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娇美人奋斗日常 第四十九章 拖后腿
热门推荐:
这保安能处,有事他真跑!
认错人领错证,豪门继承人嘎嘎香
死囚营:杀敌亿万,我成神了!
穿成农家长姐,开局就养三个崽!
全能管家是棒槌
毁灭使徒
韶华不期
入狱成神医,退婚总裁悔哭了
无双帝业
按着苏染眼里闪过厌恶,声音冰冷:“宋知青,我好像跟宋爷爷写过信,咱们的婚约不作数,难道你们没收到吗?”
所谓的婚约,不过是两家的老人年轻时开玩笑说的。
上辈子,苏染就是被这婚约束缚住,一辈子都毁了,这辈子她当然不能重蹈覆辙。
宋城提起这婚约,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
见苏染生气,宋城脸上也不恼:“当然收到了,我也同意你在信里的说法,毕竟咱们都是上过学的,包办婚姻不可取,我喊你呢,也就是想和你交个朋友。”
“不用了,我独来独往惯了,不需要朋友。”
话就放到这里了,苏染也懒得和对方周旋,提步往前走。
宋城眼里的兴趣愈加浓烈,原本他是不想下乡的,可是现在嘛,忽然觉得爷爷安排得没有错。
……
苏染走在去豆腐坊的路上,心里的怒气好一会儿才消散。
她不懂宋城想干什么。
对方费这么大的劲儿来下乡,只为了履行他们之间的婚约?
或许是她想多了?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
为什么她都离开京城了,对方还来缠着她。
除非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仔细想了想,苏染又觉得不可能。
她在这个年代一没钱,二没关系。
父母还都是被下放到农场的知识分子,俗称臭老九。
按理说,宋家没了婚约这个累赘,理应高兴才是。
就像上辈子,她去了宋家以后,只有宋家老爷子是欢迎她的。
宋城的父母都觉得老爷子是人老糊涂了,京城那么多好姑娘不挑,挑了她这个没钱没背景的……
想不清楚,苏染干脆不想了。
眼下最要紧的是做豆腐。
等到了豆腐坊,苏染把屋里十个人叫到跟前,把明天的任务交给大家。
“啥?要六百斤豆腐?”有人发出惊呼声。
“对,所以咱们今个得把豆子磨好,明天早上直接做豆腐和香干,给人供销社送过去。”
“好嘞!”作坊里响起此起彼伏的声音。
这两天做了豆腐和香干,都是大队里的人买的。
也没挣几毛钱,所以大家一听说有了供销社的大单子,个个跟打了鸡血似的,撸起袖子就是干活。
不到两个小时,便把明天需要的豆子都给泡上了。
之前泡好的豆子,他们也都磨成生豆浆。
看一切都没问题,苏染便让大家提前回家,明天早上早点到作坊,把豆腐和香干给做好。
苏染回到家里,正做着饭,隋丽芳从外面回来了,脸上气鼓鼓的。
这几天苏染忙着在作坊做事,也没好好跟隋丽芳聊天。
于是随口问了句:“怎么了?这么生气?”
隋丽芳进了灶房,一边给苏染打下手切菜,一边大吐苦水。
“苏苏,你知道那个新来的女知青刘甜甜不?前两天小队长把我和她分到一块干活,本来呢我俩是各有分工,搭配着干。”
“可她一会儿说自己肚子疼,一会儿说手疼,一会儿又跑去跟别的知青唠嗑,硬生生拖慢了进度,最后还是我看时间不早了,帮着她把活给干了,本来这也就算了,我就当是照顾新来的知青。”
“可等到小队长过来的时候,刘甜甜就开始邀功,跟小队长说活儿都是她干的,还说自己累了一天,明天想请个假,害得小队长批评了我一通,不知道帮助新知青。真是服气了,我还没找她的事儿呢。”
越说越气,就连手上菜刀都剁得哐哐响。
“别气了,气出病来可没人替你,”苏染拍拍隋丽芳的肩膀,劝道,“要我说啊,你这丫头就是太老实,责任心太重。”
“啊?啥意思啊?”隋丽芳有些想不明白。
苏染解释道:“活儿干不完就干不完呗,大不了晚上你们两个一块熬夜干,或者一块被扣工分,顶多挨小队长一顿骂,下回刘甜甜没法拿捏你了。”
反正隋丽芳也不缺钱花,工分随便扣,对她生活没啥影响。
隋丽芳手里的菜刀停下,应道:“说得对,我也偷懒,看谁比得过谁。明天我也请假,哼!”
隋丽芳心大,也不怎么记事儿,没一会儿便将这件事抛到脑后,开开心心地跟苏染聊起了别的事。
苏染心不在焉地应着,心里却想着刚刚隋丽芳说的话。
这么看来,刘甜甜下乡也不是自愿的,而是来盯着宋城的。
她家里是京城的,父母双职工,膝下就她一个女儿,她自己也有正式工作。
除非脑袋被驴踢了,才会想着下乡吃苦。
宋城父母眼高于顶,心里自然是打算给儿子寻个好亲事,最好是对儿子工作有助力的。
上一世他们看苏染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
刘甜甜在他们眼里,比苏染好不了多少,最后还是因为给他们生了个孙子,才勉强让宋城把刘甜甜养在外面。
按照苏染上一辈子对刘甜甜的了解,对方大概率是想趁着这次下乡,把她和宋城关系再拉近一些。
最好是趁着宋家人都不在,找机会在乡下和宋城把结婚证给领了。
想到这儿,苏染嘴唇勾起一个弧度。
看来接下来有不少热闹要看了。
晚饭的时候,吴向东过来一趟,让苏染明天早上跟着拖拉机,一块去供销社送货。
隋丽芳见此,顺势跟大队长请了一天假,明天要跟着苏染去县城。
吴向东看这两天也不是农忙的时候,答应得爽快。
半开玩笑道:“成,就让你们这几个知青先休息一天,这马上要秋收了,到时候你们可别拖后腿啊。”
“放心吧吴爷爷,反正我是保证不拖后腿,”隋丽芳说道。
提起秋收,吴向东忽然认真起来,对苏染说道:“小苏啊,等过几天,你们豆腐坊的几个人不忙了,也跟着去地里帮着收玉米,成不?”
秋收在吴向东心里是头等大事,关系着年底大队分粮食和评先进。
豆腐坊现在顶多算是苍蝇腿,能让他们大队每个人年底多赚几块钱。
两者相比较,还是秋收更重要一些。
苏染也知道秋收的重要性,当即便答应下来:“行。”
所谓的婚约,不过是两家的老人年轻时开玩笑说的。
上辈子,苏染就是被这婚约束缚住,一辈子都毁了,这辈子她当然不能重蹈覆辙。
宋城提起这婚约,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
见苏染生气,宋城脸上也不恼:“当然收到了,我也同意你在信里的说法,毕竟咱们都是上过学的,包办婚姻不可取,我喊你呢,也就是想和你交个朋友。”
“不用了,我独来独往惯了,不需要朋友。”
话就放到这里了,苏染也懒得和对方周旋,提步往前走。
宋城眼里的兴趣愈加浓烈,原本他是不想下乡的,可是现在嘛,忽然觉得爷爷安排得没有错。
……
苏染走在去豆腐坊的路上,心里的怒气好一会儿才消散。
她不懂宋城想干什么。
对方费这么大的劲儿来下乡,只为了履行他们之间的婚约?
或许是她想多了?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
为什么她都离开京城了,对方还来缠着她。
除非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仔细想了想,苏染又觉得不可能。
她在这个年代一没钱,二没关系。
父母还都是被下放到农场的知识分子,俗称臭老九。
按理说,宋家没了婚约这个累赘,理应高兴才是。
就像上辈子,她去了宋家以后,只有宋家老爷子是欢迎她的。
宋城的父母都觉得老爷子是人老糊涂了,京城那么多好姑娘不挑,挑了她这个没钱没背景的……
想不清楚,苏染干脆不想了。
眼下最要紧的是做豆腐。
等到了豆腐坊,苏染把屋里十个人叫到跟前,把明天的任务交给大家。
“啥?要六百斤豆腐?”有人发出惊呼声。
“对,所以咱们今个得把豆子磨好,明天早上直接做豆腐和香干,给人供销社送过去。”
“好嘞!”作坊里响起此起彼伏的声音。
这两天做了豆腐和香干,都是大队里的人买的。
也没挣几毛钱,所以大家一听说有了供销社的大单子,个个跟打了鸡血似的,撸起袖子就是干活。
不到两个小时,便把明天需要的豆子都给泡上了。
之前泡好的豆子,他们也都磨成生豆浆。
看一切都没问题,苏染便让大家提前回家,明天早上早点到作坊,把豆腐和香干给做好。
苏染回到家里,正做着饭,隋丽芳从外面回来了,脸上气鼓鼓的。
这几天苏染忙着在作坊做事,也没好好跟隋丽芳聊天。
于是随口问了句:“怎么了?这么生气?”
隋丽芳进了灶房,一边给苏染打下手切菜,一边大吐苦水。
“苏苏,你知道那个新来的女知青刘甜甜不?前两天小队长把我和她分到一块干活,本来呢我俩是各有分工,搭配着干。”
“可她一会儿说自己肚子疼,一会儿说手疼,一会儿又跑去跟别的知青唠嗑,硬生生拖慢了进度,最后还是我看时间不早了,帮着她把活给干了,本来这也就算了,我就当是照顾新来的知青。”
“可等到小队长过来的时候,刘甜甜就开始邀功,跟小队长说活儿都是她干的,还说自己累了一天,明天想请个假,害得小队长批评了我一通,不知道帮助新知青。真是服气了,我还没找她的事儿呢。”
越说越气,就连手上菜刀都剁得哐哐响。
“别气了,气出病来可没人替你,”苏染拍拍隋丽芳的肩膀,劝道,“要我说啊,你这丫头就是太老实,责任心太重。”
“啊?啥意思啊?”隋丽芳有些想不明白。
苏染解释道:“活儿干不完就干不完呗,大不了晚上你们两个一块熬夜干,或者一块被扣工分,顶多挨小队长一顿骂,下回刘甜甜没法拿捏你了。”
反正隋丽芳也不缺钱花,工分随便扣,对她生活没啥影响。
隋丽芳手里的菜刀停下,应道:“说得对,我也偷懒,看谁比得过谁。明天我也请假,哼!”
隋丽芳心大,也不怎么记事儿,没一会儿便将这件事抛到脑后,开开心心地跟苏染聊起了别的事。
苏染心不在焉地应着,心里却想着刚刚隋丽芳说的话。
这么看来,刘甜甜下乡也不是自愿的,而是来盯着宋城的。
她家里是京城的,父母双职工,膝下就她一个女儿,她自己也有正式工作。
除非脑袋被驴踢了,才会想着下乡吃苦。
宋城父母眼高于顶,心里自然是打算给儿子寻个好亲事,最好是对儿子工作有助力的。
上一世他们看苏染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
刘甜甜在他们眼里,比苏染好不了多少,最后还是因为给他们生了个孙子,才勉强让宋城把刘甜甜养在外面。
按照苏染上一辈子对刘甜甜的了解,对方大概率是想趁着这次下乡,把她和宋城关系再拉近一些。
最好是趁着宋家人都不在,找机会在乡下和宋城把结婚证给领了。
想到这儿,苏染嘴唇勾起一个弧度。
看来接下来有不少热闹要看了。
晚饭的时候,吴向东过来一趟,让苏染明天早上跟着拖拉机,一块去供销社送货。
隋丽芳见此,顺势跟大队长请了一天假,明天要跟着苏染去县城。
吴向东看这两天也不是农忙的时候,答应得爽快。
半开玩笑道:“成,就让你们这几个知青先休息一天,这马上要秋收了,到时候你们可别拖后腿啊。”
“放心吧吴爷爷,反正我是保证不拖后腿,”隋丽芳说道。
提起秋收,吴向东忽然认真起来,对苏染说道:“小苏啊,等过几天,你们豆腐坊的几个人不忙了,也跟着去地里帮着收玉米,成不?”
秋收在吴向东心里是头等大事,关系着年底大队分粮食和评先进。
豆腐坊现在顶多算是苍蝇腿,能让他们大队每个人年底多赚几块钱。
两者相比较,还是秋收更重要一些。
苏染也知道秋收的重要性,当即便答应下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