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红楼梦明亡史全索隐 > 第276章 宝玉论文死谏武死战

红楼梦明亡史全索隐 第276章 宝玉论文死谏武死战

    《红楼梦》作者说豪不干涉政治,而在第三十六回中,宝玉论文死谏武死战一段里,却直接对官场的政治风气进行了批判。

    很多人对政治和历史不敏感,也不了解,所以天真的认为这本书是“大旨谈情”,其实书中的家国情怀无处不在。

    宝玉的这段论述,可以说直接针对明朝后期空谈浮夸的风气进行了批评,为何说是明朝,而不是清朝呢?还是因为对历史的足够了解。

    但凡对明清历史有一定的了解,就会知道,文死谏武死战是明朝后期官场的一种风气,这是当时儒家宣扬的一种价值观。因此我们常常能够看到有官员以此为荣,做事也把这个当作行为准则。

    在明朝之前,官员敢于谏言被认为是国家开明的象征,统治者也可以听取下层的意见,但是到了明朝中后期,这种事就变了味。

    后来国家或皇帝想做什么事,必然会有官员出来反对,乃至死谏,就是各种坚决反对,当你问他有什么更好的解决办法时,他会说没有。

    由此可见他们死谏并不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是为了谏而谏,所以宝玉说这些须眉浊物,只是为了邀名而已。

    这种情况在御史和言官身上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因为他们就是干这个的。

    明朝真正负责监察百官的,有六科给事中和十三道监察御史,分属六科和督察院。

    他们负责纠举弹劾,有风闻奏事之权,所以只要朝廷有什么风吹草动,他们必然就要出来反对弹劾一下,否则就是不称职。

    而到了清朝,情况就变了,因为满清是以八旗奴隶主为根本,结合其他地主士绅来统治国家的,所以那些文臣武将都属于八旗老爷的奴才。

    八旗为了让他们效忠于自己,也给了他们足够的利益,那就是可以更大程度的剥削百姓,这样下面的臣子只要对上面效忠就行了,根本不需要什么为了国家而死谏、死战。

    清朝虽然保留了科道监察御史,但是将两个部门合二为一,并且对其职能进行了修改,就是把他们的权利范围改成只察官不谏君。

    也就是只能监察官员,不能向皇帝谏言了。连言官都不能进谏了,其他的官员就更不行了。

    清朝为了防止官员死谏,还采取了更彻底的措施,在明朝,文官冒死进谏那是忠臣良将,好歹还能青史留名,到了清朝你敢死谏,不但要下狱问罪,还要将你的名声搞臭,彻底打成奸臣贼子,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根本就没有什么文死谏武死战的土壤。

    我们来看一下原文:

    王夫人让袭人改从她那里领月例之后,宝玉喜不自禁,这是袭人获得了王夫人的认可,因为在国家灭亡之际,以潘应龙为首的太监厂卫们,依然能坚持在抗清一线。

    又向他笑道:“我可看你回家去不去了!那一回往家里走了一趟,回来就说你哥哥要赎你,又说在这里没着落,终久算什么,说了那么些无情无义的生分话唬我。从今以后,我可看谁来敢叫你去。”

    在这里有一个【蒙双行夹批:“唬”字妙!尔果系明决男子,何得畏女子唬哉?】

    这个“决”字是决定最后胜败的意思,前面说了此回内容基本都是永历帝遇难之后,夔东明军与清军的最后决战。

    袭人听了,便冷笑道:“你倒别这么说。从此以后我是太太的人了,我要走连你也不必告诉,只回了太太就走。”

    因为袭人的月银此处改由王夫人发放,所以袭人说从此以后就是太太的人了。

    宝玉笑道:“就便算我不好,你回了太太竟去了,叫别人听见说我不好,你去了你也没意思。”

    袭人笑道:“有什么没意思,难道作了强盗贼,我也跟着罢。再不然,还有一个死呢。人活百岁,横竖要死,这一口气不在,听不见看不见就罢了。”

    袭人是说我不走还能怎么办,马上你就要灭亡了,就算还活着,也只能做个强盗山贼了。实在不行,我还可以死了殉国,反正早晚是要死的。

    这里句句说死,就是写他们在准备面对死亡了,这一小节里宝玉是1663年的韩王政权,他们面对清军的围剿,明白自己时日不多了。

    【蒙侧批:自古至今,大凡大英雄大豪杰,忠臣孝子,至其真极,不过一死,呜呼哀哉!】

    袭人说的要走了,也是准备离开这个世界的意思,所以批语感叹,忠臣孝子到最后终究是一死。

    宝玉听见这话,便忙握他的嘴,说道:“罢,罢,罢,不用说这些话了。”

    袭人深知宝玉性情古怪,听见奉承吉利话又厌虚而不实,听了这些尽情实话又生悲感,便悔自己说冒撞了,连忙笑着用话截开,只拣那宝玉素喜谈者问之。

    先问他春风秋月,再谈及粉淡脂莹,然后谈到女儿如何好,又谈到女儿死,袭人忙掩住口。

    女儿便是书中的金陵十二钗簿册上的各个女子。

    宝玉谈至浓快时,见他不说了,便笑道:“人谁不死,只要死的好。那些个须眉浊物,只知道文死谏,武死战,这二死是大丈夫死名死节。竟何如不死的好!

    必定有昏君他方谏,他只顾邀名,猛拚一死,将来弃君于何地!必定有刀兵他方战,猛拚一死,他只顾图汗马之名,将来弃国于何地!所以这皆非正死。”

    宝玉的观点,可以说是作者在明亡后对这种价值观的反思,他们为了邀名而死,其实不如不死的好。毕竟保存自己,才能消灭敌人,救国救民。

    袭人道:“忠臣良将,出于不得已他才死。”

    宝玉道:“那武将不过仗血气之勇,疏谋少略,他自己无能,送了性命,这难道也是不得已!

    那文官更不可比武官了,他念两句书污在心里,若朝廷少有疵瑕,他就胡谈乱劝,只顾他邀忠烈之名,浊气一涌,即时拚死,这难道也是不得已!还要知道,那朝廷是受命于天,他不圣不仁,那天地断不把这万几重任与他了。

    可知那些死的都是沽名,并不知大义。【蒙侧批:此一段议论文武之死,真真确确的非凡常可能道者。】

    【庚辰眉批:死时当知大义,千古不磨之论。绮园。】

    这句批语再次提醒了,这里宝玉是临死之时的反思。那么宝玉对别人的死批判了一番之后,他认为什么样的死才是“正死”呢?

    宝玉说:比如我此时若果有造化,该死于此时的,趁你们在,我就死了,再能够你们哭我的眼泪流成大河,把我的尸首漂起来,送到那鸦雀不到的幽僻之处,随风化了,自此再不要托生为人,就是我死的得时了。”

    我们仔细看宝玉说的死法,似乎也没有比文死谏武死战高明在哪里,那么作者为何要这样写呢?

    因为事实就是如此,写史书就是要记录事实,明朝的官员只知道反对,宝玉这里也只知道批判,并不能提出更好的死法。

    另外这里的宝玉,隐射的是大明韩王政权,宝玉的话就透露了韩王政权的最终结局。

    在正式的史书里,没有记录韩王的结局,这应该是为了淡化他的影响。

    1663年清军的战报里提到了抓获东安王朱盛蒗,对于当时的韩王却没有题一个字,并且当时其他的史料里也没有准确记录韩王到底去哪了,没有提到就表明他们没有俘虏韩王,否则在清军的战报里一定会吹嘘一番。

    从宝玉的话里我们可以知道,韩王政权的君臣是跳河殉国了。

    宝玉说“比如我此时若果有造化,该死于此时的,趁你们在,我就死了,”就是韩王君臣在十三家还没有灭亡的时候,就已经提前殉国了。

    “把我的尸首漂起来,送到那鸦雀不到的幽僻之处,随风化了,自此再不要托生为人,就是我死的得时了。”

    这句里提示的很明显,宝玉死后是漂起来,送到那幽僻之处了,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巫山之战失败以后,韩王和他的臣子们,知道复明无望,已经没有活路了,选择了跳河自尽,他们排着队,“悬崖撒手”,毅然的跳入大江之中,以存最后一丝体面去见祖宗于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