娶平妻侯爷反悔了,求锁死别祸害 第188章 规度书院
董妈妈进了上房。
“大奶奶,老奴今日未见着董夫子。”
韦映璇一愣,“他失约了?”
“不是。”董妈妈委屈地说:“老奴和峰哥儿到了书院才知,裴夫子与董夫子一行人已先一步去翠鸣山上的寺院了,今日是裴夫子请学子们去翠鸣寺吃斋饭。”
韦映璇以前与二婶儿去过翠鸣山,山不高却十分陡峭,工匠在石壁上开凿了数以千计的石阶,直通山顶寺庙,体力不佳之人想安全登上山顶却是有些困难,一个不慎便会摔伤在台阶上,或滚落下去身受重伤。
城里的达官贵人从不去翠鸣山上香,老百姓去的也少,那处翠鸣寺香火一直不旺,也只有两个大和尚,三四个小沙弥。
“老奴与远哥儿去时,裴夫子派了他的小厮在书院里候着,护送我们上山,老奴本跟去了山脚下,一看山势陡峭,险些吓软了腿,便在山脚下的凉亭里等着,未跟着上山。”
她面色疲惫,说话间捶打着后腰,“中间老奴又不放心,想着来都来了,总要上去瞧瞧那董夫子何许人,回来好跟您禀了,也好去了您心头狐疑,便拄了根棍子缓缓上山。”
“老奴还是高估了自己,没走半个时辰就累的腿抽了筋,再也动弹不得……”
是一位居住在山上的小媳妇,下山路上瞧见董妈妈,好心地扶她下了山。
董妈妈便又去了书院里,在书院里等着,太阳落山,裴夫子终于带着远哥儿和另外几个学生回来了,却不见董夫子。
“说董夫子是有事先一步走了。大奶奶,今日怪老奴,老胳膊老腿的,未能替您当好差。”董妈妈十分自责,“改天还是要让齐妈妈去。”
“那台阶本就陡峭,你上不去也是人之常情。”韦映璇宽慰董妈妈,“便是齐妈妈去了也未见得能坚持到上山。”
齐妈妈也就比董妈妈年轻个五六岁,也是四十出头的人了。
这次董妈妈未如愿见上董夫子,韦映璇心里便打定了主意,下回定要叫了二叔二婶陪着她一起带着远哥儿去书院,她倒要亲自见见董夫子到底是何许人,到底是不是巧算子,若不是,且他还真是算学了得,有些水平在身,她方能放下心来。
“少年人就是精力十足,老奴走了来回半趟,腿都要断了,远哥儿回来后却还精神得很,又急着去书房里写董夫子留给他的算学题,说是下回要拿给董夫子看,董夫子对他说,若能解题,下回便送他一个惊喜。”
“奴婢来时,远哥儿还在书房里抓耳挠腮,鼓着腮帮子说是今日非要想出答案不可。”
韦映璇摇头失笑,“他要什么我不给他?偏偏稀罕别人许的小玩意。”
送少年人的礼物,无外乎是机关精巧的木雕摆件,或是文房四宝一类的。
“可不呢。”董妈妈道:“他也太喜爱董夫子了些!老奴看他粘董夫子比裴夫子还甚,听裴夫子说,他今日与董夫子分别时还恋恋不舍的,又说翠鸣寺的斋饭好吃,想叫董夫子过些日子还去,在山下与董夫子叙话半天,最后是张望着董夫子的背影,直到看不见人才依依不舍随着裴先生去了规度书院。”
董妈妈哭笑不得,“老奴不知裴先生心里作何想,老奴听着却是觉着十分尴尬,裴先生每日上午都来府里,他与裴先生相处时间多,平日瞧着也十分亲厚,却始终有着对师长的尊敬,对那董夫子就很不一样。”
韦映璇跟着哑然失笑,“听你如此说,我也感觉到了。少年人感情真挚,没那些弯弯绕绕的,远哥儿未能和他三个亲兄长一同长大,在府里总是孤零零的,想来是把他当做兄长看待。
咱们远儿向来不是感情上太过热烈的孩子,想必那位董夫子对他十分用心,以十足的真心待他,他才会如此。
裴夫子是个大气爽朗之人,且胸怀抱负,不会将此等小事往心里去。”
不过她听董妈妈方才说起书院的名字,不由得赞了一声,“规度书院,好名字。”
规度规度,规矩为度,人人都该遵守严谨的规范和法则。
“老奴不懂这书院名字好不好,却知晓这书院和一般的书院大不一样,老奴去了两回,也不见学子们读孔孟圣训,反倒每人桌上摆着厚厚的史册,学子们学历史、习字,也习算学,却未见学习四书五经的。”
韦映璇缓缓道:“这正常,你看裴祖顺来咱们府上教远哥儿也是如此,不教他四书,五经只涉猎《诗经》,平日里常带着远哥儿拆解《汉书》、《三国志》、《唐史》……”
董妈妈自是不懂,“学史书有何好处?”
韦映璇笑说:“研习历史犹如秉烛探古,益处颇大。一则可以以史为鉴,洞悉万物盛衰之变,看透世事沧桑,人性复杂。二则也叫他汲取先人智慧,省察自身,避免重蹈覆辙。”
“学习历史可以让远儿收获的东西都是实用性极强的,可叫他快速成长起来,也为他今后遇到的诸事提供借鉴和思考。”
“董妈妈,咱们远儿日后思考问题会比同龄人更深邃,他会成长为一个聪慧缜密之人。”
“我不会逼着他考功名,四书五经读通就好,不需每日细细读,更不必日日在思想上渗透其意。我只要他掌握自保的能力,今后幸福安康的过一辈子,如此看来,宋氏族学都不必去,反倒是裴夫子的规度书院更适合他!”
只是,侯府的少爷不去宋家族学,却去外头的书院,说不过去,会遭人议论。
她得再忍耐一些时间。
董妈妈走后不久,齐妈妈从外头进来。
“大奶奶,黄妈妈带了几个护院抓了峰哥儿,他刚到韦映雪那院子门口,还未来及到门上叩门,府里的护院就捂了他的嘴将他拖了出去,未惊动韦映雪,现在已经送去侯爷院子里。”
又道:“那地方在……”报了一串地名。
“大奶奶,老奴今日未见着董夫子。”
韦映璇一愣,“他失约了?”
“不是。”董妈妈委屈地说:“老奴和峰哥儿到了书院才知,裴夫子与董夫子一行人已先一步去翠鸣山上的寺院了,今日是裴夫子请学子们去翠鸣寺吃斋饭。”
韦映璇以前与二婶儿去过翠鸣山,山不高却十分陡峭,工匠在石壁上开凿了数以千计的石阶,直通山顶寺庙,体力不佳之人想安全登上山顶却是有些困难,一个不慎便会摔伤在台阶上,或滚落下去身受重伤。
城里的达官贵人从不去翠鸣山上香,老百姓去的也少,那处翠鸣寺香火一直不旺,也只有两个大和尚,三四个小沙弥。
“老奴与远哥儿去时,裴夫子派了他的小厮在书院里候着,护送我们上山,老奴本跟去了山脚下,一看山势陡峭,险些吓软了腿,便在山脚下的凉亭里等着,未跟着上山。”
她面色疲惫,说话间捶打着后腰,“中间老奴又不放心,想着来都来了,总要上去瞧瞧那董夫子何许人,回来好跟您禀了,也好去了您心头狐疑,便拄了根棍子缓缓上山。”
“老奴还是高估了自己,没走半个时辰就累的腿抽了筋,再也动弹不得……”
是一位居住在山上的小媳妇,下山路上瞧见董妈妈,好心地扶她下了山。
董妈妈便又去了书院里,在书院里等着,太阳落山,裴夫子终于带着远哥儿和另外几个学生回来了,却不见董夫子。
“说董夫子是有事先一步走了。大奶奶,今日怪老奴,老胳膊老腿的,未能替您当好差。”董妈妈十分自责,“改天还是要让齐妈妈去。”
“那台阶本就陡峭,你上不去也是人之常情。”韦映璇宽慰董妈妈,“便是齐妈妈去了也未见得能坚持到上山。”
齐妈妈也就比董妈妈年轻个五六岁,也是四十出头的人了。
这次董妈妈未如愿见上董夫子,韦映璇心里便打定了主意,下回定要叫了二叔二婶陪着她一起带着远哥儿去书院,她倒要亲自见见董夫子到底是何许人,到底是不是巧算子,若不是,且他还真是算学了得,有些水平在身,她方能放下心来。
“少年人就是精力十足,老奴走了来回半趟,腿都要断了,远哥儿回来后却还精神得很,又急着去书房里写董夫子留给他的算学题,说是下回要拿给董夫子看,董夫子对他说,若能解题,下回便送他一个惊喜。”
“奴婢来时,远哥儿还在书房里抓耳挠腮,鼓着腮帮子说是今日非要想出答案不可。”
韦映璇摇头失笑,“他要什么我不给他?偏偏稀罕别人许的小玩意。”
送少年人的礼物,无外乎是机关精巧的木雕摆件,或是文房四宝一类的。
“可不呢。”董妈妈道:“他也太喜爱董夫子了些!老奴看他粘董夫子比裴夫子还甚,听裴夫子说,他今日与董夫子分别时还恋恋不舍的,又说翠鸣寺的斋饭好吃,想叫董夫子过些日子还去,在山下与董夫子叙话半天,最后是张望着董夫子的背影,直到看不见人才依依不舍随着裴先生去了规度书院。”
董妈妈哭笑不得,“老奴不知裴先生心里作何想,老奴听着却是觉着十分尴尬,裴先生每日上午都来府里,他与裴先生相处时间多,平日瞧着也十分亲厚,却始终有着对师长的尊敬,对那董夫子就很不一样。”
韦映璇跟着哑然失笑,“听你如此说,我也感觉到了。少年人感情真挚,没那些弯弯绕绕的,远哥儿未能和他三个亲兄长一同长大,在府里总是孤零零的,想来是把他当做兄长看待。
咱们远儿向来不是感情上太过热烈的孩子,想必那位董夫子对他十分用心,以十足的真心待他,他才会如此。
裴夫子是个大气爽朗之人,且胸怀抱负,不会将此等小事往心里去。”
不过她听董妈妈方才说起书院的名字,不由得赞了一声,“规度书院,好名字。”
规度规度,规矩为度,人人都该遵守严谨的规范和法则。
“老奴不懂这书院名字好不好,却知晓这书院和一般的书院大不一样,老奴去了两回,也不见学子们读孔孟圣训,反倒每人桌上摆着厚厚的史册,学子们学历史、习字,也习算学,却未见学习四书五经的。”
韦映璇缓缓道:“这正常,你看裴祖顺来咱们府上教远哥儿也是如此,不教他四书,五经只涉猎《诗经》,平日里常带着远哥儿拆解《汉书》、《三国志》、《唐史》……”
董妈妈自是不懂,“学史书有何好处?”
韦映璇笑说:“研习历史犹如秉烛探古,益处颇大。一则可以以史为鉴,洞悉万物盛衰之变,看透世事沧桑,人性复杂。二则也叫他汲取先人智慧,省察自身,避免重蹈覆辙。”
“学习历史可以让远儿收获的东西都是实用性极强的,可叫他快速成长起来,也为他今后遇到的诸事提供借鉴和思考。”
“董妈妈,咱们远儿日后思考问题会比同龄人更深邃,他会成长为一个聪慧缜密之人。”
“我不会逼着他考功名,四书五经读通就好,不需每日细细读,更不必日日在思想上渗透其意。我只要他掌握自保的能力,今后幸福安康的过一辈子,如此看来,宋氏族学都不必去,反倒是裴夫子的规度书院更适合他!”
只是,侯府的少爷不去宋家族学,却去外头的书院,说不过去,会遭人议论。
她得再忍耐一些时间。
董妈妈走后不久,齐妈妈从外头进来。
“大奶奶,黄妈妈带了几个护院抓了峰哥儿,他刚到韦映雪那院子门口,还未来及到门上叩门,府里的护院就捂了他的嘴将他拖了出去,未惊动韦映雪,现在已经送去侯爷院子里。”
又道:“那地方在……”报了一串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