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香满家:送我大哥当首辅 第171章 年底分红
回京城路上的某茶水铺
一身黑色便服的季凌风脱去了盔甲,少了几分凛冽,多了几分华贵。
一头乌黑的发丝用墨玉簪了起来。
他端起店家刚刚端来的热水,纤长的手指拿起有些粗粝的茶杯,凑近看能看到虎口处的粗茧,那双手看起来让人格外有安全感。
“刚刚和我们擦肩而过的那辆马车好像是太师府的。”
鹤飞啃了一口干粮,想起刚刚看到的马车。
“这眼瞅着要过年了,太师府的马车怎么会出现在这儿?”
鹤羽有些疑惑。
“我听说,周太师今年收了个徒弟,好像是新安县的。”
“新安县的?”鹤羽因为‘新安县’三个字提起了兴趣。
他看了一眼主子,继续问道。
“你知道那个徒弟叫什么名字吗?”
鹤飞想了想,“好像叫沈……”
“沈辰?”
“对,对,就是叫沈辰!”
“不过,你小子怎么知道的?”鹤飞看着鹤羽疑惑道。
“我记得当时你和主子出事儿,好像就躲在新安县,难道你们认识他?”
鹤羽盯着主子,见他没反应,就将之前的事情简单地和兄弟们描述了一遍。
“没想到,沈辰竟然是主子的救命恩人。”
鹤羽点点头,“不过,主子和这个沈辰可真是没缘分啊。”
“当时在新安县等了好几天,想当面道谢,都没有见到本人。”
“谁知道这次还是擦肩而过。”
鹤羽突然感觉一阵凉风吹过,吹得他脖颈有些凉。
“鹤羽!”
“马还没吃呢,你去喂一下。”季凌风清冷的声音传了过来。
他就说刚刚为何感觉后背发凉。
他就知道不该多嘴。
季凌风听了他们的对话,若有所思。
当日救他的难道真的是沈辰?
送走了沈玉安他们,沈草彻底闲了下来。
天气越来越冷了,今天早上起床她发现院子里竟然结冰了。
三天前,她收到了大哥的来信,说是已经在回家的路上了。
沈父沈母听了十分开心,他们还以为沈辰今年不回来过年了。
确定了沈辰回家过年,这几天沈母做什么都十分开心。
今天是难得的好天气,临近过年,食肆的生意不是特别忙。
前面沈父看着生意,她就将沈辰的房间仔仔细细地打扫了一遍。
将家里的所有被褥都拿出来晒着。
沈草晚上睡觉的时候,闻着被褥上满满阳光的味道,舒服极了。
天冷了,申时刚过没多久天就黑透了。
街道上零零星星只有几个行走匆匆的行人。
最近天也黑得早了,她就让章婆婆和李小雨晌午忙完之后就回去了。
马上过年了,两人也该好好准备准备了。
沈草看了看天,正准备提前关门,突然有人驾着马车停在了沈家食肆门口。
“沈姑娘,先别急着关门。”那人掀开了马车帘走了下来。
沈草这才看清楚了那人的面貌,“马掌柜,你怎么来了?”
“我来给你送钱来了。”
原来,马掌柜把第一批酱拉回去之后,很快就卖完了。
那肉酱根本就是供不应求。
沈草根本来不及做。
她索性和马掌柜重新签订了一份协议,她提供原料,提供制作方法,由马掌柜全权负责肉酱的售卖。
两人按照四六分账,她四,马掌柜六。
原本马掌柜想要和她五五分账,但她想着自己就出点儿酱料,调料,其他的都是马掌柜管。
有些不好意思拿一半。
要不是马掌柜来,她都快忘记自己还有酱料生意。
将马掌柜迎进沈家食肆,看着马掌柜风尘仆仆的样子,开口问道,“马掌柜,你还没吃饭呢吧,我去给你煮碗馄饨。”
“你也尝尝我的手艺。”
马掌柜笑着说,“沈姑娘的手艺自然是极好的。这一路颠簸,好容易赶在天黑前到了。”
“这会儿确实是有些饿了,那就麻烦沈姑娘了。”
马掌柜来了两次沈家食肆,每次都来去匆匆,当天来回。
这还是他第一次好好坐下来,在这儿吃饭。
他看着这个比自己的店小不了多少的食肆,桌椅板凳都擦得干干净净。
整体的布局和他店里的大差不差,但也不知道是不是错觉,他总感觉沈家食肆看起来更加温馨些。
好像他一进门,就明显放松了下来。
“馄饨来了,马掌柜你尝尝。”沈草将馄饨放在桌子上,拉开凳子坐在了马掌柜旁边。
沈父也走过来和马掌柜聊天。
“沈大哥,你是个有福气的啊,儿女都能干,孝顺。”
沈父听到马掌柜夸儿子女儿,笑得合不拢嘴,“是啊,我是个有福气的。”
“马兄弟,你有几个孩子啊?”
“两个儿子。”马掌柜竖着两只手指比划道。
提起自己的儿子,马掌柜也露出了笑容。
“我家儿子虽然不是读书的料,但好在肯下苦,听话。”
“老大老二如今都跟着我干,自从店里开始卖肉酱之后,生意明显好了起来。”
沈草从马大哥的穿着上也看出来了,他的生意比以前好多了。
她还记得第一次见马掌柜的时候,他穿着一身棉麻,如今已经换成了细棉布做的衣服。
帽子面甚至是丝绸做成的。
马掌柜吃完馄饨之后有些意犹未尽,“沈姑娘,你这手艺确实厉害。”
“要不是离得远,我都想重金请你去我家客栈了。”
“马掌柜的谬赞了。”
吃饱喝足之后,马掌柜从怀里小心翼翼地取出一个账本,还有一个荷包。
“这是这几个月卖肉酱赚到的钱。”
他将账本递给了沈草。
沈草接过了账本,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这小小的肉酱,才不到三个月,竟然能赚这么多钱。
“我将肉酱按照肉的比例调整了一下,有些穷人家买不起肉太多的酱。”
“这酱不仅来往的行客们买,我还卖给来我们店里吃饭的客人。”
“好多人只要尝过一次,都成了咱家的老顾客。”
“不得不说,沈姑娘这酱做得确实好吃。”
“我算过了,这三个月一共赚了差不多一百五十两银子。”
“这是沈姑娘的分红。”马掌柜将六十两银子递了过来。
一身黑色便服的季凌风脱去了盔甲,少了几分凛冽,多了几分华贵。
一头乌黑的发丝用墨玉簪了起来。
他端起店家刚刚端来的热水,纤长的手指拿起有些粗粝的茶杯,凑近看能看到虎口处的粗茧,那双手看起来让人格外有安全感。
“刚刚和我们擦肩而过的那辆马车好像是太师府的。”
鹤飞啃了一口干粮,想起刚刚看到的马车。
“这眼瞅着要过年了,太师府的马车怎么会出现在这儿?”
鹤羽有些疑惑。
“我听说,周太师今年收了个徒弟,好像是新安县的。”
“新安县的?”鹤羽因为‘新安县’三个字提起了兴趣。
他看了一眼主子,继续问道。
“你知道那个徒弟叫什么名字吗?”
鹤飞想了想,“好像叫沈……”
“沈辰?”
“对,对,就是叫沈辰!”
“不过,你小子怎么知道的?”鹤飞看着鹤羽疑惑道。
“我记得当时你和主子出事儿,好像就躲在新安县,难道你们认识他?”
鹤羽盯着主子,见他没反应,就将之前的事情简单地和兄弟们描述了一遍。
“没想到,沈辰竟然是主子的救命恩人。”
鹤羽点点头,“不过,主子和这个沈辰可真是没缘分啊。”
“当时在新安县等了好几天,想当面道谢,都没有见到本人。”
“谁知道这次还是擦肩而过。”
鹤羽突然感觉一阵凉风吹过,吹得他脖颈有些凉。
“鹤羽!”
“马还没吃呢,你去喂一下。”季凌风清冷的声音传了过来。
他就说刚刚为何感觉后背发凉。
他就知道不该多嘴。
季凌风听了他们的对话,若有所思。
当日救他的难道真的是沈辰?
送走了沈玉安他们,沈草彻底闲了下来。
天气越来越冷了,今天早上起床她发现院子里竟然结冰了。
三天前,她收到了大哥的来信,说是已经在回家的路上了。
沈父沈母听了十分开心,他们还以为沈辰今年不回来过年了。
确定了沈辰回家过年,这几天沈母做什么都十分开心。
今天是难得的好天气,临近过年,食肆的生意不是特别忙。
前面沈父看着生意,她就将沈辰的房间仔仔细细地打扫了一遍。
将家里的所有被褥都拿出来晒着。
沈草晚上睡觉的时候,闻着被褥上满满阳光的味道,舒服极了。
天冷了,申时刚过没多久天就黑透了。
街道上零零星星只有几个行走匆匆的行人。
最近天也黑得早了,她就让章婆婆和李小雨晌午忙完之后就回去了。
马上过年了,两人也该好好准备准备了。
沈草看了看天,正准备提前关门,突然有人驾着马车停在了沈家食肆门口。
“沈姑娘,先别急着关门。”那人掀开了马车帘走了下来。
沈草这才看清楚了那人的面貌,“马掌柜,你怎么来了?”
“我来给你送钱来了。”
原来,马掌柜把第一批酱拉回去之后,很快就卖完了。
那肉酱根本就是供不应求。
沈草根本来不及做。
她索性和马掌柜重新签订了一份协议,她提供原料,提供制作方法,由马掌柜全权负责肉酱的售卖。
两人按照四六分账,她四,马掌柜六。
原本马掌柜想要和她五五分账,但她想着自己就出点儿酱料,调料,其他的都是马掌柜管。
有些不好意思拿一半。
要不是马掌柜来,她都快忘记自己还有酱料生意。
将马掌柜迎进沈家食肆,看着马掌柜风尘仆仆的样子,开口问道,“马掌柜,你还没吃饭呢吧,我去给你煮碗馄饨。”
“你也尝尝我的手艺。”
马掌柜笑着说,“沈姑娘的手艺自然是极好的。这一路颠簸,好容易赶在天黑前到了。”
“这会儿确实是有些饿了,那就麻烦沈姑娘了。”
马掌柜来了两次沈家食肆,每次都来去匆匆,当天来回。
这还是他第一次好好坐下来,在这儿吃饭。
他看着这个比自己的店小不了多少的食肆,桌椅板凳都擦得干干净净。
整体的布局和他店里的大差不差,但也不知道是不是错觉,他总感觉沈家食肆看起来更加温馨些。
好像他一进门,就明显放松了下来。
“馄饨来了,马掌柜你尝尝。”沈草将馄饨放在桌子上,拉开凳子坐在了马掌柜旁边。
沈父也走过来和马掌柜聊天。
“沈大哥,你是个有福气的啊,儿女都能干,孝顺。”
沈父听到马掌柜夸儿子女儿,笑得合不拢嘴,“是啊,我是个有福气的。”
“马兄弟,你有几个孩子啊?”
“两个儿子。”马掌柜竖着两只手指比划道。
提起自己的儿子,马掌柜也露出了笑容。
“我家儿子虽然不是读书的料,但好在肯下苦,听话。”
“老大老二如今都跟着我干,自从店里开始卖肉酱之后,生意明显好了起来。”
沈草从马大哥的穿着上也看出来了,他的生意比以前好多了。
她还记得第一次见马掌柜的时候,他穿着一身棉麻,如今已经换成了细棉布做的衣服。
帽子面甚至是丝绸做成的。
马掌柜吃完馄饨之后有些意犹未尽,“沈姑娘,你这手艺确实厉害。”
“要不是离得远,我都想重金请你去我家客栈了。”
“马掌柜的谬赞了。”
吃饱喝足之后,马掌柜从怀里小心翼翼地取出一个账本,还有一个荷包。
“这是这几个月卖肉酱赚到的钱。”
他将账本递给了沈草。
沈草接过了账本,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这小小的肉酱,才不到三个月,竟然能赚这么多钱。
“我将肉酱按照肉的比例调整了一下,有些穷人家买不起肉太多的酱。”
“这酱不仅来往的行客们买,我还卖给来我们店里吃饭的客人。”
“好多人只要尝过一次,都成了咱家的老顾客。”
“不得不说,沈姑娘这酱做得确实好吃。”
“我算过了,这三个月一共赚了差不多一百五十两银子。”
“这是沈姑娘的分红。”马掌柜将六十两银子递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