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72:不当怨种男配 第15章 生活就像一锅菠菜汤
一个半小时跑回上礼镇,中途找没人地方喝了空间水,疲惫全消。
推开门,马红梅正在焖饭,“姐,我来做干菜汤。”
“我以为你在咱姥家吃了呢。”
马红梅让开灶台,马林洗了手捞出泡好的干菜,“上人家吃饭嘎哈,粮食又不富裕。”
切了点土豆和油渣,干菜汤没猪油不仅涩而且有点苦,其实猪骨干菜更好,可惜昨天吃完了。
何富英看到儿子做菜,问了一句,“不放大料啊?”
“不放,就喝干菜汤这味儿。”
马红梅幽幽道:“搞油渣啥菜不香?”
马林斜楞她一眼,说话真噎人,“吃自己家肚子里,它就值。”
一家人围着炕桌吃饭,“娘,咱家哪儿弄的肉票啊?还没到杀年猪呢,就弄着五斤肉。”
“嗨,咱家没养过猪你不知道。生产队社员领任务猪,自家再养一头,自己那头上交五成留五成。自留那五成肉,有的要肉有的要钱,还有换肉票攒着,等用的时候随时换肉。”
“咱家从别人手里换的肉票啊。”
“小点声儿,镇上谁家大日子摆酒不这么整,靠着自己攒得啥前儿能攒够!”
马林一扯嘴角,给马金成上眼药,“嗨,我还以为我爹卖面子弄到的。”
“你爹的脸能比猪肉厚?就他,哼哼。”
马金成觉得杯中酒一点都不好喝,“我咋地?”
马林偏头对马红梅挤咕眼睛,“咱爹要不喝酒,能给你多换五斤猪肉。”
何富英被儿子说的有了底气,用筷子点着酒壶,“大林说的对,你天天喝那大酒没个够儿!”
晚上躺炕上,马林又琢磨大舅说的好事,好像有戒严和部队驻防什么的。想着想着思绪又飘到自己身上,这两天身体被一种古怪的情绪操纵。
一个穿书的人为啥有这么大的仇恨怒火?
黄龙这种侮辱女知青还杀人的,穿不穿书他都要出手,阻止马红梅嫁给姚家,为啥对姚家人这么反感?
自己是有点阅读情绪的人,也不至于这么恨。
穿越,穿书,生活就像一锅菠菜汤。
起早,父亲马金成已经坐灶坑旁边吸溜吸溜喝粥。
马林在炕上用灵泉水洗脸漱口,家里没买牙膏牙刷,凑合用吧。
假模假式压水,偷偷掺了点灵泉水。何富英贴了苞米面饼子拿给马林,接过来小口咬着,有点烫嘴,嘴巴里倒腾着哈气。
何富英翻着坛子的粮食,“苞米下来了,等分了苞米面,家里再磨一遍蒸发糕吃。”东北发糕(网图) 马金成放下碗,系上扣子推门出去,每天五点多去运输队牲口棚看自己的马,这是车把式每天要照管的活。
解放后赶大车是个俏活,农村有句顺口溜:一等人赶大车,驾得喔喝一块多;二等人大社员,扎扎胳膊扯大玄。
限于当时工业发展落后,镇公社的拖拉机不够用,加上当地山区路况,有几个180大转弯,就需要原始的马拉牛拽。
运送粮食、山货、化肥、种子,隔壁县市跑货,还有秋收以后农田水利建设的大小河工,也要出动牲口。
包括拉人进县城,火车站接知青,都需要赶大车的车把式。
大车有的时候在近处拉货,有的时候还需要跑长途,短则三五天,长则十天半个月。在当时的公社,车把式属于技术工种,牲口出车时的绳套,笼头,草料都得操心,还负责装卸。
赶大车除了挣工分,每天还有补助,这补助的钱一个月下来最少十几块,顺路还能带点特产和紧俏货回来。
这些还是马林翻着前身的记忆想起来的,书看的迷迷糊糊,前身的记忆断断续续。
上礼镇公社的社员比下面大队社员好一点,工分和钱票掺合着来。就待遇福利来说,县城和市里肯定优于乡镇,但是他们要插队下乡。
乡镇居民免了下乡这事,也要干农活记工分。马林这种运输队扛活的算满工分,还要补几个工分,掰苞米这些就没补助。
跟下面生产大队一比,乡镇公社又有钱票和集体作坊优势。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马林家在上礼镇西边最北侧,隔着几排杨树和一条堤坝就是礼河,平时去运输队,马林爱走这条路,清静没人。
入秋的时候这条堤坝路很漂亮,到了十月份叶子掉一大半,萧瑟又凄凉。六点出门天放亮,太阳还没出来。
路边还有不少松树,一只松鼠在松树上上下忙活。
松鼠上树尖,准是大晴天。
凭着记忆走到运输队,上千平的后院人喊马叫的,已经有人在搬草料,给牲口喂水,还有打扫院子的。
不远处有人站在铡刀旁,“大林,过来帮我把着点苞米杆。”铡刀(网图) 关外喂马,大多用紫花苜蓿、羊草、玉米秸秆和豆秸,没有粉碎机就用大铡刀铡一两厘米长短,越细越好。
马不像牛羊有多个胃,不能通过反刍消化,饲喂马匹要格外细心。
常说:细草三分料,寸草铡三刀,无料也上膘。
一个送茎杆一个掌铡刀,人手富裕还要加个清理的。
马林就近抱起一捆苞米杆子,大步走过去扔到旁边,“谢叔,咱俩多整点。”
男人身穿黑棉袄脑袋冒热气,啧啧道:“你白(不要)整这么多,马吃不了都潮了。”
闯关东,有举家避难,有逃荒找饭,还有产业工人迁徙,历史长短不一。
马林的祖先就是明末清初从鲁地莱州,推着木独轮车到的关外,还有朋友家是解放后到的东北,全家进了鞍钢。
《闯关东》里朱开山这种跌宕起伏毁家纾难的不是太多,有些发展的好嘴巴里省钱买地,地多了盖庄子。
关外以某某姓命名的村庄不是太普遍,村里大多是天南海北迁徙而来。往往一大家子孩子结婚对象,有山东口音,河南口音,还有四川和安徽口音,语言里带有明显的地域方言。
马林也非常讨厌谁张口闭口代表关外,将近80万平方公里大地上,一大半人口祖先是外地迁徙来的,你代表个der。
“多铡点装袋子里,堆马棚里面呗。我来吧,谢叔你送杆。”
马林站铡刀前,‘咔擦咔擦’忙活一早上,混了点苜蓿和大豆秸秆,用筛子过一遍,筛掉沙子小石子。
喂马要少添勤添,每次只撒薄薄的一层。草料多了,马嘴里喷出的热气会使下面的草发湿而皮软,影响食欲。
推开门,马红梅正在焖饭,“姐,我来做干菜汤。”
“我以为你在咱姥家吃了呢。”
马红梅让开灶台,马林洗了手捞出泡好的干菜,“上人家吃饭嘎哈,粮食又不富裕。”
切了点土豆和油渣,干菜汤没猪油不仅涩而且有点苦,其实猪骨干菜更好,可惜昨天吃完了。
何富英看到儿子做菜,问了一句,“不放大料啊?”
“不放,就喝干菜汤这味儿。”
马红梅幽幽道:“搞油渣啥菜不香?”
马林斜楞她一眼,说话真噎人,“吃自己家肚子里,它就值。”
一家人围着炕桌吃饭,“娘,咱家哪儿弄的肉票啊?还没到杀年猪呢,就弄着五斤肉。”
“嗨,咱家没养过猪你不知道。生产队社员领任务猪,自家再养一头,自己那头上交五成留五成。自留那五成肉,有的要肉有的要钱,还有换肉票攒着,等用的时候随时换肉。”
“咱家从别人手里换的肉票啊。”
“小点声儿,镇上谁家大日子摆酒不这么整,靠着自己攒得啥前儿能攒够!”
马林一扯嘴角,给马金成上眼药,“嗨,我还以为我爹卖面子弄到的。”
“你爹的脸能比猪肉厚?就他,哼哼。”
马金成觉得杯中酒一点都不好喝,“我咋地?”
马林偏头对马红梅挤咕眼睛,“咱爹要不喝酒,能给你多换五斤猪肉。”
何富英被儿子说的有了底气,用筷子点着酒壶,“大林说的对,你天天喝那大酒没个够儿!”
晚上躺炕上,马林又琢磨大舅说的好事,好像有戒严和部队驻防什么的。想着想着思绪又飘到自己身上,这两天身体被一种古怪的情绪操纵。
一个穿书的人为啥有这么大的仇恨怒火?
黄龙这种侮辱女知青还杀人的,穿不穿书他都要出手,阻止马红梅嫁给姚家,为啥对姚家人这么反感?
自己是有点阅读情绪的人,也不至于这么恨。
穿越,穿书,生活就像一锅菠菜汤。
起早,父亲马金成已经坐灶坑旁边吸溜吸溜喝粥。
马林在炕上用灵泉水洗脸漱口,家里没买牙膏牙刷,凑合用吧。
假模假式压水,偷偷掺了点灵泉水。何富英贴了苞米面饼子拿给马林,接过来小口咬着,有点烫嘴,嘴巴里倒腾着哈气。
何富英翻着坛子的粮食,“苞米下来了,等分了苞米面,家里再磨一遍蒸发糕吃。”东北发糕(网图) 马金成放下碗,系上扣子推门出去,每天五点多去运输队牲口棚看自己的马,这是车把式每天要照管的活。
解放后赶大车是个俏活,农村有句顺口溜:一等人赶大车,驾得喔喝一块多;二等人大社员,扎扎胳膊扯大玄。
限于当时工业发展落后,镇公社的拖拉机不够用,加上当地山区路况,有几个180大转弯,就需要原始的马拉牛拽。
运送粮食、山货、化肥、种子,隔壁县市跑货,还有秋收以后农田水利建设的大小河工,也要出动牲口。
包括拉人进县城,火车站接知青,都需要赶大车的车把式。
大车有的时候在近处拉货,有的时候还需要跑长途,短则三五天,长则十天半个月。在当时的公社,车把式属于技术工种,牲口出车时的绳套,笼头,草料都得操心,还负责装卸。
赶大车除了挣工分,每天还有补助,这补助的钱一个月下来最少十几块,顺路还能带点特产和紧俏货回来。
这些还是马林翻着前身的记忆想起来的,书看的迷迷糊糊,前身的记忆断断续续。
上礼镇公社的社员比下面大队社员好一点,工分和钱票掺合着来。就待遇福利来说,县城和市里肯定优于乡镇,但是他们要插队下乡。
乡镇居民免了下乡这事,也要干农活记工分。马林这种运输队扛活的算满工分,还要补几个工分,掰苞米这些就没补助。
跟下面生产大队一比,乡镇公社又有钱票和集体作坊优势。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马林家在上礼镇西边最北侧,隔着几排杨树和一条堤坝就是礼河,平时去运输队,马林爱走这条路,清静没人。
入秋的时候这条堤坝路很漂亮,到了十月份叶子掉一大半,萧瑟又凄凉。六点出门天放亮,太阳还没出来。
路边还有不少松树,一只松鼠在松树上上下忙活。
松鼠上树尖,准是大晴天。
凭着记忆走到运输队,上千平的后院人喊马叫的,已经有人在搬草料,给牲口喂水,还有打扫院子的。
不远处有人站在铡刀旁,“大林,过来帮我把着点苞米杆。”铡刀(网图) 关外喂马,大多用紫花苜蓿、羊草、玉米秸秆和豆秸,没有粉碎机就用大铡刀铡一两厘米长短,越细越好。
马不像牛羊有多个胃,不能通过反刍消化,饲喂马匹要格外细心。
常说:细草三分料,寸草铡三刀,无料也上膘。
一个送茎杆一个掌铡刀,人手富裕还要加个清理的。
马林就近抱起一捆苞米杆子,大步走过去扔到旁边,“谢叔,咱俩多整点。”
男人身穿黑棉袄脑袋冒热气,啧啧道:“你白(不要)整这么多,马吃不了都潮了。”
闯关东,有举家避难,有逃荒找饭,还有产业工人迁徙,历史长短不一。
马林的祖先就是明末清初从鲁地莱州,推着木独轮车到的关外,还有朋友家是解放后到的东北,全家进了鞍钢。
《闯关东》里朱开山这种跌宕起伏毁家纾难的不是太多,有些发展的好嘴巴里省钱买地,地多了盖庄子。
关外以某某姓命名的村庄不是太普遍,村里大多是天南海北迁徙而来。往往一大家子孩子结婚对象,有山东口音,河南口音,还有四川和安徽口音,语言里带有明显的地域方言。
马林也非常讨厌谁张口闭口代表关外,将近80万平方公里大地上,一大半人口祖先是外地迁徙来的,你代表个der。
“多铡点装袋子里,堆马棚里面呗。我来吧,谢叔你送杆。”
马林站铡刀前,‘咔擦咔擦’忙活一早上,混了点苜蓿和大豆秸秆,用筛子过一遍,筛掉沙子小石子。
喂马要少添勤添,每次只撒薄薄的一层。草料多了,马嘴里喷出的热气会使下面的草发湿而皮软,影响食欲。