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塞音老仙闹大明 > 第4章 他大舅

塞音老仙闹大明 第4章 他大舅

    “仙人回来啦!”

    回到刘家堡,乡邻们各种问候。

    这些年眼看着刘学勤的道场发达了,虽说他很少人前显圣,但毕竟还是有些神异处被大伙儿看在眼里,逐渐也就生出了敬畏心。

    刘学勤羽扇一挥,后面那些外门弟子就散了,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道场对外门弟子的管理相对松散,不但可以经常下山,每月还有五到十日休沐。

    之所以作出这种安排,是因为刘学勤教给他们的学问与日常生活、生产息息相关,少不得与世俗打搅。

    相应的,外门弟子的月俸是从五百文起步,是内门弟子的四分之一。

    下山带着这些弟子也不完全为了排场,也算是对弟子的拉练,从道场到刘家堡可是有五六里山路呢。

    才进自家院门,一个高颧骨,黑瘦的男人从茶桌前站了起来,笑着快走几步迎了过来。刘学勤忙上前行礼问好:

    “大舅,我算准了你今儿过来,这不颠颠地赶回来了。”

    他大舅马宝山,是狄道的小商户,刘学勤的茶叶有一部分就是通过他走私出去的。

    这时大明官方通过茶马互市,百斤茶叶便可换到一匹战马,而战马的价格少说也要四五十两银子,利润是非常可观的。

    刚开始的时候,塞山的茶园规模很小,一年不过才几百斤,大舅还有些看不上他这小打小闹的。

    随着道场解决了汲水上山的问题,茶园快速扩张,如今年产茶叶已有万斤,马宝山反倒哈着自家这外甥了。

    两人拉着手寒暄了半天,才到院子里的石桌前头坐下。

    “咳!”

    书房里传来重重一声咳嗽,刘喜贵将手里的【神仙传】摔在桌上,然后扒窗户缝向外偷看。

    “唉哟我的仙人哎!”

    母亲马宝梅身上有一半白水羌的血统,在外泼辣强势,但和刘喜贵打了多年配合,知道这是提醒自己上场了。

    抓住儿子的手,她自己的眼圈先红了。

    “你自顾在山上修仙,先不说这堡子里多少事不管,撂给老娘一妇人操心。你如今也是当大(西北方言,爸爸)的人呢,老婆娃着了一堆,都跟我这里放着,好歹你每月看顾一回,我跟你大也算没白生你一趟!”

    话音刚落,院子里那几个颇有姿色的少妇,和五六个怯生生的孩子,仿佛是得了指挥似的,同时围了过来。

    刘学勤脑子里嗡的一下,心说这家里真不是人待的地方。

    这古代男人结婚都早,特别他老刘家两代单传,爷爷刘鸷去世前就恨不得给刘学勤说一房媳妇。

    自从成了老仙之后,他就放飞自我了。大部分时间呆在山上,随着道场事业铺开,这些年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

    但是来自世俗的压力太大(马宝梅控制着经济命脉),作为收购哈拉沟铁矿的pY交易,他捏着鼻子和马宝梅达成妥协。

    先纳妾生子,但老婆孩子要在山下生活。

    开什么玩笑,他可是以身许给塞音神教的,成天老婆孩子像什么话?

    从十九岁开始,刘学勤每年纳一房妾室。

    不知不觉间,他已经有四房妾室,是五个孩子的爹了。

    此番境遇,与他前世至死还是童男的悲惨命运判若云泥!

    但他内心一直是孤独的,所以正妻的位子虚位以待,能不能找到灵魂伴侣,对他而言就是锦上添花的事情。

    “嘿嘿。”

    大舅不怀好意地看着刘学勤,脸上露出商人特有的奸笑。

    “我这回来有三件事:一是收茶叶,二是送信,三嘛,你妗子(舅妈)说,你们修仙的怕是喜欢出尘的女子,狄道的女子土性太大,远比不上咱们雅安的青衣女,那个——”

    “宛在水中央!”

    大舅难为情地吟了句诗,把刘学勤给逗乐了。

    他这个妗子是四川雅安的青衣羌,和自己姥姥那支白水羌算是上下游关系。

    白水羌的活动范围在如今白龙江、白水江和九寨沟一带,环境是极美的,但地势高,气候较冷。

    所以那边羌人的特点是大鼻子,高颧骨,脸上还多少带点儿高原红,颜值算不上高。

    刘学勤几乎以一人之力,将整个家族的颜值提高了一个档次。

    身材高大,皮肤又白皙,配上西北人硬朗的五官,超俗拔尘的气质,除了不够老,活脱就是神仙形象。

    “好啊,有合适的,你们尽管物色就是。”

    对于纳妾这事,刘学勤来者不拒,他心里清楚,母亲马宝梅抱怨归抱怨,主要是惦记他这个儿子,只要他能生养,马宝梅心里不定多高兴呢。

    毕竟是仙人的种子,自然多多益善。

    刘学勤心里想的却是另外的事。

    雅安是茶马古道的重要门户,从四川北部经岷江河谷北上,便可到达洮州。

    这条路是他进行茶叶贸易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往四川传教的中转站,要是能有自己的人,那再好不过。

    私茶生意虽然眼下不错,但也就一年三四千两银子的进项。

    这进项可不全是钱,有一部分是马匹。每回交换回来的马匹,刘学勤总会挑几匹留下,藏在老营寨中,就是爷爷刘鸷以前建的那个土匪营寨。

    这些年连攒带繁殖,老营寨也存了三四十匹好马。

    可做私茶生意也不是没本钱的,需要上下打点,中间商也得挣钱,盈余不多,勉强够维持道场的日常开销而已。

    尽管如此,传教之事也耽搁不得,这就跟种树一样,是需要长期坚持才能见到成果的。

    大明对教会这块监管严格,和尚、道士之流,哪怕外出云游也要有朝廷颁发的度牒。

    刘学勤想要发展信徒,就不能走寻常路。

    狄道这块自然无事,官府上下都被他发展成了自己人。出了狄道县,他就只能找人少的地方走。

    也不是他亲自去布道,通常是外门弟子跟随一些熟悉的商队,路过一些汉夷杂居的地区,就会给穷人施本教秘制的符水。

    教他们念本门的经文,或赐下法器符箓。不过藏族、蒙古族普遍信佛,让他们改变信仰没那么容易,但是汉民还是比较容易接受这类宗教的。

    为了弘扬自家道法,多娶一个媳妇而已,刘学勤根本没有心理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