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音老仙闹大明 第193章 周数倒霉
热门推荐:
末世天灾:重生带着全家囤物资
四合院:夭寿,我哥竟是李怀德
快穿路人也有春天
阴祸得狐
我只会杀猪,你让我当仵作?
重生:统一世界
好戏登场
这个反派有点良心,但是不多!
被动重生之征服原始世界
周数不是不想搞石油,实在是在大明搞房地产吃了个暗亏,令他有些心灰意冷。
但他还是去玉门考察了几次,石油炼化对他这个搞锅炉的,其实没什么难度,就是蒸馏加一套冷凝装置。
原理跟锅炉系统是一样一样的。
如今搞石油提炼的可远远不止斯力加一家,别忘了马俊在西域还有家西辽石油公司呢,那也是采炼一体的石油联合体。
这几年没有那边的动静,是因为马俊大多时间都带着塞音教兵跟土尔扈特人干仗呢。
要知道那可是虎口夺食,难度怎么可能太小?
也是刘学勤的战略有些摇摆不定,在先经营西域还是安南之间,选择了后者。
海洋战略还是更重要的,西域那边主要是搞资源,还是可以缓缓的。
可就苦了马俊,从商人快干成将领了。
好在后面刘学勤给支援了班3型榴弹炮,加上马俊他们在一处隘口建起了水泥棱堡,土尔扈特人彻底没了辙,过去就是送人头,那还干嘛去?
就这样活生生在虎口拔下颗牙齿,现在两家开始和平相处了,当地牧民还过来棱堡外的市场,跟马俊他们做起了生意。
一来二去,弄清楚这些塞国人是来找一种叫石油的东西,那东西在地底下,黏糊糊,乌漆嘛黑的,土尔扈特人算是放下心来。
如今西域一带也是隐约知道东边新崛起了一个强盛的“帝国”,似乎连大明都不是对手,所以他们心里也是很害怕的。
而在玉门也有好几家中小型炼油厂了,这些厂子还是以提炼煤油为主。
他们把轻质馏分截取下来,后面的重质馏分几乎是半卖半送给了斯力加。
为啥?都知道里头有宝,但你分离不了啊。炒过菜的书友都知道,但凡和油沾边,又难处理又占地方,还极度污染环境。
就刘学勤那对生态环境保护到变态程度的家伙,怎么可能让你把废油乱排放?
这是底线,要是敢这么干,保证让你老板劳改到死。
签环境保护责任书的时候,衙门里面的人就这么说的。
所以这些小厂给斯力加贡献了很大的利润,原油如今进厂价20元\/吨,废油只要5元\/吨,你敢说不赚钱?
再说周数,他的技术力量没问题,可是大明人也想进步呀,有锦衣卫早就盯上了他,要他想办法搞斯力加的精馏塔图纸。
常压蒸馏设备你找阿干钢铁厂就能给订做,但你得提供图纸。
精馏塔那就不用说了,你给人图纸也不会给你加工的,这种装备是在工业部备了案的,绝对的国家机密,抓住可是要掉脑袋的。
周数他也不差钱啊,犯不着为你锦衣卫冒这么大干系。他一甩脸子,锦衣卫的刀就架到脖子上了。
别看你周数入了塞籍,可跟脚早被人家锦衣卫查的底掉。“你跟我装什么装?治不了塞人,还治不了你吗?”
这就把周数搞的一头两个大,只能先拖着,实在不行,就找两个会制图的技师,自己瞎编呗。
要说他也是聪明人,去斯力加他也看过精馏塔的样子,那些管路布局他都记得。何况他跟莫尔根关系也不错,从老莫那里也套了些东西。
真想搞的话,保不齐能复制个六成出来。但就算把图纸给大明,他们绝对造不出来。这么多年了,也就搞了个自行车和火绳枪,还挺费劲的。
问题是根据大明的尿性,你只要给了图纸,后面的活儿还是你没跑。周数那么精明的人,怎么甘心吃这种亏?
倒霉的是那天正好从秦州来了一个记者,说是一本名为【匹夫】杂志的人。
这杂志的发行量还可以,周数知道,主要是写名人传记,成长励志的故事。那天鬼使神差的,他就接受了人家的专访。
这事过去,周数都给忘了,想不到十月份就事发了。
太子的厕所里恰巧就有【匹夫】这份杂志,那天他无意看到有关周数的这篇,题为“北枳南橘,野心勃勃的大明商人”。
编辑其实是有水平的,主要是赞美型文章,通篇积极向上。可关于大明的部分还是令朱高炽不爽,但他是个厚道人,只嘟囔了句“吃里扒外”。
这事传到皇上那里,朱棣找来杂志看了,顿时怒不可遏,命道:“此子太狂悖,眼中还有君父吗?着锦衣卫查办!”
沾上锦衣卫那还能落了好?当即缇骑四处,往陕西风翔府拿人。周数的爷爷、父亲全都下了锦衣卫诏狱,其余家人也都在西安看押。
其实周数只是发了几句牢骚,说自己“在塞国做事则如臂使指,在大明却寸步难行。我想不明白是为什么?我的根在大明,也想报效朝廷,可每次去那边(大明),感觉自己很卑微,很多人给我脸色看,我都不知因为什么……”
编辑还加了句锐评:“有才而不得其用,其过也谁欤?”
这事闹的太大了,周数 如今才23岁,直接把魂吓没了。顿时方寸大乱,到处托人,胡乱花钱,甚至还去了趟总山,求见老仙而不得。
刘学勤和其他上位者并无不同,他落的棋子是为他服务的,不是给他找事的。周数不过是他布下的闲棋冷子,可弃可取,是为了二十年后,仁宣之治结束后的格局提前埋个伏兵而已。
既然废了,那就废了吧。二十年呢,这样的棋子随时可布。
但他还是以丁春秋为名,在塞音时报发表了一篇时事文章:人才难得,且喜且怜之。
通篇是在评论汉高祖刘邦和淮阴侯韩信的相爱相杀,最后赋诗一首: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此文传到大明,朝臣都惊了。
这个大臣说:“塞音老贼还会写诗我靠北!”
那个说:“你孤陋寡闻了吧,人家那么多本小说都写了,一首诗算什么的。”
“啧啧,这老仙不是白叫的,你们看看,我劝天公,这不把他和老天放在一个层次上了吗?别的不说,这格局无愧帝王气魄。”
“以老夫之见,是好诗,当得起‘别开生面’四字!”
大臣纷纷发言,对老仙的诗文评价还是蛮正面的,至于其中寓意,都装作没看见就是。
“哼!老贼惯会阴阳别人,杨爱卿,你看这诗会不会是找人代作的?”
朱棣哪里看不出,这是刘学勤跟他隔空喊话,但还是对老仙过硬的文采表示不服。
杨士奇被点名,只好硬着头皮答道:
“上师作文从不找代笔,至于其诗文倒也有迹可循,这里有我早年间抄录的几首。虽品格不高,但亦可见其文采斐然。”
说着从袖口抽出几张纸,照着念了一遍,大伙儿都不说话了。
“这丁春秋,倒是有些年头没出小说了啊!”
有人岔开话头道。
但他还是去玉门考察了几次,石油炼化对他这个搞锅炉的,其实没什么难度,就是蒸馏加一套冷凝装置。
原理跟锅炉系统是一样一样的。
如今搞石油提炼的可远远不止斯力加一家,别忘了马俊在西域还有家西辽石油公司呢,那也是采炼一体的石油联合体。
这几年没有那边的动静,是因为马俊大多时间都带着塞音教兵跟土尔扈特人干仗呢。
要知道那可是虎口夺食,难度怎么可能太小?
也是刘学勤的战略有些摇摆不定,在先经营西域还是安南之间,选择了后者。
海洋战略还是更重要的,西域那边主要是搞资源,还是可以缓缓的。
可就苦了马俊,从商人快干成将领了。
好在后面刘学勤给支援了班3型榴弹炮,加上马俊他们在一处隘口建起了水泥棱堡,土尔扈特人彻底没了辙,过去就是送人头,那还干嘛去?
就这样活生生在虎口拔下颗牙齿,现在两家开始和平相处了,当地牧民还过来棱堡外的市场,跟马俊他们做起了生意。
一来二去,弄清楚这些塞国人是来找一种叫石油的东西,那东西在地底下,黏糊糊,乌漆嘛黑的,土尔扈特人算是放下心来。
如今西域一带也是隐约知道东边新崛起了一个强盛的“帝国”,似乎连大明都不是对手,所以他们心里也是很害怕的。
而在玉门也有好几家中小型炼油厂了,这些厂子还是以提炼煤油为主。
他们把轻质馏分截取下来,后面的重质馏分几乎是半卖半送给了斯力加。
为啥?都知道里头有宝,但你分离不了啊。炒过菜的书友都知道,但凡和油沾边,又难处理又占地方,还极度污染环境。
就刘学勤那对生态环境保护到变态程度的家伙,怎么可能让你把废油乱排放?
这是底线,要是敢这么干,保证让你老板劳改到死。
签环境保护责任书的时候,衙门里面的人就这么说的。
所以这些小厂给斯力加贡献了很大的利润,原油如今进厂价20元\/吨,废油只要5元\/吨,你敢说不赚钱?
再说周数,他的技术力量没问题,可是大明人也想进步呀,有锦衣卫早就盯上了他,要他想办法搞斯力加的精馏塔图纸。
常压蒸馏设备你找阿干钢铁厂就能给订做,但你得提供图纸。
精馏塔那就不用说了,你给人图纸也不会给你加工的,这种装备是在工业部备了案的,绝对的国家机密,抓住可是要掉脑袋的。
周数他也不差钱啊,犯不着为你锦衣卫冒这么大干系。他一甩脸子,锦衣卫的刀就架到脖子上了。
别看你周数入了塞籍,可跟脚早被人家锦衣卫查的底掉。“你跟我装什么装?治不了塞人,还治不了你吗?”
这就把周数搞的一头两个大,只能先拖着,实在不行,就找两个会制图的技师,自己瞎编呗。
要说他也是聪明人,去斯力加他也看过精馏塔的样子,那些管路布局他都记得。何况他跟莫尔根关系也不错,从老莫那里也套了些东西。
真想搞的话,保不齐能复制个六成出来。但就算把图纸给大明,他们绝对造不出来。这么多年了,也就搞了个自行车和火绳枪,还挺费劲的。
问题是根据大明的尿性,你只要给了图纸,后面的活儿还是你没跑。周数那么精明的人,怎么甘心吃这种亏?
倒霉的是那天正好从秦州来了一个记者,说是一本名为【匹夫】杂志的人。
这杂志的发行量还可以,周数知道,主要是写名人传记,成长励志的故事。那天鬼使神差的,他就接受了人家的专访。
这事过去,周数都给忘了,想不到十月份就事发了。
太子的厕所里恰巧就有【匹夫】这份杂志,那天他无意看到有关周数的这篇,题为“北枳南橘,野心勃勃的大明商人”。
编辑其实是有水平的,主要是赞美型文章,通篇积极向上。可关于大明的部分还是令朱高炽不爽,但他是个厚道人,只嘟囔了句“吃里扒外”。
这事传到皇上那里,朱棣找来杂志看了,顿时怒不可遏,命道:“此子太狂悖,眼中还有君父吗?着锦衣卫查办!”
沾上锦衣卫那还能落了好?当即缇骑四处,往陕西风翔府拿人。周数的爷爷、父亲全都下了锦衣卫诏狱,其余家人也都在西安看押。
其实周数只是发了几句牢骚,说自己“在塞国做事则如臂使指,在大明却寸步难行。我想不明白是为什么?我的根在大明,也想报效朝廷,可每次去那边(大明),感觉自己很卑微,很多人给我脸色看,我都不知因为什么……”
编辑还加了句锐评:“有才而不得其用,其过也谁欤?”
这事闹的太大了,周数 如今才23岁,直接把魂吓没了。顿时方寸大乱,到处托人,胡乱花钱,甚至还去了趟总山,求见老仙而不得。
刘学勤和其他上位者并无不同,他落的棋子是为他服务的,不是给他找事的。周数不过是他布下的闲棋冷子,可弃可取,是为了二十年后,仁宣之治结束后的格局提前埋个伏兵而已。
既然废了,那就废了吧。二十年呢,这样的棋子随时可布。
但他还是以丁春秋为名,在塞音时报发表了一篇时事文章:人才难得,且喜且怜之。
通篇是在评论汉高祖刘邦和淮阴侯韩信的相爱相杀,最后赋诗一首: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此文传到大明,朝臣都惊了。
这个大臣说:“塞音老贼还会写诗我靠北!”
那个说:“你孤陋寡闻了吧,人家那么多本小说都写了,一首诗算什么的。”
“啧啧,这老仙不是白叫的,你们看看,我劝天公,这不把他和老天放在一个层次上了吗?别的不说,这格局无愧帝王气魄。”
“以老夫之见,是好诗,当得起‘别开生面’四字!”
大臣纷纷发言,对老仙的诗文评价还是蛮正面的,至于其中寓意,都装作没看见就是。
“哼!老贼惯会阴阳别人,杨爱卿,你看这诗会不会是找人代作的?”
朱棣哪里看不出,这是刘学勤跟他隔空喊话,但还是对老仙过硬的文采表示不服。
杨士奇被点名,只好硬着头皮答道:
“上师作文从不找代笔,至于其诗文倒也有迹可循,这里有我早年间抄录的几首。虽品格不高,但亦可见其文采斐然。”
说着从袖口抽出几张纸,照着念了一遍,大伙儿都不说话了。
“这丁春秋,倒是有些年头没出小说了啊!”
有人岔开话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