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声泄露,携系统同闯架空王朝 第228章 对未来的规划
热门推荐:
给你玉女心经,没让你用双修证道
村野孽乱
我在武侠世界送快递
让你守皇陵,你天下无敌了?
渣男忘恩负义,嫡女重生送他下地狱
系统认错宿主,我的修仙路歪了
惨死重生后,成了反派权臣掌上娇
别人修炼我发癫,垃圾宗门滚一边!
魔法师之录
毕竟在他们眼中,将巨额资金投入到一个短期内看不到实际回报的事业中,实在是风险巨大,难以轻易抉择。
覃芊落轻轻叹了口气,心中满是无奈与纠结。她缓缓站起身,踱步至窗边,目光透过窗户,望向窗外。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权衡利弊之后,她最终还是咬了咬牙,决定暂且搁置兴办学校的计划。
当下,天玄尚未实现大一统,外部局势依旧紧张严峻。
尤其是正在如火如荼进行的征讨青璃国之战,前线的将士们正在奋勇厮杀。
他们的生死存亡、战争的胜负走向,都与后方的物资和资金支持紧密相连。
在这个关键时刻,国库的每一两银子都显得无比珍贵,都应该优先保障军事需求。
确保将士们在战场上有充足的粮草、精良的武器,能够毫无后顾之忧地冲锋陷阵,以实现战争的最终胜利。
待成功征讨青璃国和幽梦国,实现天下一统之后,再回过头来全力推动兴办教育之事,时间上也来得及。
况且,明年科举的大幕即将拉开,届时,全国各地饱读诗书、才华横溢的才子们将齐聚京城。
在考场上各展神通,凭借自己的才学和智慧,为自己的未来拼搏,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
这些通过科举选拔出来的人才,将充实到朝堂的各个部门,为天玄的治理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智慧。
想到这里,覃芊落微微颔首,神色逐渐恢复平静与坚定。
她将那份倾注了自己无数心血的兴办学校计划小心翼翼地收起,轻轻放在书房的抽屉深处。
心中默默期待着未来那个合适时机的到来,期待着教育的春风能够吹遍这片土地,滋养每一个渴望知识的灵魂。
夕阳的最后一缕余晖,悄然隐匿于连绵起伏的山峦之后。
夜幕宛如一块无边无际的黑色绸缎,从遥远的天际铺展开来,缓缓地覆盖了整个世界。
暮色愈发深沉,白日里喧嚣的尘世渐渐安静下来,万籁俱寂。
唯有偶尔传来的几声更夫打更声,在寂静的夜里悠悠回荡,打破这夜的宁静。
覃芊落坐在书房的案几前,昏黄的烛火轻轻摇曳,将她的身影投射在身后的墙壁上,忽长忽短。
她手中的毛笔在砚台上轻轻蘸了蘸墨,又在笔杆上仔细地捋了捋,动作娴熟而又带着几分专注。
随后才缓缓落下,在纸上写下最后一行字。
她的眼神专注而坚定,手中的笔不停游走,像是在与时间赛跑,每一笔每一划都倾注了她对这片土地和百姓的关切。
终于,她搁下手中那本写满密密麻麻字迹的本子,本子的纸张已经微微泛黄,看得出它经历了不少时日的“耕耘”。
她的指尖轻轻摩挲着本子的边缘,似乎在与这段忙碌的时光作短暂告别。
本子上的字迹,有的工整秀丽,那是她在深思熟虑后,一笔一划认真书写下的政策规划。
有的则略显潦草,那是她在灵感乍现时,迫不及待留下的记录。
这些文字记录着她的心血与期望,见证着她为这个国家和百姓所付出的努力。
随后,她迈着略显疲惫的步伐走进内室,镜中,映出她略显憔悴的面容。
发丝有些凌乱地贴在脸颊边,几缕碎发被汗水浸湿,透着几分疲惫。
她舀起一瓢清水,轻轻泼洒在脸上,清凉的触感瞬间驱散了些许疲惫。
她拿起布巾,慢慢擦拭着,动作轻柔而舒缓,仿佛在擦拭掉这一天的劳顿与纷扰。简单洗漱后,她来到床边,缓缓躺了下去。
若是此刻有人能看到被她放在案几上的那个本子,定会被其中的内容所震撼。
本子上的字迹或工整、或潦草,那是她在不同心境下的记录。
从民生政策到农事改良,从商业扶持到教育规划,桩桩件件,无一遗漏。
在民生政策方面,她详细规划了如何为贫困百姓提供生活保障,如何改善孤寡老人和孤儿的生活境遇。
在农事改良上,她记录了各种新型农具的设计思路,以及引进新农作物品种的设想。
商业扶持部分,她写下了对商路拓展、市场监管的见解。
教育规划里,她描绘了兴办学校、培养人才的宏伟蓝图。
每一条记录,每一个设想,都凝聚着她的心血与智慧。
字里行间,倾注着她对这片土地和百姓的深切关怀,没有一丝一毫是为了满足个人的私欲。
覃芊落并非没有自己的坚守,她的原则与底线,如同屹立在风雨中的磐石,坚不可摧。
她绝不会为了迎合某一个人而轻易妥协,哪怕面对强权与诱惑,她也能坚守内心的正义。
面对权贵的施压,她毫不退缩,据理力争,面对利益的诱惑,她不为所动,一心只为百姓谋福祉。
然而,在国家和百姓面临危难之际,她的信念却坚如磐石。
她清楚地知道,在浩瀚的家国面前,个人的得失不过是沧海一粟,微不足道。
如果必须有人挺身而出,为了国家的安宁、百姓的幸福而做出牺牲,她定会毫不犹豫地冲在最前面。
这是她从灵魂深处生发出的坚定信念,早已深深烙印在她的骨子里,成为她生命的一部分。
带着这份信念,覃芊落缓缓闭上双眼,在静谧的夜色中,进入了甜美的梦乡。
梦里,她看到了天玄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的美好景象。
那一片片金黄的麦浪在微风中起伏,田间的农夫们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孩子们在宽敞明亮的学堂里朗朗读书,眼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
街道上熙熙攘攘,商铺林立,人们欢声笑语,互道家常,这是她一直以来的期盼,也是支撑她不断前行的动力。
次日凌晨,夜色如浓稠的墨汁,毫无缝隙地笼罩着世界。
只有遥远的天际,有一丝极为微弱的光亮,像是被暗夜挤压到极致后,好不容易渗出的一丝希望。
覃芊落的房间里,烛火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光影在墙壁上肆意舞动,勾勒出她早起忙碌的轮廓。
丫鬟们早已候在一旁,听到动静,立刻轻手轻脚地走进来。
手中捧着洗漱用品,动作娴熟而又小心翼翼,生怕惊扰了这份清晨的宁静。
她们为覃芊落递上温热的毛巾,侍奉她净面漱口。
随后又仔细地为她梳理发髻,将那一头乌发盘成庄重的发髻,插上一根简洁却不失华贵的发簪。
覃芊落身着一袭素色朝服,面料上乘,触感柔软,简洁的剪裁中透着不怒自威的庄重。
每一道褶皱都被精心整理,每一处镶边都暗藏着精致的刺绣,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她的责任与担当。
洗漱完毕,丫鬟们退出去后,她闪身进了空间,步履匆匆地走向暗月的房间。
雕花木门在她的轻轻推动下,发出细微的“吱呀”声,仿佛也在这寂静的清晨里小心翼翼,生怕打破这份凝重。
暗月安静地躺在雕花大床上,面色苍白如纸,毫无血色,好似一尊被岁月遗忘的雕塑,陷入了一场无尽的沉睡。
覃芊落缓缓走到床边,静静地凝视着暗月,眉头微微皱起,眼中满是担忧与关切。
她的手指轻轻拂过暗月的额头,那冰冷的触感,让她的心猛地一揪,仿佛在触摸着一块没有温度的石头。
每次看到暗月这般模样,她的脑海中便不由自主地浮现出绮梦提及的玉影。
玉影,这个神秘莫测的人物,如同一个挥之不去的阴影,紧紧地萦绕在覃芊落的心头。
影卫们穿梭于大街小巷,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线索。
阴暗的小巷、废弃的宅院、热闹的集市,每一个角落都留下了他们探寻的足迹。
芊朝她们也倾尽全力,四处打探消息。
她们或扮作茶馆里的老板娘,热情地招呼着往来的客人,不动声色地从闲聊中获取情报。
或化身成酒楼里的歌女,在悠扬的歌声中,敏锐地捕捉着每一个可疑的话题。
又或是在热闹的市集上摆摊设点,看似专注于买卖,实则时刻留意着周围人的一举一动。
然而,关于玉影的下落,却始终如石沉大海,毫无音讯。
绮梦曾推测,玉影很可能逃往了幽梦国,毕竟,如今青璃国正遭受天玄的征讨,战火纷飞,局势动荡不安。
战场上硝烟弥漫,百姓流离失所,到处都是混乱与恐慌。
玉影那般谨慎狡猾的人,是绝不可能自投罗网,踏入这片危险之地的。
起初,覃芊落也深以为然,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心底却总有一种难以名状的直觉。
这种感觉强烈而又执着,她总觉得玉影就在天玄境内,甚至有可能,此刻就隐匿在自己的身边。
可是,这仅仅是一种毫无根据的感觉罢了。若玉影真的潜伏在附近,瑶光敏锐的感知力必定会有所察觉。
瑶光,那个如同夜枭般敏锐的女子,她的眼睛犹如夜空中最亮的星星。
能在黑暗中捕捉到最细微的动静,对危险有着超乎常人的本能反应。
即便瑶光一时疏忽,还有凤卿云,她对周围的风吹草动都了如指掌,断不会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可瑶光和凤卿云都坚称一切正常,没有任何异常情况发生。
想到这里,覃芊落微微叹了口气,将心中的疑虑与不安暂且压下。
她又深深地看了一眼暗月,俯身轻轻整理了一下她的被角,动作轻柔而又充满怜惜,仿佛在安抚一个受伤的孩子。
这才转身离开房间,出了空间,前往膳厅用膳。
用过膳后,她便乘坐马车,向着皇宫的方向疾驰而去,准备参加早朝。
车轮滚滚,发出沉闷的声响,她靠在马车的软垫上,眼神透过车窗,望着外面渐渐亮起的天色。
覃芊落轻轻叹了口气,心中满是无奈与纠结。她缓缓站起身,踱步至窗边,目光透过窗户,望向窗外。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权衡利弊之后,她最终还是咬了咬牙,决定暂且搁置兴办学校的计划。
当下,天玄尚未实现大一统,外部局势依旧紧张严峻。
尤其是正在如火如荼进行的征讨青璃国之战,前线的将士们正在奋勇厮杀。
他们的生死存亡、战争的胜负走向,都与后方的物资和资金支持紧密相连。
在这个关键时刻,国库的每一两银子都显得无比珍贵,都应该优先保障军事需求。
确保将士们在战场上有充足的粮草、精良的武器,能够毫无后顾之忧地冲锋陷阵,以实现战争的最终胜利。
待成功征讨青璃国和幽梦国,实现天下一统之后,再回过头来全力推动兴办教育之事,时间上也来得及。
况且,明年科举的大幕即将拉开,届时,全国各地饱读诗书、才华横溢的才子们将齐聚京城。
在考场上各展神通,凭借自己的才学和智慧,为自己的未来拼搏,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
这些通过科举选拔出来的人才,将充实到朝堂的各个部门,为天玄的治理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智慧。
想到这里,覃芊落微微颔首,神色逐渐恢复平静与坚定。
她将那份倾注了自己无数心血的兴办学校计划小心翼翼地收起,轻轻放在书房的抽屉深处。
心中默默期待着未来那个合适时机的到来,期待着教育的春风能够吹遍这片土地,滋养每一个渴望知识的灵魂。
夕阳的最后一缕余晖,悄然隐匿于连绵起伏的山峦之后。
夜幕宛如一块无边无际的黑色绸缎,从遥远的天际铺展开来,缓缓地覆盖了整个世界。
暮色愈发深沉,白日里喧嚣的尘世渐渐安静下来,万籁俱寂。
唯有偶尔传来的几声更夫打更声,在寂静的夜里悠悠回荡,打破这夜的宁静。
覃芊落坐在书房的案几前,昏黄的烛火轻轻摇曳,将她的身影投射在身后的墙壁上,忽长忽短。
她手中的毛笔在砚台上轻轻蘸了蘸墨,又在笔杆上仔细地捋了捋,动作娴熟而又带着几分专注。
随后才缓缓落下,在纸上写下最后一行字。
她的眼神专注而坚定,手中的笔不停游走,像是在与时间赛跑,每一笔每一划都倾注了她对这片土地和百姓的关切。
终于,她搁下手中那本写满密密麻麻字迹的本子,本子的纸张已经微微泛黄,看得出它经历了不少时日的“耕耘”。
她的指尖轻轻摩挲着本子的边缘,似乎在与这段忙碌的时光作短暂告别。
本子上的字迹,有的工整秀丽,那是她在深思熟虑后,一笔一划认真书写下的政策规划。
有的则略显潦草,那是她在灵感乍现时,迫不及待留下的记录。
这些文字记录着她的心血与期望,见证着她为这个国家和百姓所付出的努力。
随后,她迈着略显疲惫的步伐走进内室,镜中,映出她略显憔悴的面容。
发丝有些凌乱地贴在脸颊边,几缕碎发被汗水浸湿,透着几分疲惫。
她舀起一瓢清水,轻轻泼洒在脸上,清凉的触感瞬间驱散了些许疲惫。
她拿起布巾,慢慢擦拭着,动作轻柔而舒缓,仿佛在擦拭掉这一天的劳顿与纷扰。简单洗漱后,她来到床边,缓缓躺了下去。
若是此刻有人能看到被她放在案几上的那个本子,定会被其中的内容所震撼。
本子上的字迹或工整、或潦草,那是她在不同心境下的记录。
从民生政策到农事改良,从商业扶持到教育规划,桩桩件件,无一遗漏。
在民生政策方面,她详细规划了如何为贫困百姓提供生活保障,如何改善孤寡老人和孤儿的生活境遇。
在农事改良上,她记录了各种新型农具的设计思路,以及引进新农作物品种的设想。
商业扶持部分,她写下了对商路拓展、市场监管的见解。
教育规划里,她描绘了兴办学校、培养人才的宏伟蓝图。
每一条记录,每一个设想,都凝聚着她的心血与智慧。
字里行间,倾注着她对这片土地和百姓的深切关怀,没有一丝一毫是为了满足个人的私欲。
覃芊落并非没有自己的坚守,她的原则与底线,如同屹立在风雨中的磐石,坚不可摧。
她绝不会为了迎合某一个人而轻易妥协,哪怕面对强权与诱惑,她也能坚守内心的正义。
面对权贵的施压,她毫不退缩,据理力争,面对利益的诱惑,她不为所动,一心只为百姓谋福祉。
然而,在国家和百姓面临危难之际,她的信念却坚如磐石。
她清楚地知道,在浩瀚的家国面前,个人的得失不过是沧海一粟,微不足道。
如果必须有人挺身而出,为了国家的安宁、百姓的幸福而做出牺牲,她定会毫不犹豫地冲在最前面。
这是她从灵魂深处生发出的坚定信念,早已深深烙印在她的骨子里,成为她生命的一部分。
带着这份信念,覃芊落缓缓闭上双眼,在静谧的夜色中,进入了甜美的梦乡。
梦里,她看到了天玄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的美好景象。
那一片片金黄的麦浪在微风中起伏,田间的农夫们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孩子们在宽敞明亮的学堂里朗朗读书,眼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
街道上熙熙攘攘,商铺林立,人们欢声笑语,互道家常,这是她一直以来的期盼,也是支撑她不断前行的动力。
次日凌晨,夜色如浓稠的墨汁,毫无缝隙地笼罩着世界。
只有遥远的天际,有一丝极为微弱的光亮,像是被暗夜挤压到极致后,好不容易渗出的一丝希望。
覃芊落的房间里,烛火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光影在墙壁上肆意舞动,勾勒出她早起忙碌的轮廓。
丫鬟们早已候在一旁,听到动静,立刻轻手轻脚地走进来。
手中捧着洗漱用品,动作娴熟而又小心翼翼,生怕惊扰了这份清晨的宁静。
她们为覃芊落递上温热的毛巾,侍奉她净面漱口。
随后又仔细地为她梳理发髻,将那一头乌发盘成庄重的发髻,插上一根简洁却不失华贵的发簪。
覃芊落身着一袭素色朝服,面料上乘,触感柔软,简洁的剪裁中透着不怒自威的庄重。
每一道褶皱都被精心整理,每一处镶边都暗藏着精致的刺绣,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她的责任与担当。
洗漱完毕,丫鬟们退出去后,她闪身进了空间,步履匆匆地走向暗月的房间。
雕花木门在她的轻轻推动下,发出细微的“吱呀”声,仿佛也在这寂静的清晨里小心翼翼,生怕打破这份凝重。
暗月安静地躺在雕花大床上,面色苍白如纸,毫无血色,好似一尊被岁月遗忘的雕塑,陷入了一场无尽的沉睡。
覃芊落缓缓走到床边,静静地凝视着暗月,眉头微微皱起,眼中满是担忧与关切。
她的手指轻轻拂过暗月的额头,那冰冷的触感,让她的心猛地一揪,仿佛在触摸着一块没有温度的石头。
每次看到暗月这般模样,她的脑海中便不由自主地浮现出绮梦提及的玉影。
玉影,这个神秘莫测的人物,如同一个挥之不去的阴影,紧紧地萦绕在覃芊落的心头。
影卫们穿梭于大街小巷,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线索。
阴暗的小巷、废弃的宅院、热闹的集市,每一个角落都留下了他们探寻的足迹。
芊朝她们也倾尽全力,四处打探消息。
她们或扮作茶馆里的老板娘,热情地招呼着往来的客人,不动声色地从闲聊中获取情报。
或化身成酒楼里的歌女,在悠扬的歌声中,敏锐地捕捉着每一个可疑的话题。
又或是在热闹的市集上摆摊设点,看似专注于买卖,实则时刻留意着周围人的一举一动。
然而,关于玉影的下落,却始终如石沉大海,毫无音讯。
绮梦曾推测,玉影很可能逃往了幽梦国,毕竟,如今青璃国正遭受天玄的征讨,战火纷飞,局势动荡不安。
战场上硝烟弥漫,百姓流离失所,到处都是混乱与恐慌。
玉影那般谨慎狡猾的人,是绝不可能自投罗网,踏入这片危险之地的。
起初,覃芊落也深以为然,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心底却总有一种难以名状的直觉。
这种感觉强烈而又执着,她总觉得玉影就在天玄境内,甚至有可能,此刻就隐匿在自己的身边。
可是,这仅仅是一种毫无根据的感觉罢了。若玉影真的潜伏在附近,瑶光敏锐的感知力必定会有所察觉。
瑶光,那个如同夜枭般敏锐的女子,她的眼睛犹如夜空中最亮的星星。
能在黑暗中捕捉到最细微的动静,对危险有着超乎常人的本能反应。
即便瑶光一时疏忽,还有凤卿云,她对周围的风吹草动都了如指掌,断不会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可瑶光和凤卿云都坚称一切正常,没有任何异常情况发生。
想到这里,覃芊落微微叹了口气,将心中的疑虑与不安暂且压下。
她又深深地看了一眼暗月,俯身轻轻整理了一下她的被角,动作轻柔而又充满怜惜,仿佛在安抚一个受伤的孩子。
这才转身离开房间,出了空间,前往膳厅用膳。
用过膳后,她便乘坐马车,向着皇宫的方向疾驰而去,准备参加早朝。
车轮滚滚,发出沉闷的声响,她靠在马车的软垫上,眼神透过车窗,望着外面渐渐亮起的天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