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生的夫君儿子每天都在想怎么弄死我 > 第615章 影响力

重生的夫君儿子每天都在想怎么弄死我 第615章 影响力

    从此,不但他前半辈子的努力都打了水漂。从此,他整日酗酒,活得像一团烂泥。

    但世界并没有因为齐国的覆灭而停止,齐国很快被另一个新的王朝代替。

    有一天,他猛然发现,这个新的王朝比齐国更好。

    新皇颁布了许多新的政令,只要是有才之士,都有机在新朝崭露头角。

    就算是齐国的旧臣,只要有才能,新皇也会毫无芥蒂地重用。

    新朝不再是凭关系,才能有机会升迁。

    他恍惚中想起,他也不是一开始就不顾百姓死活,只知道削尖了脑袋,找关系升迁的人。

    不过是后来身处那样的环境之中,他渐渐忘记了自己的本心而已。

    在后来,他逐渐找回了曾经的理想,成了一个好官。

    这个故事的主角,从某种意义上,并不是好人。特别是前半部分的剧情,作者细致地描写了他为了升官,如何不将老百姓当一回事。

    所以谢毓妍刚开始的时候,很不喜欢这个故事。

    但是看到后面,她却思考了许多。

    而除了这两个故事外,她买回来的话本中,还有很多种吸引人的故事。

    其实最开始的时候,她并没有往大启那位女帝身上想,是看完了所有的话本,再联想到这些话本出现的速度,她才想到了那位身上。

    她轻轻按了按胸口,让自己的情绪稍稍平稳了一些,才开口道:“肯定是真的,而这些,应当也是那位女帝的手笔!”

    “啊?”谢琳琅一派天真道:“大姐,你说啥?你说这些是那位女帝的手笔?”

    她眨了眨眼,不解道:“她写这么多话本在京城做什么?缺钱了,做生意?”

    谢毓妍点了一下她的鼻子,笑道:“你傻啊,她花费那么大精力,怎么可能是为了做生意。你再仔细想一想。”

    谢琳琅倒也并不笨,她仔细想了想道:“是为了宣扬大启国?告诉大家大启国有多好?”

    谢毓妍点头,“你说对了。”

    “可是我还是不明白,她宣扬大启国做什么?”谢琳琅道:“他们这么大张旗鼓地卖话本,肯定会被皇上盯上的。冒这么大的风险,值得吗?”

    “她肯定是觉得值得才这么做的。”谢毓妍道。

    “大姐,你还没有说,她宣扬大启国做什么了?”谢琳琅崇拜地看着自家大姐。

    从前祖母在的时候,就常惋惜大姐这般聪明能干,却是女儿身。

    若是男儿身,肯定能考取功名,能成就一番事业。

    “我认为,她是为了吸引人才。吸引所有有志之士,却因为当朝的制度,而郁郁不得志的有志青年。”

    谢毓妍说着,又摇摇头,改口道:“不止有志青年。你看这些话本,虽然是在讲故事,但其中却很清楚地向大家传达了大启的用人理念。

    不管是老人还是女人,只要心中有理想,只要有一技所长,在大启,都可以得到重用。”

    谢琳琅看着姐姐光亮的眼睛,“那姐姐,你要去吗?”

    谢毓妍眼里的光却是慢慢熄了下去。

    若是只有她一个人,她肯定去。

    去证明她自己,证明她并不比男子差。

    可是……

    她在京城还有家人,她不能不顾他们。若是她去了大启,被发现后,她的家人也会被视为反贼。

    她不能不顾家人,只为了自己的一时之快。

    谢琳琅看着自家大姐暗下去的目光,也明白她的顾虑,肩膀也一下耷拉了下去。

    但很快,她又双眼道:“大姐,你去吧!偷偷去!谁也不告诉。你想啊,大启离京城那么远,你去了大启当官,谁能知道?”

    越说,她越觉得自己出的主意不错,“万一有一天,京城……沦陷了,你在大启打下了一片天地,我们还多一条退路,你说是不是?”

    谢毓妍看着妹妹真诚的眼光,心中犹豫。

    谢琳琅握着她的手道:“大姐,你偷偷去吧!去做自己想做的。你不用担心我,大不了我们见时机不对,也跟着跑。”

    说着她下意识左右看了看,凑近谢毓妍耳边,小声道:“你别以为我小,就什么都不懂。其实我都晓得,真打起来了,我们的皇帝打不赢,有好多人都偷偷把家里的小辈送走了呢!”

    谢毓妍抿了抿唇,最终道:“我明天就出发,等我到了大启,我会悄悄让人送信回来。”

    “好。”谢琳琅起身,从柜子底下,翻出一个匣子,交给谢毓妍道:“这是我平日里存的,大姐,你拿着,到了那边别让自己吃苦。”

    “不用,我不缺钱。”谢毓妍推回去。

    “我知道你不缺钱,这是我的心意。”谢琳琅坚持,“你不收,我就生气了啊!”

    谢毓妍见妹妹坚持,倒也没再推辞。

    谢毓妍回院收拾了一番,便去了母亲院子里,说她明天要出门,去庄子住几天的事。

    谢毓妍的亲生母亲,在姐妹俩还小的时候就去了。

    如今的宁远侯夫人,是宁远侯后来娶的继室。

    宁远侯夫人并不喜欢原配留下的这个女儿,听说她要去庄子里住,只关切了几句,就答应了。

    谢毓妍第二日出门,却并没有去庄子,而是一路带着人出了京,直奔大启而去。

    这些天,和谢毓妍一样去往大启的人很多。

    有被打压,得不到重用,被边缘化,早已经心灰意冷了的官员。

    还有被婆家欺辱,过不下去了的妇人。

    ……

    当然,这些人中,也不全是看了话本,就决定出发去大启的。

    有的是实在过不下去,听说大启分土地不说,还不用交税。想着反正他们现在没有了活路,去那里投奔了看看。

    虽然并不是所有看了话本的人,就决定去大启。

    但话本在京城的影响力却很大。

    在这些话本在京城风靡起来的时候,各大茶馆的说书先生,说书的内容,也都改成了这些故事。

    还有京城最火的几家花楼,也排了新的剧目。

    这些剧本,也都是话本类似的故事。

    相比话本,说书和花楼的剧目,传播力更广。

    如今,几乎大街小巷的人,都在讨论最近新起的话本。

    朝堂上有许多的官员,也都在偷偷讨论这些话本。而朝堂上的人,则分成了好几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