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之荒岛,蔚蓝之海 第149章 炼铁的必需品
当清晨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轻轻地洒向大地时,驱散了黑暗为我们迎来了光明。我们也迎来了新的一天。营地的众人纷纷苏醒,用清凉的湖水洗漱,然后大家围坐在篝火旁享用早餐。
早餐后,我们各自分头行动,准备迎接新一天的工作。
工作的内容与昨天相似,但今天则换成了我和辉哥、蒋浩,去挖矿。而赵德柱和艾丽丝、徐晓雅、李莹盈则开荒种地。
我们推着手推车,车上装着开采工具和几个空背篓,向矿洞进发。
到达矿洞后,我们迅速投入到工作中。我和辉哥挥舞着手中的工具,一下下地敲击着岩石,寻找着石灰岩、煤和铁矿的踪迹。我们的手臂随着每一次敲击而起伏,汗水顺着额头滑落。
蒋浩则负责将我们开采下来的矿石装入背篓。装满后,他将背篓扛到肩上,迅速地跑到洞外,将矿石倒入手推车中。
这辆手推车是我们精心制作的,足有两平米的载货面积,容量足以装下三百斤的货物。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觉得效率太慢,如果不是轴承不允许,我们想装更多的货物。
随着最后一篓石灰岩的沉重落地,我们的手推车堆成了一座小山,边缘的石块几乎要溢出来。
我们仨拉着装满石灰岩的车,沿着崎岖的小路向庇护所进发。
抵达庇护所后,我们将石灰岩卸下,然后马不停蹄地返回山洞,继续我们的挖掘工作。
就在我们挥汗如雨地挖掘时,突然,镐头下传来了不同寻常的声响,是盐石!这一发现让我们喜上眉梢。
蒋浩的脸上露出了轻松的笑容,这意味着他不用去海边提取海水制盐了。
时间在忙碌中悄悄流逝,一车车石灰岩被我们运送回营地,直到夕阳的余晖染红了天际,我们才意识到一天即将结束。
赵德柱他们也已经返回营地,他们手中的锄头沾满了泥土,但脸上却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他们已经翻耕完土地,开始播种,土豆、胡萝卜、油麦菜、豇豆、番茄、葱,以及小麦的种子被小心翼翼地播撒进土地。
由于种子有限,我们的种植品种显得有些杂乱,这些是我们能够收集到的所有适合这个季节种植的蔬菜品种。
尽管我们流落荒岛,不知道今天是何月何日,但根据气候和植物生长情况,我们估算现在已经是十月至十一月之间。
然而,让我有些不解的是,蒋浩之前拉回来的那头牛死了。这让我感到非常意外和惋惜。
当我找到赵德柱询问事情的经过时,他沉重地叹了口气,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无奈。
他告诉我,那头牛不服管教,发起脾气乱撞人,为了安全起见,他不得已才将其打死。
我看着已经被翻好的土地,心中的疑惑更甚:“赵大哥,那土地……”
赵德柱摆了摆手,脸上露出一丝自豪:“我利用我的异能翻的,比用那牛快多了。”
听闻此言,我脑中灵光一闪,或许我能从牛的身上获得异能,这个想法让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尝试它的肉。
随即我立即招呼辉哥与我一起解剖那头牛。而赵德柱和蒋浩则开始忙碌着用盐石制作盐。
虽然他们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但好歹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制作盐这种基本操作还是难不倒他们。
他们小心翼翼地将采集回来的盐石敲碎,然后放入水桶中,加入水不停地搅拌。待盐石完全溶解后,用一块衣布代替滤布进行过滤。
接着,将过滤后的盐水倒入陶罐中,加热蒸发。待水分蒸发后,罐底残留的白色物质就是我们急需的盐。
而我和辉哥已经将那头牛剥皮抽筋,它的筋可以用来制作弓弦,皮则用途广泛,可以用来制作包裹、鞋子、垫子等。
它的牛角也可以作为容器,或者制成梳子、刀柄、乐器等工具。
这头牦牛重达六百多公斤,可以提供我们一段时间的食物了。
赵德柱处理完盐石后,开始与蒋浩在附近收集前人留下的石头,为明天建造庇护所做准备。
赵琳玲今天一改常态,不再玩猫,出来帮忙看火煮盐。而徐晓雅和李莹盈则外出寻找资源,艾丽丝则默默地继续编织着麻绳。
我和辉哥加快了手中的动作,因为夜幕即将降临。我们将牛肉切成一块块,用新制成的盐腌制,或者用烟熏风干,以便于长期储存。
处理完牛肉后,我们又仔细地将牛皮清洗干净,定型晾干,以备后用。
当我们终于处理完所有的杂物,夜幕已经降临。徐晓雅和李莹盈也带着满满的收获回到了营地,她们带回了大量的狗尾巴草,显然是受到了我昨天提出的想法的启发,打算用这些草来做面食。
但是,剥下狗尾巴草的穗粒是一项繁琐的工作。赵德柱看到她们一根根地剥,知道这样效率极低。
他灵机一动,用木头制作了一个细齿的梳子,她们只需轻轻梳理穗子,穗子便会掉落在木盆上,大大加快了工作进度。
我转向铁矿石,与众人讨论如何炼铁。赵德柱停下了手中的活,沉思了一会儿,然后回答说:“炼铁的炉子我们已经搭好了,但现在缺少一个风箱来输送足够的氧气,保持炉内所需的高温。”
蒋浩紧接着补充道:“对,而且我们还需要制作焦炭。这可以通过在缺氧环境下加热木材来完成,焦炭在炼铁过程中既是重要的还原剂也是燃料。”
李莹盈也提出了我们的需求:“别忘了,我们还需要石灰石。”
我点了点头,表示理解她的话:“石灰石的问题其实不难解决。我们手头上有石灰岩,只要经过高温煅烧,就能得到我们需要的石灰石。”
赵德柱最后提出了一个创新的解决方案:“至于风箱,我们完全可以自制。我们可以利用现有的木头和竹子,制作一个类似打气筒的装置。
他详细解释了制作过程:“首先,我们将选用结实的竹子作为风箱的主体结构,它的轻盈和强度都是我们所需要的。然后,我们将用坚韧的牛皮制作活塞,这将确保气密性,让我们的风箱能够高效地运作。”赵德柱边说边比划,仿佛已经看到了成品。
“接下来,我们需要制作润滑油,以减少摩擦并提高效率。我们可以混合一些动物油脂和木炭,制成一种简易的润滑油。”他继续说道。
“最后,我们在风箱的两端内侧设置一个阀门,然后在中间打一个出气孔与熔炉相连,在出气孔与风箱间,再装上一个二层板,二层板的两端也同样装两个阀门。这样,我们的风箱就能为炉提供稳定的氧气流了。”赵德柱总结道。
我挠了挠头,有些困惑地问道:“赵大哥,我文化水平不高,我不太懂,为什么非要装四个阀门呢?用两个阀门不行吗?”
早餐后,我们各自分头行动,准备迎接新一天的工作。
工作的内容与昨天相似,但今天则换成了我和辉哥、蒋浩,去挖矿。而赵德柱和艾丽丝、徐晓雅、李莹盈则开荒种地。
我们推着手推车,车上装着开采工具和几个空背篓,向矿洞进发。
到达矿洞后,我们迅速投入到工作中。我和辉哥挥舞着手中的工具,一下下地敲击着岩石,寻找着石灰岩、煤和铁矿的踪迹。我们的手臂随着每一次敲击而起伏,汗水顺着额头滑落。
蒋浩则负责将我们开采下来的矿石装入背篓。装满后,他将背篓扛到肩上,迅速地跑到洞外,将矿石倒入手推车中。
这辆手推车是我们精心制作的,足有两平米的载货面积,容量足以装下三百斤的货物。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觉得效率太慢,如果不是轴承不允许,我们想装更多的货物。
随着最后一篓石灰岩的沉重落地,我们的手推车堆成了一座小山,边缘的石块几乎要溢出来。
我们仨拉着装满石灰岩的车,沿着崎岖的小路向庇护所进发。
抵达庇护所后,我们将石灰岩卸下,然后马不停蹄地返回山洞,继续我们的挖掘工作。
就在我们挥汗如雨地挖掘时,突然,镐头下传来了不同寻常的声响,是盐石!这一发现让我们喜上眉梢。
蒋浩的脸上露出了轻松的笑容,这意味着他不用去海边提取海水制盐了。
时间在忙碌中悄悄流逝,一车车石灰岩被我们运送回营地,直到夕阳的余晖染红了天际,我们才意识到一天即将结束。
赵德柱他们也已经返回营地,他们手中的锄头沾满了泥土,但脸上却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他们已经翻耕完土地,开始播种,土豆、胡萝卜、油麦菜、豇豆、番茄、葱,以及小麦的种子被小心翼翼地播撒进土地。
由于种子有限,我们的种植品种显得有些杂乱,这些是我们能够收集到的所有适合这个季节种植的蔬菜品种。
尽管我们流落荒岛,不知道今天是何月何日,但根据气候和植物生长情况,我们估算现在已经是十月至十一月之间。
然而,让我有些不解的是,蒋浩之前拉回来的那头牛死了。这让我感到非常意外和惋惜。
当我找到赵德柱询问事情的经过时,他沉重地叹了口气,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无奈。
他告诉我,那头牛不服管教,发起脾气乱撞人,为了安全起见,他不得已才将其打死。
我看着已经被翻好的土地,心中的疑惑更甚:“赵大哥,那土地……”
赵德柱摆了摆手,脸上露出一丝自豪:“我利用我的异能翻的,比用那牛快多了。”
听闻此言,我脑中灵光一闪,或许我能从牛的身上获得异能,这个想法让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尝试它的肉。
随即我立即招呼辉哥与我一起解剖那头牛。而赵德柱和蒋浩则开始忙碌着用盐石制作盐。
虽然他们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但好歹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制作盐这种基本操作还是难不倒他们。
他们小心翼翼地将采集回来的盐石敲碎,然后放入水桶中,加入水不停地搅拌。待盐石完全溶解后,用一块衣布代替滤布进行过滤。
接着,将过滤后的盐水倒入陶罐中,加热蒸发。待水分蒸发后,罐底残留的白色物质就是我们急需的盐。
而我和辉哥已经将那头牛剥皮抽筋,它的筋可以用来制作弓弦,皮则用途广泛,可以用来制作包裹、鞋子、垫子等。
它的牛角也可以作为容器,或者制成梳子、刀柄、乐器等工具。
这头牦牛重达六百多公斤,可以提供我们一段时间的食物了。
赵德柱处理完盐石后,开始与蒋浩在附近收集前人留下的石头,为明天建造庇护所做准备。
赵琳玲今天一改常态,不再玩猫,出来帮忙看火煮盐。而徐晓雅和李莹盈则外出寻找资源,艾丽丝则默默地继续编织着麻绳。
我和辉哥加快了手中的动作,因为夜幕即将降临。我们将牛肉切成一块块,用新制成的盐腌制,或者用烟熏风干,以便于长期储存。
处理完牛肉后,我们又仔细地将牛皮清洗干净,定型晾干,以备后用。
当我们终于处理完所有的杂物,夜幕已经降临。徐晓雅和李莹盈也带着满满的收获回到了营地,她们带回了大量的狗尾巴草,显然是受到了我昨天提出的想法的启发,打算用这些草来做面食。
但是,剥下狗尾巴草的穗粒是一项繁琐的工作。赵德柱看到她们一根根地剥,知道这样效率极低。
他灵机一动,用木头制作了一个细齿的梳子,她们只需轻轻梳理穗子,穗子便会掉落在木盆上,大大加快了工作进度。
我转向铁矿石,与众人讨论如何炼铁。赵德柱停下了手中的活,沉思了一会儿,然后回答说:“炼铁的炉子我们已经搭好了,但现在缺少一个风箱来输送足够的氧气,保持炉内所需的高温。”
蒋浩紧接着补充道:“对,而且我们还需要制作焦炭。这可以通过在缺氧环境下加热木材来完成,焦炭在炼铁过程中既是重要的还原剂也是燃料。”
李莹盈也提出了我们的需求:“别忘了,我们还需要石灰石。”
我点了点头,表示理解她的话:“石灰石的问题其实不难解决。我们手头上有石灰岩,只要经过高温煅烧,就能得到我们需要的石灰石。”
赵德柱最后提出了一个创新的解决方案:“至于风箱,我们完全可以自制。我们可以利用现有的木头和竹子,制作一个类似打气筒的装置。
他详细解释了制作过程:“首先,我们将选用结实的竹子作为风箱的主体结构,它的轻盈和强度都是我们所需要的。然后,我们将用坚韧的牛皮制作活塞,这将确保气密性,让我们的风箱能够高效地运作。”赵德柱边说边比划,仿佛已经看到了成品。
“接下来,我们需要制作润滑油,以减少摩擦并提高效率。我们可以混合一些动物油脂和木炭,制成一种简易的润滑油。”他继续说道。
“最后,我们在风箱的两端内侧设置一个阀门,然后在中间打一个出气孔与熔炉相连,在出气孔与风箱间,再装上一个二层板,二层板的两端也同样装两个阀门。这样,我们的风箱就能为炉提供稳定的氧气流了。”赵德柱总结道。
我挠了挠头,有些困惑地问道:“赵大哥,我文化水平不高,我不太懂,为什么非要装四个阀门呢?用两个阀门不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