成都没有同意,
“不过,咱们刚到这儿,什么都没有准备好,开口小石头可以和伯娘一块儿睡,晚上也安全些,等咱们在洞口把木门安上,在分开也无妨。”
在这人生地不熟的深山老林,刚刚开始肯定有些害怕,以后把洞口安上木门就安全多了。
赵大娘听了林兰华的话,心中松了一口气,看眼火把照着,也依旧黑漆漆的山洞,她真是有些害怕,脑中转念想到其他的,开口问道:
“那咱们家这牲口怎么办?还有家里没带上的鸡,到时候怎么弄?”
林兰华:“峡谷里的山洞有多的,等周叔他们选完,咱们在剩下的山洞里挑一个先管两天,等以后得空了,在给它们搭个牛棚和鸡圈。”
见林兰华他们心中都已经有了成算,赵大娘就没有多问了,
他们选定了山洞,小石头哒哒跑去看其他两家选的山洞了。
之前周二刚和林长胜不敢轻易做主,现在老爹和大哥都在,他们分头去找合适的山洞,
心中都惦记着家里的妇孺,他们没有磨叽太久,挑选了那种有两三个山洞紧挨着,或者相隔不太远的地方,
两家人已经确定好了,正手脚麻利的收拾山洞呢,小石头跑来看了看几个山洞,也跟着他们忙活起来。
林兰华他们做好自家山洞的防虫防潮工作,走出山洞,循着人声,
找到了正在忙碌的林家人,林父挑山洞的时候特意选了离林兰华他们比较近的山洞,这样一家人也好有个照应。
连着的就两个山洞,林父在林长胜嘴里知道赵大成他们以后的打算,准备在边上砌两间木房,到时尽够一家人住了,前头就先挤一挤。
一大家子挤一挤对于林父和林家来说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村子里好些人家,小时候都是这么过来的。
在这样烽烟四起,乌烟瘴气的世道之下,能有一个安稳的地方,他们就已经知足了,
尤其峡谷里面还有大片的土地,到时候还能接着种粮食,也不怕坐吃山空,真是个好地方。
赵大成和林兰华也帮着收拾,搬东西,很快林家的行李也都放进山洞里面了,
在四周寻了几块大石头,搬过来,搭了有小腿高的隔断,才罢休。
尽管他们马上就要进山来住了,林兰华还是在他们的山洞口洒了好些药粉,用来防虫子。
周家一行的行李同样安置进山洞,林兰华照样一一洒上药粉,
周老爹一家不住的作揖道谢,还说折了铜钱给她,
林兰华听了虎着一张脸,他们才没在提着给银钱的事儿。
行李都放好了,太阳从林间升起来了,绚丽的朝霞照耀在飞溅的瀑布以及河面,
大地上仿似铺上了一条火红色波光粼粼的丝绸,轻柔在飘荡着,令人目眩神秘。
清晨的峡谷也有着炫丽的风光,叫人无限向往。
几人背对朝霞,步履轻快,怀揣希望的往山下走去。
但是在他们无法企及的永州城外,大量的拖家带口的逃亡百姓临近永州城下,
就像是一个大石头投入湖面,溅起冲天的水花,
刚刚被安抚下来的永州百姓,又一次炸开锅了,已经数不清这是第几次惊吓了,
每一次街道上传来的锣鼓声,每一批源源不断的流民,都令永州城内外的居民毛骨悚然了。
“好了,大家别在这里傻站着了,赶紧把身上的行李安置好,”
峡谷里,除了赵大成家的山洞已经选好了之外,另外两家的山洞都还没有选,
之前的粮食随便找了一个离赵大成他们那个山洞近的地方放的,
林长胜和周二刚根本做不了家里的主,就等着自家老爹拿主意。
林兰华他们那个山洞的边上有两个小一些的山洞,已经被赵大成他们提前定下了,
两个小山洞都宽窄都差不多,可以给赵大娘和小石头住,还能放下不少东西,距离赵大成他们家也近。
山洞的事儿一早就和周二刚他们说过了,
赵大成看着重新背上东西的周老爹道:
“爹和周叔去峡谷里面选山洞安家落户吧!二刚和长胜他们都了解,叫他们给你们带路。”
说完就带着赵大娘和小石头走向了自家的山洞。
林兰华他们把东西都放在一早确定的大山洞里面,在地上铺了些稻草,才把装被褥的包袱放在地上,
“这是我和大成选的山洞,旁边还有两个小山洞,伯娘和石头去看看,要是不喜欢,咱们就在峡谷里面在找个合适的。”
赵大成把家里的牛和骡子拴在洞口,卸下它们身上的重物,
东西就乱七八糟的堆在山洞里。
“咱们先去看看那两个山洞合不合适,东西以后在收拾,尽快确定,好下山,避免发生啥意外。”
原本打算整理整理东西的赵大娘放下手里的东西,跟着赵大成他们去了边上的两个小山洞查看,
两个山洞是挨着,紧挨着大山洞,赵大成和林兰华打着火把走进去,
说是小山洞,其实有个五六米深,住两三个人绰绰有余,
赵大娘看着还算满意,从小山洞里面出来,走入第二个山洞,
第二个洞和第一个差不多大,但是洞里要更加平整干燥一些,里面也没有动物的粪便。
“这两个山洞都不错,就他们了,我们不用另外选别的洞了,”赵大娘打量着两个山洞完全住得下她和小石头两个人,她看着林兰华他们认真的说道:
“我和石头住一个山洞就行,拿一个来关家里的牲口好了。”
林兰华好笑的摇了摇头,“还是分开住吧,这样宽敞些,小石头已经十几岁了,又是男孩子,分开要便宜点儿。”
这时候的男女讲究七岁不同席,但是在贫困,院子小的人家,一大家子住一间屋子都有,
不像是大户人家要求那么严格,但也要有所避讳。
小石头已经十四了,在古代已经算是一个大人了,还跟着赵大娘住在一个山洞实在是不方便。
林兰华和赵大成都没有同意,
“不过,咱们刚到这儿,什么都没有准备好,开口小石头可以和伯娘一块儿睡,晚上也安全些,等咱们在洞口把木门安上,在分开也无妨。”
在这人生地不熟的深山老林,刚刚开始肯定有些害怕,以后把洞口安上木门就安全多了。
赵大娘听了林兰华的话,心中松了一口气,看眼火把照着,也依旧黑漆漆的山洞,她真是有些害怕,脑中转念想到其他的,开口问道:
“那咱们家这牲口怎么办?还有家里没带上的鸡,到时候怎么弄?”
林兰华:“峡谷里的山洞有多的,等周叔他们选完,咱们在剩下的山洞里挑一个先管两天,等以后得空了,在给它们搭个牛棚和鸡圈。”
见林兰华他们心中都已经有了成算,赵大娘就没有多问了,
他们选定了山洞,小石头哒哒跑去看其他两家选的山洞了。
之前周二刚和林长胜不敢轻易做主,现在老爹和大哥都在,他们分头去找合适的山洞,
心中都惦记着家里的妇孺,他们没有磨叽太久,挑选了那种有两三个山洞紧挨着,或者相隔不太远的地方,
两家人已经确定好了,正手脚麻利的收拾山洞呢,小石头跑来看了看几个山洞,也跟着他们忙活起来。
林兰华他们做好自家山洞的防虫防潮工作,走出山洞,循着人声,
找到了正在忙碌的林家人,林父挑山洞的时候特意选了离林兰华他们比较近的山洞,这样一家人也好有个照应。
连着的就两个山洞,林父在林长胜嘴里知道赵大成他们以后的打算,准备在边上砌两间木房,到时尽够一家人住了,前头就先挤一挤。
一大家子挤一挤对于林父和林家来说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村子里好些人家,小时候都是这么过来的。
在这样烽烟四起,乌烟瘴气的世道之下,能有一个安稳的地方,他们就已经知足了,
尤其峡谷里面还有大片的土地,到时候还能接着种粮食,也不怕坐吃山空,真是个好地方。
赵大成和林兰华也帮着收拾,搬东西,很快林家的行李也都放进山洞里面了,
在四周寻了几块大石头,搬过来,搭了有小腿高的隔断,才罢休。
尽管他们马上就要进山来住了,林兰华还是在他们的山洞口洒了好些药粉,用来防虫子。
周家一行的行李同样安置进山洞,林兰华照样一一洒上药粉,
周老爹一家不住的作揖道谢,还说折了铜钱给她,
林兰华听了虎着一张脸,他们才没在提着给银钱的事儿。
行李都放好了,太阳从林间升起来了,绚丽的朝霞照耀在飞溅的瀑布以及河面,
大地上仿似铺上了一条火红色波光粼粼的丝绸,轻柔在飘荡着,令人目眩神秘。
清晨的峡谷也有着炫丽的风光,叫人无限向往。
几人背对朝霞,步履轻快,怀揣希望的往山下走去。
但是在他们无法企及的永州城外,大量的拖家带口的逃亡百姓临近永州城下,
就像是一个大石头投入湖面,溅起冲天的水花,
刚刚被安抚下来的永州百姓,又一次炸开锅了,已经数不清这是第几次惊吓了,
每一次街道上传来的锣鼓声,每一批源源不断的流民,都令永州城内外的居民毛骨悚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